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风云古城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胡泽焕
出版社 大众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一部四川名城风雨黎明的秘史!

一幅天府之国色彩斑斓的风情画卷!

一曲正义战胜邪恶的嘹亮凯歌!

本书是一部长篇小说,作者描写了解放战争时期四川古城人民迎接解放可歌可泣的故事。

广阔的历史背景、曲折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性格、朴实生动的语言,形成了本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

内容推荐

《风云古城》是一部叙述历史名城南充风雨黎明的长篇特战小说。解放战争期间,在两种命运、两种前途的大决战中,南充地下党率领民众同国民党当局进行了一次次的殊死较量:怒砸“喉舌”、“炮选”乡长、“岳武”暴动、武装劫狱……

广阔的历史背景、曲折的故事情节、复杂的人物性格、朴实生动的语言,形成了本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清水浊流

第二章 川北的人火气大

第三章 八仙过海

第四章 点石成金

第五章 有困难找老朱

第六章 几回梦醒鸡鸣时

第七章 红白政权

第八章 驱狼

第九章 四川”穿”了

第十章 决胜黄花岭

第十一章 胜败兵家事

第十二章 回马枪

第十三章 逼

第十四章 权中之权

第十五章 “我奉命接管省监狱”

第十六章 鹤鸣朝阳

后记

试读章节

东方破晓的时候,胡豫文做了一个带领清水武工队攻打川北重镇南充的梦。

天边,三星西沉,一钩残月。晨曦中的鹤鸣山朦朦胧胧,绵亘在嘉陵江东之滨。胡豫文率领清水乡的武工队员急速地攀登鹤鸣山。抬眼望去,山顶上那座历经千年风雨不衰的宋代无量宝塔,宛如身披银色战袍的历史巨人,昂然挺立在苍松翠柏之中!

晨风乍起,鹤鸣山的宁静骤然打破。喜鹊站在枝头喳喳地叫唤。“咕咕,咕咕”。密林深处,鹧鸪声声。醒来了的白鹤群,乱纷纷地挤在苍松翠柏的树梢上,忽而翩翩起舞,忽而阵阵啸鸣。突然,它们一群接一群地展开翅膀在蓝天翱翔!

胡豫文挺身站在无量宝塔的塔基上,透过薄薄的江雾,观察一江之隔的古城南充:东西宽七八里、南北长十三四里,纵横八十多条街道、面积三平方公里的川北重镇,恰似一个头枕舞凤山,面临浩浩江水、背靠西山曲体而卧的大家闺秀。滔滔不绝的嘉陵江水生怕搅碎了睡美人的闺梦似的,静静地围绕着她的胴体向南,奔向陪都重庆!

胡豫文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对照手中的地图,仔细观察南充专员公署及专署保警部队、国防部驻军部队与南充县警察局设防的情况;西城、北城和东南三镇的镇政府,工业大户丝三厂、蚕种场以及人才荟萃的师范学校的具体位置。确认无误之后,注视着嘉陵江对岸的中渡口。

中渡口码头,人吼马嘶,又一支军队在渡江!整齐排列的军旅方阵吓跑了担水叫卖的小贩。匆忙摆渡的木船,代替了往昔清晨在江中撒网的渔舟;三五只返回的空船渐行渐远,七八艘满载的渡船愈来愈近,军人们帽檐上的青天白日帽徽清晰可辨!

“狗日的过来了,消灭他们!”胡豫文想起“半渡可击”的战例,取下头上的青天白日军帽,忽地一扔,命令跟在身后的乡丁龙先飞,“传达命令:打起红旗,吹响冲锋号。强渡嘉陵江,向古城南充进攻——”

“全体注意!”龙先飞高声传达军令,“打起红旗,吹响冲锋号。强渡嘉陵江,向古城南充进攻!”

嘀嘀哒哒。军号震耳欲聋呵!一团红光一闪,火一样的旗帜在鹤鸣山迎风招展!胡豫文举起王八撸子打了一枪,敏捷地跳下塔基,边跑边喊:“攻打古城南充的时刻到了!兄弟们冲呵,杀呀……”

就这声洪亮的喊叫,顿使胡豫文惊醒。醒来方知南柯一梦,翻身坐了起来。想起梦中的情景,哑然失笑了!

这是公元1946年秋冬季节的一天早晨,胡豫文不清楚公历是啥日子,但记住了是民国三十五年——农历丙戌年的九月初九日,寒露节气之日。

假如不是昨天在清水场发生了开枪的事件,他就不会立即做出竞选清水乡长的决定;假如不参加乡长的竞选,他就不会星夜走古城,现在也就不会僵卧在旅店的床上了。清水是山区,冬天来得早。立秋以后,太阳越走越远,气候明显地起了变化。过了秋分,凉风袭人,树叶飘零。到了寒露的节气,北风呼啸,田问地头一遍白霜。秋收冬藏。农家很少出门干活了,乡政府也要推迟一个小时上班。那样的话,他就会安安稳稳地在家中睡个懒觉,不会在黎明之际做带兵打仗的梦了!

住在外屋的龙先飞听到胡豫文惊叫,立即冲进里间。见他像个弥勒佛似的端坐床头,轻声叫道:“乡队副,你又说梦话了!”

胡豫文歉意地一笑:“我好像喊叫了几声。喊的啥子,记不得了!”

龙先飞走到窗前看了看,确信无人偷听方走到床前。笑道:“你喊‘攻打古城南充的时刻到了!弟兄们冲呵,杀呀——’幸好是住在江村坝的幺店子,李老板是熟人,不然就有麻烦了!”

“说得对。这儿南来北往的人多,情况复杂。”胡豫文穿戴整齐,一边挎枪一边解释,“我有说梦话的毛病,一般只呆在清水场,就怕外出住旅馆时说梦话招惹是非。”看了看手表,说道,“老幺,我们走吧!”

“好!”

出门带雨伞,鸡鸣早看天。龙先飞望了望天空,又是一个大晴天!这个办事谨慎的小伙儿十八九岁,高挑儿的个子,穿一身土黄色的保警队服装,打着绑腿,浑身上下透露出朝气、秀气、帅气和灵气。不过从背后看,身子骨到底单薄了些。其实。,他在姐姐出嫁,长兄被征入伍以后,跟着胡豫文当乡丁3年了。龙先飞回头瞥见胡豫文在过道照镜子,笑了笑,停下来等他。

胡豫文年轻时上过黄埔军校,养成了军人出门不忘整理仪容的习惯。看见过道的尽头立着穿衣镜便靠了上去。不看不知道,看了惊一跳!竟然不认识镜子里头肤色黝黑的胖大男人了!愣怔好一会儿,却又孤芳自赏起来:“这个高额阔嘴,目光犀利,神情庄重的胖子,不正是清水乡的山民冠以办事公道,奸宄之徒望而生畏的乡队副胡豫文吗?是的,是的!美中不足的是,肚皮像筲箕背一样地拱起了呵!”  龙先飞到底年轻,忍不住催促:“乡队副,走吧!”

胡豫文按了按隆起的肚子,快步走到院里。店老板李贤龙欢叫着迎来:“乡队副呀,早饭不吃哪能走呵?敝店虽小,吃住的条件还是不错的。今天早晨专为你备下了‘羊肉米粉’,川北一绝。你过去住店,每次都要吃几品碗的哟!”

“多谢李老板的好意,我不吃了,”胡豫文望着比自己年轻却一样发了福的店老板,咧嘴一笑,“我要赶到城里办事,中午去吃‘川北凉粉’。辣乎儿辣乎儿,加之保宁(阆中)醋的酸香,吃了受用。比吃油腻腻的羊肉米粉强多了!”

“我给你做清汤的好不好?”

“我急着进城哩。”

“吃了走吧,不耽误你办事的!”

“我不想吃了。”

李贤龙见他去意已决,尴尬一笑:“实在对不住你老人家呀!”

李贤龙家住清水乡的一沟,与胡豫文是近邻,父母双亡,就他和兄弟李贤成相依为命。李家历代赤贫,身无立锥之地。老祖宗留给他们的就是一个强健的体魄,一套足以安身立命的厨师手艺。兄弟俩从少年时代开始,就跟着堂叔李煜之背着家什,扛着丈八铤杖,脚步叮当地走村串寨,专替农家杀猪、操办婚庆与丧事,逢年过节就在场上摆摊卖肉。

冤家路窄。李贤龙与现任乡长武继周的恩怨正是因卖肉发生的。那年的端午节,时任嘉陵江渡口稽查所副所长的武继周返回清水场度假,到李贤龙的肉案买肉时要求“赊账”。李贤龙和李贤成不同意,由此得罪了武继周。武继周怀恨在心,每次返回清水场休息就找李家兄弟的麻烦。一次竟然拔枪在手,要当场击毙兄弟俩。在胡豫文的鼎力劝说下,李家兄弟赔礼道歉,方才不了了之。从那以后,兄弟俩一个迁徙到了江村坝,一个搬迁到了溪口镇,各自开个饭馆谋生。经过几年的打拼,经营规模日渐扩大了。

如今胡乡队副住店,李贤龙自然殷勤。见他不吃早饭就要进城,关照说:“晚上回来,我给您老单做清汤的!”胡豫文拍了拍肚子,打趣道:“我晚上回来住。吃的嘛,有米饭酸菜就行!人家都喊我胡大胖子了。你看我这肚皮跟怀儿婆娘一样!”李贤龙笑道:“你老人家是将军肚,不当师长也要当团长呀。”胡豫文按了按他的肚子,笑道:“大哥莫笑二哥!这里头有6个月了吧?!”李贤龙羞涩地一笑:“我的肚子——黄瓜秧秧没牵藤呵!”

事实上,李贤龙比胡豫文矮半个头,身穿宽大的白布褂,臃肿肥实,更像一个圆滚滚的大冬瓜。

龙先飞见他们相互取笑,插了话:“你们一个当老板,一个当乡队副。肚子大,都是喝酒吃肉太多的缘故!”胡豫文叹息一声:“专署和县府的官员走马灯似地下来督办,我不陪吃陪喝行吗?唉!”李贤龙趣笑起来:“人怕出名猪怕壮。天下谁不认识划拳高手胡大爷?人家冲你的酒量来的哟!”

胡豫文苦笑起来。

清水乡得名于流经一沟的溪水。这种从崇山峻岭中透析而来的泉水,甘冽纯净、香甜可口。随着山势的蜿蜒,泉水汇聚成了潺潺的溪流,故名清水溪。加之土地肥沃,历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在抗战之前就是有名的纳税大户了。

抗战胜利后,纳税大户摇身一变成了防共肃共的重点。从年初到岁末,南充专、县两级政府名目繁多的督办队络绎不绝,这家送出那家迎进。而在乡政府内部,指手划脚的人多,告刁状的人多。乡队副累死累活不讨好,耗子钻风箱两头受气的角色。然而,胡豫文在处理公务和迎来送往中游刃有余,使乡民们在征粮、征税和征丁方面减少了许多的损失!

李贤龙钦佩胡豫文的正直坦诚,说一不二的胆识与魄力。每次见面总是热忱赞扬,今天当然不会例外:“乡队副呀,多亏您的干练果断,八面玲珑,保了一方百姓的平安哟!”P1-3

序言

胡泽焕先生的长篇特战小说《风云古城》讲述的是四川历史名城南充风雨黎明的故事。毫无疑义,那是一场尖锐激烈的血与火的斗争,是两种命运、两种前途大决战中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伴随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从重庆向川北的挺进,那场斗争最终催生了新南充!对于我这个年逾九旬的当事人来说,当青春变成白发、韶华为回忆取代之际,重温书中所展现的那段不平凡的历史、以及我所熟知的那些人物和那些重要的事件,当年的焦虑与期盼、喜悦与愁苦,不屈不挠的战斗历程和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依然激动不已。

我在解放后长期从事文化工作,发表过不少研究源远流长的四川文化艺术的文章,出版过《太蓬山集》。实事求是地说,这是我读到的一部精心描写古城地下斗争秘史,高唱正义战胜邪恶凯歌的革命历史小说。应作者写序之邀,我注意到了作者生在高坪、长在高坪,亲眼见证了古城的和平解放;是在边疆长期工作退休后返乡探亲,通过采访当事人和查证历史资料为家乡两个文明建设增砖添瓦的行动,令人倍感亲切。

这部小说具有三大亮点:一是在场景和情节的设计方面不落俗套,真实可信。作者生动地叙述了在炮选乡长、岳武暴动和武装劫狱的激烈斗争中,古城各类人物的生活信念和行为准则,他们走过的道路和最终的结局,既是历史事件的缩影,更与时俱进而具有现代意义,达到了真实可信的目的;二是在人物性格的刻画方面复杂多变,互不类同,栩栩如生,引人入胜。三是语言文字犀利,在遣词造句方面准确鲜明,生动活泼,令人一读三叹。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综和”。我们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生活,就要去承担一定的历史责任。当然责任有大有小,但真诚、执著和奉献确乎相同。一个人必须懂得历史,学习前人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积累的正反两面的经验,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才能锐意改革和创新,做到与时俱进。为此,人在社会生活中,必须确立自己的信仰和立场:是推动历史的车轮前进,还是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这是摆在在他面前的首要问题。

在解放前,干革命是要流血甚至是要掉脑袋的,没有这种勇气和为之献身的精神,是不可能参加革命的;即使一时参加也会半途而废,最终被历史的洪流所抛弃而沦为罪人!相反,那些站在历史舞台上的许多人物一旦认识了真理也就自觉地站在人民大众的一边,推动着历史的前进。长篇小说《风云古城》生动而感人地描写了当时条件下南充各类人物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他们所走的道路和结局,无不深深地打上那个时代的烙印。

在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中,重温历史就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它让享受幸福生活的当代人们,尤其是对历史知之不详的青年一代了解旧社会动荡的原因以及平民生存的状况大有裨益,明确今日幸福的来之不易,从而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自觉地承担起历史责任,构建和谐社会,达到功德圆满!

热烈祝贺长篇特战小说《风云古城》面世,并期待胡泽焕先生在今后的文学创作上有着更高和更新的突破。

后记

每当我读到王化老师收集的唐朝大文豪韩愈关于古城贫家女儿谢自然成仙的诗句,我就被寒女成仙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庆幸自己生在古城南充,这里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勤劳的父老乡亲,传统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沉淀。参加工作以来,无论我走到哪个地方,家乡的山水都让我魂牵梦萦!

解放初期,我在四川高坪小学读书,每到星期六下午都要开班会,老师叫我们每人上台讲个故事。或是有关土地改革的,或是抗美援朝的,都可以。几乎每次讲故事都有我,那时候记性好,连环画看了过目不忘,讲起来滔滔不绝!但是,真正让我喜欢讲故事的日子,还是在退休以后。前几年,我参加了北京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和市作家协会的职工文学创作班的学习,文学大师们耐人寻味的讲解,有了讲故事的条件后,我就挖掘自身的潜力,学习文学创作了。

关于家乡黎明风云的文学创作,首先我得感谢林国权生。2005年我回家探亲,专门拜访过他。解放前,他在永安事件中被捕。坐过牢,背过火背兜。他本人只是地下党的外围群众,是追求进步的积极分子。不幸的是,此时的林老已经做了直肠切除的手术。人苍老了,但还是年轻时候的那双闪动灵光的眼神。他是南充市党史学会的会员,推荐我去拜访他的文兄王化老师。

王化老师是南充市文化局的离休老干部,当年的地下党人。是策反县民众自卫总队起义,最终促成南充和平解放的主要当事人之一,他给我讲了他在重庆教书时,险些被杨森屠杀的事情,以及南充和平解放的大致经过。我明白为了这块古老的土地的新生,许多老前辈付出了心血和生命。记得上初中时,学校老师就曾组织我们参观过烈士陵园,我还记得烈士黄伟的事迹。

王化老师年过九旬,身体健康,耳聪目明,才思敏捷,提笔要我把家乡解放的这段经历写成一部小说,以讴歌时代的主旋律,将来争取拍摄电视剧,促进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

事情很凑巧,南充县浸水乡是解放时期地下党武工队南充特别支队的诞生地。他们围追堵截国民党溃败之兵的事情,我还依稀记得。临近解放,因为躲避兵灾,父亲一挑担子,将我和小叔叔挑到了浸水乡的一沟,住在舅舅李煜之的家中,舅舅是杀猪匠,参加过地下党组织的阻截溃兵的活动,还有一个堂舅也参加了当时的地下斗争。有一天夜里,我被哭声惊醒,原来是土匪抢劫附近一李姓人家。这些事情,现在回忆起来,还记忆犹新。

想到尊敬的林国权老已经作古和王老的殷切期望,我咬着牙关到国家图书馆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阅读有关的革命前辈的回忆文章,了解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某些重大事件的经过和产生的原因,大约用了两年的准备,才开始了写作。因为有了目标,而目标激励着我,我就没有后路了。冬去春来,基本脱稿,并多次加以修改。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宣传家乡有我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但是,是否把古城宽广的胸怀,古城人的正直纯朴;鹤鸣山的花明树暗,无量宝塔的傲然风骨以及嘉陵江的温和柔美表现出来了?只有读者朋友们知道。但愿朋友们研读和鉴赏,提出批评和修改的意见。嬉笑怒骂皆文章,我洗耳恭听便是了!

2009年1月写于北京大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2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