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吴三桂评传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夭绍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一年。那一年,有三个皇帝曾统治过中国的江山。而吴三桂,却是明政府、农民军和清王朝这三个王朝都千方百计想要纳入麾下的一个关键人物……

《吴三桂评传》(作者夭绍)重现了明末清初斗争激烈的历史大舞台,生动再现了吴三桂在充满权力争夺、人性私欲的年代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的巅峰,又瞬间陨落的整个过程。

内容推荐

《吴三桂评传》(作者夭绍)重现了明末清初斗争激烈的历史大舞台,生动再现了吴三桂在充满权力争夺、人性私欲的年代是如何一步步走上人生的巅峰,又瞬间陨落的整个过程。《吴三桂评传》在作者的深挖和塑造之下,吴三桂的所有思想和举动,都从暗处被推至台前,显现出生动的光彩。

目录

第一章 历史变迁,大明王朝崛的年轻将领

一、将门之后,豪族至亲

二、辽兵勇猛,习武熏陶

三、少年英雄,试中武举

四、兵戎历练,英勇善战

五、松锦大战中的逃将

第二章 清兵攻心,吴三桂坚决不降

一、皇太极亲书的劝降信

二、吴三桂也有忠孝的一面

三、坚绝不投降

四、国丈府上遇佳人

五、关外孤城宁远

第三章 北京巨变,被强令回师勤王

一、天翻地覆的巨变

二、撤宁抗匪,崇祯帝踌躇迁延

三、加封“平西伯”

四、应诏“勤王”

第四章 大顺劝降,冲冠一怒为红颜

一、亡国之臣的担忧

二、李自成携吴父威逼招降

三、投降农民军的艰难决定

四、斩杀使臣,与父诀别

五、决心征讨李自成

第五章 腹背受敌,三方大战一片石

一、向清请兵,被逼无奈的选择

二、李自成挟人质出师征讨

三、面谒多尔衮

四、三方参战,血战关门

第六章 代明借兵,清赐封平西王

一、大清入关,顺治登基

二、顺治钦命,赐封平西王

三、奉命出征陕西

四、受命还镇锦州

五、奉诏觐见,恩宠有加

第七章 保守汉中,威望渐增家族升荣

一、奉命西迁,戍守疆土

二、感恩戴德,汉中战守

三、受命平定四川

四、日渐显赫的吴氏家族

第八章 棋逢对手,击败李定国手弑永历帝

驰骋南疆的汉人将领

第九章 野心勃勃,为保地位制造事端

一、奉命留守云南,无缘再回汉中

二、“三藩”并立,手握特权

三、长期战乱后的疯狂敛财

四、纵情享受的云贵土皇帝

五、世代以云贵为家的野心

第十章 撤藩逼反,兵进贵阳称“周王”

一、“兔死狗烹”的担忧

二、功高震主,朝廷的猜忌

三、朝廷频频收特权,吴三桂沦为“闲王”

四、自请撤藩,弄巧成拙

五、撤藩激反,与朝廷决裂

六、兵进贵阳,兵不血刃得贵州

七、自号“周王”,自铸货币

第十一章 踌躇不前,极盛兵力急转直下

一、三藩皆叛,陕甘激变,半壁沦陷

二、西北瓦解,东南归降

第十二章 困顿称帝,大周王朝昙花一现

一、匆匆称帝埋隐患

二、长岳决战

三、吴氏惨遭灭族

四、“诸逆”授首

第十三章 万世骂名,是非功过难评断

一、小角色成就大历史

二、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

三、吴三桂是否一定为卖国贼?

四、在明叛明,在清叛清为哪般?

第十四章 历史抉择,吴三桂的成功与失败

一、明清巨变,降与不降的抉择

二、从明到清,从未停止过的晋升之路

三、为保地位,制造事端的手段

四、清朝叛乱之伤与过

五、不可抹煞的战场功绩

试读章节

从山海关,经中扣,至宁远以东,抵锦州,北面一望丘陵、山岭,绵延不尽,林木繁茂,有非常多的虎、豹、野猪等猛兽,出没于丛林深处。行猎是当地猎户的衣食之源,对于达官贵人来说则是一种消遣。吴三桂的父兄每当闲暇之时就会携家丁进山打猎,当吴三桂能够独自骑马的时候,就跟随父兄左右,骑逐山林之中。稍大一点,他就自带家丁,独闯山林,与禽兽周旋,每次都有收获,这就让他养成了“好猎”的习惯。他掌握的骑射技能,后来远远超过了他的哥哥、弟弟。他还演习过各种兵器,他最喜欢使用大刀,练得非常纯熟。从此,大刀就成为他在未来的岁月中南征北战的制胜武器。至今保存在昆明市博物馆的一口长柄大刀,据说就是吴三桂的遗物。

吴三桂地位和名望的显著变化,大概也就是从那次闯围救父开始的。他的壮举,被人们以”忠孝”之名而传颂着:他“娴骑射”的高超技能,他“勇而敢战”的无畏精神,他“沈鸷多谋”的韬略,都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和重视。也就从这个时候起,吴三桂时来运转,步步高升。

吴三桂本身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除了习武,还勤于读书学文。从少年时候开始,他每天鸡叫就起床,到半夜才就寝休息。就算是到了晚年,他也依然保持着这个习惯。他坚持读书,不断地从古人那里汲取思想营养,并且从中萌发和树立了自己的志向。吴三桂在仕宦之途进展迅速,到崇祯八年(1635年),才23岁的他,就被提为前锋右营参将。崇祯十一年(1638年)九月,他已是前锋右营副将。在不到八年的时间,吴三桂由游击到参将,再升至副将,提升的速度还是相当快的。还有一步他就要登上总兵官的宝座。这对于他来说,几乎已经是唾手可得了。而吴三桂也正以飞快的速度,一步步地走向权力的顶峰。

三、少年英雄。试中武举

吴三桂在十六七岁的时候,应试武功并且得中武举。关于吴三桂中武举和从军的时间,在史书上并没有具体的记载。可是他20岁的时候已经升为游击,就可以肯定,他中举和八伍一定在20岁之前,而升为游击一职,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和军功才有可能。所以才确定他在十六七岁中举,与《庭闻录》之中的“自少为边将”似吻合无疑。明朝国家设置武场,通过考试“技勇”来选拔将才。明末,按照武场考试的规定,一般以九箭射中目标为状元。吴三桂以其少年应试,在强手如林的角逐之中,获得武举人,是非常难得的。当然这些都得益于他平时所受到的严格训练。

他得中武举之后,就取得了在军中任职的资格,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他的教生陈邦选也说:“总爷(指吴三桂)少年悬印。”吴三桂初任军职的时候就在其舅父手下任中军官。据《庭闻录》卷六中所说 “吴三桂少时曾为毛文龙部将。”这是一个低级的官职,是吴三桂走向将帅的起点。他在舅父祖大寿的指挥之下,参加了对后金的战争。很快,他便崭露头角,日益彰显出他悍将的素质。

吴三桂除了武功不凡之外,还勇猛过人,这首先表露在一次对后金的战斗之中。吴三桂17岁那年,当时正是崇祯二年(1629年,后金天聪三年)十月,皇太极发动了奇袭北京的战役。他亲自率领五六万大军,避开明朝构筑的宁(远)锦(州)防线,绕道内蒙古地区,从大安口、龙井关等处突入长城,直趋北京,给明朝以猝不及防的打击。不幸的是,崇祯误中皇太极的反间计,将袁崇焕逮捕八狱。祖大寿惊恐,携吴襄父子及辽兵一万五千人自北京仓皇撤军,急返宁远,以图自保。崇祯听从大学士孙承宗的建议,赶快派人安抚。使者疾驰至山海关才撵上祖大寿,当众宣谕朝廷慰劳之意,声明只逮治袁崇焕一人,与众将无涉。辽兵得到朝廷宽大,人心才安定下来。P6-7

序言

他是昔日大明王朝勇冠三军的勇武之人;

他是一个一生三次背叛江山社稷的奇怪之人;

他是一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性情中人;

那么,究竟是何特殊的原因,

让这个昔日忠勇、善战的大将军昊三桂,

一而再,再而三地背叛他的王朝与江山呢?

而那个被称作清朝四大美人之一的“红颜祸水”陈圆圆又和吴三桂有何纠葛?

在真实的历史上,究竞吴三桂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这一切都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究、去解开历史的真相……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为动荡的一年。那一年,有三个皇帝曾统治过中国的江山。而吴三桂,却是明政府、农民军和清王朝这三个王朝都千方百计想要纳入麾下的一个关键人物。

为了驱逐清军和李自成的农民军,崇祯皇帝曾封吴三桂为“平西伯”,吴三桂誓死对抗,崇祯帝死后,李自成又用尽千方百计、威逼利诱、许以侯爵,意欲将吴三桂收为大顺所用;吴三桂“冲冠一怒”与李自成决裂之后,清王朝又诱以藩王,保他子子孙孙永享富贵,诱其降于清朝政府.南明福王政权在明知他已降清的情况下,仍封他为蓟国公。在明清改朝换代之际这个天崩地裂的社会大变革时期,吴三桂堪称是一个集诸多矛盾于一身的人物。而在同时期,像吴三桂那样历时长久、地位显赫、变化多端、引人注目的人物,也实在是找不出第二个人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被几方相争的大将,却在视女人为玩偶的封建社会之中,被人们嘲笑为是一个为了妓女而出卖国家的“卖国贼”。

从明清交替时代开始,人们就一直把朝代交替和战争的责任全推到吴三桂身上。几个世纪过去了,世人皆骂吴三桂“卖国贼”,认为他是个不忠不义的无耻之徒。在世人眼中,吴三桂无疑是一个在明叛明,在清叛清,反复无常、见利忘义的小人。然而骂他的那些人,究竟对历史知悉多少,对吴三桂又知悉多少,那就不得而知了。

明清之际的那段历史是相当复杂的,吴三桂处在这个历史大环境中,不可能不清楚当时的局势和四方对他的关注,所以,他何以将自己的全部政治生命都押在一个弱不禁风的妓女身上?他又经历过哪些特殊的经历々他在降清或者反清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些什么?康熙因为三藩之乱而抹杀了吴三桂前期对清朝所做的所有贡献,但他的孙子乾隆却颇有意味地对吴三桂评价道 “功者功之,罪者罪之”。这一切究竟都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吴三桂又是否真如人们所说的那样不堪?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去理解,那么也许吴三桂也有很多他自己的无奈,也或者是时局把他逼到了一个两难的境地上,但不管他当初怎么选,都注定他要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当然,这一切并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确切的结论,还有待我们亲自追溯历史的根源去仔细考证,用自己的眼光去判断}

历史是一部最好的教材。任何一位涉足社会的人,都有必要从历史当中受到启发教育。但如果在回顾历史的过程中,能够站在一个真实的起点,而不是借别人的观点去认识历史,那么我们就能够更加切实地感受到历史应有的深度和广度!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感谢涂胜利、杨婷、刘茜茜、刘松涛、张子奇、郭磊、陈婷、贾帆、易常亮、郭远远、刘盼盼、宋亚利、陶建东、陶军、杨丹丹、詹晓艳、张盼盼、张亚慧、赵亚飞、刘艳等各位朋友的支持与帮助,希望能为广大读者呈现一本更有阅读价值的图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0: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