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null 内容推荐 本书聚焦中国书法经典的媒介化议题,对书法发展与社会历史文化变迁的关系进行阐述,在传播学研究和书法史研究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中国书法经典在历史中生成,可归纳为文化纪统、审美传统与知识系统等结构性维度。作者将中国书法经典媒介化的进程和效果描述为“与古为新”,中国书法经典的媒介化,在文化纪统上演绎了象征性权力塑造,在审美传统上实施了主体间性对话,在知识系统上操作了人的主体性递归。本书运用媒介考古学和考据学的研究方法,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个向度观照书法经典的媒介化变迁,将书法史与文化史、社会史、政治史统合起来,对历代书迹、书史、书论进行考古,从书法的物质载体、文化技艺和社会话语的变迁中打捞出分散的叙事,强调历史“缺席的在场”,揭示中国书法经典的多样性、丰富性及其复现性、仍新性。中国书法的发展处于从古典话语向现代话语转换的进程之中,“与古为新”的媒介化动态实践可以为中国书法的“两创”提供有益启示。 目录 绪论 第一章古典语境下中国书法经典的媒介化建构 第一节道进乎技:书法的媒介本质和本体意涵 第二节浑融感知:书法的审美主体与符号互动 第三节随物赋形:书法的传播载体与呈现空间 第二章中国书法经典媒介化与文化纪统 第一节汉字构造:"人即媒介"的自然性和生命性书写 第二节正草交替:文化一统与文化转折的话语重组 第三节字学规范:儒家价值和王政话语的工具模型 第四节书礼约定:文本伦理与文化规训的日常渗透 第五节言外之意:自然-诗-哲学的话语网络 第三章中国书法经典媒介化与审美传统 第一节纵横可象:从形质到神采的认识图式 第二节出入法度:作为媒介基础的"技艺"的体验与复现 第三节书风流派:媒介主题的"变体"和流动 第四节碑帖各异:重写传统与重构复数主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