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探讨人生乐趣为宗旨,围绕平凡人日常生活中的几大基本问题娓娓而谈,口吻亲切,平易近人,夹叙夹议,文采飞扬,其间引述了大量名家名言,极富感染力,对于阅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启蒙教化作用,故而深受欢迎,在国外已再版过20余次,影响甚巨,如今首次翻译成中文,相信对于压力较大、奔波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有助于舒缓心情的“人生哲理书”。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人生的乐趣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伦理学 |
作者 | (英)约翰·卢伯克 |
出版社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以探讨人生乐趣为宗旨,围绕平凡人日常生活中的几大基本问题娓娓而谈,口吻亲切,平易近人,夹叙夹议,文采飞扬,其间引述了大量名家名言,极富感染力,对于阅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具有全方位的、深层次的启蒙教化作用,故而深受欢迎,在国外已再版过20余次,影响甚巨,如今首次翻译成中文,相信对于压力较大、奔波忙碌的现代人而言,是一本不可多得、有助于舒缓心情的“人生哲理书”。 内容推荐 倾听先哲的声音,关注灵魂的需要,洞察生活的智慧,重建自由的心灵。当你觉得疲惫的时候,当你觉得沮丧的时候,当你觉得抑郁的时候,当你觉得孤独的时候,你或许需要这么一本书,它像一位温和的老师,告诉你如何摆脱沮丧的情绪,克服浮躁的心理,重建生活的自信;它又像一位亲密的朋友,劝慰你暂忘世俗的烦恼,再度审视真实的内心,幸福的感觉就来源于那或许早已被你遗忘的最简单、最纯粹的快乐。相信《人生的乐趣》能带给你这一切。 目录 关于作者和作品 序 第20版序 第一部 第一章 快乐之责任 第二章 责任之快乐 第三章 书籍之歌 第四章 书籍之选择 第五章 友谊之乐 第六章 时间的价值 第七章 旅游之乐 第八章 家的快乐 第九章 关于科学 第十章 关于教育 第二部 序 第一章 关于雄心 第二章 关于财富 第三章 关于健康 第四章 关于爱 第五章 关于绘画 第六章 关于诗歌 第七章 关于音乐 第八章 自然之美 第九章 生活之烦恼 第十章 劳动与休息 第十一章 关于宗教 第十二章 进步之希望 第十三章 人之命运 试读章节 第五章 友谊之乐 人们常把书比喻成朋友,以此来表达对书的赞美之情。苏格拉底说:“人们追求的目标千差万别,有宝马、良犬、金钱、荣誉等等;但是从一个人自身的角度看,朋友的价值超过了所有这一切加起来的总和。”他还说:“哪怕财产的数目再巨大,人们也明了其数目。而朋友虽然寥寥无几,人们不仅不在意其数目的多少,而且即使在被问及自己究竟有多少朋友时,也往往会将以前的一些朋友忽略。人们亦不愿让朋友过多占据自己的思绪。尽管如此,一个好朋友的价值难道不是远远超过其他的一切财富吗?” 西塞罗说:“人们对于其他事物价值的看法往往相去甚远,但对友谊却怀有相同的观点。那些家财万贯、位高权重、神通广大的人宁愿去购买其他可以用金钱换取的东西 马匹、奴隶、华丽的衣物、昂贵的花瓶,也不愿去寻找友谊这一生命中最重要、最美好的资财,有什么比这更愚蠢呢?”他继续说道:“虽然每个人都能说出自己拥有多少只羔羊,但他们却无法说出自己有多少个朋友。”我们在选择家犬和马匹时会分外谨慎:我们会探究其血统、驯养和脾性等情况,值是我们在选择朋友时,却一切随缘,然而朋友对于我们来说却更加重要,因为他们会对我们的生活或多或少产生或好或坏的影响。 正如《早餐桌上的霸主》中所说,所有的人都令人厌烦,除非我们需要他们,这种情况一点不假。T.勃朗爵士曾经观察到“缺乏思想、不善独处的人,如果无人相伴,就会成为他们自己的监牢;与此相反,思维敏捷有序的人却常常是为了摆脱自己烦乱复杂的思绪而乐于与人交往”。但是我仍然无法完全理解爱默生那种“堕落的人才相聚”的观点,虽然他以下的言语再次证明了自己的上述观点:“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堕落才相聚。”即使如此,考虑到他说话的情景,我还是要斗胆对这一观点提出质疑。他补充说:“所有的交往都必然是一种妥协,更糟的是,当美丽的花朵相互接近时,它们的花朵与芳香就陡然消失。”这是一种多么悲观的看法!情况难道真的如此?必然如此?如果确实如此,友谊是否真的一无是处?我却以为友谊的作用恰恰相反:在友谊的温暖和照耀下,大自然的鲜花会开得更加绚丽。 人们常说在对待朋友时最好能时刻牢记他可能会变成敌人,而对待敌人时也应该记住他可能会变成朋友;无论这句谚语的前半部分正确与否,后半部分倒是有几分智慧在其中。许多人在树立仇敌时比结交友人时品尝到更多的痛苦和喜悦。普鲁塔克以赞同的口吻引用毕达哥拉斯的话说:“不要见人就握手。”结交朋友要慎重,否则: 朋友有千人, 无一来相助, 敌人仅一个, 时刻在身边。 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往往没有交下多少真正的朋友,却树立了很多强敌。 我必须重申,结交朋友要慎重。生活中,每个人的身边总会有形形色色的人出现。有些人也许本性不坏,无意害人,但往往说话口无遮拦,不假思索。他们谈论的话题往往幼稚无聊,胡诌乱扯。他们没有意识到,只要稍加注意,谈话便可以愉悦人的情绪,教化人的心智,无需摆事实、讲道理,苦口婆心。否则,谈话便会陷入思维的沼泽、语言的泥潭。只要肯彼此交流,我们会发现,每个人的身上都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即使没有有意识地教育我们什么,他们也会通过一些有智慧的问题启发我们的思维,通过一些温暖的话语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安慰。如果你不能从与朋友的谈话中得到教诲、感受到温暖,那这样的交往无异于浪费时间。你会说:“我真希望我们是陌生人。” 人生的幸福与纯粹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朋友和伴侣的选择。选择不当,他们必将拖我们的后腿;选择明智,他们会帮助我们积极向上。然而,很多人在这个问题上过于随意。待人礼貌、与人为善,这是我们应有的品德,但选择真正的朋友则是另外一件事。有些人刻意与他人交朋友,并愿意为此而付出很多努力,原因就是彼此住得很近,或者工作在同一个部门,或者同坐一辆车,以及其他一些牵强的原因。这是大错而特错的。你得到的未必是友谊,引用普鲁塔克的话说:“这只是友谊的神像和幻觉。” 与人为善并没有错,只不过这是另外的话题。我们必须记住,不要为自己树敌。如果你真正地爱过别人,你也会对所有人心存善意。绝大多数人都有善心。奈斯密斯先生在他的自传中曾说:“关于世人的忘恩负义、自私自利,我听过很多。而我却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无情无义的事情,这也许是我的幸运。”我亦如此。 有人说善行往往得不到善报, 天啊?可是我的记忆当中更多的是那些心怀感恩之情的人啊。 爱默生说:“我们孤单地行走在世上,如心所愿的朋友只是梦想和童话。不过,哪怕是美丽的幻想也能够一直使一颗虔诚的心受到鼓舞。无所不在的超灵永恒存在,始终如一,勇敢而无畏,她深爱我们,我们也爱着她。”对此,我不敢苟同。 真诚的朋友无疑会增添生活的乐趣和价值,但我们更多的还是要靠自己。人是自己最好的朋友,也是最大的敌人。 培根曾悲哀地说:“世上少有友谊,尤其是在地位平等的人之间,这并非言过其实。上下级之间才谈得上友谊,因为他们知晓彼此之间存在利益的沟通。”但是,我们很难断定这是他真实的内心写照,因为他又曾讲过:“我们可以进一步断言,人是在一种凄苦的孤独感的驱使下才去寻找真正的朋友,没有真正的朋友,世界一片荒原。”对于友谊,他还说:“友谊给困惑、黑暗中的思想投去一抹光亮”,“友谊使风雨交加的一天变得阳光明媚”,“朋友帮助你整理纷乱的思绪,使其更有条理,变成看得见的文字;最后,朋友帮助你变得更理智,与朋友一小时的畅谈胜过你自己一天的冥想。”……“但是,人们对孤独以及孤独的范畴体会还太少。身居闹市,但你仍会觉得孤苦伶仃,看那一张张的面孔无异于浏览一座画廊,交谈只不过是机械地发出声音而已,无感情可言。” 至于这最后的论断,我不敢完全苟同。即使是陌生人,交流起来也会很有乐趣。约翰逊博士在描述一个愉快的夜晚时总结道:“先生,与您谈话很高兴。”我想,很多人都会有类似的经历、类似的感受。 对于朋友间交流的内容,爱比克泰德反对谈论那些最常见的话题。他进言道:“不要谈论斗士、赛马、运动员以及吃、喝这些寻常的话题。尤其不要谈论人,不要对人妄加指责。”不过,他又说:“也不要对人大肆夸奖。”对于这一点,我认为值得商榷。马可·奥勒留的建议无疑更具理性。他说:“最令别人高兴的话,无疑是夸奖其美德。比如,你可以夸奖他们明智的做法、谦虚的态度、宽大的胸襟等等。没有什么比听到别人的夸奖更令人高兴的事。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发现别人的长处,别吝惜你的赞美之辞。”当然,我们经常只看到朋友其人,只闻其声,却难见其思想和灵魂。 另外,交朋友须谨慎,而保持友谊亦如此。如果我们知道彼此在背后是如何谈论对方的,那么,用帕斯卡的话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朋友不会超过四个。”这话说得有些绝对,但无论如何,争取成为这四人中的一个。交上一个朋友,就要保持你们的友谊。有一句东方谚语说:“朋友常来往,布满荆棘的路没人走。”不要把友谊当成“过一夜的帐篷”。 友谊的存续无需特别的、令人反感的投入。有些人直到失去朋友方觉朋友的重要。阿那克拉萨哥拉把莫索拉斯陵墓描述成变成石头的财富之灵。 罗斯金曾说:“站在坟墓旁,回首那已经永远逝去了的友谊。此时,强烈的爱和深切的痛都显得十分苍白。为平日的无义向已远去的灵魂忏悔,让那已停止跳动的心去感受瞬时的快慰,又价值几何?欠下的情债永远无法偿还给那已经人土的心。” 然而,死亡割不断真正的友谊。西塞罗说:“朋友离去,当在眼前;一贫如洗,却胜过家财万贯;身体赢弱,却尽享健康之乐;虽已逝去,却仍在心中。”这话听起来似乎矛盾,但却道出了友谊的真意。“对我而言,西庇阿还活着,而且将一直活下去。我敬重他的美德,而这永远不会消失……无论时间和命运给了我什么赏赐,与西庇阿的友谊相比,一切都微不足道。” 如果我们选择朋友是因为他们的精神,而非他们的物化,如果我们无愧于友谊的恩赐,那么朋友永远与我们同在,生当如此,死后亦然,我们把这友谊深藏在“记忆的琥珀”中。 P46-50 序言 有些人曾有幸出席大、中学校的开学典礼,有幸为学生颁奖或颁发毕业证书。这些人生活阅历丰富,因此人们便希望,他们能够给那些初出茅庐的学生一些忠告和鼓励。 我自己年轻时往往情绪易于低落,成年后出席过不少这类聚会,便借机谈论起人生所享有的优越和幸运。在这本书里,我将那些讲稿的部分内容重新呈现给读者(删去了专门针对某些具体场合的内容,并根据演讲后所产生的一些新想法,对讲稿作了修改和补充),希望这些曾经给了我无限精神慰藉的思想和语言也同样能够使读者受益。 人生中的快乐和幸福方方面面,本书无法面面俱到,这一点毋庸讳言。而且,出于某种考虑,人生中有些最快乐、最幸福的事本书也未涉及。 在整理素材的时候,我发觉当时的某些演讲语言过于教条,不过我还是希望读者能够体谅到发表这些演讲时的特殊场合。 1887年1月于肯特郡道恩村海尔姆斯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