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靡全球的职场+理财效率读本。
教你成为左右逢源的职场达人,让你成为生财有道的理财高手。
上班路上读读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职场,融入社会,下班路上读读经济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手中的财富。上班路上的心理学,下班路上的经济学,坚持下去,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
将江乐兴编著的这本《上班读点心理学,下班读点经济学》放在你的公文包里,办公桌、茶几、写字台上,枕边,没事儿就拿起来读读,随读随用,不知不觉间就为自己的威功增加了几分砝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上班读点心理学下班读点经济学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江乐兴 |
出版社 | 中国画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风靡全球的职场+理财效率读本。 教你成为左右逢源的职场达人,让你成为生财有道的理财高手。 上班路上读读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职场,融入社会,下班路上读读经济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手中的财富。上班路上的心理学,下班路上的经济学,坚持下去,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 将江乐兴编著的这本《上班读点心理学,下班读点经济学》放在你的公文包里,办公桌、茶几、写字台上,枕边,没事儿就拿起来读读,随读随用,不知不觉间就为自己的威功增加了几分砝码。 内容推荐 一本深谙职场的智慧宝典! 一份积累财富的贴心指南! 成功的两个硬指标是事业和财富,缺一不可。江乐兴编著的这本《上班读点心理学,下班读点经济学》是一本经过精挑细选的成功效率读本。精英人群无论在上班时或下班后,都让自己驰骋在通往成功的大道上。上班时,心理学会帮助你说话办事有学问、有讲究,成为一个左右逢源的职场达人,使事业蒸蒸日上;下班后,经济学会使你的财富升值,每—分钱都花得事半功倍,变成—个生财有道的理财高手。 上班读点心理学,下班读点经济学,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目录 上篇 心理学,就这么简单 第一章 随看随用的社交心理学 1.首因效应:给人留下好的印象 2.亲和效应:平易近人,让别人如沐春风 3.赫洛克效应:赞美是和煦的阳光 4.邻里效应:主动热情,让你的生活更快乐 5。近因效应:提升形象,让别人刮目相看 6.名片效应:利用“心理名片”,拉近双方距离 7.瀑布心理效应:说话要有分寸,避免一石激起千层浪 8.南风法则:以柔克刚,不战而屈人之兵 9.海格力斯效应:宽容和谐,让一步海阔天空 10.态度效应:用微笑对待别人 第二章 随看随用的职场心理学 1.倒U形假说:给房子不如吃馅饼 2.末位淘汰效应:适者生存是永远的法则 3.蘑菇定律:闯过黑暗的角落 4.吉格勒定理:确立职业目标,不做无头苍蝇 5.齐加尼克效应:不要把弦拉得太紧 6.职场休克理论: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缺氧”休克 7.避雷针效益:及时沟通,疏导矛盾 8.华盛顿合作定律:一个和尚没水喝,三个和尚水很多 9.酸葡萄效应:吃不到的葡萄就是酸的 10.个人空间理论:保持“安全距离” 第三章 随看随用的营销心理学 1.沃尔森法则:把情报放在第一位 2.得寸进尺效应:让顾客“欣然接受” 3.巴莱多定律:用80%的精力去做20%的事 4.禁果效应:“吊胃口”,激发别人的好奇心 5.凡勃伦效应:高层次定位商品,提高美誉度 6.口红效应:创造心怡“口红”,在低潮中寻找商机 7.焦点效应:让客户成为你的焦点 第四章 随看随用的管理心理学 1.权威效应:做员工的好榜样 2.参与效应:“让棋子自己走” 3.皮格马利翁效应:信任与赞美你的员工 4.异性效应:“男女搭配干活不累” 5.彼得原理:提拔下属要谨慎 6.霍桑效应:让员工发泄情绪 7.手表定律:定准方向,避免出现“两种声音” 8.酒与污水定律:勇敢剔除“烂苹果” 9.苛希纳定律:必要时为企业“瘦身” 10.热炉法则:火炉面前人人平等 11.刺猬法则:与下属“亲密有间” 12.蓝斯登定律:保持“梯子”整洁 第五章 随看随用的竞争心理学 1.犬獒效应:竞争是造就强者的学校 2.马蝇效应:感谢背上的那只“马蝇” 3.竞争优势效应:避免“鱼死网破” 4.瓦拉赫效应:找到智能的最佳点 5.詹森效应: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6.史密斯原则:在竞争中合作 7.福勒效应:正确认识自我 8.毛毛虫效应:转变思路,寻求创新 第六章 随看随用的成功心理学 1.蔡戈尼效应:善始善终,只做一件事 2.狗鱼效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登门槛效应:成功不是一蹴而就,要步步为营” 4.贝尔效应:让成功的景象在内心形成 5.卢维期定理:月盈则亏,水满则溢 6.卡贝定理:翅膀上系着黄金的鸟儿是飞不起来的 7.跳蚤效应:不要为自己的人生设限,坚持就是胜利 8.杜利奥定理:通过铁窗,找到你的“星星” 9.布利斯定理:多做计划,少做无用功 10.隧道视野效应:让你的视野开阔起来 第七章 随看随用的婚姻心理学 1.路径依赖原则:慎选婚姻 2.罗密欧朱丽叶效应:与父母沟通 3.过度理由效应:爱是彼此的付出 4.互补定律:夫妻要彼此欣赏 5.角色互换效应:夫妻本无隔夜仇 6.幸福递减定律:回忆过去的“苦” 7.马斯诺理论:彼此尊重 8.婚姻,需要实实在在地经营 下篇 经济学,就在你身边 第八章 一看就懂的经济学效应 1.边际效应递减:体验的次数越多,感受越弱 2.破窗效应:及时修补破窗,避免其他窗户受损 3.鳄鱼法则:宁舍一只脚,不丢一条命 4.酝酿效应: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布里丹毛驴效应: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6.贝勃定律:雪中送炭被人铭记,锦上添花被忽略不计 第九章 一看就懂的经济学名词 1.货币:让人为你痴,让人为你狂 2.利率和利息:与你息息相关 3.基尼系数:富人与贫人的差距 4.泡沫经济:虚假繁荣才是真相 5.外汇储备:一个国家的腰板 6.汇率:国际贸易的神经系统 7.GDP:决策者的一面“镜子” 8.GNP:更为真实地体现生活水平 9.CPI:通货膨胀的风向标 10.恩格尔系数:生活档次的指示标 11.宏观调控:保障经济快车不脱轨 12.财政政策:储蓄是为了更好的消费 第十章 一看就懂的生活中的经济学 1.税收从何而来,是谁在承担? 2.人民币升值,为什么钱不值钱了 3.失业,与通货膨胀紧密相关 4.返券促销——商家的数字游戏 5.信用卡——不是免费的午餐 6.买的不如卖的精——打折背后的秘密 7.现实为何不尽如人意——酒吧博弈 第十一章 一看就懂的市场经济学 1.选择之前,要计算一下机会成本 2.学会舍弃,正确看待沉没成本 3.擦亮眼睛,看到光坏背后的危险 4.理智消费,不要让自己人不敷出 5.把握替代效应,让消费更经济 6.消费者剩余:省下的就是赚下的 7.二手市场骗局多,要小心应对 8.需求弹性,让米店老板不烦恼 第十二章 一看就懂的投资经济学 1.不要坐吃山空,要尝试以钱生钱 2.债券投资,安全性较高的投资 3.基金知识,你究竟知多少 4.通俗手法,破解基金术语 5.股票,让新手了解基本点 6.期货投资——最考验心理素质的博弈 7.黄金——永不褪色的投资品 8.保险投资——生命线上的保护伞 9.彩票——你能否一夜暴富 10.炒汇——真正的钱生钱 第十三章 一看就懂的管理经济学 1.懒于杂务,才能勤于思考 2.赋予权力,才能干好工作 3.不找借口,只找方法 4.小心弱点,别让短板制约了发展 5.柔性管理,培养员工的自觉性 6.规模效应,把企业做大做强 7.品牌效应,增加企业盈利附加值 8.马厩中养“猴”,激发竞争意识 第十四章 一看就懂的职场经济学 1.劳逸结合,是你竞争的秘密武器 2.有技巧地提加薪,让你稳操胜券 3.读懂老板的心思,不做裁员“牺牲品” 4.囚徒困境,陷入两难选择 5.表现要低调,不当出头鸟 6.你是“大猪”,还是“小猪” 7.不求零和,只求双赢 试读章节 1 倒U形假说:给房子不如吃馅饼 我们做工作,当一点儿兴奋都没有时,就会没有动力;相反,当我们处于极度兴奋时,随之而来的压力可能会使他完不成本该完成的工作。这就是“倒U形假说”,即一个人处于轻度兴奋,是工作的最佳状态。它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罗伯特·耶基斯和多德林提出的。 在一次重要的国际比赛中,一位跳高运动员面临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练说:跳过这两厘米,你想要的那幢别墅就到手了。然而他却没有跳过这两厘米。 23届奥运会上,受了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冲击金牌最后一跳,教练说:跳完这轮,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做的小馅饼了,结果洛加尼斯甩他的毅力和精神征服了自己,也征服了世界。从上面的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同样是激励性诱导,房子却不如馅饼。运动心理学认为,运动员高度兴奋或稍微兴奋都达不到最佳状态,只有处于轻度兴奋中,才能发挥出最好水平。如氢气球吹气,吹得太足,容易爆炸,吹气不足,气球飞不高,而只有吹得恰当,才能使气球轻盈灵活地飞起来。 俗话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所以要想在工作中有所成就,主动给自己“加压”,让大脑兴奋起来,是很必要的,同时要学会把工作中的压力变成不断前进的动力。 公司中,你可能想致力于销售事业,并且立志当一名市场总监。可是,当你刚刚涉足销售时,或许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比如去各个商场摆展台等。但千万不要气馁,一定要逼着自己把琐碎的事情干好了,这是在考验你的耐心、细心与恒心。但你不是为做杂事而来的,所以,只要有机会,你就要朝主管的方向发展。当时机成熟,你自然会被领导发现,你的能力绝不仅仅是做杂事。 等主管的工作熟悉后,你就要以销售经理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主动给自己施加压力。当你的业务精通了,还要努力学习一些管理知识,做市场调研,知道如何才能做好一名领导,这样才能最终完成从“跑外的”到市场总监的转变。只有不断给自己压力和危机感,才能不断发掘潜在的能量,一步一个台阶,迈上人生的巅峰。 但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如果压力过大,反而会起到负面作用。如果你没有做过销售,却非要做销售经理的工作,即使领导同意了,你也会很快发现自己因为知识有限而无法胜任这个工作。结果,压力大得不得了,很快便丧失了自信和前进的动力。 所以,掌握好节奏,让自己循序渐进地前进,才是最正确的做法。就像一根皮筋,一下子抻得太长,最后会因为无法恢复原样而不能再使用;而如果适当地拉抻,不仅可以保持它的弹性,用得也比较久。 职场上,无论你是员工还是经理,都需要你对“倒U形假说”熟练掌握。半兴奋状态才是我们工作的最佳状态,小而无力,大而过激,只有适度,才是最好的。 2 末位淘汰效应:适者生存是永远的法则 末位淘汰效应又称“活力曲线”,是指通过竞争淘汰来发挥人的极限能力。企业为满足竞争的需要,通过科学的评价手段,对员工进行合理排序,并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奖优罚劣或末位淘汰的制度。末位淘汰效应的发明人是国际企业经营管理大师、GE公司前CEO杰克·韦尔奇。 人们对“末位淘汰效应”的看法莫衷一是。一方面认为它的实施大大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力避免了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不良状态;另一方面则认为“末位淘汰效应”不符合人本管理的思想,容易造成员工心理负担过重、同事关系紧张等恶性情况。但当今职场竞争激烈,即使没有硬性规定“末位淘汰”,那么一个弱势的人也是会被社会淘汰的。如同自然界中的优胜劣汰,强势的永远占先机,甚至关乎生死存亡。 有一个“老鹰喂食”的故事,在所有的鸟类中,老鹰可以说是所有鸟类中最强壮的种族。根据动物学家所做的研究,老鹰的强壮与老鹰的喂食习惯有莫大关系。据说老鹰一次生下四五只小鹰,由于它们的巢穴很高,所以猎捕回来的食物一次只能喂食一只小鹰。老鹰的喂食绝不是遵循平等的原则,而是哪一只小鹰抢得凶就给哪一只吃。这样,稍微瘦弱的小鹰,因为屡屡抢吃不到食物,最后都饿死了,只有最健壮的最凶狠的小鹰才能存活下来。强壮的基因得以代代相传,从而使老鹰一族也越来越强壮。 达尔文说过“自然界中能生存下来的不是最强的物种,而是最能适应外部变化的物种。”所以;我们要想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就不能停止前进的脚步,纵然你很累。 职场如战场,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中生存,就如同一个很现实的舞台,有能力的就继续表演,功力不足的就只有离开,如自然界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或许今天的你对公司尚有些用处,那么明天呢?如果明天的你已经不能再为公司做贡献,也许所裁减的人员中就会有你的名字。 刘先生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担任机械配件设备的销售经理,为公司创造了累累业绩,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但是,近几年来,刘先生松懈了,一直忙于日常应酬,在“干杯”声中翻过了日历。 今天,刘先生的下属学历比他高,能力比他强,经验也在数年的商海中获得了积累,羽翼日渐丰满,销售业绩惊人,在公司最近的绩效考评中名列第一,迅速淘汰了刘先生,留给他的是岁月的蹉跎和时光的惋惜。P23-26 序言 古时候,日本人喜欢吃新鲜的鳗鱼。他们在鳗鱼最多的时候出海捕鱼,但遗憾的是每次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都死光了。后来,渔民发现,狗鱼是鳗鱼的死对头。于是他们想,如果往盛鳗鱼的船舱里放一些狗鱼,那鳗鱼是不是会保持活力呢?渔民们就按照这样的想法做了。果然,为了对付狗鱼,鳗鱼竭力反击。在紧张状态下鳗鱼充分调动自然求生的本能,直到渔民回到岸边,它们还保持着很强的生命力。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狗鱼效应”,它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压力才有动力,就像孟子说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可能你觉得心理学很难很抽象,但读了上面这个小故事,你会不会觉得心理学也不过如此呢?其实,心理学既然是一门学问,那么自然有其高深之处。可高深的东西也完全可以用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 我们运用一个个简洁明了的小故事阐述了生活中常运用到的心理学知识。在社交中,教你运用“首因效应”给人留下好印象;在成功的道路上教你应用“登门槛效应”一切从底层做起;在职场中,教你运用“蘑菇定律”迈过人生第一步;在管理中,运用“酒与污水”定律来“剔除烂苹果”,等等,本书从社交、成功、职场、营销、管理、竞争以及婚姻七个方面对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让你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处理的得心应手。 我们不关心“关伊战争”,但我们很可能关心石油价格;我们不关心美国“次贷危机”,但我们很可能关注猪肉价格……生活中的我们无时无刻不注意着身边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事物,我们发现房价越来越高,发现鸡蛋越来越贵,其实说白了,我们是在关注经济现象。 作为企业员工,我们会抱怨“什么都涨,就是工资不涨”。一个月的工资还买不到一平米的房子,于是我们想方设法地要求老板为我们加薪。 作为管理者,我们希望尽可能挖掘员工的潜能;我们希望自己的品牌做大做强,以打败竞争对手,让自己独领风骚,获得更多财富。 作为消费者,我们会不约而同地走进正在打折的商店,买所谓“赔钱大甩卖”的商品,也许我们本来不需要,但是仅仅因为价格低廉,我们觉得这样很划算。 不管你扮演什么角色,你的生活总是与“经济”相关。或许前几年当人们说起“泡沫经济”、“财政政策”、“基金”时,你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但现在提到“外汇储备”、“炒股”、“信用卡”等经济学名词时,如果不略懂一二,你都可能觉得自己很落伍。 像任何一门学问一样,经济学也有深有浅。我们在短时间内很难对经济学有透彻的了解,但在茶余饭后,利用闲暇时间了解一下经济学知识,还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对于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现象,我们至少不会觉得陌生。 上班路上读读心理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融入职场,融入社会,下班路上读读经济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活,让我们更好地认识手中的财富。上班路上的心理学,下班路上的经济学,坚持下去,生活会变得更加充实。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