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真的人性,洒脱的言行,玄远的斜慧,美好的品格;从“竹林七贤”到“兰亭盛会”;中国心灵史上独具魅力的一次远行……
对千年畅销书《世说新语》作最精彩的解读,对历史上最奇瑰的魏晋时代作最深情的留恋!
本书以《世说新语》为切入点,因为魏晋与汉唐宋明不同,其魅力在于名士生活与精神的奇异,而《世说新语》就是了解这种奇异的最重要的典籍。通过对《世说新言》里的逸闻轶事的解读,不但可以窥出整个魏晋时期独具个性的人文生活,还能进一步窥视出它的政治斗争的背景,进而领略一个绝无仅有的非凡时代的神奇历史。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绝版魏晋(世说新语另类解读) |
分类 | |
作者 | 魏风华 |
出版社 | 山东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率真的人性,洒脱的言行,玄远的斜慧,美好的品格;从“竹林七贤”到“兰亭盛会”;中国心灵史上独具魅力的一次远行…… 对千年畅销书《世说新语》作最精彩的解读,对历史上最奇瑰的魏晋时代作最深情的留恋! 本书以《世说新语》为切入点,因为魏晋与汉唐宋明不同,其魅力在于名士生活与精神的奇异,而《世说新语》就是了解这种奇异的最重要的典籍。通过对《世说新言》里的逸闻轶事的解读,不但可以窥出整个魏晋时期独具个性的人文生活,还能进一步窥视出它的政治斗争的背景,进而领略一个绝无仅有的非凡时代的神奇历史。 内容推荐 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最动荡的时代,却也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这在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中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该书是中国古代志人笔记的巅峰之作,它按类别将一千多则魏晋故事分属于“政事”、“任诞”、“栖逸”、“雅量”、“容止”、“识鉴”、“品藻”等三十六门之下,记述了魏晋名土的“非常之言”、“非常之行”和“非常之道”,尽情演绎丁令后人艳羡千古的“魏晋风度”,进而展现了一个不可复得的绝版时代。 千年虽逝,但那个追求率性、珍惜自我、强调精神自由的时代却久久地为后人所怀念。《绝版魏晋—<世说新语>另类解读》以独特的视角,探幽烛微,通过平实而耐读、思辨而生动的语言,对《世说新语》所记载的魏晋名士的那些逸闻轶事进行了具有创见性的解读,并恰到好处地与现代生活进行了对接,使遥远的“魏晋风度”亲切可感,具有了宝贵的生气与价值,让我们在领略那个时代的魅力的同时,也给自己的内心以深深的启示。 目录 自序 历史上的绝版时代 一 风云往事 东汉的残阳 孔融之死 愤青祢衡 树杈问的司马徽 刘备你好 糟糕的诸葛亮 战死街头 钟会的悲剧 艾艾艾邓艾 幸福暴君 顾荣的种子 当时的月亮 傻子也忧伤 乱天下者 永嘉之乱 屋檐下的皇帝 新亭对泣 王敦之志 渊明祖上 糊涂的明白人 危险的苏峻 欲望桓温 傲然携妓出风尘 战淝水 桓玄变 二 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悠游记 疯狂的驾车手 色的审美 一个人的狂啸 广陵散 嵇康与钟会 刘伶醉 一夜情 金兰之交 思旧赋 玉山将崩 如果生活是这样 我走我的路 邈若山河 三 魏晋风神 最初的端倪 曹丕学驴 春药与毒品 杜预之恨 乐广的忧伤 时代的斧头 价值观 人生贵适意 一个爬树爱好者的 意外死亡 疯狂的螃蟹 虱子秀 大盗风范 东晋的雪夜 梅花三弄 任诞VS雅量 羊祜的郁闷 殷羡沉书 玩砸了怎么办 东床坦腹 更骄傲的心 长袖舞清影 恐怖爱好 小可爱 飞翔的仙鹤 偶然事件 名士与酒 我们还是吃羊去吧 拿酒来 自莲社之梦 乘回风兮载云旗 四 在魏晋的山水问 千古伤心是兰亭 漱石枕流 风水大师的诗篇 他们周围的仙境 江山万里 山中行 职业艺术家 最早的背包客 金石之声 春晚绿野秀 五 华丽家族 夜宴 魏晋No.1 豪门决 富翁的游戏 千里之外 晋代的厕所(一) 晋代的厕所(二) 酷杀美人 九品中正制 谢家新出 太原王家 芝兰玉树 六 品人与玄谈 登龙门 生存法则 陈太丘与友期 孟德之恨 春秋大义 华歆与管宁 少年行 梦旅人 你们闻到乌云的 味道了吗 禅机已现 老庄与孔孟 清谈大战 亲切的朝代 一生穿几双鞋 东晋的清谈盛会(一) 东晋的清谈盛会(二) 东晋的清谈盛会(三) 从清谈大师到精神病 患者 谢安VS王羲之 桓温Vs谢安 夜愿 心远地自偏 宁作我 善与恶 我则异于是 逆风家 不得自由 性情若水 人自量为难 南人与北人 品评年代 谦虚论 贫者士之常 一块凉席 我自卿卿 讽刺一种 拂尘 好与新 早年的和尚 给你一点颜色 我在这儿 人才论 老贼哪里去 佛已沉默 清流惠风 七 魏晋时期的爱情 所谓女人 卿卿我我 女人之坏 新婚夜 窃玉记 洛阳往事 家庭大赦 威胁 爱的诡计 古代的离异 八 八卦记 那么有文化 孔融少时 偷 司马昭戏钟会 钟会怯场 最初的炒作 情景喜剧 跳窗 羊忱快跑 无功受禄 王不留行 晋版伤仲永 古人的出名 绝对郗超 范宣笑了 马驴与驴马 鞋子的故事 陛下是想吃海货吗 一次PK 上一当 赌神 六朝怪谈 封杀史 从此出入 当时的普通话 甜梨蒸着吃 九 江山水逝 兄弟 一个王朝的背影 一人向隅 残酷人道 愤怒与决绝 身轻好向君前死 华亭鹤唳 嵇绍的血 除三害 美丽颂 清风歌 不见长安 终负此人 耳光响亮 桓温的泪 荆州秋日荒野 王潆之死 筷子 人琴俱亡 帝王的惆怅 哭泣的顾恺之 一个女文青的忧伤 生活 终当为情死 附录一 魏晋帝王年表 附录二 魏晋豪族谱系 试读章节 孔融之死 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 汉献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在袁绍的骚扰下,孔融从青州逃跑到许昌。 许昌的中心人物自然是曹操。但由于孔融是孔子后代,又是建安七子的大佬,所以影响也很大,其寓所成了当时许昌最热闹的沙龙,每天都会聚集着一大批人,讲谈文学,品评人物,议论政治,推荐新人。 曹操很烦恼。说起来,曹操和孔融之间是互相轻视的。孔融是孔子的后代,曹孟德不在乎;建安七子的首领,曹孟德不承认,那是他儿子曹丕的看法。孔融写的东西,让曹操不屑。当然,对于曹操,孔融更看不上,这里面不仅包括曹操的出身,还包括曹操的为人。许昌时代,孔融对曹操的政治多有责难,比如他反对曹操禁酒。东汉末年以来,世事纷纷,人们多以酗酒为乐或自我麻醉,荒废工作,再加上酿酒浪费粮食,于是曹操欲颁布禁酒令,自然有他的道理(能否真正实施则是另一个问题了)。面对曹操的政策,孔融公开反对,写了一篇《难曹公表制酒禁书》。在禁酒令中,曹操说酗酒会荒废政事,甚至有可能导致国家灭亡。对此,孔融反问:古往今来,因美色而荒废政事直至亡国的也不少啊,难道因为有这样的事就得把男女之爱与婚姻废除了?孔融的说法在逻辑上没问题,但仍是狡辩之理,所以后来曹丕在评论建安七子时说孔融的文章虽犀利,但“理不胜辞”。在《难曹公表制酒禁书》中,孔融引经据典,大说喝酒的好处,写得气势磅礴,放在今天可以直接作酒厂电视直销广告的脚本了。文章一出,孔融自己也很得意。他还反对曹操恢复肉刑。当时天下大乱,多生罪犯,曹操想恢复汉文帝时废除的包括宫刑、黥刑、刖刑等在内的肉刑,以示威慑,但遭孔融坚决反对。孔融举了司马迁的例子。此外,他还拿曹丞相找乐。在征袁绍的战斗中,曹丕纳当时的美女袁绍的儿媳为妾。针对此事,孔融给曹操写了一封书信,大意是:“武王伐纣,获妲己而赐予弟弟周公哦……”曹操觉得无厘头,怎么来了这么一句?后来才发现是在讽刺自己和儿子。多年来,对于孔融,曹操一直憋着气,又突然接到这么一封信,当时就把丞相气倒下了。 自然,除了最后一条外,其余两条均是用正常的手段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无不妥;至于最后一条,虽有干涉曹家私生活的嫌疑,讽刺得比较损,但也不至于死罪。让曹操憋着一口气的,不是说孔融多次以书信形式责难当朝丞相,而是说为什么我一有个风吹草动,你孔融就在一边窃窃私语,尤其一想到写这些书信时孔融那股自以为是的劲头,于是就更生气了,后果也就更严重了。这期间还发生了“祢衡事件”,喜欢向朝廷推荐人才的孔融,推荐出了愤青祢衡,后者因为受曹操怠慢,而在一次夜宴上当场辱骂了曹操。后来在许昌有人传言祢衡的行为受到了孔融的鼓动和支持。不过,曹操没对祢衡下手,而是把他打发去了南方刘表处。曹操的目标是孔融。他不担心孔融威胁自己的统治,他无法接受的是在首都有一个人,四海青年才俊皆以其为师;这个人的家里,每天宾客盈门,议论他曹丞相的活动,连自己的儿子找个姑娘也跳出来点评两句。 事儿麻烦了。许昌是曹操的,也是孔融的,但归根结底是曹操的。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秋,有人网络孔融的罪名,当然也可以被认为是在曹操的指使下干的。于是,借此机会,曹操把孔融满门处死。处死了?对,处死了。在被逮捕之前,孔融听到了四条指责:A.在北海为太守时,见皇室有难,招募兵丁,举动可疑;B.曾诽谤朝廷;C.虽为孔子之后,但不遵守礼仪,打扮不修边幅,嗜酒昏狂;D.曾空出狂言,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公然说,孩子的诞生,是父母情欲爆发的结果,所以当父母的没有恩于孩子。最后一条一经公布,孔融便死定了。“父母于子无恩论”实在让人难以相信是孔子的后代孔融说的。从某种程度上,这句话比后来嵇康的“非汤武而薄周孔”的言论更极端。这句话直接否定了“孝”的意义,在中国的古代,王朝都标榜“以孝治天下”,由此观之,孔融这话实在是惊世骇俗了。如果这样观看,说孔融是魏晋风度的开创者似乎也不为过。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孔融之所以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对当时险诈的世道与人心不古的失望。不管出于何种目的,孔融说了那话,所以这“大逆不道”的罪名便难逃了。 孔融被关进监狱后,在许昌、洛阳和长安的知识界造成巨大震动,人心惶惶。但孔融的两个孩子却很平静,就是偷酒喝的那两儿。当时,他们还不到十岁,父亲被逮捕的那天,两个孩子在庭院里游戏如故。面对公差,孔融自言自语:“希望这罪行到我这儿就打住,不要连累了孩子!”这时候大儿子站起身来,对父亲说:“爹爹大人,您见到过从树上掉下来的鸟窝里还有完整的鸟蛋吗?”望着两个孩子,孔融低下头。再抬头时,眼里充满了泪水。果然,孔融入狱没两天,两个孩子也被逮捕了。 孔融死前写下一首《临终诗》:“言多令事败,器漏苦不密。河溃蚁孔端,山坏由猿穴。涓涓江汉流,天窗通冥室。谗邪害公正,浮云翳白日。靡辞无忠诚,华繁竞不实。人有两三心,安能合为一?三人成市虎,浸渍解胶漆。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好一个“生存多所虑,长寝万事毕”!孔融血染许昌街市。死后,这位孔子的第二十世孙,因死于“大逆不道”,横尸街头后,竞一时无人为其收尸。关于孔融的名字和著作,在随后的十几年里,也很少被人再提及。直到曹操死了,曹丕即位建立魏国,才给孔融进行了平反。孔融作品的文学性虽一般,但毕竟学问和名气很大,被认为是建安时代的一代宗师。出于对大师的尊敬,曹丕叫人收集整理了孔融的文集。生不逢时,生不逢时!这是我对孔融悲剧的最大感怀。“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这是历史的评价。若在清平的治世,孔融想必会干得更好;但逢三国乱世,并无政治、军事与谋略之长的孔融,在不与当权者合作的同时,又喜欢坐在一旁议论时政,自然不为曹操所容。说到底,孔融之死是性格酿成的悲剧。这危险的性格来自曹操,更来自孔融自己。 P4-7 序言 历史上的绝版时代 提到魏晋时期,我们随即想到的关键词是“魏晋风度”,或称之为“魏晋精神”、“魏晋情怀”。与汉朝的敦实厚重、三国的慷慨悲歌、唐朝的盛大开放、宋朝的清丽内向完全不同,魏晋时期以率性洒脱、玄远放旷著称,这是一个时代的精神时尚和审美追求。在这种背景下,魏晋终成中国历史上最另类最奇异的绝版时代,当然也成为最受争议的一个时代。 魏蜀吴三国归晋,但这个统一的王朝却没有赢得后人的高度评价,反而招致很多的愤怒。仔细分析,原因不外乎如下:从政治上看,西晋的统一非常短,从八王之乱到永嘉之乱,国家很快就陷入了更大的分裂,北方进入五胡十六国时期,从公元4世纪到公元6世纪,三百年大分裂,是中国历史上最漫长的一次;从社会上看,世家大族把持权柄,门第观念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严重的;从思想上看,老庄玄学的出现导致儒学的衰退,喜欢打铁的著名愤青嵇康更是喊出了这样的口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个口号无论在哪个朝代都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了,在这种情况下,儒学的统治地位崩溃了;从生活上看,士人们行为洒脱旷达,追求率性与自由,挣脱了礼教的束缚。这所有的一切导致后来正统人士的批评,认为魏晋时期,礼崩乐毁,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放荡不羁,热衷于玄学清谈和栖逸山水,以致误国误天下。 具体来说,就是那个时代里的知识分子好像整天都不干正事,天天围绕着《庄子》和《老子》聊啊聊;要么就是干一些疑似不靠谱的事。比如阮籍驾驶着自己的车子,没有目的地狂奔,看到前面没路了,就坐在地上大哭一场。再比如,王徽之雪夜驾着小船去看朋友,天亮时终于赶到了朋友家,但门都没进就转身返回。如此等等。可以这样说,上至皇帝,下至士人,整个王朝都弥漫着对快意人生的追求。在当时,有人也开始犯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书法家市长会稽内史王羲之。有一天,王市长约了他的好朋友——另一位大明星、未来的宰相谢安,携手登上城楼,指点着远处苍茫的江山,说:“小谢啊,我觉得,像夏朝的大禹和周朝的文王那样,才是干正事啊!我们晋朝的人们,就知道聚会聊天啊,喜欢游山玩水啊,一直这样持续下去,可怎么得了啊!”谢安听后,嘿嘿一笑:“我只知道秦朝只经历了两代皇帝就完蛋了,难道也是因为聊天聊坏的吗?老兄啊,你别犯病了。” 这样的一个时代,喜欢的人喜欢死了,恨的人恨死了。 千年后的一个夏天,鲁迅在广州作了那次著名的演讲,题目是《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在鲁迅看来,魏晋名士其实是受了很大的冤枉的,虽然他们表面上放浪形骸,但内心世界却很郁闷。后来,关于魏晋时期的论著陆续问世,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汤用彤先生的《魏晋玄学论稿》、宗白华先生的《(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罗宗强先生的《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余敦康先生的《魏晋玄学史》、唐翼明先生的《魏晋清谈》,以及田余庆先生的《东晋门阀政治》。其中,宗白华先生在著作中认为:晋人风神潇洒,不滞于物。他们以虚灵的胸襟、玄学的意味体会自然,乃表里澄澈、一片空明,建立了最高的晶莹的美的意境。 沿着这一脉络,可以作如下分析:曹魏正始年间何晏、王弼和夏侯玄首开玄学之风,经过嵇康、阮籍等竹林七贤的傲然使性,再到西晋洛水时代的优游,最后到东晋兰亭时代的寄情山水、自然而为,最终蔚然而成魏晋精神:向内,人们发现了心灵自由之美;向外,则发现山川自然之美。但时光的演进总是令人伤感。东晋末年孙恩的暴乱把百年魏晋精神涤荡殆尽。在镇压这次暴乱中脱颖而出的刘裕,在公元420年夺取了司马氏的政权。庶民出身的刘寄奴在极端的不自信下,开始对精神放旷的士族阶层给予全面打击,并恢复了儒家的正统地位。公元433年,随着诗人谢灵运的被杀,魏晋风度彻底终结。尽管此后有隋唐的开放盛大,有宋明的商业和文艺的高度发达,但背后都有一根儒家的绳索束缚着那个文明,魏晋时期心灵解放的局面再也没有了。 及至现代,宗白华先生在《美学散步》中说:“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现在,千年虽逝,但那个洒脱不羁、另类传奇的时代却久久地为后人所怀念。还好,古人把一本((世说新语》留给了我们。魏晋明星们的故事,一代人卓尔不群的逸闻轶事和精神追求,依赖它而流传下来。作为了解魏晋历史和魏晋风度的最重要的典籍,该书成于南北朝时期,编者是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刘是南北朝时宋之宗室,封临川王,他所编著的《世说新语》,文字隽永,故事奇异,令人回味无穷,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志人笔记的第一代表作,空前而绝后。明代的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鲁迅的评价则是:“记言则玄远冷俊,记行则高简瑰奇……” 很久以来,我就想写一本魏晋往事的书,但如何入笔又令我颇费脑筋。最后我还是决定以《世说新语》为切入点,因为魏晋与汉唐宋明不同,其魅力在于名士生活与精神的奇异,而《世说新语》就是了解这种奇异的最重要的典籍。通过对《世说新言》里的逸闻轶事的解读,不但可以窥出整个魏晋时期独具个性的人文生活,还能进一步窥视出它的政治斗争的背景,进而领略一个绝无仅有的非凡时代的神奇历史。 是为序。 2008年7月1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