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一般称为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都属于地质灾害的范畴。
刘宝恒主编的《万物简史(灾害卷青少版)》将给你带来一场全新的知识盛宴,使你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想象空间和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万物简史(灾害卷青少版) |
分类 | 教育考试-字典词典-字典词典、工具书 |
作者 | 刘宝恒 |
出版社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一般称为地质灾害。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都属于地质灾害的范畴。 刘宝恒主编的《万物简史(灾害卷青少版)》将给你带来一场全新的知识盛宴,使你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想象空间和更为广阔的文化视野。 内容推荐 科学如此引人入胜,我们所居住的世界也如此充满惊奇和美妙。刘宝恒主编的《万物简史(灾害卷青少版)》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描绘了贴近我们生活的一幅幅科学图画。《万物简史(灾害卷青少版)》简单明了,通俗易懂,集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眼前的这个浓缩小世界能引领你获取更丰富的知识补给,储备更新的文化知识,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想象空间和文化熏陶。 目录 第一章 地质灾害 地震 火山 滑坡 崩塌 泥石流 地裂缝和地面沉降 土地冻融 第二章 气象灾害 洪水 山洪 涝灾 凌汛 干旱 风害 寒潮 冷害 冻害 雪灾 暴风雪 冰雹 雷击 第三章 环境灾害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沙尘暴 环境污染 温室效应 臭氧层空洞 第四章 瘟疫与传染病 鼠疫 天花 霍乱 疟疾 流感 禽流感 登革热 肺结核 SARS 性病 狂犬病 第五章 海洋灾害 风暴潮 台 风 “厄尔尼诺”现象 “拉尼娜” 灾害性海浪 海啸 海冰 赤潮 龙卷风 试读章节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地面上离震源最近的一点称为震中。它是接受振动最早的部位。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千米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千米的叫深源地震。对于同样大小的地震,由于震源深度不一样,对地面造成的破坏程度也不一样。震源越浅,破坏越大,但波及范围也越小,反之亦然。 地震具有一定的时空分布规律。从时间上看,地震有活跃期和平静期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从空间上看,地震的分布呈一定的带状,称地震带,主要集中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一喜马拉雅两大地震带。太平洋地震带几乎集中了全世界80%以上的浅源地震,全部的中源和深源地震,所释放的地震能量约占全部能量的80%。 破坏性地震的地面振动最烈处称为极震区,极震区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区。某地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震中距小于100千米的地震称为地方震,在100~1000千米之间的地震称为近震,大于1000千米的地震称为远震,其中,震中距越远的地方受到的影响和破坏越小。 地震所引起的地面振动是一种复杂的运动,它是由纵波和横波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震中区,纵波使地面上下颠动。横波使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传播速度较快,衰减也较快,横波传播速度较慢,衰减也较慢,因此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往往感觉不到上下跳动,但能感到水平晃动。当某地发生一个较大的地震时,在一段时间内,往往会发生一系列的地震,其中最大的一个地震叫做主震,主震之前发生的地震叫前震,主震之后发生的地震叫余震。 震级是表征地震强弱的量度,是指地震的大小,是以地震仪测定的每次地震活动释放的能量多少来确定的。震级通常用字母M表示。震级作为一个观测项目,是美国地震学家C.F.里克特于1935年首先提出的。最初的原始震级标度只适用于近震和地方震。1945年,B.谷登堡把震级的应用推广到远震和深源地震,利用宽频带地震仪记录远震传来的面波,根据面波的振幅和周期来计算震级,奠定了震级体系的基础。 目前国际上使用的地震震级——里克特级数,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所制定,它的范围在l~10级之间。它直接同震源中心释放的能量(热能和动能)大小有关,震源放出的能量越大,震级就越大。里克特级数每增加一级,即表示所释放的热能量大了约32倍。假定第1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为1,第2级应为31.62,第3级应为1000,依此类推,第7级为10亿,第8级为316.2亿,第9级则为10000亿。通常把小于2.5级的地震叫小地震;2.5~4.7级地震叫有感地震;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大于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开采地下的矿区。 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P3-6 序言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是一个记载世间万物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历史,每一个事物的历史都蕴含着重要的知识、揭示着某种道理。了解这些历史,对青少年读者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着很大的益处。它不仅可以丰富青少年读者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可以拓宽青少年读者的眼界。 本套《万物简史》丛书属于科学史类读物,主要以简史的形式将人类自古以来、古今中外的“物质化”与“精神化”的所有富有代表性的事物给予简述,使得青少年读者能够通过本套丛书而熟悉学习中、生活中及身边的一切事物的历史由来,及夹杂在这些历史脉络中的有趣故事与知识性趣闻。 丛书系列记载了人类历史中最精彩的部分,从实际出发,根据读者的阅读要求与阅读口味,为读者呈现最有可读性兼趣味性的内容,让读者更加方便地了解历史万物,从而扩大青少年读者的知识容量,提高青少年的知识层面,丰富读者的知识结构,引发读者对万物产生的新思想、新概念,从而对世界万物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此外,本套丛书系列为了迎合广大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兴趣,还配有相应的图文解说与介绍,再加上简约、独具一格的版式设计,以及多元素色彩的内容编排,使本套丛书的内容更加生动化、更有吸引力,使本来生趣盎然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新鲜亮丽,从而提高了读者在阅读时的感官效果,使读者零距离感受世界万物的深奥、亲身触摸社会历史的奥秘。在阅读本套系列丛书的同时,青少年读者还可以轻松享受丛书内容带来的愉悦,提升读者对万物的审美感,使读者更加热爱自然万物。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