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亚传奇》是被誉为“最伟大的牛津人”的英国作家C.S.刘易斯在1950年代所著,与《指环王》《哈利波特》一起被称为世界三大魔幻经典巨著。与《指环王》的史诗般宏伟大气之风格截然不同,却令全世界上无数的读者为之着迷,故事的开始讲述一个小男孩和一个女孩偶然进入了一个异世界,被称为“纳尼亚”,并在那里经历过一连串的冒险,及看到那个世界的创造……
《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历险记)》是其中一本,讲述凯斯宾十世在位第三年,他将王权委托给摄政王,自己带了鼠将军里比契帕等人乘黎明踏浪号帆船出海寻找当年被叔父弥勒兹流放的七位大臣……
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黎明踏浪号历险记)》讲述了纳尼亚国王凯斯宾带人乘黎明踏浪号帆船出海寻找当年被叔父弥勒兹流放的七位大臣,同时想到世界的尽头寻找阿斯兰的国度。身在英国的爱德蒙、露西和他们的表弟尤斯塔斯凭墙上一幅画有帆船的油画进入了纳尼亚世界,加入了凯斯宾远航的队伍。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他们开始了一场不可思议的冒险……
第三章 孤独群岛
“看到陆地啦!”船头瞭望的水手欢呼起来。露西正在船尾与赖因斯聊天,听见喊声,连忙啪嗒啪嗒冲下扶梯,飞奔向前。他们遇见了爱德蒙,然后发现凯斯宾、德里宁和里比契帕早已登上船楼。清晨微微有些寒意,天空灰蒙蒙的,深蓝色的海水泛着朵朵白色的小浪花。孤独群岛中最近的一座——费利梅斯岛就在船首右舷不远处,看上去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绿色丘陵,再远处便是它的姊妹岛——多恩岛的灰色山坡。
“还是那座费利梅斯岛,还是那座多恩岛,一点儿都没变!”露西拍着手说,“哎,爱德蒙,我们多长时间没看到它们了?”
“我不明白这些岛屿怎么会成为纳尼亚王国的领土。”凯斯宾说,“难道是至尊王彼得征服它们的吗?”
“噢,不是的。”爱德蒙说,“早在我们统治之前,也就是白女巫时代,它们就属于纳尼亚。”
(顺便说一句,我也没听说过这些遥远的小岛是如何并人纳尼亚王国的。要是我打听到了,故事又很有趣,也许会把它写进其他什么书里。)
“陛下,我们要在这儿靠岸吗?”德里宁问。
“我觉得在费利梅斯岛登陆没什么意思。”爱德蒙说,“当年,这里几乎无人居住,现在看起来依然如此。人们多半住在多恩岛,还有些人在阿芙拉岛——那是第三座岛屿,眼下还看不见。他们只在费利梅斯岛牧羊。”
“咱们得绕过岬角,”德里宁说,“在多恩岛登陆,那可就需要划桨了。”
“不在费利梅斯岛登陆,好可惜啊。”露西说,“我真想故地重游。这座寂寞的小岛真是寂寞得令人着迷,不仅绿草茵茵,还有海风也轻轻柔柔的。”
“我也想活动活动腿脚。”凯斯宾说,“我看不如这样吧,我们坐小船上岸,徒步穿过费利梅斯岛,让黎明踏浪号在小岛另一头接应我们。”
要是凯斯宾像航行后期那么老练的话,就绝不会提出这样的建议。但这个提议在当时看来,似乎不赖。“好,就这么办吧!”露西说。
“你也去,是吗?”看到手缠绷带的尤斯塔斯也来到甲板上,凯斯宾便问他。
“只要能离开这破船,怎么都行。”尤斯塔斯说。
“破船?”德里宁说,“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在文明国家,譬如我的家乡,”尤斯塔斯说, “舰船可大了,坐在船上都没有出海的感觉。”
“那么你最好还是待在岸上。”凯斯宾说,“德里宁,吩咐他们放下小船。”
国王、鼠骑士、佩文西家的两个孩子,还有尤斯塔斯都坐上了小船,划向费利梅斯岛的沙滩。小船把他们送上岸后就划了回去。大家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诧异地发现黎明踏浪号竟然变得如此渺小。
露西当然光着脚,在一开始落到海里时她早把鞋子蹬了,光脚行走在柔软的草地上根本毫不费力。再次来到岸上,嗅着泥土和野草的芳香,她感到心情无比舒畅。刚刚踏足地面,她感觉好像还在船上颠簸,那是因为长时间航海,乍然上岸还不适应。岛上比甲板上暖和多了,露西觉得脚底踩着沙子很舒服。百灵鸟在她身边欢快地歌唱。
一行人深入岛内,爬上一座低矮而陡峭的小山。大家站在山顶上,自然而然地回首眺望,黎明踏浪号就像一只亮晶晶的大甲虫,借助船桨缓缓地朝西北方向蠕动。接着,他们越过山脊,再也看不到帆船了。
多恩岛近在眼前,与费利梅斯岛隔海相望,海峡宽不过一英里。多恩岛左后方就是阿芙拉岛。多恩岛上的白色小城狭港镇清晰可见。
“这些是什么人?”爱德蒙突然说。
此时大家正向山下走去,看见青色的山谷中有六七个全副武装的粗犷男子坐在树旁。
“别说我们是谁。”凯斯宾说。
“尊敬的陛下,请问这是为什么?”里比契帕问,它正坐在露西肩上。
“我突然想起,”凯斯宾说,“长久以来,这里没有人收到过纳尼亚王国的讯息。他们很可能不再承认我们的管辖了。考虑到这一点,如果我们泄露自己的身份,也许不太安全。”
“陛下,我们有剑。”里比契帕说。
“没错,里比,咱们是有剑,”凯斯宾说,“但要重新征服这三座岛屿,最好还是回国组织一支规模更大的军队。”
此时,他们距离那群陌生人已经很近了。其中,长着满头黑发的大汉说:“早上好!”
“早上好!”凯斯宾回答,“请问孤独群岛还有总督吗?”
“当然有啊!”那人回答,“冈帕斯总督。总督大人驻扎在狭港镇。不过,你们得留在这儿陪我们喝点儿酒。”
凯斯宾感谢他的盛情邀请,虽然大家都不喜欢这些新朋友的模样,可大伙儿还是坐了下来。他们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到嘴边,黑发男人就向同伴点了点头。说时迟那时快,他们五人就全被强壮的手臂圈了起来。尽管他们奋力挣扎,无奈势单力薄,很快就被卸了武装,双手还被绑在背后。只有里比契帕,被人揪在手中,它依然不停扭动,疯狂地撕咬。
“泰克斯,小心那只畜生!”领头人说,“别弄伤它。我相信,它能卖个好价钱。”
“懦夫!胆小鬼!”里比契帕尖叫着,“把剑还给我,有种放开我的爪子。”
……
P33-36
永不熄灭的幻想岂灯
这是一个浩瀚无垠的幻想世界,这里有巨人、女巫、龙、半人马、小矮人、狮王阿斯兰和各种会说话的动物。它容纳了孩子们在白天最离奇的幻想,和在夜晚最不可思议的梦,而这一切都源于C.S.刘易斯十几岁时脑海中的一个画面:一个羊怪撑着雨伞在树林里冒雪赶路——这个画面就是一粒幻想的种子,埋在了少年刘易斯的心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刘易斯四十岁时,四个孩子被送往他乡下的家中,以躲避伦敦的空袭。一个孩子问他:“那个古老的衣柜后面有什么东西吗?”这个可爱的问题让幻想的种子在刘易斯心中破土而出。
刘易斯和他的朋友托尔金(《魔戒》的作者)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想法:“人们不去写我想要读的书,所以我不得不自己来写。”这个想法为幻想的种子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和养料……最终,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一粒幻想的种子,生长出了整个纳尼亚的世界。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狮子、女巫与魔衣柜》,那时也是十几岁的年纪。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一想到“纳尼亚”,头脑中首先出现的画面是:树林里有一盏路灯,女孩露西站在灯下,不明白身在何处,更不知道要去哪儿,身后是回家的道路,身前是未知的旅程,而一个打着伞的羊怪正从林中走出来……多么奇妙!童年的我就这样在那盏路灯下和羊怪相遇,和刘易斯相识,并且爱上了他笔下的纳尼亚,直到如今。
我后来常常想,我为什么会对林中的路灯记忆犹新?
首先是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它不符合经验世界的条条框框,它本不该在那儿,树林里本不该有路灯,就像衣柜里本不该有一扇通向纳尼亚的门,就像现实里本不该有羊怪、狮王阿斯兰和纳尼亚……但是所有这些都在刘易斯的笔下真实存在,在读者的头脑中真实存在。这盏林中的路灯,照亮的正是我们的林中路上幻想与现实的边界,它引导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幻想世界。我们在《纳尼亚传奇》的七个故事里会邂逅各种各样通向幻想世界的“门”,有时它出观在衣柜里(《狮子、女巫与魔衣柜》),有时它是卧室里的一幅画(《黎明踏浪号历险记》),有时它是树林里深不可测的水潭(《魔法师的外甥》)……这些“门”如此千奇百怪,以至于之后的许多幻想小说里都带有《纳尼亚传奇》的影子,比如《哈利·波特》中通向霍格沃茨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所有这些“门”都在帮助我们进入托尔金所说,的“第二世界”,卡尔维诺所说的“另外一种空间”,或者刘易斯所说的“纳尼亚”。在人生路上每一个迷惑、沮丧、失意的瞬间,我们都可以在那盏路灯的指引下,打开通向纳尼亚的“门”,进入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美好的新世界。
更重要的是,林中的路灯还带来了历久弥新的安慰。置身于树林的黑暗和前途的迷惘之中,还有什么比一点光亮更能鼓舞人心呢?在童话中迷途的孩子总是能遇到这点光,童话永不会让人失望,它本就充满孩子们的幻想和幻想家神奇的愿望。所以《魔法师的外甥》中那个最安静的树林永远存在,林中的每一个水潭都通向一个奇异的世界。在我们觉得走投无路的任何时候,只要拿起这本书,所有的世界都会向我们敞开。所以《银椅》中那个越来越深的地洞虽然存在,但只要界我们战胜恐惧,勇敢地一直向前走,最终会来到上面的世界,来到纳尼亚王国的中心,听到小提琴、笛子和鼓一起演奏的声音,看到戴着花冠的树精在跳舞,触摸到银色月光下飞来飞去的宁静的雪;所以《最后一战》中主人公们尽管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死亡,只要我们翻开《纳尼亚传奇》的书页,阅读它,谈论它,回忆它,他们就会永远陪伴我们,他们就会放射出驱散黑暗的生命之光。而这一切,你相信吗?
假如你相信,你就拥有了幻想的神秘力量,就像沼泽怪人普德格伦所说的:“假如我们只是梦见,或者胡编乱造了这一切——树木啊、草地啊、太阳啊、月亮啊、星星啊,还有阿斯兰本身。假如事情真是这样,那我只能说,既然如此,虚构的东西也许比真实的还要重要得多……即使没有阿斯兰领导我们,我也要站在阿斯兰这边。即使没有纳尼亚这个地方,我也要尽可能像一个纳尼亚人那样生活。”
假如你相信,你心中就会燃起一盏永不熄灭的幻想之灯;它会在你心里种下一粒科幻想的种子,不久就会长出自信的叶子,绽开创造的花瓣,结出不可思议的果子。
假如你相信,就像刘易斯相信纳尼亚存在一样;就像托尔金相信中土世界是真实的一样,总有一天,你会像他们两人一样,拿起笔(或者敲起键盘、触摸起手机屏),讲述起自己心中的故事——假如你也觉得世界还不够理想,关于世界的故事还不够好看,那么为什么不像他俩一样自己来写一个故事、来创造一个世界呢?
这就是《纳尼亚传奇》的神奇力量——它能让我们从不可能通向可能,能让我们从不相信变为相信,能让我们从默默忍受走向不断创造。翻开这套《纳尼亚传奇》新译本,你将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美好,因纳尼亚而生,因幻想而生,因你而生。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