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眼中的真实印度,既不丑化也不美化。一个国家能够崛起,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有信念。印度也有巨大的贫富差距,有经济起飞时的各种社会问题,NHK特别取材组等编著的《印度印度(NHK眼中的印度)》这本书告诉详细记录了印度社会各种现状,以及他们的解决之道。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印度印度(NHK眼中的印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世界史 |
作者 | (日)NHK特别取材组 |
出版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外媒眼中的真实印度,既不丑化也不美化。一个国家能够崛起,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有信念。印度也有巨大的贫富差距,有经济起飞时的各种社会问题,NHK特别取材组等编著的《印度印度(NHK眼中的印度)》这本书告诉详细记录了印度社会各种现状,以及他们的解决之道。 内容推荐 从奔腾芯片到迅驰平台,从空客A380到核试验,从BRICs报告到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印度,正在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鉴于这个古老国度所蕴藏的惊人能量,日本最老牌媒体NHK特别制作了名为《印度的冲击》系列纪录片,工作人员深入印度前后达一年时间,之后远赴硅谷、华盛顿特区等地,从教育、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面全介绍印度如何由一个落后的殖民国家一跃而成为高新技术大国。《印度印度(NHK眼中的印度)》根据节目整理而成,并增加了节目播出时被剪掉的一些内容,给你一个真实的印度! 《印度印度(NHK眼中的印度)》由NHK特别取材组等编著。 目录 印度人的“冲击” Ⅰ 印度人的头脑风暴 第一章 举世关注的智能资源 第二章 比麻省理工还难考的印度理工学院 第三章 尼赫鲁的梦想——脑力立国 第四章 以脑力为武器的印度企业 短评:让发达国家产生了危机感的印度人才 第五章 铁皮房顶的补习学校 冲击的深层① 印度人很聪明吗? Ⅱ 十一亿人口的消费力 第一章 震撼世界的“新中产层”消费力量 短评:赶时髦的印度女性 第二章 MBA军团率领的巨大挑战 短评:饮酒是身份的象征? 第三章 影响波及地方的消费革命 短评:伟大的领袖,圣雄甘地 冲击的深层②印度经济的本质 Ⅲ 抬头中的政治大国 第一章 让美国做出让步的外交大国 第二章 印度VS美国核攻防 第三章 印裔美国人的活跃 短评:印裔美国人政治活动逐渐活跃 第四章 美国的妥协 短评:“美印核协作”带来的冲击 第五章 棉花地带也是自杀地带 第六章 为什么农村依然贫穷呢? 第七章 农村发展滞后 冲击的深层③印度能成为大国吗? 试读章节 举世关注的智能资源 印度硅谷——班加罗尔 晚上9点多,我初次降落在班加罗尔飞机场。虽然当时是夜晚,但是当地气温仍然超过了30度。从冷气十足的飞机中走出来,身体一瞬间就被高温湿热的空气所包围。乘客们相继匆匆忙忙地走向仅10米开外的机场航站楼,而这短短的路程已让人汗流浃背。 2006年8月,为拍摄NHK特别节目《印度的冲击》,我初次造访了班加罗尔。当时的班加罗尔被称为“印度硅谷”,是印度IT产业的中心。但是,班加罗尔机场却和“现代化”、“高科技”这样的词汇相距甚远。 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卡纳塔克邦的首府,人口大约有650万。是继商都孟买和首都新德里之后,印度的第三大城市。 但即便与日本稍小些城市的机场相比,班加罗尔的机场航站楼规模仍然是比较小的。在这个航站楼里,聚集了国际航班线路和国内航班线路。办理登机手续时托运的行李被放在3个转台上,但是只有1个转台能够转动,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行李被放在了不能转动的转台上,就不得不亲自搬运行李。后来我还有几次降落在孟加拉国机场的经历,能够转动的转台仍然只有1个。 。 我终于拿到了行李,走出航站楼时,一个小时就这样“轻轻松松的”过去了。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到了外面,再次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虽然已经是深夜,但仍然有许多人在出站口的栏杆外等候着。他们手持白色的纸板,上面写着“××先生“、“××公司”,这些公司都是国际著名企业,我不禁感叹道:原来这些大企业的大人物们也和我一起在航站楼里“并肩作战”过。 接我的大巴在停车场等候,虽然是深夜,停车场也聚集了熙熙攘攘、拖家带口的各色人物。已经这么晚了,这些人在做什么?印度有大约11亿人口,是仅次于中国的第二人口大国。也许因为印度人口数量是日本人口数量的10倍,走到哪儿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所以让我感到特别杂乱无秩序吧。 终于走出了机场,接下来等待我们的应该是班加罗尔市吧,但你可别高兴得太早,有“印度硅谷”之称的班加罗尔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到达的。 速度比牛还慢——严重的交通堵塞 对于在班加罗尔工作的商务人士和位于班加罗尔的印度国内外企业,最让人头痛的莫过于班加罗尔市严重的交通堵塞。 本次的采访行程是连续几天开车从住宿酒店前往要采访的IT企业。两者直线距离12公里。但是,无论早晚,这条路都随时处于拥堵状态,每次通过这条路都要花上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半小时。也就是说时速为5~8公里。班加罗尔没有电车或者地铁,只有公交车一种公共交通工具。由于IT产业的兴盛,来自印度国内外的人络绎不绝,骑自行车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更加剧了交通堵塞。班加罗尔的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于其高速发展的步伐。 此外,因为牛在印度的神圣地位,即便是主要交通干线,也常有很多牛在堵塞的车队中悠闲的穿梭。这种现象在印度已经是司空见惯,眼睁睁地看着牛慢悠悠地从车边走过,司机们也毫无办法。不仅被牛赶超,甚至步行的速度都比车快。 如果赶上了下雨,那就更惨。下水道的水会漫上来,即使不是大雨,道路也会成为一片汪洋。在被水淹没的道路上开车,更加剧了交通堵塞。 对于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的商务人士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这样严重的交通堵塞简直会要了他们的命。尤其对于IT企业的CEO一类的人物,每天往返于机场的时间就会造成莫大的损失。印度国内巨头企业的CE0就有过因为交通阻塞3次都没赶上飞机的记录。我们采访组每次出门都会提前,但是由于严重的交通堵塞总是超出预期,经常惶恐不已,担心迟到。 班加罗尔有建设高速公路和地铁的计划,但是这些工程距完工恐怕还需要很久。因为虽说印度的人力费用便宜,但是工程现场的作业竞不使用机械,完全靠双手完成。从我们最初到达班加罗尔采访的8月,到采访结束的12月,这4个月中工程几乎没有什么进展。即使班加罗尔的IT企业飞速发展,在道路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然沿袭着印度“悠久”的古老传统。与一声令下就一鼓作气一气呵成的中国相比,印度真是个“悠闲”的国家,说难听点就是太散漫了。P8-10 序言 印度的“冲击” 印度人也很惊讶! 从前,有这样一则商业电视广告。S&B食品公司①在推出一种名为“特制S&B咖喱”的新产品时,用了“印度人也很惊讶”这样的宣传语。广告中,扮作印度人的日本明星芦屋雁之助惊讶于咖喱的美味,居然双足腾空,高兴得手舞足蹈。 让品尝过真正咖喱的印度人都高兴得手舞足蹈,这种“特制s&B咖喱”的美味一定是毋庸置疑了。并且对于表情变化不是很丰富的印度人来说,这样疯狂的举动更说明了这种咖喱的味道多么具有“冲击”力。 “印度”和“冲击”这两个词语有着一种微妙而密切的联系,那么,这种联系来自何处呢? 我以NHK特派员的身份在印度居住了四年,在这四年时间里让人惊讶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发生。 首先让我感到很困惑的是印度农村的厕所没有厕纸。没有厕纸,取而代之的是厕所的墙壁上伸出的一支短短的软管,旁边有一个提桶,印度人用手,更确切地说是用手洗的方式取代厕纸。我坐在马桶上时,越深层次的思考这种“文化差异”,就越担心马桶里会逆流跑出一只老鼠,导致我如厕时总是“充满了忧虑”。为了让自己冷静下来,我随即决定去酒店的游泳池游泳。尽管我已经做到了在有不明漂浮物的水池中也能安之若素,但是在看到眼前一群龙虱在水面上漂浮的景象后还是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下面的故事发生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在新德里市区内坐在车的后排等待信号灯时,挡风玻璃上突然出现了一只手。一位女乞丐敲着车窗乞求施舍金钱。正当我不知如何是好时,看到女乞丐用另一只手怀抱着一个失去了双足的孩子。我觉得她们很可怜,就打开了车窗,想给她一些钱。这时,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一大群乞丐把车围得水泄不通。 可能去过印度的人都会有我这样的感受,刚到印度时,会惊讶于印度的基础设施落后和卫生环境差等社会现实,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就会更多的惊讶于自己对印度的认识是多么片面和匮乏。 印度人喜欢在头上卷头巾,用一块布在头上卷成包状,头巾的下面用一条像钱褡袋的布把头发包起来。这可不是帽子。对于锡克教徒来说,头发是勇气的象征,而长头发则代表着勇士的尊严,决不是用来耍酷和装饰门面的。 印度习惯在额头上点红或贴标志,这被印度人称为“提拉克”。“提拉克”代表着能够看清事物本质的第三只眼。不过这个位置并不像很多人印象中的佩戴宝石,而是贴上薄薄的贴纸,甚至是粘上牛的粪便。印度人把牛奉为神,由此可见其对牛的崇拜可见一斑。这个事实让我再次惊叹不已。 此外,印度并没有被广泛称为咖喱的东西。印度的咖喱,实际上是一种叫做咖喱的调味品的树叶,也就是说是咖喱的叶子。和米饭拌在一起吃的那种被世人称作咖喱的浓稠的汤,被印度人称作“格勒比”,而调制这种汤的调料在印度被称为“穆色拉”。实际上,印度人是不用“穆色拉”做汤的,而是用手指沾着品尝。饭后,他们会把由多种调料调和而成的“穆色拉”和香辣调味料加入红茶做成甜甜的奶茶饮用。 印度给人们带来的这些冲击,其中有些与西方习惯极端不同,让人哭笑不得。冲击的深层原因,可能是在悠久发展历史中形成的多样性带来的吧。也有人指出,印度的现实其实也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现实。 在恒河里沐浴洗礼的人们,在历史悠久的大地上繁衍生息的人们,印度人即便是静静地坐着也在思考着哲学的问题。举国信仰有着大象之姿的神灵的印度,本应该是信仰印度教的国度,但是被列为世界遗产的泰姬陵却是伊斯兰教的建筑。并且,印度是佛教的发祥地。如此充满了矛盾的神秘之邦,让我们如何理解是好?关于印度的故事,是不能够用一两天就说完的。想要正确地认真地了解印度的人,只要接触到有着四千年悠久历史的印度文化的一鳞半爪,就会不断惊异于其独特的魅力。 这样的印度,就是印度爱好者热爱印度、踏上这片土地的理由。印度是背包客们流放心灵、发现自我之地,印度是充满惊奇之地,印度是让人满怀期待之地,印度是寻求摩诃①惊奇之地,总之,印度到处充满了惊奇,不会让你失望。 话说回来,如今印度让世人惊奇的,并不是它的价值观,也不是印度人的不卫生或者贫穷,而是近年来的飞速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巨大冲击。 贫困人口众多的印度,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想要在世界国家财富排行榜上争得一席之地,甚至寻求与美国平起平坐,这样的理念和口号不断在电视中广泛宣传。从在世人质疑的眼光中进行核试验,到不知不觉地成为有核国家,印度已经以核大国的姿态无声地驳斥了世人怀疑的目光。印度的通信产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某些行业领域所不可缺少的关键因素;印度的钢铁巨头米塔尔钢铁(Mittal Steel)公司,成功地对卢森堡的世界第二大钢铁公司阿塞洛(Arcelor)实行了收购。印度人已经把来自欧洲名门的巨头企业划入印度企业帝国的经营版图。 人们刚刚开始发觉,无视印度的实力是错误的,印度已经悄然朝着大国之路迈进。 九年前,当我刚定下来被派往新德里常驻时,私下有人开玩笑似的称呼我:“喂,印度人!”在过去,印度人的形象颇差,被认为难以理解而且缺乏信用。“喂,印度人”这样的称呼带有轻蔑的语气。但是如今印度已经大不一样了,人们对印度的看法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印度常驻时,切身感受到称印度人不讲信用是一种误解。当不知孰是孰非时,我甚至也开始思考印度人说的也许是对的,日本人的想法也许是错的。 印度的变化对世界各个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了探寻这冲击是如何体现的,NHK制作了特别节目《印度的冲击》。从“印度人真那么优秀吗?印度的经济的真实情况?印度能成为大国吗?”这三个“人才”、“风物”和“国家”的角度作为切入点展开调查。 《印度的冲击》于2007年1月分三个系列进行了播放。 第一部中,探讨印度人是否特别聪明,探索印度人脑力的秘密。以IT产业为中心飞速发展的印度,其秘密武器就是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印度人本来就有数学的天赋,独立后,印度发展精英教育系统以实现科教兴国战略。其代表就是IIT——印度理工学院。彻底锻炼理论思维的独立教育系统培养了众多IT精英。在世界全球化竞争的浪潮中,在世界中改变自己,以自己改变世界,印度作为代表选手之一已经崭露头角。 第二部中,探讨印度经济的真实情况和11亿人口的消费力。印度市场被称为地球上最后一个巨大市场。如今的印度,被称为“中产层”的有着旺盛消费欲望的广大群体以每年2500万人的速度急速增加。沉浸在消费喜悦中的印度人中掀起了一场大量购物的“消费革命”。超级连锁店开始急速扩大,渐渐取代了传统的个人商店,人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伴随着企业对于未来市场争夺战的激化。韩国企业正努力追赶日本企业,希望早日开发出适应当地人消费习惯的商品。对于以迅猛之势开店的超级连锁店开发大军,本书对日韩企业的市场争夺战进行了实地跟踪采访,努力展现印度历史上第一场“消费革命”的真实状况,并探究这场革命对于印度社会的影响。 第三部分,描绘正在崛起的政治大国实像。成为有核国家,在外交领域也不断寻求存在感的印度能够成为21世纪的大国吗?让美国承认其拥有核武器,一改在国境问题上的态度,寻求关系的改善等,印度巧妙地利用大国之间的利益关系展开外交。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