程晓荣、赵慧兰、张铭泉、李梅编著的《新编网络工程技术与实验教程》特色在于把教学与实践、科学研究相结合,与最新网络技术研究课题结合,通过实例分析、典型案例、技术试验验证、研究开发等手段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研究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难题,实现创新能力培养。本教程反映了近几年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成果,体现了内容广、技术新、研究性与实践性强等特点,旨在让读者了解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后,必须进行相关的实验学习和训练才能真正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只有通过实践和实验及科学研究技能和方法的学习,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者才能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难题,才能适应社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本教程还注重让读者了解新技术的发展、研究课题和研究方法,拓展思路,培养创新思维和能力。
本书为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教材和工程实践指导,可作为研究生、本科生进行计算机网络开放实践、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研究生论文选题等教学环节的教学使用和参考,也可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帮助。
程晓荣、赵慧兰、张铭泉、李梅编著的《新编网络工程技术与实验教程》这本计算机网络实验与实践教程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涵盖了计算机网络课程基本内容的实验,每个实验包括知识储备、实验目的、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内容,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基本技能;第二部分是计算机网络实践研究内容,反映了近几年计算机网络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研究内容,体现了技术新、研究性与实践性强等特点。本书目的旨在提高学生分析与研究问题的能力,配合高校面向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实现高等院校对学生创新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
《新编网络工程技术与实验教程》为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践教学提供有价值的教材和工程实践指导,可供研究生、本科生进行计算机网络开放实践、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研究生论文选题等教学环节的教学使用和参考,也可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学习提供参考和帮助。
第1篇 网络课程实验教程
第1章 RJ—45插头制作及连线
1.1 实验内容
1.2 实验步骤
第2章 路由器和交换机基础知识与基本配置
2.1 初始化配置对话模式
2.2 通过控制台端口建立路由器或交换机的配置环境
2.2.1 操作内容与环境
2.2.2 操作步骤
2.3 常用命令
第3章 虚拟局域网的划分
3.1 VLAN基础知识
3.2 单个交换机VLAN配置
3.2.1 配置图
3.2.2 配置步骤
第4章 网络地址转换
4.1 NAT基础知识
4.2 静态内部源地址转换
4.3 动态内部源地址转换
第5章 路由选择协议配置
5.1 静态路由配置
5.1.1 基础知识
5.1.2 实验内容和环境
5.1.3 实验步骤
5.2 动态路由协议(RIP)配置
5.2.1 基础知识
5.2.2 实验内容与环境
5.2.3 实验步骤
5.3 单区域广域网OSPF协议配置
5.3.1 基础知识
5.3.2 实验内容和环境
5.3.3 实验步骤
5.4 多区域OSPF协议配置
5.4.1 基础知识
5.4.2 实验内容和环境
5.4.3 实验步骤
第6章 运输层实验
6.1 Socket支持下网上点对点通信的实现
6.2 多客户并发服务程序实现
第7章 IPv6配置
7.1 IPv6下计算机IP地址的配置
7.1.1 实验内容与环境
7.1.2 IPv6协议安装过程
7.2 IPv6路由配置
7.2.1 实验内容与环境
7.2.2 实验步骤
7.3 IPv6与IPv4地址转化
7.3.1 实验内容与环境
7.3.2 实验步骤
第8章 网络管理实验
8.1 网络管理的功能与协议
8.1.1 网络管理的功能
8.1.2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8.2 SNMP服务的配置
8.2.1 在windows系统上启用SNMP服务
8.2.2 实验环境与实验步骤
8.3 Snmputil工具的使用与SNMP报文捕获
8.3.1 Snmputil工具的使用
8.3.2 SNMP报文捕获
第9章基本的MPLS配置
9.1 MPLS基础知识
9.2 实验内容与环境
9.3 MPLS基本配置过程及相关命令
9.4 MPLS配詈步骤
9.4.1 配置
9.4.2 查看MPLS信息
第2篇 网络实践研究教程
第10章 AdHoc网络
10.1 AdHoe网络MAC协议研究
10.2 AdHoc网络关键技术研究
10.3 基于移动Agent的AdHoc网络管理体系结构的研究与应用
10.4 移动AdHoc网络安全策略研究
第11章 无线传感器网络
11.1 无线传感器网络服务质量控制相关问题研究
11.2 基于Zigbee的多信道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与实现
11.3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算法研究
11.4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系统的分析和实现
第12章 光网络
12.1 光突发交换网络关键技术的研究
12.2 面向业务的智能光网络路由与生存性关键技术研究
12.3 GMPLS控制下的动态光网络
12.4 面向业务的下一代光网络体系研究
第13章 P2P技术
13.1 P2P流媒体内容分发与服务关键技术研究
13.2 P2P网络中的NAT穿透机制研究
13.3 基于DHT的结构化P2P路由协议Chord的研究与改进
13.4 移动P2P数据分发技术研究
第14章 IPv6协议
14.1 IPv6协议在光网络和移动网络中的应用技术研究
14.2 IPv6下网络攻击的研究与实现
14.3 双栈移动IPv6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14.4 IPv6网络性能和过渡技术研究
第15章 MPLS
15.1 MPLS VPN研究与实现
15.2 MPLS流量工程研究及应用
15.3 基于MPLS的移动AdHoc网络多路由机制研究
15.4 专用MPLS网络信令技术的研究
第16章 网络安全
16.1 基于数据挖掘的网络流量异常检测系统研究
16.2 基于中间件技术的多级网络安全管理系统
16.3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6.4 多域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策略一致性的研究与设计
第17章 网络服务与管理
17.1 Web Services管理及其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
17.2 下一代网络业务管理的研究
17.3 基于业务感知的自治QoS系统设计
17.4 智能客户端技术在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
第18章 网络流量建模预测
18.1 IP网络业务流量多重分形建模和预测研究
18.2 基于小波和FIR神经网络的流量预测模型研究
18.3 网络流量特性分析及预测研究
18.4 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的网络流量预测
第19章 网络风险评估
19.1 基于告警关联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19.2 基于网络安全风险评估方法的通用联动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19.3 网络安全定量风险评估及预测技术研究
19.4 基于模型的网络安全风险评估的研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