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老子的帮助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王蒙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老子提倡的是无为,我的经历是“拼命为”与“无可为”、“无奈为”的结合。我能做的是用自己的人生,用我的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经验、文学经验、思考历程去=勾老子的学说“出庭作证”。

本书以自己的亲见、亲闻、亲历与认真的推敲思忖为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论提供一个当代中国的人证、见证、事证、论证,也许还有反证。

内容推荐

老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帮助呢?

第一,他带来了大部分哲学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怀的对于大道的追求与皈依。他的道是概念之巅、概念之母:概念之神,是世界的共同性,是世界的本原、本源、本质、本体,是世界的归宿与主干。读之心旷神怡,胸有成竹,有大依托,有大根据。

第二,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另类思维乃至颠覆性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  第三,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人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人木三分,明察秋毫。

第四,他带来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感悟与思辨的结合,是认识与信仰的结合,是玄妙抽象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是大智慧的无所不在,不拘一格,浑然一体,模糊恍惚。

第五,他带来了真正的处世奇术、做人奇境,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无胜有,以亏胜盈,宠辱无惊,百挠不折。

第六,他带来的是汉字所特有的表述的方法、修辞的方法、论辩的方法、取喻的方法、绕口令而又含蓄着深刻内容的为文方法。他将汉字的灵活性多义性多信息性弹性与概括性简练性发挥到了极致,他贡献给读者与后人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格言、段段警世、页页动心、处处奇葩、自由驰骋、文如神龙巨鲸。这是汉字的真正经典,是汉字古文的天才名篇。

他帮助我们智慧、从容、镇定、抗逆、深刻、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本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写过的一些谈老子的单篇论文与杂文散文,从遁面、从老子与宗教、老子与数学、老子与审美、老子的方法论等多方面作庭多方作证。

目录

一·老子的帮助(前言)

二·意译与证词

 第一章 众妙之门

 第二章 知美即恶

 第三章 虚心实腹

 第四章 和光同尘

 第五章 天地不仁

 第六章 谷神玄牝

 第七章 无私成私

 第八章 上善若水

 第九章 功遂身退

 第十章 如婴儿乎

 第十一章 无之为用

 第十二章 五色目盲

 第十三章 宠辱无惊

 第十四章 夷希微混

 第十五章 微妙玄通

 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

 第十七章 我自然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

 第二十章 我独昏昏

 第二十一章 惟恍惟惚

 第二十二章 曲全枉直

 第二十三章 飘风骤雨

 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

 第二十五章 道法自然

 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

 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迹

 第二十八章 知白守黑

 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第三十章 必有凶年

 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

 第三十二章 名有知止

 第三十三章 自胜者强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

 第三十五章 淡乎无味

 第三十六章 欲取固予

 第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

 第三十八章 失道而后德

 第三十九章 天得一以清

 第四十章 有生于无

 第四十一章 明道若昧

 第四十二章 一生二、三

 第四十三章 无有入无间

 第四十四章 知止不殆

 第四十五章 大直若屈

 第四十六章 却走马以粪

 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第四十九章 以百姓心为心

 第五十章 善摄生者

 第五十一章 是谓玄德

 第五十二章 塞兑闭门

 第五十三章 盗夸非道

 第五十四章 以身观身

 第五十五章 比于赤子

 第五十六章 是谓玄同

 第五十七章 以奇用兵

 第五十八章 祸兮福所倚

 第五十九章 莫若啬

 第六十章 治大国若烹小鲜

 第六十一章 大国下小国

 第六十二章 道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味无味

 第六十四章 未兆易谋

 第六十五章 将以愚之

 第六十六章 善下能王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第六十八章 善战不怒

 第六十九章 哀兵必胜

 第七十章 知我者希

 第七十一章 病病不病

 第七十二章 是以不厌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第七十五章 难治轻死

 第七十六章 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道与人道

 第七十八章 受国之垢

 第七十九章 天道常与善人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

 第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

三·老子的精彩

 至上论——中国式的终极追寻:概念崇拜与:质主义

 道是怎么来的

 无为论

 价值论

 老子的数学观念

 美的哲学——论《道德经》的审美意义

 逆向思维的方法论

 论老子之老

 《道德经》与中国式宗教意识

 无为

 有无之间

试读章节

第二章 知美即恶

天下皆知美之为关,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惟弗居。是以不去。

都知道什么是美,就丑恶了,因为知道了美也就等于知道了美与丑的区别,就有扬美贬丑的事情出现,就造成了纷争、夸大或缩小、伪与饰各种美的其实非美丽的弱点。

都知道什么是善,就不善了。同样,就有了善与恶以及中间无数细微的等级差别,就有扬善抑恶、隐恶扬善或隐善(对对手)扬恶,就要纷争、夸大或缩小、伪、饰这个善。而这是不善的。

所以说,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都是相反相成、相克相生、相比较而存在,谁也离不了谁的概念。要一个不要另一个,根本不可能。

所以有道行的人、得道之人,不做那些虚妄的事情,不说那些无用的蠢话空话假话。不硬较劲而使事情自然做成,不声嘶力竭而使教化润物细无声。让万物自然发展运作,不越俎代庖。有了创造和成绩,并不据为己有。有了作为,并不依仗之端起架子。有了功劳,也不因而自傲膨胀。越是不争夺不膨胀,你就越有威望。越有公认的成就,越是否定不了,抹杀不了,歪曲不了,遮蔽不了。

《老子》的第二章从对于价值问题的探讨,旁及一切概念的相对性,然后进入到无为与不言(后面称为讷于言)的伟大命题的提出,一直发展到提倡一种不始、不有、不恃、不居的精神境界,并从而达到“是以不去”的圆满成功结果。

都知道,价值的判定与追求是个人、集团、社会、国家、民族、人类文明的一个支点,一个主要的驱动力、凝聚力。真善美与假恶丑,前进与倒退,进步与落后,文明与野蛮,繁荣与凋敝,德行与罪恶,成功与失败,健康与病态,幸福与失意,这一切都有一个价值观、价值标准、价值判断在那里起着决定方向和决定起止的作用。价值就是理想,价值就是灵魂,价值就是主心骨,价值高于生命。所谓春秋大义,所谓崇高理念,所谓文明进步,所谓普世价值,所谓意识形态,无不是以价值为核心而构建、而运转的。

而老子的神奇在于,他在那么古老的年代里就看出了事物有另一面。价值意味着差别,差别挑战着整体性与平等的理想。价值会制造分歧,叫做价值歧义。价值会制造偏执,叫做价值偏执一一例如中国封建社会的名节观念、节烈观念、忠孝观念——有所谓名教杀人一说,例如妇女为了守节而自杀,就是价值杀人。有价值就有价值膨胀、价值夸张,例如中国“文革”中的唯意志论、继续革命论与个人迷信。价值还会制造价值霸权,我认定的价值你也必须接受,否则就强制你。价值还会制造价值疯狂,如恐怖主义。

有价值就有反价值。你认为财富是一种价值。我认为财富是一种罪恶,赤贫才是价值,三代贫农最光荣。你认为求美是人的天性,美是追求与梦想。我认为美是小、大资产阶级的穷极无聊与奢侈浪费,是剥削阶级穷奢极欲、压迫无产阶级的借口。你认为民主自由是绝无疑义的普世价值,为此不惜一战。我认为你是以此为借口追求霸权与石油能源,对我进行西化分化,使我陷入四分五裂、万劫不复的次等国家的地步。

有价值就有伪价值,就有对于价值的炫耀,使价值成为广告、成为招牌,成为吓人或欺人之术。有虚报成绩,有大言欺世,有作状作秀,有伪君子,有伪善,有投合俗人价值需要的假冒伪劣,有假大空。

有价值就有价值纷争,还有人群分化、价值竞争,有名次,有奖项,有人工制造、人为培养的假典型假榜样。而且有不服气,有嫉妒,有抄袭剽窃,有装腔作势,有走门路跑关系欺上瞒下,有为符合某种价值需要而做的手脚——不正之风。例如评奖评级评职称,都是好事,也都有阴暗面,有秘闻丑闻。

有价值就有战争,例如宗教战争,因不同信仰、不同意识形态而发生的战争,因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直至纳粹主义的肆虐而发生的民族战争。

如此这般,老子的见解是超前的,然而也是不无某些徒劳之处的,因为人类不可能退回到无知无欲无价值观念的原始类人猿社会上去。

老子的见解对于客观地审视价值观念,在可能范围内避免价值偏执、价值霸权、价值疯狂、价值纷争,至少是一个提醒。

从对于价值的思考进展到万物万象的相对性上来了。这也是一个提醒。有光明就有黑暗,有科学就有迷信,有革命就有反革命,有前进就有倒退,有幸福就有不幸,有有神论就有无神论。怎么办呢?世界上永远没有单一的胜利、成功、快乐、光明,老子开的药方便是无为与不言。这个药方未免也太单一了,因为有无为便有有为,有不言便有立言。连《红楼梦》都知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这个药方也由于过分彻底、乃至彻底过分而无法操作。

当然在那个春秋无义战的时代,在那个你争我夺、你杀我戳、你阴谋我诡计的年代,老子更多地强调无为、不言、不始、不有、不恃、不居,这是一个匡正时弊的理想,这是一个思想家的乌托邦式的良药与凉药。

其实老子也不能不向现实俯就,他在此章归结于“夫惟弗居,是以不去”。就是说,你只有不居功自傲,你的功劳才能被众人长期承认。这样的说法客观上接近放长线钓大鱼,接近吃小亏占大便宜,接近大智若愚,接近曲线为己。它在某些人眼中,似乎在劝告世人,你不要自吹自擂,越自吹自擂越没有人买账;你要谦虚一点,然后就什么都有了。什么都有了,这是至今人们对于自己不甚服气的所谓成功者的酸溜溜的反应。

他的此言似乎在投合那些怕自己的功业被忽略、自己的追求不能达到目的的人。以老子之伟大智慧与境界高超,却要投合人们的为私的“是以不去”的考虑,这也算是鹰有时飞得和鸡一样低吧?如鲁迅所说。

P13-15

序言

年轻时已经迷上了《老子》(又名《道德经》),那时看的是任继愈教授的注译本。一个天地不仁、一个宠辱无惊、一个上善若水、一个不争故莫能与之争、一个无为、一个治大国若烹小鲜、一个生也柔弱死也坚强,就把我惊呆了。我觉得老子深不见底,我觉得他的论述虽然迷迷瞪瞪,却是耳目一新,让人大开眼界,一下子深刻从容了许多。

青春作赋,皓首穷经,这是当年黄秋耘对我说过的话。从首次接触到《老子》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六十年的沧桑。而接受编辑刘景琳先生的建议做这件事,也经过了五年的考虑斟酌。我决定将《老子的帮助》一书献给读者。

老子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有什么帮助呢?

第一,他带来了大部分哲学思辨、小部分宗教情怀的对于大道的追求与皈依。他的道是概念之巅、概念之母、概念之神,是世界的共同性,是世界的本原、本源、本质、本体,是世界的归宿与主干。读之心旷神怡,胸有成竹,有大依托,有大根据。

第二,他带来了一种逆向思维、另类思维乃至颠覆性思维的方法。一般人认为有为、教化、仁义、孝慈、美善、坚强、勇敢、智谋是好的,他偏偏从中看出了值得探讨的东西。一般人认为无为、讷于言、不智、愚朴、柔弱、卑下是不好的,他偏偏认为是可取的。他应属振聋发聩、语出惊人之人。你可以不认同他,却不能不思考他。

第三,他带来了“无为”这样一个命题、这样一个法宝。他提倡的是无为而无不为,是道法自然,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他的辩证法出神入化,令人惊叹。他的透视性眼光入木三分,明察秋毫。

第四,他带来的是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是感悟与思辨的结合,是认识与信仰的结合,是玄妙抽象与生活经验的结合;是大智慧的无所不在,不拘一格,浑然一体,模糊恍惚。

第五,他带来了真正的处世奇术、做人奇境,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无胜有,以亏胜盈,宠辱无惊,百挠不折。

第六,他带来的是汉字所特有的表述的方法、修辞的方法、论辩的方法、取喻的方法、绕口令而又含蓄着深刻内容的为文方法。他将汉字的灵活性多义性多信息性弹性与概括性简练性发挥到了极致,他贡献给读者与后人的可以说是字字珠玑、句句格言、段段警世、页页动心、处处奇葩、自由驰骋、文如神龙巨鲸。这是汉字的真正经典,是汉字古文的天才名篇。

他帮助我们智慧、从容、镇定、抗逆、深刻、宽广、耐心、宏远、自信、有大气量、有静气与定力。

以及其他,老子能够帮助我们。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对《老子》八十一章的意译与证词。意译好说,我缺少训诂方面的基本功,只能知难而退,绕难而踽踽独行。我在释义上尽量借鉴专家前贤们的成果,我用得最多的是任继愈的《老子新译》、陈鼓应的《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华书局版),我感谢他们的赠书,相信这是对我的提携与帮助。任本简明稳妥可靠;陈本集注甚全面,解释意在发掘弘扬,它解读得相当“进步”。我也读了傅佩荣的《解读老子》(线装书局版)和《诸子集成》(中华书局版)中的有关老子部分。我还学习过钱锺书在《管锥编》中的有关著述。傅本清晰明洁;钱著绰约冷峭,旁敲侧击,都对我颇有教益。此外我也参考了孟祥才评注的《老子》(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版),他更注意将老子的经典推广普及,并及时对老子的不宜于现如今的论点进行“消毒”批判。我用的版本也是从以上各家得来,遇有几家不一时,则自行选择。

我在本书中所做的与前面诸老师不同。我是追求其大意、其整体含意,追求其前后文句中的内在联系与逻辑关系,或有郢书燕说之讥,当无见树忘林之虞。  至于李书王说,我则全不避讳,然也。干的就是这个活计。我不是老子专家,不是国学家,不是历史学家,不是文化史哲学史专家,这些都不是我的长项。稍稍长一点的是经历、阅历、风云变幻中的思考与体悟。老子提倡的是无为,我的经历是“拼命为”与“无可为”、“无奈为”的结合。我能做的是用自己的人生,用我的历史体验、社会体验、政治经验、文学经验、思考历程去为老子的学说“出庭作证”。  _

我以我的亲见、亲闻、亲历与认真的推敲思忖为老子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理论提供一个当代中国的人证、见证、事证、论证,也许还有反证。

证词一说使我满意至极。我曾想说是理解、是心得、是发挥、是体会,都太一般化了。我七十余年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悟所泣所笑所思所感,不是可以拿出来与老子对证查证掰扯一番吗?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悟君一句话,回首七十载。老子是原告,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政治军事个人生活尤其是当时的主流观念孔孟之道则是被告。我是法庭所找的而不是原告或被告所找的证人之一,读者是法官,请判定我的证词的价值。

本书还收录了我近年来写过的一些谈老子的单篇论文与杂文散文,从道性方面、从老子与宗教、老子与数学、老子与审美、老子的方法论等多方面作庭外的多方作证。

我多次说过,读书的最乐在于从中发现了生活,发现了生命的体验;生活的最乐在于从中发现了类书本,发现了迄今书本上尚无的或语焉不详乃至语焉有误的新道理、新说法、新见识。

写作《老子的帮助》一书,我是何等的快乐呀!

诗曰:

老来读《老子》,

其乐正无涯。

无为无挂碍,

有趣有生发。

歪打或正中,

深思自开花。

作证心先正,

纵横非卖瓜。(谚云,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也。)

古今有大道,

中外皆明察。

妙门需妙悟,

玄德要玄遐。

远在九天上,

近在你我他。

行道常喜悦,

持德利万家。

知止乃厚朴,

通畅便绝佳。

王蒙书于戊子春初

书评(媒体评论)

王蒙对老子的解读,可谓形上形下,挥洒淋漓;上天入地,洞烛幽微;深入浅出,能近取譬;鸢飞鱼跃,触处生春……

——赵士林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1:5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