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程公司上班的理工男,无所事事晃到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工作的烦闷,以及来自身为编剧的室友影响,使他兴起了写作小说的念头,此时,恰巧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理工男因此决定了故事的起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叫珂雪,一个学科学的男孩叫亦恕。
整部小说就在工程师和画画女孩间的情愫展开,而主角笔下的小说人物亦恕与珂雪,也随着主角的生活情节同步进展,挥洒出动人的爱情追寻历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亦恕与珂雪(蔡智恒文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蔡智恒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在工程公司上班的理工男,无所事事晃到公司附近的咖啡馆,工作的烦闷,以及来自身为编剧的室友影响,使他兴起了写作小说的念头,此时,恰巧一位喜欢画画的女孩,理工男因此决定了故事的起点:一个学艺术的女孩叫珂雪,一个学科学的男孩叫亦恕。 整部小说就在工程师和画画女孩间的情愫展开,而主角笔下的小说人物亦恕与珂雪,也随着主角的生活情节同步进展,挥洒出动人的爱情追寻历程。 内容推荐 小说中,主角来到花莲海滨,为了躲雨之故,错入一石雕师的户外工作室,意外发现一尊女子石雕作品,怦然心动。原来,石雕师在创作的过程中,无意间的失误,凿空了女子的左眼,而这样的偶然,让下起雨时,雕像左眼蓄着水滴,柔情似水,天晴时闪耀光芒。这样的作品,感动了男女主角,他们同时学着“凿空自己”、开放自己,接受彼此的感情,让误会冰释,交流彼此温柔又热情的的情感…… 目录 n风 迷糊 尴尬 逞强 追求 满足 飞 哗啦啦 改变 爱情在哪里 悲伤 爱人 写在新版《亦恕与珂雪》之后 试读章节 “好了。”她给了一个温柔的笑,“谢谢你。” 我撕下落叶,放下左脚,说:“要还你吗?” “不用。”她摇摇头,“那不属于我。” 我继续往前走,在靠墙的座位坐下来,我随手将落叶搁在桌上。 老板走过来。我接住他手中的Menu,点了杯咖啡。 我拿起那片落叶,发现落叶背面沾着黄黄的东西。 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我不禁将脸略往左转,偷偷注意那个女孩。 她正拿起笔,在一本簿子上涂涂抹抹,像是写,又像是画。 动作迅速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 这已经是我第八或第九次看到她。 有时我比她早到,会看到她直接走向靠落地窗的第二桌,拿开桌上“已订位”的牌子,将带来的簿子搁在桌上,缓缓坐下。 然后身体前倾,脸再往左转,看着窗外。 她的视线总是朝向窗外,连端起咖啡杯喝咖啡时,视线依然没变。 一般人凝视某处久了,下巴应该会酸,所以会用手掌托着腮或支起下巴。 但她从没有这些动作,我怀疑她下巴的肌肉特别好。 或许这就是很多爱情小说中形容的男主角模样——具有坚毅的下巴。 我以前怎么也想不通下巴跟坚毅有关,没想到终于可以百闻不如一见。 老板将咖啡放在我面前,并看了我一眼。 我有些不好意思,赶紧从女孩身上移开视线。 打开公事包,拿出笔和一张白纸,放在桌上。 因为我没有坚毅的下巴,所以我左手托着腮,右手手指头转动着笔,构思该如何下笔。 突然“砰”的一声,我撑在桌上的左手肘跟着一滑,下巴差点撞到桌子。 原来是那个女孩冲撞到我的桌角,使桌子顺时针转了10度左右,而桌上的咖啡杯和汤匙也因碰撞而铿铿锵锵。 她却只是转头看一眼,并没有停下脚步,又迅速转身离去。 拉开店门时,门把上挂着的三个小铃铛,紧张地摇晃,互相碰撞。 “当当”的声音,不绝于耳。 我的视线跟在她身后,感觉她好像是草原上被狮子追逐的羚羊。 她停在亮着红灯的斑马线上,眼睛紧盯着马路对面,显得焦急而不安。 绿灯亮了以后,她冲到马路对面,再往右跑了七八步。 然后迅速钻进停在路旁的一辆红色车子。 车子动了,她开走了。 我收回目光,回到咖啡馆内。 现在只有我和老板两个人,但他并没有因为好奇而停下手边的动作。 甚至连桌子的“砰”、咖啡杯和汤匙的“铿锵”、铃铛的“当当”,他都置若罔闻。 太冷静了,非常适合当武侠小说中大侠的原型。 目光再回到桌上的白纸时,看到白纸左下方有一滴洇开的咖啡。 拿起笔,在咖啡印记外围,连续画了好几圈同心圆。 圈愈画愈大,使图形看起来像是一个射箭的靶,靶心是咖啡。 再画了几支箭,由右上方射过来。 为了强调箭势来得又快又猛,在每支箭的后面,用力画了几条线,同时嘴里也发出“咻咻”的配乐。 这是我画图时的坏习惯。 小时候上美术课时,老师曾说:“厉害的画家,画风时,会让人听到呼呼的声音;画雨时,会让人听到哗啦啦的声音;而画闪电时,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捂住耳朵。” 为了让同学们称赞我是厉害的画家,又怕他们耳朵不好,听不到我的画,于是我在画画时,嘴里总会做些音效。 久而久之,就习惯了。 于是我画狗时会汪汪,画猫时会喵喵,画鸟时会咕咕咕。 那时我天真地以为,我会成为一个很厉害的画家。 直到有次老师叫我们画“我的母亲”时,我的嘴里很自然地喊出:“死囝仔!不读书还看什么电视!” 结果惹得全班哄堂大笑。 老师走下讲台来到我身边,看了我的画一眼后,说:“孩子,画画这东西是讲天分的,不要太强求。” 我才知道,我不是当画家的料。 扯远了。 把视线拉离画满箭的白纸,移到旁边的深色咖啡杯,再移到深色的桌子、深色的椅子、坐在椅子上穿深色衬衫的我。 然后抬起头,看着深色的吧台内正在煮咖啡的老板。 我的思绪终于又回到这家咖啡馆。 自从不想当画家后,我就不太会分辨颜色。 只要比棕色脏一点、比紫色暗一点、比黑色浅一点,对我而言,就叫深色。 我的个性是如果不能把一件事做到最好,那就干脆摆烂。 但现在不是摆烂的时候。 我得想出一男一女的名字,来代表故事中的男女主角。 虽说名字只是方便称呼而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本身;但我还是希望能在故事开始前,给主角们适合的名字以表示尊重。P2-4 后记 写在新版《亦恕与珂雪》之后 有次和友人在台北的咖啡馆喝咖啡时,发现一个女孩始终专注地看着窗外。 她的桌上放了台手提电脑。 偶尔她的视线回到店内,便开始敲打键盘。 友人说她一定是来咖啡馆写作的文字工作者,凝视窗外是让心里平静好追逐文字。 但我却说她应该只是注意是否有警察经过她违规停放的车子。 “何以见得是违规停放?”友人问。 “台北路边停车收费贵,如果她开车来喝咖啡,稿费扣掉咖啡钱和停车费便所剩无几,只好违规停车了。”我说。 “也许她家就在附近,也许她在附近上班,也许她搭车来……”友人突然很激动,“为什么她非得是开车来而且要违规停车呢?” “你先别激动,你说的都有可能,而且可能性很高。”我说,“但身为一个写作者必须要找出可能性最小却又不违背逻辑的东西,这样才会得到出人意料之外的恍然大悟。” 过了一会,友人说,“你还是回到水利工程吧,写作把你带坏了。” 其实我倒不是真觉得那个女孩正注视违规停放的车子,我只是不想和友人有相同的答案而已。 换言之,我只是单纯想抬杠。 而那次抬杠,正是《亦恕与珂雪》的源头。 2004年5月出版的《亦恕与珂雪》约12万字.今年要再版时,我花了一星期重看一遍,删了9千字。 没做任何情节上的变动,只删去我认为多余的叙述与文字。 原以为人老了会变哆嗦,没想到我的话却变少了。 不过删去了9千字让小说的节奏变得较好,可读性也提高。 我很少“回顾”自己的作品,以至于当别人问到某段文字是什么意思时,我常会很惊讶地反问:“这是我写的吗?” 有时候那些文字非常棒,我会不小心露出闪亮的眼神说:“天啊!这怎么可能?我怎么可能这么厉害?” 在我已完成的作品中,《亦恕与珂雪》的回顾是很少中的最少。 印象中写完后。就没再看过了。 这次因为有了再版这个伟大的理由,我才又重新读了一遍。 在阅读过程中,常觉得惊喜。读到后来,我甚至觉得自己很厉害。 不好意思,请原谅我说话就是这么直。 因为做人要实话实说是真理,身为写作者该谦虚是美德。 我是学科学的人,当真理与美德发生冲突时,我总是站在真理这一边。 有人说这部小说有点后设小说的味道;也有人说这不像小说,倒像是网络小说的写作教科书。 这都不是我的意图(事实上我写作的意图非常小)。 但我很高兴能听到不同的声音。 众所周知,我非科班出身,也不具深厚的阅读素养,更不是如电影《功夫》中所描述的周星驰,乃万中无一的天生武学奇才。 因此要把小说写好,只有一个简单的原则:把故事说好。 但《亦恕与珂雪》却是一部不以“故事”为本的小说。 《亦恕与珂雪》共分12章,每章的标题就是一幅图画的名字。 对我而言,最难的就是标题的名字,因为它不仅是标题,还得是图画,而且要与小说内容相关。 撇开故事性强不强的问题,在《亦恕与珂雪》中,我其实很放纵文字。 我也大量使用比喻,比喻的说法非常任性。 总之,当我把它完成后,便知道自己不会再有类似的经验了。 对我而言,它是一种写作过程的自我省思,我必须完成它,才对得起写作这件事。 对了,关于艺术这件事,我其实是不懂的。 但我相信,当你上绘画课时,老师把一盘水果放在讲桌上让你画,你并非得完整呈现那盘放在讲桌上的水果才是艺术。 如果你画的是盘子,或是水果,或是讲桌,或是流经水果上的光线,甚至是轻轻穿进教室内的空气与散在周围的声音,那都是艺术。也都是作品本身。 蔡智恒 2007年8月 于台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