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红色司令朱德》带你追寻朱德波澜壮阔军事生涯中的闪光足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红色司令朱德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庹平 |
出版社 | 贵州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红色司令朱德》带你追寻朱德波澜壮阔军事生涯中的闪光足迹。 内容推荐 作为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的军事生涯是波澜壮阔的。 早在1922年,已有“滇军名将”之誉的朱德,千里迢迢前往德同,经张申府、周恩来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近四年,朱德相继在德国和苏联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军事学说以及苏联红军战略战术,尤其是他早年在旧军队中的作战经验得到进一步深化,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十分难得的军事指挥人才。 在大革命时期,朱德曾担任红军总司令,与毛泽东指挥3万余人的中央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10万、20万、30万人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与周恩来指挥约7万人的中央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 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五周年之际,让我们打开《红色司令朱德》,来追寻朱德波澜壮阔军事生涯中的闪光足迹。 《红色司令朱德》由庹平编著。 目录 探寻“强兵富国”梦 少年时期满脑子的“强兵富国” 青少年时期爱读《孙子兵法》和世界著名战例 云南陆军讲武堂的模范生 重九起义时立卓著战功 滇军名将卷入军阀混战 志愿“终身为党服务,做军事运动” 谢绝师长之职,拒绝整编滇军 千里迢迢赴德国加入中国共产党 志愿“终身为党服务,做军事运动”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人民军队丰要缔造者之一 在南昌创办军官教育团 任南昌起义军南下先遣司令 为党保存南昌起义的革命种子 领导“赣南三整” 武装斗争同土地革命相结合 带领革命武装会师井冈山 抵制中央错误意见 等待中央的“九月来信” 坚决反对李立三孤注一掷的赌博 活捉敌首张辉瓒 横扫千军如卷席 阐述人民军队建设思想 把敌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创建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 总结反“围剿”战争经验 坚决支持毛泽东 批评李德纸上谈兵 坚决支持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 亲临前线指挥土城战斗 使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成不了气候” 八路军总司令 提出全面抗战和持久抗战主张 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仗 提出第一二九师活动地区和出兵时机 防止阎锡山隔断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的阴谋 粉碎日军的“九路围攻” 论总力战 击退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 首倡军垦屯田,推动大生产运动 作《论解放区战场》军事报告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指导晋察冀野战军打“大歼灭战” 破解战略决战中的重大军事难题 加速解放战争胜利进程 为国家强盛秣马厉兵 领导中国人民解放军多军兵种建设 推进中国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现代化 弥足珍贵的现代化战争思想 革命到底 试读章节 朱德的祖上原是广东省韶关府的客家人。明末清初,由于战争连年不断和战后疫病严重流行,致使四川人口稀少,留下很多荒地。清政府为了稳定其在四川的统治和征收赋税,实施从其他省份向四川大规模移民的活动。这一时期,有很多外省人特别是大量的湖南和广东人迁移到四川,历史上称为“湖广填川”。朱德的祖辈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四川的。朱德回忆说:“祖籍是客家,从遥远的广东韶关,在‘湖广填川’时迁移到这里来,已经是第七代了。”朱德的祖上最初在四川以北的广安县、营山县一带流动经营小商业谋生。到了清朝乾隆末年,朱氏先祖朱文先从营山迁到仪陇县马鞍场,其后代定居马鞍场的大垮,在此繁衍生息,这里就被人们被称为“朱家大垮”。 朱邦俊是朱德的祖父,他和自己的兄弟4人一起平分老业田,分得7挑(一亩约为五挑)多地。到1882年,朱邦俊因家里人口增多,靠祖上分的这点地已不能养家糊口,便把土地和草屋典当了300吊钱,举家迁到离大垮两公里的地方,租佃琳琅寨西麓李家垮(今马鞍镇琳琅村)的地主丁邱川家80挑田土耕种。从此,朱家沦为贫苦的佃农。 朱世林是朱德的生父,虽然没有文化,思想比较狭隘,一生都在家里劳动,但“赋性和厚,为人忠耿,事亲孝,持家勤”。1886年12月1日(农历丙戌年冬月初六辰时),朱德诞生了。朱德在姊妹兄弟中排行第四,在兄弟中排行第三。封建社会里,男子在家庭中特别受到重视。老人担心男孩子出生后养不大,便以动物命名,想用来骗过那些专门捉拿男孩子的“鬼怪”,便给朱德取乳名叫“狗娃子”。朱德两岁的时候,过继给伯父朱世连,称过继的父母为父亲、母亲。因成为长门之后,他受到全家人格外的关爱。 佃农之家的生活是十分艰难的。因为家境太穷,家里除了特别日子,基本吃不上大米。早饭就是高梁稀饭,有时加上些米或者豆子。此外,就是一碗大家吃的青菜,午饭或者晚饭吃得都相同。不是吃稀饭,而是用高梁加上米,蒸干饭,再就是一两碗青菜,像猪肉或者其他特别好吃的也不过在过阴历年时才吃上一顿,还谈不上一定有。 朱德作为佃农子弟,因家境贫困,本来是没有钱供他读书的,但由于家里常受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逼得朱家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1892年,朱德6岁的时候,一家人省吃俭用,把他和他的两个哥哥一同送到本姓家族办的药铺垭私塾就读。塾师朱世秦按朱氏宗谱的排行给朱德取学名朱代珍,不再叫乳名“狗娃子”。从此,朱德在私塾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12年。朱德跟塾师席聘三学习的时间最长。席聘三知识渊博、思想开明、有正义感。朱德曾称赞他的这位老师:“是一个很懂得人情世故,很有情趣有骨气的人。他的思想是开展的,常常把做官的人骂得狗血淋头。他还有着浓厚的民族意识。”朱德受席聘三的影响较大,他曾回忆说:“我读了四五年,很有益处。《四书》《五经》也讲,诗、词、歌、赋也讲。还有《纲鉴》《廿四史》,你要什么东西他就给你讲什么东西,到处都讲。那时候我比较聪明了些,又小,先生比较喜欢我。十一二岁,读书多,背到了一大串,读到了《左传》,讲也讲得来了大半。”朱德还听席聘三讲述过洋务派张之洞的《劝学篇》,受到其“勤学洋务”主张的影响;听席聘三阐述救国之道是“努力用功,将来到国外去学西洋科学”,进而开始信仰科学;听席聘三介绍1898年的维新运动和变法失败的情况,受到革新思想的启蒙,萌发了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尤其对加强军事力量的主张感兴趣,特别主张富国强兵。P2-5 序言 作为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朱德的军事生涯是波澜壮阔的。 早在1922年,已有“滇军名将”之誉的朱德,千里迢迢前往德国,经张申府、周恩来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近四年,朱德相继在德国和苏联比较系统地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军事学说以及苏联红军战略战术,尤其是他早年在旧军队中的作战经验得到进一步深化,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内十分难得的军事指挥人才。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中国人民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时期。朱德不仅参与领导南昌起义,充分发挥了他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而且在起义军南下潮汕失利后,率领起义军余部进行整顿,冲破艰难险阻,转战粤赣湘边界地区,发动湘南起义,最终带领上万人的革命武装上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两人各自发挥优长,相得益彰。正如美国记者尼姆-威尔斯写的《续西行漫记》一书中所说:“毛泽东是红军中冷静的政治头脑,朱德则代表火热的战斗意志,使红军战斗不息。”朱德和毛泽东是一对“孪生的天才”,如果没有他们的密切合作,“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是很难想象的”。正是有了朱德和毛泽东这一对“孪生的天才”的结合,才有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开辟、巩固和发展,才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的形成、发展和壮大。 在大革命时期,朱德曾担任红军总司令,与毛泽东指挥3万余人的中央红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10万、20万、3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一、第二、第三次“围剿”,与周思来指挥约7万人的中央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5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同巢!”。 在抗日战争时期,朱德担任八路军总司令,独挡一面指挥八路军开辟华北敌后战场,建立了支持长期抗战、夺取最后胜利的各个重要抗日根据地,还协助毛泽东指挥全国各抗日根据地的斗争,是毛泽东的得力助手。在解放战争时期,朱德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参与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全国战略方针;并亲自筹划和指导解放石家庄战役,及时总结出许多重要的战略战术和宝贵的经验,破解摆在党中央和中央军委面前必须解决的人民解放军如何攻克大城市的重大军事难题;到战略决战阶段,又继续参与制定战略决战的所有重大决策,并经常到人民解放军总部作战局战况汇报会上听取汇报,分析战局,发表重要意见,协助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新中国成立后,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并担任过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的朱德,十分重视国防现代化建设,提出许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和主张,并积极支持和推动国防现代化进程,作出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然而,朱德的光辉军事生涯,竟然曾经遭到林彪、“四人帮”的恶毒攻击和诬蔑。1959年,林彪在一次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别有用心且完全不顾事实地诬蔑朱德“没有当过一天总司令”。在“文化大革命”中,甚至有些所谓造反派组织受人指使要把朱德当作“黑司令”,“揪出来斗倒、斗垮、斗臭!”所幸的是,毛泽东对朱德最了解,他曾明确指出:“朱德还是要保。”这样,朱德才没有遭到残酷的人身迫害。到了1973年8月12月21日,朱德应邀出席毛泽东在住所会见参加中共中央军委会议的人员。毛泽东邀请朱德坐在自己的身边,并对朱德说:“老总啊,你好吗?你是红司令啊!人家讲你是黑司令,我总是批他们,我说是红司令,还不是红了吗?”“没有朱,哪有毛。朱毛,朱毛,朱在先嘛!” 值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五周年之际,让我们打开《红色司令朱德》这本书,来追寻朱德波澜壮阔军事生涯中的闪光足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