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讲述李嘉诚中国式处世智慧的震撼之作。
李嘉文创作的《李嘉诚的处世之道》首次亲口讲述70年创业生涯与处世心得,深入浅出,条分缕析,理论高度与实战深度交相辉映。
新浪微博、豆瓣、微信、各大财经媒体、管理论坛,百万读者口碑热议,好评如潮!
解读华人首富的创业神话,汲取商界奇才的成功智慧。
一部做人处事经验谈,一部谋事经商智慧书。
不了解李嘉诚的人,更多的只是看到他的财富。其实财富本身不足以让他显得不凡与高贵,李嘉诚之所以显得不凡与高贵,更在于他深谙做人的真谛与做事的法则。
万科董事长王石、联想创始人柳传志、阿里巴巴董事长李嘉诚、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著名天使投资人蔡文胜等企业界、管理界大佬口碑力荐!
在中国当下的社会中,要获得一定的成功,必然与其做人做事的方法有着莫大的关系。会处世,方能成事,小事业也能变成大事业;做生意,要先学会做人,只要人在,一切皆有可能。处世之道,就是事业的根基,是财富的源泉。华人首富李嘉诚以其七十余年的商业生涯证明了,要想获得成功,说话有方法,做事有讲究,处世有学问。
在这本由李嘉文创作的《李嘉诚的处世之道》中,年近九十的李嘉诚分别从吃苦、立德、低调、不止、时机、竞争、人际、思变、诚信、舍得、回报和传承这些方面讲述了自己处世的规则和理念。书中文笔轻松幽默,故事经典鲜明,贴近现实,对症下药。李嘉诚将亲身体悟和盘托出,如话家常一般从细节入手,阐释具体的处世技巧,总结深刻的为人之道。
读完这本书,您将吸收李嘉诚一生的处世之道,明悉待人接物、做人做事的各种规则,让您忍得住、站得稳、走得远,最终成就一番巅峰事业。
序
第一章
吃苦:苦难生活是人生最好的锻炼
穷富不是命中注定
苦难生活是人生最好的锻炼
立下远大目标,才有压力和动力
脚踏实地的人才能有大成就
时间是创造财富的本钱
只要一息尚存,就有继续作战的本钱
第二章
立德:厚道是品德,更是利益
在别人无助的时候,帮一下他们这是有益处的
我做人的宗旨是刻苦做事,善待别人
管理好自我尤为重要
应该给员工机会去改正错误
多为员工考虑,让他们得到应得的利益
领导全心协力投入热诚是企业最大的鼓动力
第三章
低调:树大招风,保持低调
对于成功的商人来说,名誉比赚钱更重要
不过分显示自己就不会招惹敌意
成就加上谦虚,才是最难能可贵的
钱是社会创造出来的财富,不应该被浪费
家和万事兴,一家人幸福最重要
第四章
不止:永不满足是成功向上的前提
没有人可以掌控你的未来,只有你自己掌舵
勤奋是个人成功的要素
打工是收效最缓慢的投资
具有判断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
善于学习的人能领会和掌握未来
最终还是事在人为
只要有钱赚,就是一门好买卖
第五章
时机:真正懂得时间和机遇价值的人才懂得如何成功
快一点儿就是赢
眼光放在世界大市场的是大商人
好景时绝不过分乐观,不景气时也不过度悲观
经营企业,“知止”两个字最重要
好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好,坏的时候不要看得太坏
第六章
竞争:竞争即搏命,更是斗智斗勇
竞争中抓住主动权,才是长远之道
做生意不需要学历,需要的是全力以赴
选择什么样的对手很重要
了解细节,经常能在事前防御危机的发生
现金流是正数才是王道
境界不同,结果就不同
第七章
人际: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必须给合作伙伴留足够的利润空间
不要把朋友变成对手,要把对手变成朋友
成就事业最关键是有人能帮助你
有方圆之性,做方圆之人
善待他人,乐于助人
诚恳待人,别人才会以诚相待
第八章
思变:只要有眼光,任何地方都有机会
准备足够的信心和耐心,去等待和创造每一个生意机会
商业意识渗透进一举手一投足
有商业细胞的商人,赚钱可以无处不在
谁不思考未来,谁就没有未来
公司的速度必须快,必须有创意
人弃我取,人取我弃
进退之间,捕捉更好的机遇
第九章
诚信:名誉是第二生命,有时比第一生命更重要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拥有多少次成功的机会
信誉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法宝
一经承诺,便要负责到底
与人相交要诚实可靠,避免说大话
让敌人都相信你,你就成功了
第十章
舍得:做生意,首先要有分享的意识
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
不能贪心,要给自己留后路
节省自己,但要对别人慷慨
发展中不忘稳健,稳健中不忘发展
吃亏有时是一种福气
第十一章
回报: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
对其他需要你帮助的人有贡献,乃真财富
我首先是一个人,再而是一个商人
内心的富贵才是财富
基金会是我的第三个儿子
相比生意,我对汕头大学更用心
多做点儿有益的事是乐此不疲的
第十二章
传承:创业艰难,守业更加不易
年轻人有自己的理想,要学会尊重
太多的物质反而有害
寻找继任者非常重要
教会孩子做人的道理
子孙要选择自强之路,独闯天下
附录
李嘉诚生平大事
李嘉诚简历
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介绍
核心业务
附录
李嘉诚演讲
在那“零”和“非零”间(李嘉诚2002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人性的迷失能否复归(李嘉诚2003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Are you ready?(李嘉诚2004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内心的天空(李嘉诚2005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打倒“差不多先生”(李嘉诚2006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活出你的故事(李嘉诚2007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自负指数(李嘉诚2008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超越梦想的人生(李嘉诚2009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我们都是“80后”(李嘉诚2010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柠檬汁人生观(李嘉诚2011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我很在乎未来(李嘉诚2012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现实的造梦者(李嘉诚2013年在汕头大学的演讲)
在父亲李云经的影响下,李嘉诚从小酷爱读书,见到书就爱不释手,从书中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父亲教育他做人要真诚,做事要坚毅,这些道理从小就深埋在了李嘉诚的骨子里,对他的人生道路和在生意场上如鱼得水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最初,李嘉诚的理想是成为一名教育家,而不是商人。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40年,为了躲避战祸,李嘉诚的父亲带着一家人逃往香港,想觅得一处安身之所。可是世事艰难,在生活的艰辛与家庭重担的双重压力下,父亲病倒了。在李嘉诚14岁的那一年,父亲李云经不幸去世,如晴天霹雳,李嘉诚的人生从此改变。
父亲在临终时将母亲和弟妹的生计都托付给了李嘉诚,只留下一句:“阿诚,这个家以后就要靠你了,你要把这个家维持下去啊……”
李嘉诚从父亲那里接过来的不是丰厚的遗产,而是一家的生计问题。为了兑现对父亲的承诺,也为了能够让家人过上好日子,14岁的李嘉诚谢绝了舅舅资助他继续上中学的好意,开始外出打工挣钱。因为李嘉诚深知,有人可以帮你一时,却没有人可以帮你一辈子:有人可以帮你一事,却无人可以事事帮你。
残酷的现实和生计问题就这样逼着李嘉诚放弃了教育家的梦想,走上了打工之路。毫无积蓄的李嘉诚只有从打工仔做起,由于年龄小而又瘦弱,他几经挫折才在茶楼找了一份堂倌的活儿。在茶馆干活的日子,他每天工作15个小时以上,起早贪黑是常事,但李嘉诚并没有怨天尤人、自怨自艾,他坚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凭着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李嘉诚努力奋斗,越挫越勇,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最终从一个穷小子成长为大富翁,登上了成功的巅峰。
李嘉诚的成功告诉我们,穷与富,失败与成功都不是命中注定的。不思进取的富人也可能沦落为乞丐,努力进取的穷人也会有朝一日家财万贯,只要肯努力,肯想办法,就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
古语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马克思也曾说:“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整的路途,只有不畏劳苦沿着峻峭山路攀爬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每个人都有远大的梦想,但再高再大的梦想也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在通往远大目标和理想的道路上,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不要对这些困难低头,要做的是迎头面对困难,从这些困难中看到机会,很多成功的人士就是这样一路迎着挫折而上,最终成功的。
美国著名的企业家、新闻集团董事长兼行政总裁默多克曾对朋友说过这样一段话:“你像一只白老鼠,你聪明,受过高深的教育,但你没有艰苦奋斗、挣扎求生的本能。我是一只褐色老鼠,我可能是一个不可教育的家伙,但是我能够吃苦耐劳、不怕牺牲;如果我的一条腿陷在夹子中,那么为了脱身,我会把那只陷在夹子中的腿弄断而在所不惜。”正是因为拥有了这种逆境求存、壮士断腕的顽强精神,才使得默多克在他的经商生涯中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和困难,并且在磨难中奋起,逆转困境,收获巨大成功。
一次,一个在生活中事事不顺的年轻人向一位颇有成就的智者请教,为什么自己拼命拼搏,却屡受挫折,一事无成,是不是自己命中注定穷困一生?如果是这样,那自己还需要奋斗吗?
智者笑着让年轻人张开手掌,在和他聊了事业线和生命线后,又让年轻人攥紧拳头,然后对年轻人说:“刚才我们说了事业线和生命线,那么你的命运线在哪里?”
年轻人下意识地回答:“在我的手里。”听了年轻人的回答,智者不再说话,而是微笑着看着年轻人,年轻人略一思索,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自己的命运一直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从那以后,年轻人只要一遇到挫折,就会攥紧拳头,在心中默默地说:“我命在我,不在天。”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年轻人最终小有成就。
有些人在生活中遭遇一点点挫折,就会变得心灰意冷,从此一蹶不振。而有些人则不同,他们能够坦然面对逆境,把逆境看作是一种人生挑战。他们会在困境中看到机遇,而不是在困境中对未来望而生畏,止步不前。和故事中的年轻人一样,如果李嘉诚一味埋头在困境中挣扎,只求解决温饱,那就不会有日后的“塑料大王”了,那些站在成功巅峰的人并不是一朝一夕就攀登上去的,他们也是经历了很多磨难、很多挫折,并在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向了成功之路。P3-5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习惯论》中写道:“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作为商人,李嘉诚也是非常认同这个观点的,他坚信“思路决定出路,脑袋决定口袋”。李嘉诚认为经商不是斗兽场你死我活的搏命,而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持久作战。为人处世也是如此。
李嘉诚对自己的一生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不是天生的富家公子,奋斗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李嘉诚1928年7月29日出生于广东潮州,1940年日本入侵广东后,他随父亲流落到香港讨生活。他当过茶楼的服务员,做过卖货的推销员,还当过柜员。在艰苦的环境中,李嘉诚没有随波逐流,他努力提升自己,不断完善自身,17岁时就被升为业务经理。22岁的李嘉诚成功创业,创建了长江塑胶厂。当了老板之后,他没有放松下来,而是以更加紧凑的节奏工作,每天至少工作15个小时,非常敬业。
在李嘉诚的商业版图中,没有投机取巧,只有兢兢业业;没有偷奸耍滑,只有稳健发展;没有唯亲任用,只有重用人才……
李嘉诚认为:“人生有没有既定命运,我不知道,但每一天我们在那“零”和“非零”间选择,我们其实正在不断选择自己一生的命运。没有人可以为你打造未来,只有你才知道怎样去掌握。人生之路在于不断探索,而不是乞灵于迷信。”所以,他一生勤勉,认真工作,正直做人,在李嘉诚的眼中,“生长与变化是一切生命的定律,昨天的答案未必适用于今天的问题,只有你的原则才是你生命导航的坐标,只有你的情操才是你鼓舞生命的力量”。
在为人和处世这两方面,李嘉诚几乎都做到了极致,他做人做到了最好,最正直、最无私、最勇于奉献;在处世中,李嘉诚与人为善,.事事为他人着想,宁肯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让别人获利。在李嘉诚的处世之道中,他从不看重一些虚名和财富,李嘉诚认为赚钱的目的不是享受,而是更多地回馈社会,帮助他人。他常说:“对人要守信用,对朋友要有义气,今日而言,也许很多人未必相信,但我觉得‘义’字,实在是终身用得着的。”
现在,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都知道李嘉诚的名字,李嘉诚的名字响彻了全世界,李嘉诚并未为此而骄傲。他亲身演绎了从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小子到华人首富的神话,他白手起家的商业经历令多少人为之敬佩。但这些对李嘉诚来说,不过是人生的一个过程而已。李嘉诚所要分享的不是获取财富的手段,而是宝贵的人生历练。
李嘉诚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大家都视他为人生偶像,希望能够通过李嘉诚的人生,学习为人处世的方法,为自己的人生提供一点儿借鉴的地方,本书正是为了满足广大读者这个需求而编写的。
本书辑录了李嘉诚的一些人生智慧语录和人生经历,通过精辟的阐释令读者对李嘉诚跌宕起伏的一生赞叹的同时,也能吸收到一些精髓,为自己所用。本书分为十二个大章,分别从吃苦、立德、低调、不止、时机、竞争、人际、思变、诚信、舍得、回报和传承这些方面,分门别类地将李嘉诚的一生进行了梳理和整理,读完本书,希望能够帮助读者站在李嘉诚这位“巨人”的肩膀上,早日成就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