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陈云--青年人应当奋发有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王敏玉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陈云勤奋好学的精神,不仅深深教育和影响了他的孩子们,而且也将影响和激励一代代青少年。这就是王敏玉编写《陈云--青年人应当奋发有为》一书的原因。

《陈云--青年人应当奋发有为》以前所未有的权威史料和平窦通俗的叙述,完整而生动地地呈现了陈云艰辛曲折的成长经历和伟大的精神品格。

内容推荐

本丛书的主角均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中国的开创者。通过对大量珍贵资料和图片的整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编写成青少年喜爱的故事,客观、真实、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领袖青少年时代的成长经历和参加革命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共和国领袖们从平凡走向伟大的轨迹。

本册为《陈云--青年人应当奋发有为》,由王敏玉编著。《陈云--青年人应当奋发有为》能让少年儿童了解陈云的童年生活、求学经历、社会实践和思想成长过程,感受其风采和人格魅力,体验其优秀品质,从而受到激励。

目录

1.美丽的故乡——练塘

2.孤苦伶仃的姐弟俩

3.品学兼优的“小学生”

4.从“小听客”到“老听客”

5.重新入学

6.参加爱国运动

7.商务印书馆的小学徒

8.勤奋好学

9.投身工人运动

10.参加中国共产党

11.罢工委员会委员长

12.犀利文章

13.领导第二次罢工

14.在上海工人第一、二次武装起义中

15.余姚之行

16.参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

附:陈云同志伟大光辉的一生

试读章节

美丽的故乡——练塘

陈云的故乡在上海市青浦区练塘镇。

青浦位于上海市西南郊,太湖平原的东侧,形如彩蝶。因境内有青龙江,东部有五浦(赵屯、大盈、顾会、盘龙、崧子)汇于吴淞江,故名青浦。

练塘,旧称章练塘,是青浦的三大古镇(青浦镇、朱家角镇和练塘镇)之一。距今有千年以上的历史。相传东汉末年,孙吴大将周瑜,建造战船,在此河塘里操练水军,从此这一带被称之为“练塘”。又因当时负责操练水军的长官名叫张帆,后人把“张”误为“章”,称此塘为“章练塘”。清代钱浩充曾写了一首《练塘夜泊》的诗:“寂寞寒塘碧水铺,名传张练起东吴。兼天波浪翻青雀,蔽日旌旗记赤乌。一旦霸功随逝水,千秋故垒话雄图。秋风芦荻萧萧白,想象当年旌似荼。”

还有一种说法,五代时有章仔钧者,与妻练氏筑居于镇东,后来去福建出任高州刺史,全家迁走,即舍宅为寺,名为“天光寺”。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俩,遂称镇名为“章练”。

练塘在明末清初形成市镇,分属吴江、元和、青浦三县合辖。到清朝宣统二年(1910年),由镇人邹铨上书,才划归离镇最近的青浦县管辖。青浦县原属江苏省,1958年归上海市管辖,现在是上海市的一个区。

练塘东临泖河,西与浙江省嘉善县接壤,南近枫泾,北靠路港,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淀山湖在练塘西北十多公里。泖河是黄浦江的支流,在练塘东北四五公里。连通太湖和黄浦江的太浦河,自西向东流贯青浦全境。

练塘是著名的水乡,周围河网遍布,一条被当地人称为三里塘的“市河”横贯小镇。市河上来往船只十分频繁,犹如练塘的血脉、练塘的生命。这里是小镇集市面上的源泉。市河的河面虽不十分开阔,但沿河两岸延伸开来的便是小镇东西走向的两条并行的老街。北岸称上塘街,南岸称下塘街。白墙黑瓦的房子鳞次栉比,形成了对街楼,人们隔岸相望,彼此可以招呼。“高屋窄巷对街楼,小桥流水处人家”,构成了练塘独特的景观。

“市河”上有许多桥梁,原有石桥、木桥15座。这些桥犹如小镇的经脉,把上练塘街与下练塘街贯通起来,这样就把小镇的水陆交通构成一体。河面水平如境,石桥凸现如花,既有动态,又有静姿,船行其下,人走桥上,桥影、船影、人影、屋影在微波中荡漾。历代文人墨客在此陶醉不已,把水乡古镇描绘成“月下悄无声,千家尽枕河”、“小桥流水天然景,原汁原味明清街”的美丽画卷。

练塘的经济向来较为发达,很早就成为这一带以米市为主的集镇。1949年以前,镇上先后开设了7家碾米厂,当年的米市主要集中在太平桥附近。来自杭州、湖州、常熟的贩米船,均停泊于此,“每日早市,乡人云集。舟楫塞港,街道摩肩”,非常热闹,一片繁荣盛景。除此之外,镇上还设有油坊、槽坊(酿酒的作坊)等手工业店铺。

练塘的景色也很优美。旧练塘有八景:三泖行帆,九峰列翠,塔院钟晓,天光古刹,明因夕照,圆通朝爽,西来挹秀,鹤荡渔歌。“三泖行帆”,指的是宽阔的泖河中帆船航行的景象。泖河在镇的东北部,是沪、浙的水上交通要道。“塔院钟晓”的塔,是指泖河中的泖塔,为唐乾符年间(公元874—879年)所建,塔下有澄照禅院,塔名为“澄照院塔”,俗称泖塔。这是一座五级四面八方的砖塔,结构简洁,造法工整,具有唐代风格。据史书记载,唐时泖河河面宽阔,往来船只都以泖塔为标志,夜间塔顶悬灯,指示航道。有时船泊塔下,僧人汲水煎茶飨客,共赏湖光塔景。黎明时登塔观日出,听钟声,别有情趣。“天光古刹”,指的是章仔钧和练氏夫人去福建时会宅为寺的古刹。“明因夕照”,指的是在镇西叶厍荡南岸小圩上的明因寺,今已毁。“圆通朝爽”,是镇西南的圆通庵,那里背靠油车浜,东濒冯家栅河,南临洪家浜,地处高爽。“西来挹秀”,指的是镇上顺德桥堍的观音阁,又称西来禅院,建于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鹤荡渔歌”的鹤荡圩,在叶厍荡中西南,东面即明因寺小圩,这个圩上都是渔家,傍晚宅舍边渔舟簇聚。春夏鱼发季节,就在口十厍荡内捕捞,鱼帆点点,渔歌互答。清代里人陈玉祥在《竹枝词》中写当时渔民的生活:“声声竹笛发清沤,采趣天然不解愁。网得银鲈堪换酒,太平桥畔尽渔舟。”

练塘也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与陈云同时代的有著名的文人高尔柏、高尔松兄弟,他们合写的《社会科学大纲》、《社会主义大纲》、《社会运动全史》、《社会问题大纲》、《唯物史观大纲》等,曾产生广泛的影响。

练塘镇还产生过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中央的组织部长,一个是陈云,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一个是年长陈云几岁,也是陈云邻居的吴开先,他先是投身革命,四一二政变后,当上国民党的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和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陈云说,吴开先是个反共的“坚决分子”,“屡次设法要捕我”。不论其政治倾向,吴开先也是练塘出的名人之一。

陈云的故居在练塘镇的下塘街。

P1-3

序言

1970年12月8日,陈云在基层工作的女儿陈伟华,给“文化大革命”中下放到江西南昌郊区“蹲点”的父亲陈云写信,表达了自己的学习愿望。陈云看到信后,十分高兴,立即给女儿回信,提出“坚持下去,可以学到一些东西的”,“每天挤时间学”。他要求女儿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因为“哲学是马列主义根本中的根本”。

陈云自己的童年十分不幸,幼年时父母双亡,由舅父母抚养。14岁小学毕业后就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当学徒。在贫苦的生活中,陈云渴望学习,刻苦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进步,投身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领袖人物。

陈云重视学习的习惯是从青少年时代培养起来的。后来到了延安,他系统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建国后,在繁忙的工作中,他仍能坚持刻苦学习。1971年4月,女儿陈伟华有机会去南昌看父亲。陈云当时承受着巨大的政治压力,但他不悲观失望,和女儿每天谈得最多的还是读书学习问题。1972年4月,陈云到北京国务院业务组工作,又给自己订了一个读书计划,打算用两年时间,再精读一遍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的若干著作。1973年8月,陈云在北京家中发起成立家庭读书会……

陈云勤奋好学的精神,不仅深深教育和影响了他的孩子们,而且也将影响和激励一代代青少年。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编写这本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0 4:2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