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家书的范要/影响一世的东方智慧妙要
分类
作者 高丽红
出版社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多读读古人的家书,尤其是名人的家书,对每个人都是大有益处的。由高丽红编著的《家书的范要》主要收集了曾国藩以及其他古代名流雅士的家书,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读者在阅读这些家书的时候能够找到共鸣,学到有益的知识。

内容推荐

《家书的范要》是影响一世的东方智慧妙要,由高丽红编著。

《家书的范要》讲述了:家书文化不仅仅在于它的形式,更在于其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民间家书,尤其是名人家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折射出不同家庭浓浓的亲情,是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古代,家书是远在异乡的游子与家里亲人之间的书信。在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的时代,家书是唯一沟通远方游子和故乡亲人的渠道。其中字字都蕴涵着游子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感悟。

中国著名的家书,包括古代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以及众多的古代名流家书,以及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曾国藩等清朝十大名人家书和近代名人家书等,连绵数千年,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构成了融世态、亲情、个性为一体的独特文化现象。

这些家书既讲为官、从学、处世交友之道,又倡导谦让、孝悌、节俭、睦邻等中华美德。

目录

第一部分曾国藩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写给父母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写给祖父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四年三月初十日写给曾国华和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二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五年二月初一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五年三月初五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五年四月十五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五年七月十六日写给父母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五年十月二十九日写给父母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六年二月十六目写给父母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五日写给父母的家书一

曾国藩道光二十六年四月十六目写给曾国荃和曾国葆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七年九月初十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九年正月初十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道光二十九年三月二十一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四年十一月初七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一

曾国藩咸丰五年二月二十九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五年二月二十九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六年二月初八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写给纪鸿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七年正月十八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七年九月初八目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七年九月二十二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七年十月初十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七年十月十五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七年十二月十四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正月二十九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五月十六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五月三十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七月二十日写给曾国潢和曾国葆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八月初三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八月二十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写给曾国潢和曾国葆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九月十二日写给曾国潢和曾国葆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九月二十八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五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十月二十九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十一月二十三日写给弟弟们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十二月初三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九年三月初三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九年三月二十三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九年四月二十一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九年六月初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九年六月初十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九年六月十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九年六月十九目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九年七月十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九年七月二十三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九年八月二十九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闰三月二十九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四月初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四月十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四月二十二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五月十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六月二十七日写给三弟曾国葆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九月二十三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四日写给曾国荃和曾国葆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九月二十六日写给曾国荃和曾国葆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十月二十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十一月初四日写给儿子纪泽和纪鸿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十二月初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一年正月十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一年三月十三日写给儿子纪泽和纪鸿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一年三月二十一日写给曾国荃和曾国葆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一年七月二十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一年九月初十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咸丰十一年九月二十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元年正月十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元年三月十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元年三月二十四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元年三月二十七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元年四月初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元年七月初一日写给曾国荃和曾国葆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元年八月初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正月二十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三月二十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五月初九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五月十六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八月初二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九月初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九月十三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九月二十二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十月十三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二年十一月十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三年正月十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三年正月二十六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三年二月二十四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三年三月十二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三年四月初九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四年五月二十五日写给曾国潢和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四年闰五月初九日写给儿子纪泽和纪鸿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四年九月初一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四年十月初四日写给儿子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四年十月初五日写给曾国潢和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四年十月十五日写给曾国潢和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五年二月十八日写给儿子纪鸿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写给儿子纪泽和纪鸿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五年六月初五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五年七月初六日写给四弟曾国潢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五年七月二十日写给儿子纪泽和纪鸿的家书一

曾国藩同治五年九月十二目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写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五年十一月初三日写给曾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洽五年十一月初七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五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写给曾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五年十二月初四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五年十二月十二日写给九弟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五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写给曾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六年三月二十二日写给曾纪泽的家书

同治六年五月初五日与四弟国潢书

曾国藩同治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写给曾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八年二月十八日写给曾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八年三月二十四日写给曾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九年七月十七日写给曾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九年八月二十九日写给曾纪泽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十年正月十五日写给曾国潢、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十年三月初三日写给曾国潢、曾国荃的家书

曾国藩同治十年四月初七日写给曾国潢、曾国荃书

曾国藩同治十年五月初十日写给曾国潢、曾国荃的家书

第二部分古代名流大臣的家书

致琳儿的家书

劝诫侄子的家书

致秦嘉的家书

劝诫弟弟的家书

孙权劝诫孙皎的家书

致弟弟的家书

致甥侄的家书

致妹妹的家书

致妻子的家书

劝诫志儿的家书

劝诫崧儿的家书

给亲人们的回信

致母亲的家书

致弟弟香亭的家书

致弟弟莒的回信

教训儿子崔玄的家书

致十二侄的家书

致舅舅的家书

致侄孙的家书

狱中致儿子的家书

致侄子的家书

致长子的家书

致二弟的家书

致儿子的家书

致季子懋修的家书

致三弟的家书

告诫儿子书

致两个儿子的家书

致兄长毛太初的家书

致六侄的家书

母亲致儿子的家书

致仲儿的家书

致弟侄的家书

致子世的家书

夏完淳狱中致母亲的家书

郑板桥雍正十年致舍弟的家书

致从侄孙伯昂的家书

给侄子甘林的回信

致敏弟的家书

叶圣陶写给儿子至善的家书

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名人家书

曹靖华写给父亲的家书

曹靖华写给弟弟曹葆华的家书

傅雷一九五四年一月三十日写给儿子傅聪的家书

梁漱溟写给儿子宽和恕的家书

巴金写给蕴珍的家书

柏杨写给女儿的家书

丰子恺写给孩子们的家书

傅雷一九五四年四月七日写给儿子的家书

傅雷写给儿子的家书

陶行知写给母亲的家书

叶剑英写给女儿叶楚梅的家书

罗荣桓写给儿子罗东进的家书

冷少农写给儿子冷德苍的家书

陈云写给女儿陈伟华的家书

梁启超写给孩子们的家书

阮啸仙写给儿子阮乃纲的家书

任弼时写给女儿任远征的家书

孙福熙写给二哥孙伏园的家书

潘漠华写给弟弟潘纳的家书

试读章节

曾国藩道光二十三年正月十七日写给父母的家书

男国藩跪禀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

正月八日恭庆祖父母的生日,儿子去年腊月特别定做了寿屏二架。今年同乡送寿对的五人,拜寿的客人四十人。早上摆宴四席,晚上摆宴三席,没有吃晚酒的,在十七日、二十日补请了宴席两席。又请人画了一幅《椿萱重荫图》,看到这幅图的人都表达了赞叹和羡慕之情。

儿身体同往常一样,新年应酬太繁多了,几乎每天都应接不暇。您的儿媳和孙儿孙女都平安。

正月十五接到四弟、六弟的来信。四弟想带季弟跟随汪觉庵先生学习,六弟想带九弟到省城去读书。儿考虑到大人家事烦琐,肯定不能时常在家塾照管各位兄弟。而且四弟天分不高,绝不能一日无师,讲书改诗文,千万不可耽搁一课。愿请堂上大人依从儿等的请求,就命四弟、季弟拜觉庵先生为师。学费儿将在八月寄回,两位弟弟自己必定会加倍发奋努力。

六弟实在是不羁之才,乡间孤陋寡闻,不足以启其见识,树其志向;再说少年英锐之气上进之心不可久挫。六弟不能人学,已经受了挫折;想进京又被我阻止了,受了挫折;如果再不许他去省城读书,也太压抑他的上进心了吧。恳求堂上大人依从儿等的请求,就让六弟、九弟到省城读书。费用,儿二月里寄二十两银子到他家里。

全家和睦则福自生。如果一家之中,兄长有话弟弟没有不听从的,弟弟有求于兄长而兄长没有不答应的,和气蒸蒸而家运不兴的,还没有过;反之而家运不败的,也从没有过。恳求大人仔细体察儿的志向就此信敬禀叔父大人,就不另外写信了。六弟将来一定能为叔父振兴家业,也能为我们家族光大门第,可喜可贺。

就写这么多吧,下次再说。

家书感想

全家和睦则福自生。家庭的和睦是一种难得的福气。家里的兄

弟姐妹有需要帮助的,应当鼎力帮助。

曾国藩道光二十三年三月二十三日写给祖父的家书

孙男国藩跪禀祖父母大人万福金安:

二月十九日,孙儿寄出了第二封家书。三月十九日写了第三封家书,交给了金竺虔,想必他五月中旬的时候便可到省城转交。孙儿全家都平安,请您放心。

三月初六日奉皇上旨意,在初十大考翰林院詹事,地点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孙刚听到这个消息心里十分惊恐不安,因为很久没作诗赋,也没有练字,都生疏了。向来大考是约六年一次,这次自己亥年二月大考,到今年才刚满四年,万万没想到有这一举动。所以同事们听见旨意的时候,都惶恐万分。孙儿和陈岱云等人在园里住在一起,初十卯刻进入考场,酉正时出考场。考试题目另外抄录在一张纸上,孙儿所作的诗赋也另外誊出。

翰林院詹事总共是一百二十七人,告病不入考场的三人,病好以后仍必须补考。在殿上搜出夹带书籍,送交刑部治罪的一人,这人名叫如山,其余的人都整齐完场。十一日皇上亲自阅读一天考卷。十二日钦派阅卷大臣七人,阅卷完后拟定名次进呈皇上。皇上钦定一等五名,二等五十五名,三等五十六名,四等七名。孙蒙皇上的天恩,拔取二等第一名。湖南籍翰林六人,二等四人,三等两人,另外附有全部名单,十四日引见。升官的共计十一人,记下姓名等候升迁的五人,赏赐绸缎的十九人。孙承蒙皇上格外天恩,升援翰林院侍讲,十七日谢恩。现在还没有补缺,有官缺出就立即是孙儿去补。其他升降赏赐,另外写有全部名单。湖南籍以大考升官的人,从前只有陈文肃公考取一等第一名,从偏修升为侍读,近来有胡云阁先生考得二等第四名,从学士升为少詹,再就是孙儿我了。孙儿考的名次比不上陈文肃那样高,可是升的官和他相同。这是皇上破格赐予的恩典。孙儿学问肤浅,见识庸鄙,蒙受皇上厚恩,蒙祖宗之德庇护,将来何以为报!只有尽心尽力,忠心报国罢了。

金竺虔在昨天二十一日回湖南,孙托付他带回五品补服四套,水晶顶戴两个,阿胶一斤半,鹿胶一斤,耳环一双。另外竺虔借我五十两银子,也准备归还。昨天到竺虔那里送第三封家信,信皮信里,都是写的四十两,写完信后他又借了十两,所以前后两封信不相符合。竺虔在五月中旬可到省城。如果六弟、九弟在省城,就可以当面交给他们;如果没有人在,那么家里就专门派人去取,或是各位兄弟有谁愿意到省城去一趟也可以。今年考核官员大概在五月中旬,孙准备四月中旬到园中去用功读书。

孙儿的妻子现在已有喜了,大约七月的时候就可以分娩。孩子们都很好。家里今年增添了一个老妈子,开销比去年稍多一些。这次升官,庆贺酒席等大约用去一百两银子,东拼西凑,还不至于窘迫。不知有没有喜报到家中来,如果已经来了,花销不能太多。孙十四日引见,他如果是在二十八日以前送到喜报,便是真的,赏他们四五十两银子就够了。如果是四月份才送去喜报,那么就是省城人伪报,赏几两银子就可以了。但不知家里景况如何,还恳求祖父大人告诉我才好。

孙儿双膝跪地,向爷爷汇报。

家书感想

作为祖父的人,最牵挂自己的孙儿情况。作为孙儿的要及时给

祖父汇报自己的情况.让老人家放心。

序言

在古代,家书是远在异乡的游子与家里亲人之间的书信。在交通和通信都不发达的时代,家书是唯一沟通远方游子和故乡亲人的渠道。其中字字都蕴涵着游子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以及做人做事的智慧感悟。

即使是在一二十年前,书信仍然是人们沟通的重要渠道。当今通信手段的日新月异,给人们互通信息、交流情感提供极大方便的同时,也无形中给具有悠久历史的家书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现代社会,亲人之间仍然通过家书交流的现象极为罕见。传统的家书文化日益淡出人们的视野。这对我们到底意味着什么呢?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去思考过这一问题。

其实,家书文化不仅仅在于它的形式,更在于其中所蕴涵的精神实质。民间家书,尤其是名人家书,记录了时代的变迁,折射出不同家庭浓浓的亲情,是传统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著名的家书,包括古代的颜氏家训、朱氏家训、以及众多古代名流家书,近代的纪晓岚、郑板桥、林则徐、曾国藩等清朝名人家书等,连绵数千年,承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血缘文化,构成了融世态、亲情、个性为一体的独特文化现象。诸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天涯海角众游子,亲人家书心贴心”这些名句,就是家书文化魅力四射的极好写照。纵观古今史实,充分证明了家书文化所具有的重要价值。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验证史实,填补某些史料的空白。现在流传的历史多为官方或代表官方观点撰写的,其中既有忽略遗漏,更有刻意回避淡化,即使史实无误,但不少细节也含混不清。因此,考察某些关系人或名人的家书,往往能起到验证史实、排除误判和厘清细节的作用。

第二,弘扬美德,告诫修身励志。许多优秀名人家书,不仅体现了写信人的胸怀抱负、情操气节、人格情趣,而且充满了对亲人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他们通过家书,把自己阅尽人世沧桑、历经岁月风骚的正反经验,告诫晚辈,激励亲人,把家书变成言传身教的励志模板。像诸葛亮诫子书和曾文正家书,就是很著名的家书名篇。这些家书既讲为官、从学、处世、交友之道,又倡导谦让、孝悌、节俭、睦邻等中华美德。如曾国藩在家书中说:“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万不可以兼营并鹜。”就是告诫子弟,做事不要浅尝辄止,一定要专心致志。家书中体现的这些思想一直以来被人们所推崇。

第三,具有很高文学欣赏价值。许多名人家书,谙世态,显真情,语见哲理,文显华采,算得上是文学佳作。如傅雷家书因富有文学品位,又寓教于文,许多人都把它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

正因如此,多读读古人的家书,尤其是名人的家书,对每个人都是大有益处的。本书主要收集了曾国藩以及其他古代名流雅士的家书,可以说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希望读者在阅读这些家书的时候能够找到共鸣,学到有益的知识。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1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