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舒,与倪匡和金庸合被誉为“香港文坛三大奇迹”。
亦舒,原名倪亦舒,兄长是香港作家倪匡。当亦舒一露头角就迅速成名时,两兄妹就成了香港文坛上的两杂奇花。亦舒、倪匡、金庸是“香港文坛三大奇迹”。亦舒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触觉,有擅于将平凡的字眼变成奇句的才华,她的写作正如她的人,麻利、泼辣,而又快又多,但即使换上十个笔名,读者也不难一下子从作品中把她辨认出来。至今,亦舒的作品已结集出版的有两百余种,代表作是《玫瑰的故事》、《喜宝》、《朝花夕拾》、《我的前半生》等。
这本《艳阳天》是其的作品之一。
《艳阳天》内容简介:故事的女主角周从心是个弃婴,从小被人收养,长大后一个偶然机会得到一本护照,因相貌与护照主人十分相似,从心决定冒名顶替,去美国闯一闯。到美国之后从心孤身奋斗,住廉租屋,在茶餐厅做女侍,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参加华裔小姐选举,在总决赛中荣获亚军。因其相貌出众,身世成谜,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之下,从心名声大噪。从心低调、内敛、自重自爱,一步步从无到有辛酸打拼,功成名就的她看透世事,心中清明。成名之后,追求者纷至沓来,从心不骄纵,知进退,懂分寸,能够认清自己的位置和价值。她拒绝了富家公子温士元的追求,手眼通天的陆兆洲劝她息影,让她专心陪他,她也一口回绝……
《艳阳天》的作者是亦舒。
周从心在天井洗好衣服,晾起,一抬头,发觉已近黄昏,太阳仍然毒得很,如果不打伞,一下子晒起红印。
一排村屋已经残旧,一则没有资源修理,再说,屋主都在等地产商来收购土地重建。
城市边缘渐渐扩张,乡村农地都改建高楼大厦,地平线远处,已不是山坳,再也看不见日出日落,而是一层层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
空气浑浊,紫霞笼罩,远处的城市,像神话中魔宫,十分诡秘突兀。
从心呆呆地眺望。
她从来没去过那边,听年轻的姐妹们说,真是五光十色,什么都有,她们回来时都烫了头发,有的还染成金黄,穿着时装,满口袋钞票,买回各种电器赠送家人。
从心最穷,因为信义婆不让她到城里找工作。
这时,信义婆站在门口说:“好进来了,傻瓜似站在太阳底下晒,千什么?”
从心把大塑料盆搬进屋里去。
信义婆问她:“在想心事?”
从心答:“光在家里吃,不是办法。”
“你想怎么样,跟着秋照与春萍她们出去?”
从心不出声。
信义婆年纪其实不大,但自从丈夫周信义去世后,不到一年,全头白发,远看,真像老婆婆,人家就叫她信义婆。
从心自小知道自己的身世。
她同信义婆一点血缘也没有。
从心是一名弃婴。
一日清晨,信义婆上路去市集,经过一株老槐树,看见野狗在嗅一个包裹,布包裹传出婴儿哭泣声。
她心中有数,本来打算走过算数,但忽然之间,包裹蠕动一下,露出一只小小拳头。
啊,眼不见为净,现在看见了,无论如何也不忍心,她走近,蹲下,轻轻掀开布包,看到洋娃娃般一张小脸。
她将婴儿抱了回家,非法领养。
老远托人买了奶粉回来,赶着缝制小衣服,长到几岁,又送她到乡村小学认字。
从心长得很特别,皮肤雪白,鼻子高挺,他们叫她小外国人,渐渐知道,她也许是个混血儿。
从心十分听话,从来不叫信义婆生气,担起家中一切杂务,邻居都说:“信义婆你好心有好报。”
可是,信义婆心中明白,从心人大心大,以后,势必不会安分守己。
还能把她与世隔绝多久呢,城里的引诱像潮汐般涌入,夏景、冬珊与从心一起长大,早已离家,偶然回来,给小友讲天方夜谭,从心听得津津有味。
有电视机的人家晚上收看歌舞节目,主持人统统穿得像《西游记》中的蜘蛛精……世界早就不一样了。
隔壁的寿安嫂忽然走过来:“从心,你在这里?找你呢。”
从心尊敬地问:“什么事?”
“有一纷差使,不知你做不做,酬劳相当高。”
信义婆代从心问:“做什么?” “村头有一个病人,需要人服侍。”
信义婆自有智慧,一听,这两句话里不知有多少漏洞。
“病人是男是女,多大年纪?”
“是女子,二十多岁。”
“什么病?”姜是老的辣。
寿安嫂踌躇一刻:“肺病。”
“那会传染,从心不去。”
“她出高价。”
信义婆说:“那寿安嫂你自己为什么不去。”
“我有两个小的,走不开,不然我才不怕,做半年,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统统有了,何乐而不为,我去帮了她三天,她都付我三百。”
“一日一百?”
“就是,我想多做几天,可她嫌我手脚粗。”
从心在一旁说:“我去。”
“慢着,这女子是什么人?”
“不知道,从前没见过,租了雷家房子住。”
“为什么无端端来乡下地方?”
“养病,贪村里空气好。”
“她干哪一行,那么有钱?”
“信义婆你太奇怪,人家给你钱赚你还查根究底,钞票张张一样,赚不赚看你的了。”
从心又一次说:“我去。”
“这村里只走剩你一个女孩,你跟我去看看吧。”
信义婆无奈:“从心,你自己当心。”
寿安嫂笑:“就你们一家还用手洗衣裳。”
从心只得腼腆地笑。
她跟着寿安嫂出去,走出门,已看到一天橘红色夕阳。
寿安嫂轻轻说:“信义婆四处欠债,替她还清这一两千,兼替房子修补屋顶,也是好的。”
从心答:“是。”
一样的村屋,雷家那间粉刷过了,看上去干净得多。
推开门,只见室内也整洁。
寿安嫂扬声:“我带了人来。”里边没有响应。
寿安嫂说:“从心,你负责打扫、洗衣、煮饭,都是你做惯做熟,没有问题吧。”
这时,房内轻轻问: “叫什么名字?”
“叫从心。”寿安嫂回答。
“进来。”
寿安嫂说:“进去吧,别怕,是个病人,力气没你大。”从心点点头。
她掀开竹帘进房。
只见大卧室里挂着雪白的新帐子,有人躺在床上,看见她,十
分诧异。
“咦,”她轻轻说,“你也是混血儿。”
也是?
她揭起纱帐,从心看到了一张苍白瘦削的面孔。
虽然满脸病容,但是五官仍然秀丽,一把乌黑发,与从心非常
相似。
她怔怔地看着从心:“你与我长得真像。” 从心只是赔笑。
“你父母哪一方是外国人?”
从心迫不得已答:“我不知道,我是弃婴。”
“呵,那么,生父是洋人。”
从心不语。
她挪动身体:“有件事,想麻烦你。”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