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记史翔实,文笔优美,蕴涵识人、辨事、明理的大智慧,但因成书年代久远,编纂方法严格,采用文言记录,令当今不少读者望而却步。鉴于此,这本《史记中的大智慧》从原书中精选出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变文为白,编排为“成功做人篇”、“智慧做事篇”、“和谐处世篇”三部分,以期这部史学巨著能走进平常人的阅读视野中。本书在“名师讲谈”部分做了深入的剖析,在“闲话人生”里引入了一些寓意深远的小故事,在“心灵捕手”里做了贴合现实生活的解读,旨在让广大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原著精粹,领悟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本书由龚勋主编。
《史记》是中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经十多年写就的一部历史巨著,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记述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它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天文地理等,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创立了贯穿古今的通史先例,成为后世正史的典范。
鉴于此,《史记中的大智慧》从原书中精选出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变文为白,编排为“成功做人篇”、“智慧做事篇”、“和谐处世篇”三部分,以期这部史学巨著能走进平常人的阅读视野中。
编撰《史记中的大智慧》时,我们在“名师讲谈”部分做了深入的剖析,在“闲话人生”里引入了一些寓意深远的小故事,在“心灵捕手”里做了贴合现实生活的解读,旨在让广大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原著精粹,领悟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本书由龚勋主编。
公元前202年12月,楚霸王项羽兵至垓下(今安徽固镇东北)。刘邦、韩信、彭越的大军把楚军团团围住。为消磨楚军斗志,入夜,刘邦派人在楚军大营外唱起楚歌。楚军听到乡音,无不思归,不愿再战。项羽听了,吃惊地说道:“难道汉军已经把楚国占领了吗?为什么汉军中有这么多的楚国人呢?”他越想越心烦意乱,久久无法入睡,便披衣起身,和美人虞姬在帐中饮酒解闷。他一会儿望着跟他形影不离的虞姬,一会儿抚摸着跟他南征北战的千里马,内心更加激动,情绪更为悲凉。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项羽一连唱了几遍,虞姬也跟着唱起来。项羽流下眼泪,左右随从也都埋头哭泣。
半夜时分,项羽跨上战马,率领八百多名壮士组成的骑兵队,趁着夜色向南突围。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汉王刘邦命令骑兵将领灌婴率兵火速追击。项羽渡过淮河,跟着他的骑兵只剩下了百余人。项王率军到达东城时,身边只剩下二十八个骑兵了。而汉军追击的骑兵有几千人。最后,项王来到乌江边,乌江亭长早已在江边停船等候,他对项羽说:“江东地方虽小,但也方圆千里,民众有数十万,足以称君王。希望大王火速渡江。”项王笑道:“上天要亡我,我为什么还要渡江呢!况且我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进,如今却没有一个人能够返回,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而拥立我为王,我又有什么面目再见他们呢?”不久,项羽挥剑自刎而死。
[名师讲谈]……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每次读到这几句诗,我们便会情不自禁地为一代英豪项羽扼腕叹息:曾经咤叱风云、所向披靡的盖世英雄项羽怎么仅仅在历史舞台上只活跃了短短八个春秋,便会走上末路呢?真的是上天要亡他,要赶尽杀绝?正如北宋王安石写的那样:“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其实,项羽的悲剧是“注定”的。
古代两军对垒,战争的胜负不仅取决于两方的军事实力,更多的是看双方将帅的心理素质,而个人意志是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说,项羽这一战更多的是输在了意志力上。如果项羽具有坚强的意志,能够坦然面对挫折与失败,他是不会在这时选择走上末路的。虽然项羽当时遭遇了四面楚歌,但这只是暂时的,因为他完全有机会东山再起,卷土重来。面对乌江亭长的苦劝,项羽拒绝了,他认为自己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西进,如今将士死的死、伤的伤,他没有脸面再见江东父老,没有脸面存活下去。于是他自刎而死。
唐代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中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以兵家的眼光,慨叹成败其实不由天而由人,强调将帅必须要有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意志。
纵观古今历史,哪一个成功人士、哪一个盖世英雄没有经历过大大小小的挫折与失败呢?哪个成功人士不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项羽遭遇“四面楚歌”一样,刘邦遭遇了“鸿门宴”,可刘邦没有放弃自己,最后,他不顾及自己的脸面偷偷从小路逃走,而后成就了一代霸业。战国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膑被庞涓残害以后,装疯卖傻以保全自己,全凭坚强的意志。
有人说得好:“成功,就是紧握失败的手,然后百折不挠地坚持下去。”
[闲话人生]……
成功的秘诀一天,一个年轻人走到一位智者面前,恭敬地说:“请问,怎样才能取得成功呢?”
智者笑了笑,递给年轻人一颗花生:“它有什么特点?” 年轻人愕然。
“用力捏捏它。”智者说。
年轻人用力一捏,捏碎了花生壳,可花生仁却完好无损。
“再搓搓它。”智者说。
年轻人照着智者的话,搓了搓花生仁。只见它红色的种皮被搓掉了,只留下白白的种子。
“再用手捏捏它。”智者说。
年轻人捏了捏,但无法将它捏碎。
“再用手搓搓看。”智者说。
年轻人搓了搓,当然,什么也没搓下来。
“虽然屡受打击,却拥有一颗坚强的百折不挠的心。这就是成功的秘诀。”智者说。
[心灵捕手]……
拥有一颗坚强的心
智者的话值得我们细细体味。想想,事实难道不是这样的吗?在前进的路上,只要拥有了百折不挠的意志,还怕不能成功么?就拿项羽来说,如果他肯放下脸面暂时回到江东,累积一定的实力后东山再起,是完全可行的呀!可惜的是,他偏偏把这次挫折看做是“上天要亡他”,从而选择走上了绝路。
在我们的人生当中,也会遇到挫折、失败,也会陷入困境。但真正能把自己救出困境的,往往只有自己,所以无论如何,我们要拥有一颗坚强的心、一个坚强的意志。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一味地诅咒、埋怨。成功是无法靠诅咒、埋怨取得的,而只能凭借我们的努力行动来争取。无谓的诅咒、埋怨只能反映出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手足无措和恐惧慌张。所以,无须为挫折心惊胆战,无须为失败手足无措,不妨把每一次挫折当做是人生道路上的练习,胸怀再博大些,意志再坚强些。面对的多了,经历的多了,我们也就能坦然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走好路上的每一步。
正如哲人所说,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P6-9
《史记》是中国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历经十多年写就的一部历史巨著,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记述了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它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天文地理等,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创立了贯穿古今的通史先例,成为后世正史的典范。
《史记》记史翔实,文笔优美,蕴涵识人、辨事、明理的大智慧,但因成书年代久远,编纂方法严格,采用文言记录,令当今不少读者望而却步。鉴于此,我们从原书中精选出那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变文为白,编排为“成功做人篇”、“智慧做事篇”、“和谐处世篇”三部分,以期这部史学巨著能走进平常人的阅读视野中。编撰本书时,我们在“名师讲谈”部分做了深入的剖析,在“闲话人生”里引入了一些寓意深远的小故事,在“心灵捕手”里做了贴合现实生活的解读,旨在让广大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原著精粹,领悟博大精深的人生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