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本书看懂中国史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马剑涛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讲述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代帝王故事,其内容都是基于历史典籍和著名的史书材料整理而成。为了让读者对中国历史了解的更为透彻和详尽,同时也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在不影响事实的基础上,本书尽量保持了事件和故事的完整性,做到言语简短而详实,内容有趣而丰富。本书所采用的历史资料也都以客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评断,而不是仅从一家史书中摘录而成。所以,有些历史事件和帝王故事也许会颠覆你原本的认识,同时也让你从更多的角度去评判、审视,以更深的思想层次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

内容推荐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本书从中国历史的起源开始,按历代帝王的先后顺序编排事件、故事。既独立成篇,又相互联属,清晰地勾勒出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概貌:取材准确,裁剪精当,是一册理想的历史入门读物。

错过的历史,错不过的文字。一书在手,中国历史了然于胸。

一个远离历史文明、头脑中失去这方面知识的人是贫穷的。作为中国人,我们只有全面了解民族的历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创造明天。

目录

第一章 上古时代

 有巢氏:让人有“家”可居的英雄/002

 燧人氏:他结束了茹毛饮血时代/004

 伏羲氏:龙图腾的创造者/005

 神农氏:遍尝百草种五谷/006

 蚩尤:中国古代法制的缔造者/009

 轩辕氏:华夏民族的共同祖先/011

 颛顼:父系氏族取代母系氏族/013

 帝喾:华夏文明的奠基人/015

 尧帝:历代帝王的楷模/017

 舜帝:以孝闻名的帝王/020

第二章 夏朝、商朝和西周

 夏禹:夏朝的第一位王/024

 夏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026

 夏少康:从太康失国到少康中兴/028

 夏槐:夏朝的“槐黄时节”/030

 夏桀:自比太阳的暴君/031

 商盘庚:商朝最后一次迁都/033

 商武丁:中国古代第一巾帼英雄/035

 商帝辛:史书中残暴无比的帝王/038

 周武王:武王伐纣/040

 周康王:繁荣昌盛的“成康之治”/043

 周昭王:西周王朝的衰退/044

 周穆王:极富神话色彩的“穆天子”/046

 周共王:“私田”买卖盛行/049

 周厉王:国人暴动与共和元年/051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053

第三章 东周

 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056

 周桓王:软弱无力的周王室/057

 周庄王:长勺之战/059

 周惠王:诸国衰微齐国强大/061

 周襄王:诸侯先后称霸/063

 周顷王:周天子不被载入史书/065

 周匡王:楚庄王一鸣惊人/067

 周定王:“春秋五霸”成型/070

 周景王:子产变法和无射大钟/072

 周敬王:勾践卧薪尝胆/074

 周元王:越国称霸诸侯/076

 周考王:墨子“兼爱”、“非攻”/077

 周威烈王:三家分晋,战国开始/079

 周安王:吴起变法失败/082

 周显王:商鞅变法/084

 周慎靓王:“合纵”与“连横”/086

 周赧王:东周退出历史舞台/089

第四章 秦朝

 秦庄襄王:奇货可居/094

 秦始皇:千古第一帝/096

 秦二世:残忍的傀儡皇帝/100

 秦三世:鸿门宴上的博弈/104

第五章 西汉、东汉

 汉高祖:白登之围与和亲政策/108

 汉惠帝:吕后阴爪下的衣钵继承人/110

 汉文帝:刑政改革与治平之世/112

 汉景帝:平“七围之乱”创盛世天下/114

 汉武帝:曾经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117

 汉成帝:王氏家族贵幸临朝/119

 汉哀帝:无力挽狂澜的断背之帝/121

 汉平帝:王莽篡权/123

 光武帝:光武中兴/125

 汉明帝:佛教的兴盛与人丁的兴旺/127

 汉章帝:班超平定西域/128

 汉和帝:外戚、宦官相继专权/132

 汉顺帝:宫廷政变与宦官乱政/134

 汉桓帝:党锢之祸/135

 汉灵帝:黄巾军起义/137

 汉献帝:诸侯争夺的“猎物”/140

第六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

 魏文帝:文治高于武功/144

 蜀昭烈帝:桃园三结义/145

 蜀后主:乐不思蜀的阿斗/148

 吴大帝:赤壁之战与智夺荆州/149

 晋武帝:统一全国与太康繁荣/152

 晋惠帝:痴傻皇帝和八王之乱/154

 晋怀帝:永嘉之祸/157

 晋元帝:王与马共天下/159

 晋明帝:雄才大略的有为君王/162

 梁武帝:博学多才的和尚皇帝/164

 陈后主:短暂的玉树后庭花/168

 孝文帝:促进民族大融合的改革/170

第七章 隋朝、唐朝

 隋文帝:最伟大的中国皇帝/174

 隋炀帝:毁誉参半的皇帝/176

 唐高祖:星光压不住皓月/179

 唐太宗:走在世界的最前列/180

 武后:中国史上唯一的女皇/183

 唐睿宗:两次登基三让天下/186

 唐玄宗:前期、后期的两极分化/188

 唐肃宗:安史之乱/190

 唐宪宗:削藩之战/192

 唐文宗:宦官擅权与甘露之变/193

 唐武宗:会昌法难/196

 唐宣宗:“小太宗”开创“小贞观”/197

 唐昭宗:有心无力的悲剧皇帝/200

第八章 五代十国

 后梁太祖:善于叛变的朱温/204

 后唐庄宗:做不得皇帝的武将/206

 后晋高祖:千古一绝“儿皇帝”/208

 后汉高祖:昙花一现的王朝/209

 吴越王钱鏐:“人间天堂”的奠基人/212

 前蜀高祖:励精图治,称霸蜀中/216

 南唐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218

第九章 北宋、南宋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222

 宋太宗:烛影斧声与金匮之盟/225

 宋真宗:澶渊之盟与天降祥瑞/229

 宋仁宗:无愧于仁的皇帝/231

 宋英宗:一出历史的闹剧/233

 宋神宗:王安石变法/235

 宋哲宗:垂帘太后和影子皇帝/238

 宋徽宗:靖康之变/240

 宋高宗:岳飞精忠报国/242

 宋孝宗: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244

 宋光宗:从“孝子”到不孝子/246

 宋宁宗:屈辱的“嘉定和议”/248

 宋恭帝:从皇帝转行成西藏僧/249

第十章 辽、西夏、金

 辽太祖:时势造就的英雄/252

 辽太宗:耶律德光的雄心/253

 辽穆宗:死于厨子刀下的暴君/255

 辽景宗:外邦汉化的中兴时代/257

 金太祖:崇尚汉文化的女真首领/259

 金太宗:靖康之变的策划者/261

 金世宗:金朝最贤能的人/265

 夏景宗:宋辽夏鼎立/267

第十一章 元

 元太祖:天之骄子——成吉思汗/272

 元太宗:蒙古贵族第二次西征/274

 元宪宗:蒙哥第三次西征/276

 元世祖:海都之乱和马可·波罗东游/277

 元英宗:英宗新政与南坡之变/279

 元文宗:争夺皇位的“两都之战”/282

 元顺帝:鲁班天子/284

第十二章 明

 明太祖:乞丐皇帝——朱元璋/288

 明惠帝:靖难之役/29l

 明成祖:篡位者创造“永乐盛世”/294

 明英宗:土木堡之变/298

 明代宗:不甘于做替身的人/300

 明世宗:迷恋长生不老的皇帝/302

 明神宗:张居正改革/303

 明光宗:明官_二大案/305

 明熹宗:木匠皇帝与魏忠贤专权/308

 明思宗:纵有大志,无力回天/310

第十三章 清

 清太祖:以“七大恨”的名义起兵/314

 清太宗:人主中原前的准备/315

 清世祖:吴i桂投降,清军入关/317

 清圣祖:康熙盛世/318

 清世宗:大兴文字狱/320

 清高宗:康乾盛世和盛世危机/323

 清仁宗:清朝第一大贪官和珅/326

 清宣宗:鸦片战争爆发/328

 清文宗:第二次鸦片战争/330

 清穆宗:慈禧太后的傀儡皇帝/332

 清德宗:垂帘听政与戊戌变法/334

 宣统帝:清朝最后一位皇帝/337

试读章节

有巢氏:让人有“家”可居的英雄

史书上说:上古时人类少而禽兽多,人类居住在地面上,经常遭受禽兽的攻击,每时每刻都存在着生命危险。在恶劣环境的逼迫下,部分人类开始往北迁徙。他们来到今山西和陕西一带,受鼠类动物的启发,在黄土高原的山坡上打洞,人居住在里面,用石头或树枝挡住洞口,这样就安全了许多。但是北方气候寒冷,许多人宁愿留在危险的南方,也不肯往北迁移。这时候有巢氏出现了。传说他出生在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经游过仙山,得仙人指点而有了超人的智慧。他受鸟类在树上筑巢的启发,最先发明了“巢居”。他指导人们用树枝和藤条在高大的树干上建造房屋,房屋的四壁和屋顶都用树枝遮挡得严严实实,既挡风避雨,又可防止禽兽的攻击,人们从此不再过那种担惊受怕的日子了。

人们非常感激这位发明巢居的人,便推选他为当地的部落酋长,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被推选为部落酋长后,为大家办了许多好事,名声很快传遍中华大地。各部落的人都认为他德高望重,有圣王的才能,一致推选他为总首领,尊称他为“巢皇”,也就是部落联盟总部的大酋长。

有巢氏时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已经进人到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当时的社会活动主要是男子打猎和捕鱼,女子采集野菜和挖掘块根。此时人类的婚姻形式已经有了很大改变,不仅排除了兄弟姐妹间的通婚关系,同一族团内部的同辈男女也禁止通婚了。男子只能选择其他族团的女子为“妻”,女子只能选择其他族团的男子为“夫”。就是说甲族团的一群男子(或女子)可以和乙族团的一群女子(或男子)互为夫妻,这便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族外群婚。族外群婚只准许甲(乙)族团的一群男子夜里到乙(甲)族团和那里的一群女子过性生活,第二天早晨这些男子就得回到本族团去,不准许留在女子所在的族团。而女人一生都不准许离开本族团。这种族外群婚相对于血缘群婚,显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在历史学家看来,有巢氏更像一首流传至今的创世史诗。上古之世,古人居无定所,饱受禽兽蛇虺(hui,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荼毒。后来,有位圣人发现,在树上建筑房屋,既可挡风遮雨,又能躲避禽兽,古人欣喜无比,纷纷效仿,尔后拥立这位圣人为王,号“有巢氏”。从这个朴素的名号看来,有巢氏早已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祗,而是一位创造了历史的平民英雄。

古史的年代越久,给后人留下的谜团也就越多,有巢氏便是如此:他率领子民在哪里筑巢为室?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度?在流传至今的史籍的缝隙中,后人只能捕捉一点关于他的流光碎影。《遁甲开山图》记载,山东琅邪过去有座石楼山,有巢氏曾占据此山,王天下百余代。这里似乎是有巢氏王国的政治中心。无独有偶,荆楚之地也流传着有巢氏的传说。春秋时期,晋楚交战,楚共王“登巢车以望晋军”。这里的“巢车”,是在八轮车上树立一根高竿,竿上安辘轳,然后将一个方四尺、高五尺的板屋拉上高竿,用于窥探敌军动向,如同鸟巢一样。显然,这种“巢车”与楚地盛行的巢居文化不无联系,古人先在树上巢居,尔后才有了创造巢车的灵感。扬雄《荆州箴》曾有“南巢茫茫,包荆与楚”之句,这里的“南巢”即是荆楚之地,夏代末年,这里生活着一个叫南巢氏的部落,是夏的同盟部族,夏桀还曾来此避难;后来,南巢逐渐成为荆楚之地巢居民族的通称,有学者认为,有巢氏可能正是来自荆楚之地众多的巢居民族。

还有史学家说,有巢氏是来自巴蜀之地的一个古老部落。透过甲骨文,我们似乎能找到另一条线索。历史上,周人对一个叫“巢”的小国并不友好,不远千里派兵征讨,似乎有什么深仇大恨,蜀人与周人也有过节儿,怪不得在周王朝的青铜器上,巢、蜀连在了一起。学者谭继和认为,巢、蜀两国可能相距不远,巢国与蜀国相连,它的得名,或许源于部落巢居的传统。昆明族、弥牟镇、靠近蜀地的巢国,无不彰显着有巢氏与巴蜀之地的神秘联系。  燧人氏:他结束了茹毛饮血时代

燧人氏又称“燧人”,远古人“茹毛饮血”,他钻木取火,教人熟食,是人工取火的发明者。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人类文明新纪元。所以,燧人氏一直受到人们的敬重和崇拜。

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为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火的发明创造了中国“家文化”的妊娠期。

著名史学家郭沫若先生主编的《中国史稿》中说:“人工取火的发明,对于远古人类的生活无疑起了极为重大的作用,引起后人极大的重视……这样的传说固然夹杂着后代的生活内容,蒙上了神秘的外衣,但它依然反映着朴素的远古人类生活的史实背景。”恩格斯说:“就世界的解放作用而言,摩擦生火还是超过了蒸汽机。因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得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后与动物界分开。”

燧人氏既是代表一个人物,又是几个人物的合成;有时它更多的应该是一个氏族或一个部落历史。有人说,燧人氏是新石器初期河套附近一个母系氏族。

距今三万年前,燧人氏首领与弁兹氏首领结合,建立互为婚姻的血缘联盟,始称燧人弁兹合雄氏。弁兹氏的织女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位女首领,后世人追尊她为女帝,又称玄女、玄帝、王素、素女、须女、帝弁兹等。她在距今三万年前就发明了用树皮搓绳的技术。

燧人弁兹氏是中华民族的创立者,他为后世子孙留下了十项重大发明,这十项发明是:

一、距今约五万年时发明了“钻木取火”,继而又发明“燧石取火”。

二、距今约四万年时始作大山扶木纪历,在昆仑山顶观察天象以明天道,始为山川百物命名。

三、距今约三万年时弁兹氏织女发明搓绳技术,创立“结绳记事”。

四、距今约两万年时燧人氏创立“氏族图腾徽铭制”,始立姓氏为“风”。

五、距今约一万五千年时,燧人弁兹氏发明大山樽木太阳历。

六、距今约一万四千八百年时,燧人弁兹氏发明《河图》、《洛书》、星象历,创造人类早期的符号文字。

七、距今约一万两千年时,燧人氏发明“陶文”,创造“十天干”。

八、距今约一万一千年时,燧人氏创立八索准绳圭表纪历。

九、距今约一万年时,燧人氏发现天纲、天纪、太极印与太极涡旋宇宙生化模式。

十、约公元前7800年,燧人氏总结天道大发现,建立远古文明。

P2-5

序言

历史是一部书卷,记录的是王朝的兴衰,写下的是将相的勇懦;历史是一面镜子,照出忠奸善恶,照出成败兴亡;历史是一面筛子,筛除的是枯木朽枝,留下的是粲花之精。哪怕当时他是多么的风光无限、名闻天下,在历史的网眼里,他也只是一颗无足轻重的尘埃,无声无息地淡化在岁月的长河里。也许他一世清贫、两袖清风,但在历史的网眼里,他却变得分量十足、光彩夺目。所以说,读史使人明智。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原非一本书籍所能详尽囊括其中。那么,如何能够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中国的历史有所了解,清晰地掌握历史,并对中国历史产生浓厚兴趣,成为编纂本书的出发点。

纵览中国有明确记载以来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帝王史”,没有哪个朝代没有帝王。在古代专制社会中,帝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甚至掌握着生杀大权,被鼓吹为“君权神授”,并被赋予了“神”的色彩。因此,一个王朝就是当朝帝王的王朝,史书即使没有记载当时的统治者,也大都和当朝帝王有所关联。所以,只要我们了解当朝帝王,就可以了解当时的历史情况: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等,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就可以捋清楚整个历史的来龙去脉,进而对那些著名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及其背景也都灵活地联系起来,了然于胸。

本书讲述的众多历史事件和历代帝王故事,其内容都是基于历史典籍和著名的史书材料整理而成。为了让读者对中国历史了解的更为透彻和详尽,同时也为了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在不影响事实的基础上,本书尽量保持了事件和故事的完整性,做到言语简短而详实,内容有趣而丰富。本书所采用的历史资料也都以客观的角度来进行分析、评断,而不是仅从一家史书中摘录而成。所以,有些历史事件和帝王故事也许会颠覆你原本的认识,同时也让你从更多的角度去评判、审视,以更深的思想层次去认识历史、了解历史。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2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