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尼亚传奇》是世界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作品以奇妙的幻想构建出了一个宏大的叙事结构,作品融神话、童话和传奇为一体。故事以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为线索展开,寓意深刻,并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张,曲折动人,想象奇特、引人入胜。作者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惹人喜爱。作品对童话环境也有清晰勾勒。这部作品在英美世界几乎是家喻户晓的儿童读物,被公认为20世纪最佳儿童图书之一。
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魔法师的外甥)》是其中一本,故事讲述两个英国孩子,迪格雷和波莉,凭借魔法戒指进入另一个世界,无意间释放了困在废墟中的邪恶女巫简蒂丝;女巫随孩子来到伦敦,由她一手制造的灾难即将降临。为了阻止女巫的破坏和杀戮,迪格雷运用魔戒将女巫带回另一个世界……
C.S.刘易斯的《纳尼亚传奇(魔法师的外甥)》讲述了两个英国孩子——迪格雷和波莉,凭借魔法戒指无意间从另一个世界里释放了困在废墟中的邪恶女巫简蒂丝。女巫随孩子们来到伦敦,灾难降临。为了阻止女巫的破坏和杀戮,他们用魔法戒指将女巫送到了另一个世界。在那里他们遇到了伟大的狮王阿斯兰,一场正义与邪恶的斗争即将开始,一个奇妙的王国即将被建立……
第二章 迪格雷和他的舅舅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了,那么恐怖的事儿,迪格雷在噩梦里都没遇上过,他不禁尖叫了一声。安德鲁舅舅赶紧捂住他的嘴。“别叫!”他在迪格雷耳边嘀咕说,“你要是再叫,你母亲可就听到喽。你知道,她可不能受太大的惊吓。”
正如迪格雷后来说的,这种卑鄙的要挟手段实在令他感到厌恶。不过,他当然没敢再叫。
“这样才对,”安德鲁舅舅说,“也许你是管不住嘴才叫起来的。第一次看见一个人消失是会惊讶的。哎呀,昨晚那只豚鼠的消失也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
“就在那时你叫了一声?”迪格雷问。
“哦,你听见了?我希望你没有刺探我吧?”
“没有,”迪格雷气愤地说,“但波莉到底怎么啦?”
“祝贺我吧,亲爱的孩子,”安德鲁舅舅搓着手说道,“我的试验成功啦。那个小女孩走啦——消失啦——离开这个世界啦。”
“你拿她怎样了?”
“把她送到——啊——另一个地方去了。”
“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迪格雷问。
安德鲁舅舅坐了下来,说:“好吧,就都告诉你吧。你听说过老莱菲夫人吗?”
“她不是伯祖母或别的什么亲戚吗?”迪格雷说。
“不完全是,”安德鲁舅舅说,“她是我的教母。看那边,墙上挂的就是她。”
迪格雷望过去,看见一幅褪了色的照片:一位头戴无边女帽的老太太头像。他现在想起来了,有一次,在乡下家中的一个旧抽屉里也见过这张头像。他问过母亲这是谁,但母亲好像不太愿意谈论这个话题。迪格雷心想,虽然几张旧照片说明不了什么,但那张脸确实一点儿都不好看。
“她有——她没有出什么问题吧,安德鲁舅舅?”他问道。
“这个嘛,”安德鲁舅舅嘿嘿一笑,说道,“得看你把什么当作有问题。人们总是满脑子偏见。她到了晚年的确非常古怪,干了些十分愚蠢的事情。所以人们把她关了起来。”
“你是说,关进了疯人院?’’
“啊,不,不,不,”安德鲁舅舅吃惊地说, “不是那种地方,只是监禁起来。”
“不会吧!”迪格雷说,“她干了什么?”
“唉,可怜的女人,”安德鲁舅舅说,“她好傻,干了许多非同一般的事情。这些不必细说了。她待我一直不赖。”
“可是,所有这些关波莉什么事呢?我真希望你能……”
“别急,我的孩子,听我说完,”安德鲁舅舅继续说,“在莱菲夫人临死前,他们把她放了出来。弥留之际,她只允许几个人去看她,我就是其中一个。你知道的,她像我一样不喜欢平庸、无知的人,而且我俩趣味相投。就在她临死前几天,她嘱咐我去她家中找一张旧书桌,打开书桌的一个秘密抽屉,里面有一个小盒子,然后取出来带给她。我刚拿起那个盒子,手指就一阵刺痛,我敢说,在我手掌中的肯定是一个惊天大秘密。她把盒子交给我,并要我发誓,她一死,我就搞个仪式将盒子原封不动地烧掉,绝不能打开。结果我没有遵守诺言。”
“唉,你干得真不地道。”迪格雷说。
“不地道?”安德鲁舅舅面露迷惑的神色,“噢,我懂了。你是说小男孩们应该信守承诺。我确信这是对的:千真万确,理所应当。我很高兴你学会了这么做。可你一定得明白,这些规矩不论对小男孩、对仆人、对女人、对普通人来说有多好,却不适用于渊博的学者、伟大的思想家和圣人。怎么可能适合呢,迪格雷?像我这种有 着神秘智慧的人,是不受普通规矩束缚的,正如我们与常人的快乐也无缘。我的孩子,我们是命定高贵而孤独的。”
他边说边叹气,看上去又严肃、又高贵、又神秘,以至于有那么一瞬间,迪格雷真以为他在谈论的是些无比美妙的事情。然而,他一记起波莉消失前舅舅脸上那副丑恶的神态,就立刻看穿了这些高谈阔论背后的阴险伎俩。“他的意思是,”迪格雷自言自语道,“他觉得为了得到他想要的,就可以不择手段。”
“当然喽,”安德鲁舅舅说,“我很久都不敢打开那个盒子,因为我明白里面可能装着非常危险的东西。毕竟我的教母是个非同寻常的女人。实际上,她是我们这个国家具有女妖血统的最后几个凡人之一(她说与她同时代的还有两位,一位是公爵夫人,另一位是女清洁工)。其实,迪格雷,你很可能正在跟最后一个有过女妖教母的人谈话。啊!这些事儿等你老了可作一番美好的回忆呢。,’
“我敢打赌她是个坏女妖。”迪格雷心想。接着大声说:“你到底拿波莉怎么啦?”
“别老唠叨个没完,”安德鲁舅舅说,“有什么大不了的!我的首要任务当然是研究那个盒子,它很古老了。那时,我就很清楚,它既不是希腊的、古埃及的,也不是巴比伦的、赫梯的或中国的,它的年代要比那些民族久远得多。啊——我最终弄明白真相的那天可太伟大了。这个盒子出自阿特兰提斯,一个早已沉没了的岛屿。也就是说,它比欧洲出土的石器时代的文物还要早上几百年……
P25-28
永不熄灭的幻想岂灯
这是一个浩瀚无垠的幻想世界,这里有巨人、女巫、龙、半人马、小矮人、狮王阿斯兰和各种会说话的动物。它容纳了孩子们在白天最离奇的幻想,和在夜晚最不可思议的梦,而这一切都源于C.S.刘易斯十几岁时脑海中的一个画面:一个羊怪撑着雨伞在树林里冒雪赶路——这个画面就是一粒幻想的种子,埋在了少年刘易斯的心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刘易斯四十岁时,四个孩子被送往他乡下的家中,以躲避伦敦的空袭。一个孩子问他:“那个古老的衣柜后面有什么东西吗?”这个可爱的问题让幻想的种子在刘易斯心中破土而出。
刘易斯和他的朋友托尔金(《魔戒》的作者)一直都有这样一个想法:“人们不去写我想要读的书,所以我不得不自己来写。”这个想法为幻想的种子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和养料……最终,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一粒幻想的种子,生长出了整个纳尼亚的世界。
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读到《狮子、女巫与魔衣柜》,那时也是十几岁的年纪。这么多年过去了,只要一想到“纳尼亚”,头脑中首先出现的画面是:树林里有一盏路灯,女孩露西站在灯下,不明白身在何处,更不知道要去哪儿,身后是回家的道路,身前是未知的旅程,而一个打着伞的羊怪正从林中走出来……多么奇妙!童年的我就这样在那盏路灯下和羊怪相遇,和刘易斯相识,并且爱上了他笔下的纳尼亚,直到如今。
我后来常常想,我为什么会对林中的路灯记忆犹新?
首先是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它不符合经验世界的条条框框,它本不该在那儿,树林里本不该有路灯,就像衣柜里本不该有一扇通向纳尼亚的门,就像现实里本不该有羊怪、狮王阿斯兰和纳尼亚……但是所有这些都在刘易斯的笔下真实存在,在读者的头脑中真实存在。这盏林中的路灯,照亮的正是我们的林中路上幻想与现实的边界,它引导我们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幻想世界。我们在《纳尼亚传奇》的七个故事里会邂逅各种各样通向幻想世界的“门”,有时它出观在衣柜里(《狮子、女巫与魔衣柜》),有时它是卧室里的一幅画(《黎明踏浪号历险记》),有时它是树林里深不可测的水潭(《魔法师的外甥》)……这些“门”如此千奇百怪,以至于之后的许多幻想小说里都带有《纳尼亚传奇》的影子,比如《哈利·波特》中通向霍格沃茨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所有这些“门”都在帮助我们进入托尔金所说,的“第二世界”,卡尔维诺所说的“另外一种空间”,或者刘易斯所说的“纳尼亚”。在人生路上每一个迷惑、沮丧、失意的瞬间,我们都可以在那盏路灯的指引下,打开通向纳尼亚的“门”,进入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美好的新世界。 更重要的是,林中的路灯还带来了历久弥新的安慰。置身于树林的黑暗和前途的迷惘之中,还有什么比一点光亮更能鼓舞人心呢?在童话中迷途的孩子总是能遇到这点光,童话永不会让人失望,它本就充满孩子们的幻想和幻想家神奇的愿望。所以《魔法师的外甥》中那个最安静的树林永远存在,林中的每一个水潭都通向一个奇异的世界。在我们觉得走投无路的任何时候,只要拿起这本书,所有的世界都会向我们敞开。所以《银椅》中那个越来越深的地洞虽然存在,但只要界我们战胜恐惧,勇敢地一直向前走,最终会来到上面的世界,来到纳尼亚王国的中心,听到小提琴、笛子和鼓一起演奏的声音,看到戴着花冠的树精在跳舞,触摸到银色月光下飞来飞去的宁静的雪;所以《最后一战》中主人公们尽管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并没有真正死亡,只要我们翻开《纳尼亚传奇》的书页,阅读它,谈论它,回忆它,他们就会永远陪伴我们,他们就会放射出驱散黑暗的生命之光。而这一切,你相信吗?
假如你相信,你就拥有了幻想的神秘力量,就像沼泽怪人普德格伦所说的:“假如我们只是梦见,或者胡编乱造了这一切——树木啊、草地啊、太阳啊、月亮啊、星星啊,还有阿斯兰本身。假如事情真是这样,那我只能说,既然如此,虚构的东西也许比真实的还要重要得多……即使没有阿斯兰领导我们,我也要站在阿斯兰这边。即使没有纳尼亚这个地方,我也要尽可能像一个纳尼亚人那样生活。”
假如你相信,你心中就会燃起一盏永不熄灭的幻想之灯;它会在你心里种下一粒科幻想的种子,不久就会长出自信的叶子,绽开创造的花瓣,结出不可思议的果子。
假如你相信,就像刘易斯相信纳尼亚存在一样;就像托尔金相信中土世界是真实的一样,总有一天,你会像他们两人一样,拿起笔(或者敲起键盘、触摸起手机屏),讲述起自己心中的故事——假如你也觉得世界还不够理想,关于世界的故事还不够好看,那么为什么不像他俩一样自己来写一个故事、来创造一个世界呢?
这就是《纳尼亚传奇》的神奇力量——它能让我们从不可能通向可能,能让我们从不相信变为相信,能让我们从默默忍受走向不断创造。翻开这套《纳尼亚传奇》新译本,你将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些美好,因纳尼亚而生,因幻想而生,因你而生。
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研究院副教授 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