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吏生涯
班超是扶风平陵人。他的长兄就是著名史家,《汉书》的作者班固。班固名声很大,被汉明帝召到京城当兰台令史,班超也带着母亲,随行到洛阳。因家中贫寒,班超常为官署抄抄写写来贴补家用。抄写生涯很是枯燥无味,收入又低微。有一次,班超抄书抄得心烦,扔下毛笔说:“大丈夫应当像当年傅介子、张骞那样到域外去建功立业,博取封侯进爵的荣耀,岂能整天在笔墨之间虚耗光阴!”别的抄书人都不理解并取笑他。班超曾请人为自己看相,那相面人说:“你这位先生,虽然现在是个布衣书生,但将来要在万里外封侯进爵。”班超问为什么,相面人说:“你生得燕颔虎颈,燕能飞、虎食肉,这是万里封侯的面相呵!”
明帝偶然向班固问起其弟的情况。班固说班超正为官府抄写文书,获取佣金来奉养老母。明帝就让班超也担任兰台令史之职。不久班超不知犯了什么过失而免官回家。班超虽然丢了职务,但名声已经在外。永平十四年(72),国戚窦固出征匈奴,就征用班超为代理司马,从此打开了班超立功边疆的大门。
名扬鄯善
班超在军中立了战功,窦固觉得他很能干,就派他和郭恂一起出使西域诸国,说服他们脱离匈奴。
班超与郭恂带了三十六名随从,首先到达鄯善。都善王对班超一行招待甚周,后来突然怠慢起来。班超估计一定有匈奴使者到来,设法证实后,就召集三十六名随从一起饮酒,商量对策。有人提出要让郭恂一起商议,班超认为郭恂是文官,胆小怕事,恐怕会泄露机密。当夜正是月黑风高,班超领众人直奔匈奴使者的驻地,留十人在营后埋伏,要求他们见到火光就鸣鼓大呼,其余人随班超从正面发动攻击。班超顺风放火,杀人大帐,当场手毙三人,随从则奋力斩杀帐中匈奴使者和卫士共三十余人,其他匈奴兵都被大火烧死。第二天,班超提了匈奴使者的人头去见鄯善王。在班超的晓喻下,鄯善王决心归汉,让儿子到汉地为人质。初战告捷,窦固把班超立功事上报朝廷,明帝就正式任命班超为军司马,专门去联络西域各国。
班超凭借在鄯善立下的威名,轻易地招抚了于阗王,随即赶往疏勒。当时疏勒王已被倚恃匈奴的龟兹王所杀,由龟兹人兜题来充当疏勒王。班超派手下田虑前去招降,田虑一到疏勒就擒下毫无戒备的兜题。班超随后赶到,召集国中文武,谴责龟兹王无道,并立已故疏勒王的兄子忠为王,疏勒国人大为欢喜。
安抚西域
翌年,汉明帝去世,焉耆国趁汉朝国丧,攻杀了西域校尉陈睦;龟兹、姑墨也连连发兵攻打疏勒。班超亲自守盘橐城,和守疏勒王城的忠互相呼应,坚守了一年多。可是,朝廷因都护陈睦阵亡,怕班超独木难支,就下诏书命班超回京。班超刚离疏勒,疏勒的都尉黎弁就自杀而死,到了于阗,于阗王公官吏都哭着说:“汉使者就像我们的父母,真的不能离开!”纷纷抱住班超的坐骑,不肯放行。班超大为感动,竟不顾诏命,调转马头,又回头奔向疏勒。
疏勒自班超离开,又投降龟兹,并和尉头国联合一气。班超回来,立即逮捕反叛者,并出兵攻打尉头国,杀敌六百余人,疏勒重新安定下来。
班超一鼓作气,率疏勒、康居、于阗、拘弥四国兵力共一万人马,攻打姑墨国的石城,大获全胜。班超遣使报捷,并请求朝廷发兵支援。朝廷命假司马徐干带一千人马来援。班超又打了一个胜仗,再次上书要去宣慰乌孙诸国。汉章帝正式任命班超为将兵长史,颁给鼓吹幢麾,以壮军威,并任徐干为军司马。过了数月,朝廷又加派和恭等人,率八百军士来援。
班超投笔从戎
成语“投笔从戎”意即弃文从武,放下笔杆参军,这典故就出在西域名将班超身上。东汉扶风安陵人班超,因为家境贫寒,为了维持生计,只好给官府做些抄抄写写的工作。有一天,他把笔往桌上一丢,感叹地说:“大丈夫如果做不出别的大事业,也应该像张骞那样到边疆去为国家创业立功啊!怎么能安闲地和笔砚打一辈子交道呢?”班超感叹之日,也正是东汉初军中急需用人之时。汉明帝招募勇士,班超真的“投笔从戎”了,被任命为假司马。窦固派他带兵进攻伊吾,他与呼衍王战于蒲海旁,“多斩首虏”,大获全胜,因而受到窦固的赏识。此图出自清末民初马骀的《马骀画宝》。P23-24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东汉史专家谈其对东汉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
从光复行动的血雨腥风中走来
○四○ 班超投笔从戎
书生意气,投笔从戎,燕颔虎颈,和合西陲
○四一 天下母仪马皇后
东汉王朝是外戚为祸的渊薮,唯马皇后卓然不同
○四二 耿恭孤军守边城
耿恭孤军守边城,至今冷月照汉塞
○四三 多才多艺的张衡
寂寂读书台,夜夜汉时月
○四四 孔僖的家学
孔氏家学自千古,何由后来枉附庸
○四五 无神论者王充
熬得过目百家书,赢得《论衡》辟神篇
○四六 窦宪勒铭燕然山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呜呼!
○四七 杀手立军功
杀手建功,本属自然,何必贬褒
○四八 蔡伦造纸的故事
蔡伦制麻纸,厥功在人间
○四九 许慎与《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体系完整的字典
○五○ 女学者班昭
班昭的《女戒》,是中国封建时代女的行为规范
○五一 温和的外戚——邓骘
该在青史上留下的,还是要在青史上留下
○五二 关西孔子杨震
杨震是精通一经的儒生,但不妨其是一个清白吏
○五三 连环政变
—群官宦两个乳母,就把东汉推入政治黑暗深渊
○五四 班勇再通西域
东汉与西域“三通三绝”和班氏父子有难分之缘
○五五 跋扈将军
梁冀当政之时,也许是东汉王朝最黑暗时期之一
○五六 太尉李固
李固明知为政艰辛,却硬是走上这条不归之路
○五七 桥太尉舍子执法
舍子执法是吏治失制时的振奋人心的一服猛药
○五八 名士郭泰
标榜清高嫉世,故作清流姿态,就不是名士郭泰
○五九 夜袭承明门
官宦作恶引起了承明门之变,也导致第二次党锢
○六○ 不畏强御的陈蕃
大丈夫应当清扫天下,怎能扫一室?
○六一 “万事不管”的老官僚
当清正的人越是倒霉的时候,自己的官位却越高
○六二 李膺舍身执法
如为执法而需准备合身时,那就不正常了
○六三 范滂临刑
东汉末年,既要清高的美誉,又要长寿,是不可能的
○六四 张俭望门投止
为了自己逃生,连累许多无辜,决不是名士所为
○六五 儒学东流
博学大儒的辈出,说明东汉儒学的醇厚和高涨
○六六 大恶人段颖
功勋卓著,人品低下,马武段颍,前后呼应
○六七 名将风范
名将如名士,以风骨气节安身立命
○六八 前后十腰银艾
凉州三明张奂有幸定边安民十腰银艾
○六九 潜夫王符
情操高洁,潜夫有论,缝掖一介胜使君
○七○ 赵壹不拜权贵
身怀奇才,名动京城,不拜权贵,屈仕郡吏
○七一 太平道与五斗米道
太平道五斗米道,行道不同,历史作用也不同
○七二 西园八校尉
西园敛财,平乐黩武,也许不完全是灵帝的昏招
○七三 屠夫国舅
国舅竟然是屠夫,谁说东汉讲究门第?
○七四 十常侍
十常侍是东汉官宦乱政的殿军
○七五 董卓正传
边将董卓的介入政治中枢,应该说是一次偶然
○七六 医圣太守张仲景
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是何等良知磅礴的胸怀
○七七 一生蒙冤的蔡伯喈
多才多艺却一世蒙冤,为人所理解有多难
○七八 名士的荣誉
名士在某种程度上是察举制度的产物
○七九 四世三公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四世三公不一定是天下健者
○八○ 循吏和酷吏
循吏和酷吏之间,确实没有本质上的差别
○八一 桓灵之间的太学生
太学生原本是一个自在的群体
○八二 遁世者的档案
每一个遁世者都有一段可待寻觅的心路历程
○八三 一个人世的书生
恃傲嫉世的书生常见,坦荡人世的书生难觅
○八四 宦官中的君子
任何阶层任何群体中都有君子都有小人
○八五 士林外史
如果要说士人有什么一成不变的特质,恐怕不易
○八六 渤海名士孔融
“座上客恒满,樽中酒不空”是孔融性恪的另一面
聚焦: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
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尽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借助现代化手段尽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获。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字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字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揭示故事内核,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词,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赞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程念祺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本书是江建忠编著的分册《漫漫中兴路(下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东汉)》,讲述东汉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
东汉王朝作为西汉王朝的后续,同样为中华民族生成史作出过辉煌的贡献。收拾旧河山、再建新朝纲、循吏安黎民、良将定边陲、外戚擅朝政、阉宦乱宫闱、吏士遇禁锢、诸侯裂四方,交织成一幅东汉帝国盛衰图。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江建忠编著的分册《漫漫中兴路(下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东汉)》,讲述东汉公元8年至公元220年的中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