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珠以降金庸之外最具有才华者!
司马翎作品,蒙尘三十年,重现江湖!
古龙写作的启蒙源头,黄易写作的灵感源泉!
《饮马黄河》是司马翎创作后期辉煌之作。书中将人物的武功修为与道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按照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创造出新意十足的“武侠气势论”, 致使传统武功技击由“花拳绣腿”的浮光掠影中解放出来,而进入精神、心灵的玄妙境界。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饮马黄河(上下品读珍藏本)/司马翎作品集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司马翎 |
出版社 | 当代世界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还珠以降金庸之外最具有才华者! 司马翎作品,蒙尘三十年,重现江湖! 古龙写作的启蒙源头,黄易写作的灵感源泉! 《饮马黄河》是司马翎创作后期辉煌之作。书中将人物的武功修为与道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按照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创造出新意十足的“武侠气势论”, 致使传统武功技击由“花拳绣腿”的浮光掠影中解放出来,而进入精神、心灵的玄妙境界。 内容推荐 《饮马黄河》是司马翎创作后期辉煌之作。书中将人物的武功修为与道德修养结合在一起,按照孟子所言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创造出新意十足的“武侠气势论”, 致使传统武功技击由“花拳绣腿”的浮光掠影中解放出来,而进入精神、心灵的玄妙境界。书中借着主角朱宗潜的无上智慧,逐步解开狼人、黑龙寨、冰宫、东厂领导人的身份之谜,将悬疑、推理运用于武侠作品中,大大增加了可读性,体现出司马翎创作后期主要的作品风格。 目录 上册 第1章 英雄救美 第2章 禁果奇功 第3章 波谲云诡 第4章 鞭刃无情 第5章 豪气凌云 第6章 红粉知己 第7章 一登龙门 第8章 分尸大阵 第9章 冰宫雪女 第10章 敌乎友乎 第11章 扑朔迷离 第12章 为师屈膝 第13章 香饵诱敌 第14章 冰宫绝艺 第15章 天罗地网 第16章 师恩难报 第17章 虎尾春冰 第18章 罪魁祸首 第19章 请君入瓮 第20章 真相大白 第21章 最后胜利 第22章 如此师徒 第23章 正邪合作 第24章 以毒攻毒 第25章 香闺藏身 第26章 佛门救美 第27章 奸邪肆暴 第28章 笑里藏刀 第29章 天翻地覆 下册 第30章 生擒活捉 第31章 雌雄斗智 第32章 迷仙秘窟 第33章 智救群豪 第34章 兵分两路 第35章 霹雳暴雨 第36章 柔情妒意 第37章 第三势力 第38章 携手同盟 第39章 画地为牢 第40章 生死一线 第41章 千古艰难 第42章 请命求方 第43章 斗智拼命 第44章 险死还生 第45章 计取红花 第46章 重振雄风 第47章 雄才大略 第48章 一击之威 第49章 英雄时势 第50章 力挽狂澜 第51章 翻云覆雨 第52章 步步危机 第53章 古潭魅影 第54章 纵横捭阖 第55章 转败为胜 第56章 余情袅袅 第57章 威加武林 第58章 饮马黄河 后记:一代宗师司马翎——武侠小说的新时代意义——宋德令 附录一:真善美重现江湖——宋德令 附录二:女权的江湖·江湖的女权——司马翎笔下的女性——林保淳 附录三:司马翎武侠作品首次出版年表——真善美出版社 试读章节 午后的骄阳,无情地曝晒着大地,树木野草都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在那荒凉的旷野中,一个白衣少女轻灵迅快地踏过深茂野草,接着躲藏在一堆又高又密的草丛中。 她一头乌黑发亮的秀发,披垂肩际,有着挺秀的鼻子,小巧红润的嘴唇和澄澈深邃的双眸,这一切,组合成一张美丽的面庞,却自然流露略带忧郁的气质。 这时她惊恐地转动眼珠,从草丛缝隙中向外窥视,在她藏匿之处数十丈之内,一群银衣大汉正展开搜索,人人手提刀剑,在午阳之下,不时闪耀出一阵刺眼的强烈光芒。 这一群劲装大汉,约莫有二十余人,个个动作矫健,散布的面积甚广,不时发出一种奇异的“呜呜”声互相联络,这呜呜之声,此起彼落,忽远忽近,越发显得声势浩大和使得气氛特别紧张。 那白衣披发少女听得一阵步声迫近,而且似是向她蹲伏之处奔来,不由得全身一阵发抖,幸而四下草木都被山风吹动,所以她虽是弄出簌簌的声响,却不致惹起敌人的警觉。 一名面目粗豪的劲装大汉在左方出现,相距极近,白衣少女好像想闭起双眼不去瞧看,但终于鼓起勇气瞪大眼睛向左方望去。 突然间,一道雪亮刀光破开茂密的野草,向她面门迅急劈落。那白衣少女骇得全身一震,竞不会闪避。说时迟,那时快,这把长刀却突然停止,刀尖离她面门只不过尺许之远,那雪亮的光芒和森森的寒气,实在令人畏怖惊恐! 那大汉虽是一刀向草丛中刺落,但双眼却游望着别处,敢情他并不是发觉了白衣少女而出的刀,只不过是随手劈刺探道,免得被匿伏在草丛内的敌人暗算之意。 他把左手捏着的一枚银制哨子放在口中,“呜呜”地吹起来,每一次是连续三下短音,想是向首领表示不曾发现敌踪。 白衣少女从袖中摸出一把尺长的匕首,绿色的皮鞘上,镶嵌着许多珍宝,极是贵重华丽,她咬咬牙,轻轻拔出匕首,只见那仅有数寸长的锋刃,呈现蓝汪汪的颜色。 那劲装大汉转个身,一面查看走过的来路,一面倒退着继续移动。 他一只脚刚落在白衣少女的匕首旁边,她玉腕向前一送,匕首锋刃无声无息地刺透那大汉的厚皮裹腿,扎人肉内。 她此举原本很无聊,因为小腿既非人身要害部位,而且那匕首甚短,至多使对方疼痛一下而已。 然而那劲装大汉却面色一变,手中长刀作出刺扎反击的姿势,同时张口想叫,但这两种动作都没有做到,便即僵硬地仆倒在草丛之中,毫无声息。 白衣少女双手发抖地把匕首归鞘,这个大汉已是丧命在她手底的第五个人,她一想起这一点,就仿佛见到自己的双手染满了鲜血。 白衣少女在面前的地上拾起一枚银制哨子,那是对方想开口大叫时掉下的。 四下传来“呜呜”的声音,她侧耳听了一阵,发觉这一大群追兵已经移前了十多丈,心中微感安慰,正要起身向相反的方向奔逃,忽听一声哨响迅速移来,她立刻晓得不对,因为这一声哨声不是连续的三下短音,而是一下长音,其次这吹哨之人本已到了前面,现在却是回身奔来。 她虽是感到惊慌,但仍然猜得出这变故的原因,莫非是领头之人发觉少了一个部下,所以回身寻找? 当下把银哨放在嘴中,连吹三下短音,果然“呜呜”哨音起处,又转了回去。 她不敢再逗留,起身张望一下,这旷野中地势起伏,到处都有树木山石和高长茂草,见不到一个人影,于是拔脚便向相反方向奔去。 但见她有如一头白鸟般地贴地低飞,身法甚是迅速轻灵,她便是倚靠轻功迅捷,才能屡次漏网脱身。 片刻间,她奔入一座山谷之内,这座山谷尽是峻峻岩石,草木不生,她心想此处不能藏匿,须得尽快离开。正要举步,忽见右方的一片陡峭石壁下面,有个宽大的山洞,洞前有数十块石头齐整地叠起,恰好把洞口封住大半。 她一望而知,这些石头乃是人力叠起,因此心中甚感奇怪,忖道:“我被那一群恶汉追赶至此时,沿途数十里不见人迹,但这儿却有个山洞遗留人力的痕迹,难道这个山洞之内还有人居住不成?” 她本来不是好奇多事的人,这时却不知如何很想探看究竟,踌躇了一下,终于向那斜坡奔去,眨眼间,已奔到石壁底下那山洞前面。 洞口的上半截仍然空着,因此她打算从叠起的石块攀上去,瞧瞧洞内情状。 突然间,听到一阵脚步声,回头一望,只见四名银衣劲装大汉疾快奔入谷内,他们见到白衣少女在石壁下,已不能再往那边奔逃,下来的话,又被他们截住逃路,不由得都纵声大笑,甚是得意。 他们“刷”地散开,然后一起向斜坡迫近。白衣少女骇得不住发抖,这时她已放弃了逃走之想,双腿一软,贴着洞口石墙坐下。 最左方的劲装大汉察看这地势一眼,喝道:“余忠,在底下把守,用不着上来。” 那个名叫余忠的大汉应了一声,迅即退落谷中。这为首的持剑大汉和另外两个持刀大汉,霎时间,已迫近洞口,他举手拦住其余两人,说道:“这个妞儿大模大样地坐下等候咱们,定必有诈,你们须得小心留意,如若她出手反抗,格杀不论。” 要知他们这一帮人马为了擒拿这个少女,已经伤亡了五名弟兄,因此他们现在可真不敢小觑此女。 这为首的大汉目光转到石洞上,打量了一下,发觉其中的古怪,更加戒惧于心,不敢冒失扑过去出手。 那白衣少女已经横下心肠,任从命运摆布,于是瞧也不瞧对方一眼,右掌探人左袖之内,握住匕首,心想:“我只要割破手指头,剧烈无比的毒刀,立刻就结束了我的性命,唉!我的性命虽然不值钱,但可怜两位师姐毫不知情,日日在庵中苦等我把消息带回去……”想到此处,不由得幽幽长叹一声。 那为首的银衣大汉喝道:“你是乖乖地跟我们走?还是要我们动手拿下,绑起来扛回去?” 她没有回答,另一个持刀大汉沉声道:“这妞儿一味装聋作哑,手段却十分毒辣,依我说,这就一刀杀死,既替受害的弟兄报了仇,又省得咱们少帮主胡思乱想。”P1-3 序言 中国的武侠小说有旧派与新派之分。旧派武侠小说虽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出发点,但如果没有新派武侠小说,就不可能提高武侠小说的品位。在今天能对广大读者产生吸引力的武侠小说,主要是新派而非旧派。 在新派武侠小说中,影响最大的自然是金庸和古龙,但形成新派武侠小说盛况的,却绝不只是依靠他们两位。所以,对其他有成就的新派武侠小说和在旧派武侠小说向新派转型期间的突出作品也应给予重视和研究。何况现在的武侠小说创作已面临又一次转型期;为了促使武侠小说的新的一轮高潮的到来,对前一阶段的武侠小说创作加以总结,以便从中吸收经验教训I,其重要性已日益显示出来。这就使上述的作家研究工作更有其必要性。 在这一类型的武侠小说家中,我认为司马翎是特别值得注意的一位。 司马翎生平 司马翎本名吴思明,生于1933年,广东汕头人。少年时期受到较好的文化教育。1947年随家人移居香港,开始接触还珠楼主、白羽、王度庐、朱贞木、郑证因等人的武侠小说,对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书尤为喜爱。1957年至台湾入政治大学政治系,次年发表武侠小说《关洛风云录》,一举成名,因而他休学一年,集中时间与精力创作武侠小说,及至《剑气千幻录》(1959)和《剑神传》(1960;《关洛风云录》续篇)分别在台港报上连载,遂获得了更大名声。大学毕业后,虽担任过《民族晚报》记者、《新生报》编辑等职,但其主要精力仍用于写武侠小说,发表了很多作品,成就也更为卓著,在当时台湾受到热烈欢迎。古龙曾说:“……在台湾早期的武侠小说家中,我唯一‘迷’过的只有司马翎,他算得上是个天才型作家。记得当年为了先睹为快,我几乎每天都待在真善美出版社(出版武侠小说的出版社。——引者)门口,等着看司马翎的新书。”(见叶洪生《武侠小说谈艺录》中的《当代武侠变奏曲》,台湾联经出版公司,1994)可见其影响之一斑。在香港也很受重视,金庸对司马翎的小说就颇为喜爱。据其自述:“我生平最开心的享受就是捧一本好看的武侠小说来欣赏一番。现今我坐飞机长途旅行,无可奈何,手提包中仍常带白羽、还珠、古龙、司马翎的武侠旧作。”(见金庸《飞狐外传》最新修订版《后记》,台湾远流出版社,2003)但他在1971年后,主要从事商业经营;晚年偶有所作,也已不能与其以前的媲美。1989年逝世于故乡汕头。 司马翎的创作历程 司马翎武侠小说的创作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从中可以看到其艺术成就是怎样不断提高的。其第一阶段始于《关洛风云录》的创作。这也是他在旧派武侠小说的基础上跨出新的脚步的时期。 他写这部小说虽在通常被目为新派武侠小说创始人的梁羽生、金庸之后,但从作品来看,似乎并没有受梁、金的影响。因为金庸的最早两部小说——《书剑恩仇录》和《碧血剑》多少有些政治内容:前者含有对乾隆皇帝的批判,后者则对崇祯皇帝和李白成都作了批判。梁羽生的政治色彩比金庸的还明显一些,他的《萍踪侠影》以及赞美清初反清志士的作品就是明显的例子。《关洛风云录》却全无这样的内容,其主线乃是武林门派之间的恩仇以及分属这两个门派的青年男女间的情场波折,这正是旧派武侠小说的传统题材。——我对这两种题材毫无轩轾之意,只是想说明司马翎在这方面接受的乃是旧派武侠小说的传统,而非以梁、金为代表的早期新派武侠小说的影响。 在写法上,《关洛风云录》所采取的也是旧派的追求情节丰富、人物众多而且描写充分展开的方法,而与梁羽生、金庸早期作品以一个主要人物为中心来安排情节有别。例如,《关洛风云录》的第一主要人物自是石轩中,但大概有一半左右篇幅所写故事(例如阴无垢与其母亲、德贝勒与珠儿的故事)是既与石轩中不相干,也与第二主要人物——石轩中的恋人朱玲无直接关系的。这在旧派武侠小说的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等书中是常见的,严格说来,是一种缺陷多于长处的方法,因为会导致结构的散漫。是以金庸、梁羽生的早期作品摒弃这种方法是有道理的;司马翎继续使用,则正说明了他的作品实渊源于旧派武侠小说。不过,司马翎在后来的作品中,对这种方法作了改进,因而其作品既除去了结构散漫之弊,而又能保持情节丰富、人物众多、且具有较多丰满形象的优点。 总之,他并不是在梁羽生、金庸的早期作品影响下从事创作,而是在旧派武侠小说的熏陶下走入这一领域的。换言之,他终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杰出作家之一,完全是自己探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 那么,《关洛风云录》的超越旧派武侠小说之处又何在呢?这就是在人物描写中对人性的复杂性的开始重视。 这部小说的最主要人物石轩中是崆峒派的徒弟,他奉命下山为师门报仇,却与对头的徒弟朱玲恋爱。后来在与对头比武时落下悬崖。脱险后寄住一乡绅家中,于是又产生了种种感情上的纠葛。这些都不脱旧武侠小说的范畴。例如,敌对双方的青年男女之间的恋爱以及情场波折,早就见于王度庐的《鹤惊昆仑》。但在石轩中身上体现出来的人物的特点却是旧派武侠小说中所没有见到过的。他受旧道德的熏陶很深,对所谓淫邪之行极为憎恶。救他的乡绅已经年老,却有两个年轻的妾:她们不安于室。于是石轩中就对她们进行惩罚;以致一瘫一哑,后者从此就礼佛修行。看到她的这种凄凉的情景,他又产生了疑问:“这个尚是花信年华的少妇,从此青灯黄卷,永绝尘缘,难道是命该如此,不应得到人间欢乐?可是我也没有做错呀!她是应该受惩罚的。……”(16章)又如书中极其凶残的恶魔邓牧,却在不经意间为一个善良的人家所感动,不但无私地帮助他们脱离患难,而且收那家的女孩子为义女,并对她产生了真挚的父爱(30—31章)。像这样的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描绘,不但为旧派武侠小说所无,而且也是在梁羽生和金庸的早期作品中所未见的。 这样的好处,大致有二:一是使人物真切可信;二是使许多情节发生出于意外的变化,但又全在情理之中。如石轩中后来遇到危难时,就因邓牧的义女的援助而脱险(51章)。所以,《关洛风云录》的情节的曲折、奇幻,不仅在于事件设计的巧妙,还在于对人性的复杂性的掌握。这是《关洛风云录》超越旧派武侠小说的一个重要方面。 司马翎创作的第二阶段,是从《圣剑飞霜》(1962)开始的。 在这一阶段里,不但人物描写中的上述优点继续保持和发扬,在女性人物的塑造上尤有重大的突破。如《饮马黄河》(1964)中的春梦小姐和雪女、《剑海鹰扬》(1966)中的端木芙、《丹凤针》(1967)中的云散花,其才能的出众、性格的鲜明不仅在旧派小说中所未见,在新派小说中也可谓别开生面。像云散花那样的美丽、善良、热情而又勇敢、无所顾忌的女性,就其感情的丰富、个性的自然鲜明而论,是在其后的古龙的小说中也很难看到的。只可惜作者自己似乎对她不无偏见,正与梁羽生对《云海玉弓缘》(这恐怕要算是梁羽生写得最好的作品)中厉胜男的偏见相仿。 此外,司马翎在这阶段的小说中还有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结构的完整已成为作品的共同特点。一般以一个或两个主要人物为主,所有情节都围绕这一中心而展开,因这一个或两个人物的经历和遭遇都很复杂,所以情节丰富而曲折。例如《饮马黄河》,其男主人公要解决一系列问题:谁把他师父变作狼人?谁是一个残忍的暗杀集团的首脑?许多武林高手是怎么失踪的?怎么报自己的家仇?在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过程中,他遇到种种困难,有了好多意外的朋友和敌人,也有不同类型的男女感情的纠葛,因而波谲云诡,悬念迭起。 另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对推理小说的功能的吸取。在《圣剑飞霜》中,出现了一个神秘的凶徒,并且谋杀了少林寺方丈,嫁祸于男主人公皇甫维。经过侦破,才发现这是一位少林寺高僧。在这以后,司马翎作品中就常有此类内容,而且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如《饮马黄河》的侦破暗杀集团首脑、《剑海鹰扬》的侦破谋杀端木家族的凶手、《血羽檄》的侦破极乐教教主等。其中最突出的是《浩荡江湖》,整个作品由好几个疑案构成,案中有案;案件侦破、罪犯受惩之日,也就是作品结束之时。这样的武侠与推理的结合,也是古龙小说的先声。 司马翎创作的第三阶段,是从《檀车侠影》(1968)开始的。这是其写作技巧更为圆熟的时期,上述优点有了进一步的体现。 以《檀车侠影》来说,主人公徐少龙的性格相当有特色。他具有为国为民的热忱,勇敢,机智,不畏牺牲;渴望爱情,但又能为了事业而牺牲爱情;同时也追求刺激,企图以声色的享受来缓解其危险的生活所导致的紧张感。这样的人物,是金庸、梁羽生等人的作品里所没有的。《神雕侠侣》的杨过、《笑傲江湖》的令狐>中虽然也有点“邪”,但没有这样厉害。《鹿鼎记》里的韦小宝虽然也贪财好色、嗜赌如命,但那是另一种类型,不像徐少龙是自觉地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所以,在徐少龙身上,更充分地显示了人的复杂性,无论是较之司马翎以前的小说,抑或是较之金庸等人的作品。同时,徐少龙的这种性格,是在其打入五旗帮的过程中,随着其工作的进展、危险程度的增加而逐步地显示出来的,因而具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其女主人公连晓君和另一女性石芳华也都写得丰满而各具个性。 在结构上,《檀车侠影》相当完整而集中,严格地随着徐少龙的行动而展开情节。其中虽有少数故事似乎可有可无,但都具有重要作用。例如,徐少龙有一次在饭馆里遇到一个飞扬跋扈的青年,为了掩蔽自己的身份,不得不与他周旋。那人要徐少龙到一个船上去送封信,徐少龙不得不去。他在船上碰到了两个妇女,然后就回来了。这似乎全是闲笔,但到后来,徐少龙两次得到了船上那个年长妇女的帮助。一次是内力大伤而又受到强敌逼迫之时,她帮他恢复了内力;一次是在重伤垂死之际,她把他带走了,并且声称可以把他救活。同时,作者为徐少龙安排了许多陷阱和看似难以克服的障碍,而徐少龙都运用他的机智、匪夷所思地一一解决了,因而整个作品都充满着深具吸引力的悬念,一个刚去,一个又来。 在武侠和推理的结合方面,《檀车侠影》也相当突出。徐少龙的任务是要查获五旗帮中一个贩卖人口的集团。这任务是在作品开始不久就提出的,以后虽逐步地取得进展,但直到作品结束,才弄清楚了这个集团——甚至整个五旗帮——的首领并非帮主钟抚仙,而是其副手袁琦;钟抚仙倒是受袁琦支配的。 总之,司马翎创作的第三阶段所形成的种种长处,在《檀车侠影》中得到了完整的体现和进一步的发扬。 也是属于这一时期的《玉钩斜》,在上述的特点以外,还具有悲剧色彩。作品中有三个年轻而美丽的女性:一个武艺高强,冷傲孤独,最后受重伤而死;一个温柔善良,但患上了麻风症;一个生在巫婆之家,生活没有温暖,结果投入空门。此书所写的实是人生的不幸,具有哲学意味。这在武侠小说中也是少见的。 司马翎小说的成就和地位 综上所述,司马翎的武侠小说具有如下特色:内容丰富,情节紧张曲折而绝大部分作品不流于怪诞;显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并含有较细腻的心理描写;多数作品结构完整并与推理相结合。换言之,他既充分吸收了旧派武侠小说的优点,克服了它的缺陷,又较充分地、多方面地体现了新派武侠小谠的优越性,在武侠小说史上实具有重要地位。可惜的是:他的作品没有像金庸似地经过一道最后的润色、修整的过程,因而不能呈现像金庸作品集那样焕然一新的面貌。 章培恒 后记 台湾初期(1950-1974)武侠小说的阅读代表了民众休闲活动的大宗选择,笔者的一位老师曾特别指出武侠小说有很大的安定社会人心的作用,在思想禁锢的当时是非常开明、务实的说法,现在回顾则尤其颇具见地。 历久弥新的司马翎 司马翎小说伴随我度过少年成长期,当时我只觉得非常好看,比别的武侠小说都要好看。旅美三十多年以来,自研究所到就业,自成家到为人父,还是经常重读他的书,除了初期它帮助我克服乡愁以外,它也给我带来很大程度的精神松弛、天马行空的幻想空间。随着人生经验的累积,慢慢地我开始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与体验,我发现他的作品除了令人一看再看,百看不厌,完全具备了小说的艺术美的功能以外,书中更蕴含着丰富的学养,除了纯文学及儒释道三家大宗学说以外,举凡天文、地理、医卜、星相、风水、古玩、字画等杂学亦是无所不包,且均能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书中情节内,并往往加入其独到见解,又完全没有学究气息,简直妙不可言。于是我们在享受其作品生动活泼的叙述、引人入胜的情节之余,也无形中受益良多。休闲的小说阅读竟然成了一趟知性之旅,也许这即是为什么知识分子最喜欢他的作品的原因。事实上它的确经得起时代考验,历久弥新。 头脑的体操 不同的人读司马翎作品有不同之感悟,但有一点是大家所公认的,即是他的作品充满了推理、斗智并及谋略的境界,不若日本推理小说及西方侦探小说为了推理而推理,司马翎的推理乃是借着书中人物之日常生活所表现,人物之间的互动随着脑中的思考一步一步细腻地展现出来,合情合理,绝无简单的好人变坏人、坏人变好人的随机、单薄、无章法的情节出现,复杂的人性在此显微镜式的剖析之下清楚地呈现出来,结局或许出乎意料,但过程绝对平实合理,令读者不自觉地作了一次头脑的体操,大呼过瘾。难怪有一位高科技企业主持人自承阅读司马翎作品有助他企业管理,比坊间企管谋略之类的书生动实用得多。我愿在此大胆建议教授心理学、人际关系学、企业管理学、策略学、谈判学及相关学科的老师们将司马翎作品列入参考书目之列。 生命科学新页 司马翎丰沛的创作力除了表现在对于人性深入、细微并发人深省的剖析外,也创意十足地表现在对于武学的诠释上,当我们看到他在《帝疆争雄记》中将诗词歌赋化入鞭法中,一面吟诗,一面发鞭,令人叹为观止;在《饮马黄河》内将绘画泼墨笔法的意境融入剑法内,又是更进一层;而武功精进到极致便进入了精神境界,在多部作品中揭示“心灵修炼”、“气机感应”、“以意克敌”等武学至理(也可看成人生哲理),令人赞佩不已;读者在此心神俱醉之余,又非常惊喜地发现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教授多年来所从事的气功研究居然可部分证实司马翎作品中对于武学之描述,我们老祖宗之道家养生学问与司马翎武侠小说之创新想象居然在现代科学内巧妙结合,此不啻为未来生命科学之发展谱下新的一页!(大陆对气功等相关学问之研究已行之有年,亦颇有成就,名之“人体科学”,笔者认为将在近世西方生命科学领域据一席之位。李教授宣称他个人后半生之学术研究将着重于此项领域。) 武侠小说的社会功能 武侠小说名家上官鼎认为司马翎是天才型作家,古龙对司马翎推崇备至,台湾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张系国誉之为“武侠小说家的小说家”,著名武侠评论家叶洪生分析司马翎在台湾武侠文学创作史中居于承先启后之关键地位,著名武侠评论家林保淳教授对司马翎作品亦推崇备至,先父宋今人先生(真善美出版社创办人)高度评价司马翎为“新派领袖”,他的作品传统与创新兼顾,文字结构严谨,各类情节首尾相应全书,数十部作品中人物与情节多彩多姿,而且绝少有两部作品雷同者,诚然不可多得。作品中多处不着痕迹地指出人类社会中法律与礼教的价值,遵循人性良知良能的必然,读者在趣味性的小说阅读中,潜移默化之间对于我中华文化固持之忠、孝、仁、义等美德,无形中有了深一层的领悟,也因此司马翎作品在小说之社会功能上作出了一个良好的示范。 全球华人的共同感情 旅美三十多年,对于中华文化之依恃日深,个人高度期盼:当此新世纪,面对欧美科幻小说及日本推理小说,因为有了司马翎小说,我们更可以充满自信地说:“我们也有具中华文化代表性的大众读物,它的名字是——武侠小说!” 宋德令 书评(媒体评论) 在台湾早期的武侠小说家中,我唯一“迷”过的只有司马翎,他算得上是个天才型作家。记得当年为了先睹为快,我几乎每天都待在真善美出版社门口,等着看司马翎的新书。后来一集追一集地等烦了,一时技痒才学着写武侠小说。 ——古龙 我最欣赏的武侠作家唯有金庸与司马翎,尤其是司马翎,我觉得他是目前台湾武侠界的第一把交椅,他的作品非常有内涵,而且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胆直接,非常真诚、毫无虚假,卓见哲理、俯拾即是……创造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有血有肉的武侠天地!……我在武学方面所重视的精神与气势,是受了司马翎的影响。 ——黄易 我生平最开心的享受就是捧一本好看的武侠小说来欣赏一番。现今我坐飞机长途旅行,无可奈何,手提包中仍常带白羽、还珠、古龙、司马翎的武侠旧作。 ——金底 吴先生(司马翎)的文字清新流畅,略带新文艺之风,一反过去讲故事的老套。武侠小说之中所谓“新派”,吴先生有首先创造之功;誉之为“新派领袖”,实当之无愧。 ——台湾真善美出版社创办人(始于1950年) 宋今人 (司马翎)并不是在梁羽生、金庸的早期作品影响下从事创作,而是在旧派武侠小说的熏陶下走入这一领域的。换言之,他终于成为新派武侠小说的杰出作家之一,完全是自己探讨的结果,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他)对于人性的复杂性的描绘,不但为旧派武侠小说所无,而且也是在梁羽生和金庸的早‘期作品中所未见的。 ——复旦大学杰出教授、中国文学史专家、武侠小说研究学者章培恒 把斗智提升到与武功并驾齐驱的地位甚至更高一筹,是司马翎对“武学”的最大贡献。司马翎通过层出不穷的奇遇和美不胜收的斗智,展现了人性的精妙深微,讴歌了人类的无穷智慧,为中国的武侠小说开创了独树一帜的一大宗派。在今天21世纪大陆新武侠崛起之际,本人郑重指出:司马氏剑法是值得新一代作家认真继承并发扬光大的。 ——著名学者、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庆东 可以用很多词语概括司马翎小说创作的特点,例如新派、现代化、智慧风貌、学识渊博等等。但司马翎最根本的特点,应该是对人性的深切了解和热衷呈现。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著名武侠研究学者 陈 墨 司马翎小说的男主角通常都品貌端正,有很强的道德感,但同时又不是笨人,是在很多次的道德淬炼之中,使得自己在原本具有的正义感的基础上,更显出侠义精神来。他们与敌较量时都靠气势取胜,这种气势来源于浩然之气、正大刚直之气,所谓“至大至刚,集义所生,沛然莫之能御”。 ——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台湾“中华武侠文学学会”创会会长龚鹏程 “智慧型”的女侠,是司马翎最钟爱、最乐于刻画的,因此出现的频率也最高。同时,司马翎所赋予女性的“自主性”,实际上无异暗示了“女权”的未来的合理发展。 ——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教授、台湾“中华武侠文学学会”会长林保淳 以游戏开发者的角度来看,司马翎的作品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希望有机会能将司马翎的武侠世界通过游戏的平台介绍给现在的年轻人,让他们也能感受大师的内心世界。 ——台湾智冠科技集团董事长 王俊博 如果论博学,司马翎和金庸是不相上下的,而且司马翎的文笔也是一流的。他的斗智和气势开创了一条新路、开启了一个未知的武侠领域,后来的古龙和黄易都是在“气势”和“斗智”上做文章。他当之无愧是一代宗师。只有真正对武侠感兴趣的人,对武侠真正有见识的人,才可能真正明白司马翎的价值所在。他可以作为武侠写作者学习时必学的典范。 ——《昆仑》《沧海》作者、大陆新武侠领军人物凤歌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