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回眸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乔建元
出版社 大象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当时的中国,处在内忧外患中。蒋介石正在推行其“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对共产党进行疯狂屠杀,发出“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走一个”的残暴命令,当时主张抗战的爱国者(因为共产党主张抗战而获通共的罪名),对蒋介石政府不满者(尤其是蒋介石对日本侵略我东北、华北实行不抵抗和妥协政策遭到各界人士不满),也受到广泛压制和打击,以后,蒋介石干脆用“莫谈国是”将人民的嘴封住。国民党各级机关尤其是特务部门,不仅滥杀无辜,还到处敲诈勒索,拿着“通共”的帽子到处戴,人民是又怕又恨。蒋介石制造的白色恐怖已经令其完全失掉人心。自从他窃取国民党军政大权后就将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和三民主义抛弃,代之一个党一个领袖的独裁专政,他对外妥协退让,对内实行高压,当时是天怒人怨。

而被蒋介石“围剿”和“追剿”的中国共产党,经过武装斗争,创立根据地,土地革命,反对左、右倾斗争,长征和遵义会议,到陕北延安后,已经走出困境,走向成熟。遵义会议选出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是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共产党根据日本不断扩大对中国侵略的形势,提出了北上抗日的任务。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了北上抗日的任务,。因此,党中央一到陕北,就号召全国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号召全国军民团结起来,救国救民,放弃前嫌,共同抗日。共产党的主张得到全国各党派(除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少数反共顽固派)各人民团体和全国各界人士的欢迎和拥护,也得到国民党中爱国将士的同情和支持。负责围剿陕北共产党的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都赞成共产党团结抗日的主张,都暗中与共产党联系,并决定在蒋介石视察西安时,劝说蒋介石放弃反共,团结抗日,可蒋介石不仅不听劝说,反而对张、杨两将军发出威胁,张、杨两将军被逼无奈实行兵谏,这就是著名的西安事变,蒋介石及其随行人员被张、杨两将军扣押看管起来。蒋介石在张、杨两将军和共产党代表周恩来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被迫答应停止反共、团结抗战的要求,全国终于出现了一致抗战的新局面。日本帝国主义者当然不愿看到这种局面,但他们知道这不是蒋介石的初衷,蒋介石对中国共产党是面和心不和,中国并未真正形成团结对外的力量,因此,他们认为这是灭亡中国的大好时机,立即策划了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的炮声震醒了中国人。中国共产党中央发表抗日宣言,各大城市人们的抗日运动风起云涌。当时,人们听到中、日开战的消息并不怎么恐慌,对蒋介石的国民党部队仍寄予希望,认为日本国小人少,只是武器好些,中国国大,人多兵多,又在中国打仗,天时、地利、人和都在我们这边,真打起来,小日本怎是中国的对手?

当时人们天天盼望平、津那边能传来好消息,可是传来的全是坏消息:北平、天津相继失陷,日军气焰十分嚣张,已沿着平汉、平绥、津浦铁路分几路向我内地杀来,沿津浦路南下的日军,已快到山东边境了。日寇来得这么快是人们没有想到的。这时候人们才真有些惊慌了,开始议论纷纷,有人说,国民党政府对老百姓那么凶,对鬼子兵却这么草包,中央军的威风哪里去了?有人说,鬼子兵关里关外占去那么多地方,难道中央军就没个准备,怎能让鬼子兵在中国土地上这么猖狂?还有人说,国民党天天忙着打内战,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哪有心思去防备日本人,实际上为日本侵略中国帮了大忙。也有人说,这次鬼子兵来者不善,他们的胃口究竟有多大,难道还真想灭亡中国,那不就像蛇吞象,太自不量力了?尽管大家议论纷纷,可谁也说不清当前的战争形势。

在我的家乡山东,韩复榘率领他的军政人员不战而逃,济南只剩下一座空城,形势急转直下。

没有防守的黄河不再称为天险,日军很轻易地就跨过黄河,占领了山东首府济南。  人们惊慌失措,不知怎么才能躲过这场劫难。

人们都在纳闷:韩复榘坐镇山东,集军政大权于一身,他手中握有那么多军队,他为什么要不战而逃呢?而且,当时沿津浦路进入山东的日军并不多,只有一个多师,韩复榘的军队拥有十几万之众,怎会就吓成那个样子?丢了山东,他还能到哪里称王称霸?他又能逃到哪里去呢?

后来我查抗战时期的史料得知,当时韩复榘任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兼山东省主席,拥有正规军五个师、一个手枪旅、一个重炮旅、两个山炮团、一个重迫击炮团,加上由正规军改编的保安队,还有于学忠的第五十一军和青岛的守备部队也归他指挥,总兵力达十多万人。山东地势险要,不仅有黄河天险,而且中部多山,形成很多天然屏障,是抵御和迟滞日军南下的重要战场。韩复榘却畏敌抗命不战而逃。当日军第十师团沿津浦铁路迫近山东时,上级令他调两个师前往德州要地布防,接应宋哲元部队,他百般拖延,声称鲁北大雨,河水暴涨,增援部队无法行军;又说德州已有李必蕃第23师驻守,鲁军要全力防守山东沿海和黄河沿岸,兵力不够用;等等。当冯玉祥等部向泊头镇、沧县等地的日寇进击,分别攻占了冯家口、北霞口以及?白头镇附近的代庄时,韩复榘不是责令其部队配合友军主动向日寇进攻,而是借口宋哲元部队不协助其部队作战,竟严令其展书堂师撤回。同时,又令已到达平原的炮兵第一团折返济南,只留少数部队在德州及其附近。韩复榘把主力抽回,致使冯玉祥等部腹背受敌,不得不撤出战斗。应当说留在当地的少数部队对日寇作战相当顽强,只是数量太少,对战局影响不大。1937年10月16日,国民党政府军委会设立第五战区,任命李宗仁为司令长官,韩复榘为副司令长官,负责指挥鲁、苏、皖、豫地区作战,第五战区对山东的作战方针作了如下规定:保有鲁省大部分地区,与敌进行持久抗战。作战初期,应扼守黄河及沿海要点,直接阻止敌人之侵入。第三集团军应以主力固守黄河两岸,置重点于济南及其以西地区。如受敌压迫,不得已时,可向莱芜、泰安、肥城、新泰、大汶口之地区逐次撤退,占领要点,利用鲁中山地,迟滞日军南进,并配合增援部队,在兖州附近同日军进行会战,等等。韩复榘再次以兼顾海防为托词,并声称部队兵力不足、枪炮弹药不足,一再拖延执行。此时,黄河以北广大地区只有李汉章师和曹福林师的部分部队与日寇周旋,常常是孤军作战,得不到支援。韩复榘的部队绝大部分摆在黄河以南。11月8日,日军分两路向黄河推进,一路是109师团本川旅团,以步兵1000余人、坦克8辆为前导,向惠民、济阳等地进攻,韩复榘部刚与日寇接战,韩复榘就令其撤退,并下令其第三集团军撤过黄河,炸毁黄河大桥。2月23日晚,济阳至青城间之敌用小汽船强渡黄河,在门台子、石家圈两地各有二三百人渡过河来,韩部即惊慌失措地向周村撤退。韩复榘闻知日军渡河,弃守济南,逃往泰安。李宗仁闻之连电韩复榘,指明占领济南日军非敌主力,且鲁中山区日军机械化部队通行困难,命其将主力分布在泰安至临沂一线,并将泰山东西诸山径即行阻塞破坏,以有力部队置于泰安、济南问交通线上,纵深配备、,利用泰山、沂山、蒙山,实施正面坚决抵抗,等等。李宗仁并指出:“万勿使倭寇垂手而定全鲁。”韩复榘以无预备队为借口,声称无法阻止日军前进。12月31日韩下令放弃泰安,令其部队分别退往大汶口、泗水、宁阳。日寇长驱直入,分别占领长清、肥城、泰安、莱芜。日寇百余人轻取大汶口,没有遇到抵抗。接着,日军又抢占宁阳、兖州、曲阜、蒙阴,直逼汶上、济宁。汶上、济宁为运河前方最重要据点,汶、济不保,运河难守;运河不保,陇海线就有被切断的危险,徐州、郑州都受到威胁。李宗仁致电韩复榘:“务请兄于运河之线竭力支持,固守汶济。”韩复榘却仅派李汉章师和曹福林师共约一个旅的兵力,置于汶、济,而将三个师又两个旅撤至成武、单县、曹县一带,远离运河前线,而他第三集团军的辎重也早运往河南的漯河和舞阳附近。他在汶上、济宁也只稍微抵抗了一下,就放弃了汶上、济宁,很明显,他要撤到河南去。韩复榘在不到20天的时间内,一退数百里,轻易地、毫无抵抗地就放弃了黄河天险,放弃了首府济南,放弃了泰山、沂山、蒙山这些险要阵地,又放弃了运河防线。日军只有一个半师团,也就是三万兵力,竞在十多天里侵占了大半个山东,使津浦路北段大门洞开,使徐州和陇海线暴露在日寇的直接攻击之下。P2-4

后记

我这一生中,战争年代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我经历了抗日战争!又经历了解放战争,同时,我也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那个时代。这几场战争,一场是被日本帝国主义逼出来的,一场是被美国和蒋介石的国民党反动派逼出来的。而抗美援朝,更是在美国侵略者的嚣张气焰下做出的艰难抉择。弱者觉悟起来并有了正确领导后也能成为强者。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到抗美援朝战争,以弱胜强,是这几场战争的一个共同点。我们在共产党领导下,用人民战争战胜了强大的敌人。我感受到人民战争的威力,弱国用人民战争是能战胜强敌的,关键是要有正确领导。我是这几场战争的参加者,我在这里只是写下了我经历过和感受到的一些重要事情。同时,也说明了战争的主要过程和我对战争的看法。由于我个人的局限性,我不能不充实一下我的感受,我翻阅了我能找到的反映战争年代的有关文件,学习了党中央领导人的有关著作,学习了我国元帅将军们的回忆录,翻阅了书报刊以及美国的解密文件,使我的感受更具体化了。这都给了我不少帮助。我引用了一些同志的讲话、回忆,并使用了其中有些材料。我本来应当将使用的材料一一标出的,因为绝大多数已引出作者名字,使用的其他材料就不一一列出了。在这里我对这些作者表示深深的谢意!

目录

卢沟桥事变

国民党跑了,共产党来了

伪化和反伪化斗争

闯出敌占区

人民战争显威力

共产党的“统一战线”与国民党的消极抗战

敌后战场改变了我国抗战形势

华北争夺战

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从两份“文件”看国民党所走道路

十一

文武之道

十二

丢掉包袱,开动机器

十三

抗战精神是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十四

抗战胜利了,战争并没有结束

十五

和谈与内战

十六

前门打狼,后门进虎

十七

美国对华政策的变与不变

十八

向北发展,全面防御

十九

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二十

粉碎蒋介石的重点进攻

二十一

刘邓、陈谢、陈粟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二十二

逐鹿中原

二十三

战争与土改

二十四

解放尔北,辽沈战役关门打狗

二十五

淮海大胜,江北大定

二十六

解放华北,北平和平解放

二十七

雄兵百万破长江,解放南京、上海和东南沿海

二十八

解放重庆、大西南,蒋介石逃往台湾

二十九

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三十

抗美援朝,美军败回三八线

三十一

粉碎美军空中“绞杀战”,建成地上钢铁运输线

三十二

我军能战能守,朝战和平解决全靠实力说话

后记

参考文献

序言

当我回忆过去的时候,老是一下就想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那些战争年代,尽管已经过去了五六十年,却仍然历历在目,甚至在睡梦中也还多是战争年代的情景。之所以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这几场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都是伟大而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都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以弱胜强的战争。战争极为艰苦和残酷,它不仅改变了我,也改变了中国,新中国就是在这几场战争中诞生和巩固的,它以最伟大的爱国战争而载入史册。

中国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就成了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对象,从英国的炮舰,到八国联军,打破了中国天朝大国的神话,一个老大衰弱的中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和分赃的场所。这些帝国主义者以胜利者自居,在中国烧、杀、抢、掠、奸淫,无所不为,北京的圆明园被抢掠一空,又被烧为废墟,至今罪证犹在,死在侵略者刀枪之下、炮火之中的中国人更是难以计数。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不怕流血牺牲,前仆后继,勇往直前。特别是抗日战争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能根据中日两国的实际采取持久战,在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发动和依靠群众,进行人民战争,采取各种形式的游击战,打击敌人,适时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敌人。我们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抗日战争中发展我们的抗战力量,我们越战越强。中国人民经过八年艰苦奋斗,终于同盟国一起打败日本侵略者,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这是正义的胜利,是我国以弱胜强的人民战争的胜利,这也是我国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的美国,转向反苏反共。为称霸亚洲,美国促使并全力支持国民党蒋介石政府消灭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控制着中国绝大部分省份和全国3/4以上的人口,并拥有400多万军队,比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军队多了3/4。可是,蒋介石独裁专政,不顾人民的死活,经过连年战争,再加上自然灾害,其统治区内有些省份已快到经济崩溃的边缘,蒋管区人民反饥饿、反内战、反独裁的群众运动风起云涌。尽管蒋介石在抗战胜利后就进行反共,想独占抗战胜利的果实,却力不从心,穷于应付当时的局面。就在这时,美国不仅纵容蒋介石反共,而且愿意出钱、出枪炮,全力帮助他。蒋介石大喜,他知道当今世界美国最强大,美国帮他自然不会白帮,但只要能消灭共产党,他什么条件都会答应。他认为,只要消灭了共产党,中国就都是他的。这时,蒋介石的腰杆一下子又硬了起来,尽管在抗战期间组织过三次反共高潮都失败了,在抗战后期搞蒋日伪合流共同反共也没有成功,但现在有实力超强的美国全力支持和帮助,这次还不成功吗?他吹嘘说,三个月就能消灭共产党!可事实证明这不过又是蒋介石的黄粱一梦。

在日本投降后,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对国民党蒋介石一直是两手准备,也就是“和”、“战”,同时制定了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蒋介石用和谈来掩护他进行战争准备,当他准备就绪后,就不宣而战,而且尽出其精锐,200万军队同时进攻解放区,看似凶猛,可是好景不长,只经过一年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自卫战争就扭转了战局,将战争引向蒋管区,将自卫战争转变为解放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转守为攻,经过三大战役,由劣势转变为优势。当我军突破长江天险,百万雄师下江南后,气壮山河、横扫千军,接连解放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全国大局很快大定,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就在战火中诞生了!这又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以弱胜强的伟大胜利!战胜了美、蒋发动的反革命战争,推翻了帝、官、封的反革命统治,中华民族翻身得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新中国刚刚建立,美国霸权主义者便从后台走到前台,杀自赤膊上阵,侵略朝鲜并霸占我国台湾,公然与我国为敌。美国侵略战争统帅麦克阿瑟在侵朝战争中公然声称鸭绿江不是一条国际边界,并叫嚣只有占领我国东北才能保证所谓朝鲜的安全。美国陆、海、空三军打过三八线,打进朝鲜,向我国边疆鸭绿江杀来,直接威胁我国东北的安全。刚刚挣脱帝、官、封枷锁站起来的新中国不再任人欺凌,出动志愿军,抗美援朝,与朝鲜人民军一起,反击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将美国为首的侵略军队赶回了三八线,中国人民志愿军面对美国陆、海、空的立体化.、现代化战争,充分利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经验,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面对强敌能打、能走、能守,中、朝军队打掉了以美国为首的侵略军队的霸气和傲气,使美国军队“用枪炮说话”失灵,使其在非常被动的局面下,不得不面对现实、承认现实,接受了中、朝提出的停战方案,仍以三八线为界,实行停火,实现和平。美国退回到三八线以南,也就是退回到它发动侵略战争的出发地。这就是说,美国在这场侵略战争中未能占到便宜,却遭到大量伤亡,还失掉了人心。而新中国抗击了世界霸主美国的侵略,打出了信心,同时也打出了国际威望,用事实证明自己有能力维护国家的主权。这不仅受到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欢迎,也使仍处于殖民地地位的国家树立了争取独立的信心。世界上的列强也认识到,新中国“是用武力打不倒的”。新中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真正站起来了!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已经过去了几十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创建的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已经开花结果,开创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在这条道路上奋发图强,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但是,我们仍然面临着好多问题,比如当前全球性的经济危机,比如世界上仍存在的帝国主义和霸权主义,以及强权政治。我国仍属发展中国家,还不够强大,所以,帝国主义者、霸权主义者仍在或明或暗地干涉我国内政,战争并没有离我们远去。革命战争年代提出的振兴中华的任务直到今天还没有完成。我的一些朋友,特别是青年朋友,从与他们的交往中知道,他们对中国一百多年来遭受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侵略和掠夺的痛苦历史知之甚少,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也知之不多,他们似乎觉得战争已是很久远的事,说到书籍和电影,他们说,现在的人谁还看战争年代的书籍和电影,大家喜欢看的是爱情故事,是轻松愉快的故事。他们劝我要跟上时代,多写些轻松愉快的大家喜欢看的东西。我认为年青一代喜欢看爱情故事和轻松愉快的故事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应该予以满足的,可是这几场战争关系着中国的命运和中国的未来,尽管我们在这三场战争中都以弱胜强,尽管我们已经建立了新中国,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已经作出努力,中国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还未强大到帝国主义不敢欺负的程度。我们决不能医好疮疤就忘了痛。这些年世界上虽没有发生大的战争,可局部战争在世界上几乎没有停止过。世界上只要还存在帝国主义、霸权主义,还有强国和弱国之分,侵略战争就一直存在,中国只要在侵略势力眼中还是弱国,中国的战争威胁就仍然存在。我们不喜欢战争,并不等于就没有战争,只要我们的国家还不够强大,帝国主义还会把战争强加到我们头上。“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只有把经济搞上去,把国防现代化搞好,使我们的国家具有抵制帝国主义侵略的强大实力,我们说的道理才会有人听。要读懂战争,首先要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要读懂战争与和平的关系;读战争是为了了解战争,是为了防止战争,是为了提高应对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能力。我们要努力制止一切侵略战争。只要全世界人民都认识到侵略战争的危害,尤其是霸权主义、帝国主义国家的人民,也能参加到消除侵略战争的斗争中来,侵略战争就是可以制止的。

我们希望世界永久和平,希望人民的生活更快地得到改善和提高。但愿整个世界都能在和平中发展,都能在和谐中发展,人人都能过上和谐幸福的生活。这是我们奋斗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我这个八十多岁老人的心愿!

内容推荐

乔建元创作的《回眸》自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讲起……

《回眸》分别讲述了“卢沟桥事变”;“敌后战场改变了我国抗战形势”、“华北争夺战”、“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文武之道”、“丢掉包袱,开动机器”、“抗战精神是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抗战胜利了,战争并没有结束”等事件。

编辑推荐

中国自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以来,就成了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对象,从英国的炮舰,到八国联军,打破了中国天朝大国的神话,一个老大衰弱的中国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掠夺和分赃的场所……

乔建元创作的《回眸》自1937年的“七七卢沟桥事变”讲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2: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