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靠着十几万的资金和几个人的热情,不仅把联想电脑做到了全球知名产品,他还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投资战略,横跨了多个产业,在农业、化工、移动互联网、手机等行业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而联想旗下的君联资本、弘毅投资等在我们投资领域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企业。他在自己创业的这几十年中,不仅运作出两个上市公司,还打造出“联想系”等一系列公司。他,就是柳传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每一位企业家在其所在的行业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奋斗,都做出了让世界侧目的成绩。而在IT产业中,同样拥有一位行业的领军人物——柳传志。他的联想集团从刚开始的PC业务,一直横向发展,涵盖了多个产业,并都做到了行业领先地位。由李世强编著的《柳传志人生哲学课》一书介绍了柳传志的成长经历和创业经历,让广大读者能从中获取进步的力量。
由李世强编著的《柳传志人生哲学课》一书从多个角度剖析柳传志传奇的经历,让读者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柳传志身上的企业家精神、独特的谋略、坚忍的性格、以及灵活的应变。柳传志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过:“我只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这一句话道出了柳传志睿智的一面。希望本书能够让读者全面地了解当今这位企业家领军人物的魅力,摄取他做人做事的经验,走向自己的成功大道。
创业最重要的是敢想敢做
柳传志哲学语录:中国市场后面还有外国市场,“饼”足够大,我们要越做越大。
经典再现
事情的发展很多时候会超出人们的预期值,比如1984年,联想在北京中关村的一个小平房里诞生,柳传志当时勉励大家说:一定要把联想做成一个年销售额达到200万元的“大企业”。
在2013年,联想全年产值达34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72亿元,是创业时期柳传志团队期待目标的10万倍。联想能够达到今天的程度,与其走上国际化的发展道路,在国际市场上耕耘是分不开的。
其实,联想国际化的愿景在创业第四年时就萌生了。那是在1988年,柳传志意气风发地带着200多名联想员工在人民大会堂开会,宣称要将“联想汉卡”卖到国外,占领国外的汉卡市场。
由于产品特性的问题,联想人的这次国际化梦想没有成真,但在柳传志的心目中,国际化的道路已经初步勾勒出轮廓。其实,联想真正走上国际化的道路,应该是在此后的12年。或许可以说,柳传志先生从提出国际化的策略,到最终践行这一策略,用了12年。诚然,一个企业在发展中想要进阶到更高的平台参与竞争,也是需要一番耐心积累的。
2000年,被柳传志确定为接班人之一的杨元庆,开始真正落实联想国际化的梦想。同年9月,杨元庆带领陈绍鹏等联想高管赴美国硅谷考察,回国后开了两天的闭门会议,最终确定了联想必须走国际化道路的路线。
2001年,从大环境上来看,我国加入WTO,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高;从内部来看,这一年联想内部也实现了资产重组,原来的联想正式分拆为联想集团和神州数码,其中,联想集团在香港上市,并正式提出“国际化联想”的战略。
实际上,联想选择国际化的道路已经不容回避。因为当时,联想PG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30%,几乎达到了业内所谓的“天花板”,IT行业的属性又要求其必须不断扩大销售规模。
然而这时,戴尔以其独特的直销模式进入中国市场,严重威胁了联想在国内PC市场的占有额。这种情况下,仅有国内市场的联想只能选择“先保住本土市场”的策略,通过三年的苦战,最终击败戴尔,守住了在国内的市场份额。
紧接着,联想走向国际化的日程日益紧迫。而这时,正打算产业转型的IT巨头IBM找到联想,双方的合作关系很快确定下来。即使这样,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还是面临很大困难。比如,联想当时的年营业额约30亿美元,而IBM的PC业务部年营业额约130亿美元,联想这场并购行为,被很多人称为“蛇吞象”,绝大部分人都不看好,联想内部的分歧也很严重。(P003-004)
前言
柳传志不仅把联想电脑做到了全球知名产品,他还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和投资战略,横跨了多个产业,在农业、化工、移动互联网、手机等行业都取得了举目的成绩。而联想旗下的君联资本、弘毅投资等在我们投资领域里,也是数一数二的企业。柳传志在自己创业的这几十年中,不仅运作出两个上市公司,还打造出“联想系”等一系列公司。
2004年,柳传志代表联想和IBM达成收购协议,并购了IBM的PC业务。此举更是举世震惊,也让柳传志的声望达到了顶点。
但可能谁也想不到,这样一个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人物,刚开始创业时,资金只有2073元,而且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就被人骗走了14万元。这样看来,柳传志创业时也就仅有6万元而已。在当时仅有11人的团队,仅有够买两三台电脑的资本下,柳传志靠着他独特的眼光和不屈的精神达到了如今营业额两千多亿元的成绩,这不得不说是一场奇迹。
本书从多个角度剖析柳传志传奇的经历,让读者多方面多角度了解柳传志身上的企业家精神、独特的谋略、坚忍的性格以及灵活的应变。
柳传志在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时说过:“我只是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事,不该做什么事。”这一句话道出了柳传志睿智的一面。希望本书能够让读者全面地了解当今这位企业家领军人物的魅力,摄取他做人做事的经验,走向自己的成功大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民营企业家。每一位企业家在其所在的行业中通过不断的摸索和奋斗,都做出了让世界侧目的成绩。而在IT产业中,同样拥有一位行业的领军人物——柳传志。他的联想集团从刚开始的PC业务,一直横向发展,涵盖了多个产业,并都做到了行业领先地位。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计算机行业都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中国的PC产品在世界上也很难和IBM、惠普、戴尔等知名产品相提并论,在中国,购买电脑也大多都是买国外的品牌。自己的国民都对国内厂家制造的产品诸多顾忌,更不要说海外市场了。但如今,说到世界知名计算机,就不能忽略一个产品——Lenovo,联想的这一产品不仅在中国占据了第一的市场份额,在世界同样成为最大的PC生产厂商之一。截至2013年,联想PC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到了15.6%,成为全球销量第一的产品。这个百分比就相当于每卖出100台电脑,就有15台是联想的产品。
柳传志的确有人格魅力,大家都信服他的领导。联想集团在他的领导下创造了中国IT业的奇迹,为中国IT业赢得了尊严,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21世纪经济报道
柳传志是一个稳健的人,他从不做没有把握的事情,在没有真正搞明白新生事物之前,柳传志的脚是不会轻易迈出的。——中国企业家
联想已成为首家收购全球驰名品牌的中国国有控股公司,且这样一桩交易引人注目,而且在心理上也意味着一次冒险。——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