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物故事全书》是一套专门为少年儿童编写的大型人物故事丛书,由蔡景峰等编著的这本《济世名医(美绘版)》就是该套故事丛书之一,收录了扁鹊、华佗、张仲景、葛洪、孙思邈、王惟一、宋慈、李时珍、吴有性、王清任这十位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的故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济世名医(美绘版)/中华人物故事全书 |
分类 |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
作者 | 蔡景峰//刘金沂//李亚东//杨文衡//赵澄秋 |
出版社 | 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中华人物故事全书》是一套专门为少年儿童编写的大型人物故事丛书,由蔡景峰等编著的这本《济世名医(美绘版)》就是该套故事丛书之一,收录了扁鹊、华佗、张仲景、葛洪、孙思邈、王惟一、宋慈、李时珍、吴有性、王清任这十位中国古代著名医学家的故事。 内容推荐 蔡景峰等编著的这本《济世名医(美绘版)》讲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各个时期的10位著名医学家的故事。为了让少年儿童喜欢读、读得懂,编者和作者依照历史记载,采取了普通话口语讲故事的形式,用几个或者十几个最能够体现人物特点的小故事,把人物的生平事迹讲述出来。这样写出来的故事,既真实可信,又有声有色,读起来也不费劲儿。本书还约请画家,配画了彩色插图。图中的人物服饰和装饰、用具和兵器,也都是参照历史资料绘画的,读者从插图中也能获得许多知识。 目录 扁鹊 开客店的小伙子 “起死回生” 讳疾忌医 和巫术誓不两立 扁鹊之死 华佗 麻沸散 巧治怪病 编“五禽戏” 料事如神 剖腹治病 二请华佗 不愿只为一人治病 名医之死 张仲景 学医心诚 学无止境 最怕马虎 同病不同治 经方大师 “和扁鹊一样” 写书 葛洪 炼丹术的故乡 拜师求艺 在广州 修炼丹药 打死疯狗 一代名医 孙思邈 民间医生 富人病和穷人病 母子得救 吃心补心,吃肝补肝 葱叶导尿 阿是穴 忘年交 人命贵于千金 王惟一 宋慈 这也是学问 千古名著 镰刀捉凶 救灾 李麟 从小爱花草 立志行医 要修本草 离开太医院 您就是我的先生 穿山甲怎样吃蚂蚁 我哪敢不懂装懂 捉蛇 我来试试看 刻书 一部医药学巨典 吴有性 原来是两种不同的病 谁是“凶手”? 为什么鸡病猪不病? 王清任 有错就要改 刑场观察 我不怕挨骂 四十二年的心事 试读章节 吃心补心,吃肝补肝 山里得大脖子病(也就是甲状腺肿大)的人很多。得了这种病的人,轻的是脖子又粗又大,重的会在脖子前面长出一个大肉瘤,真是又受罪又难看。为了治好这种病,孙思邈可真是费了不少心思。 在给病人看病的过程中,孙思邈发现正常人的气管比较容易摸到,而得大脖子病的人气管就很难摸到了,只能摸到软乎乎的、一块一块的小疙瘩。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了弄清究竟,他就到屠宰场看人屠宰牲口。那时候,北方人宰羊的比较多,他就专门看羊的气管。 他发现在羊的气管两边,有两团三角形的小肉,外形有点像盾牌。他问了屠宰场的师傅,知道这东西叫靥(ye)。人得大脖子病会不会就是靥的毛病呢?他回到家,又细细地查阅起医书,发现几百年前,医书上就提到一种叫瘿(ying)的病,正是由于这里肿大引起的。书上还说,用海藻可以治这种病。看到这儿,孙思邈高兴极了: “太好了,终于找到办法了!” 但是,问题又来了:海藻是大海里的东西,这里离大海一千多里地,到哪里去找呢?孙思邈好容易弄到了一些,立刻给几个病人吃了。没过几天,这几个病人的病就好了。这一下,病人一传十、十传百,都来找孙思邈治大脖子病。可是,海藻早就没有了。孙思邈发了愁。 可巧有一回,他到一个老乡家串门,见这个老乡正在炖猪心吃。孙思邈很奇怪,因为当地人一般是不吃猪心的,就问道: “您干吗吃猪心哪?” “我常听人说‘吃心补心,吃肝补肝’。这两天,我心口这地方有些不舒服,就吃几个猪心,治治心病。” “吃心补心,吃肝补肝。”孙思邈心里一动,“对,这么说就可以用牲畜的靥来治大脖子病了。” 他立刻找来一些羊靥,让几个病人吃了。果然,病人的病很快就好了,甚至比吃海藻还要好得快些。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得大脖子病是因为人体里缺碘。羊靥里含有丰富的碘,所以治这种病特别有效。 葱叶导尿 有一天,一个病人来看病。孙思邈见他双手捂着肚子,嘴里不住地“哎哟、哎哟”直叫,就急忙让他坐下,问他哪里不舒服。病人痛苦地说: “我已经好几天撒不出尿了,小肚子都快胀破了。您快给我想想办法吧。” 孙思邈给病人做了详细的检查,见他的小肚子胀得鼓鼓的,轻轻一碰就叫唤。孙思邈立刻配好一服利尿的药,让他喝了下去。谁知,病人还是撒不出来,反而胀得更难受了。 孙思邈想,喝了药还是尿不出来,肯定是尿道出了毛病。这种病他还是头一次见到,应该想个什么办法呢?他忽然闪出一个念头:能不能把一根管子插到尿道里,把尿引出来呢?对,就用这个办法试一试。可是,用什么样的管子才合适呢?太硬了、太粗了都不行。这一下,孙思邈可犯了难,急得他直在屋子里转悠。忽然,他看见邻居的一个小孩子正拿着根葱叶吹着玩,眼前不禁一亮。 “对,就用葱叶来试试。”孙思邈找来一棵新鲜的大葱,把一根葱叶洗干净,又把葱尖掐掉。然后,他小心翼翼地把葱叶插到病人的尿道里,再用嘴对着葱叶吹了口气。只见病人的尿顺着葱叶哗哗地流了出来。 孙思邈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人工导尿术的人。现在导尿当然不用葱叶,用的是橡皮管。但是它们导尿的原理都是一样的。 阿是穴 有一天,一个中年病人让人背着来找孙思邈看病,一见面就问道: “孙大夫,您还记得我吗?” 孙思邈记起来,这个病人前些日子曾经来看过病,说大腿根儿的地方疼得厉害。孙思邈给他开了几服汤药。今天他又让人背着来了,怕是病没见好,就忙问道: “您的腿是不是还疼啊?” 病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是啊,吃了那几服药好像不太管用,这两天疼得更厉害了。” “吃药不管用,就扎针吧。”说着,孙思邈从针盒里拿出一根针,扎了起来。可是,一连扎了好几个穴位,病人还是说腿疼。孙思邈心想:书上写的几个治腿疼的穴位都没见效,会不会还有其他治腿疼的穴位呢?想到这儿,他就用手在病人的腿上一边按,一边问:“这儿疼不疼?……这儿呢?” 按了许多部位,病人都一个劲儿地摇头。当孙思邈用手按在一个新的部位的时候,病人忽然失声叫了起来: “啊,是……就是这儿疼!” 孙思邈立刻在这个部位上扎了一针。一会儿,他又把针拔了出来,对病人说: “您起来走走,看腿还疼不疼?” 病人半信半疑地站起身,慢慢地朝前走了几步,然后转过身惊喜地对孙思邈说: “嘿,真灵啊,果真一点儿都不疼了。” 孙思邈也很高兴。他想,应该把这个新发现的穴位记下来,写在书上。可是,该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想了一会儿,他突然记起刚才扎针的时候,病人不是说“啊,是,就是这儿”吗?就叫它“阿是穴”吧。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没有固定位置,哪儿疼就在哪儿扎针的穴位,都叫作“阿是穴”了。 P76-81 书评(媒体评论) 我读到了《中华人物故事全书》,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是一部好书啊!这么完整系统的一套书,确实有流传和保存的价值。 ——故事爷爷孙敬修 我读了《中华人物故事全书》,非常赞赏。读后令人爱不释手。我相信:这套丛书对于弘扬爱国精神,传播中华文明,普及历史知识,提高青少年的思想文化素质都会起很好的作用。 ——著名历史学家戴逸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