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下大乱到诸侯割据,从三国鼎立到重归统一,三国既是一个波澜壮阔、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一部弱肉强食、尔虞我诈的生存史。《只三国不演义(2我笑世人看不穿)》承接第一部,从刘备三顾茅庐得到诸葛亮辅佐写起,到关羽败走麦城被孙权杀害告一段落。作者刘不备以其一贯的幽默而机智的笔调,还原波谲云诡的历史真相,揭示三国英雄的成长轨迹,把英雄请下神坛,不再怪力乱神,不再状智成妖,不再天命悠归,使人物回归本色,让历史恢复原貌。全书语言轻松活泼,融入当下流行语汇,史料翔实可信。作者在讲叙的过程中,把权谋跟人性融合得恰到好处,既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让读者有思考的余地。
《只三国不演义(2我笑世人看不穿)》简介:乱世出牛人,牛人生乱世!一群嗜血的牛人,以大地为砧板,以众生为鱼肉,肆意PK,轮番上阵,遵“天意”,逆“天道”,玩权术,弄权谋,为的是不做龙套帝,争当男一号,开辟了一个古今争说的时代。
刘不备出品的《只三国不演义(2我笑世人看不穿)》以史实为依据,去伪存真,把英雄请下神坛,不再怪力乱神,不再状智成妖,使人物回归本色,让历史恢复原貌。读罢一部《只三国不演义》,悠然开悟:历史如晦,世事如棋,天翻地覆,沧海桑田,永远不变的是人性。
读《只三国不演义》,品乱世哲学,得治世智慧。
第一节 灭黄祖
刘备在荆州那里,虽然得了一个诸葛亮,天天与他聊天灌水,觉得如鱼得水,但由于仍然是借着刘表的地皮,处境一点不容乐观——如果刘表是个有远大理想的老大,他能容下刘备这样的人吗?即使容得下刘备,让刘备在那里吃喝拉撒,生活很丰富多彩,但也会像原来老曹那样,会死死地压住你,不让你有抬头之日,让你生活很腐败,但心情超郁闷。这样的日子,刘备是一点不欢迎的。现在刘表当然不是这样的人,刘表现在虽然是荆州的第一把手,手下有地盘、有部队,但从来没有别的想法,只是很傻很天真地想着,把这个荆州老大当到死的那一天,然后再把这个位子免费转给他的儿子。
可人家答应吗?
曹操不答应,孙权也不答应。
你想想,刘备在这样的人那里过日子,他能过得爽吗?
而且,曹操现在还只是把刘表的事放到议事日程上,具体行动还没有——当然,他也已经在邺城修了个大池子,作为训练水兵的基地,这个目标是什么,只有脑子全是水的人才不知道。而孙权却已经派兵过来,跟刘表的首席大将黄祖干了起来。
孙家从孙坚光荣牺牲的那一天起,就把黄祖当成头号死敌,一有时间、有精力就过来猛打黄祖一把。以前孙策这样,现在孙权也如此。
不过,这次孙权出来打黄祖,并不是他自己主动发布命令的,而是那个甘宁劝说的结果。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甘宁是东吴集团里顶尖高手之一,属于三国时代一流猛男,但他的来历就很少有人知道了。
甘宁本来是巴郡人,从小就不是个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好学生。这哥们仗着肌肉发达,力气超级强,就组织了一批街头烂仔到处打打杀杀,看谁不顺眼就手起刀落,工作开展得很嚣张,居然在腰间都挂个铃铛,大家只要一听到铃响,就知道甘宁来了。
他曾在刘璋开始当权发生那场动乱时,跟一群蜀中本土人一起高举过打倒刘璋的旗帜,但被打败。他就带着八百号人过去投靠刘表。
那时他以为刘表家大业大,又有荆州这么一大块地皮,前途会无限光明。哪知,没几天他就彻底看穿了刘表的本质:只是一个呆板的读书人,除了会组织那些清谈沙龙外,品茶喝酒也很有水平,唯独对军事是一点也不知道。现在是什么时代?现在是动乱时期啊,谁会打仗谁才是老大啊。否则,你就只有等人家来杀你了。
他当然没有直接跟刘表说这些,而是偷偷卷起包袱做跳槽工作。
他本来是想跑到东吴那里,哪知,当他带着他的那队兄弟来到夏口时,发现黄祖的部队在那里把关很严,他通不过。他只得顺势又当了黄祖的马仔。开始他以为,黄祖虽然是刘表的手下,但到底还是个带兵人士,对军事应该很懂吧?他认为,只要哪个老板懂军事,就一定会重用他。
可他在黄祖手下干了3年,黄祖不但不提拔他,而且对他的态度也一点不亲切。他仍然以为,可能是没有让黄祖看到他的水平,所以黄祖无法重用他。
后来,孙权打过来,黄祖被打了个大败,而且败得很难看,败得差不多被孙权的马仔凌操当场俘虏。这时,甘宁出现了,他一箭过去,正好命中凌操的要害,当场让凌操成为东吴的革命烈士。黄祖这才逃得性命。
甘宁救了黄祖那条老命,便再次很傻很天真了一次,认为,老黄再怎么人品不优秀,这回也该重用他一把了吧?
可黄祖仍然是那个态度,对甘宁的态度一点没有改变。连那个都督苏飞也觉得黄祖太过分了,多次在黄祖面前说甘宁是个好人,有道德有能力,又救过老大的命,完全够格当老大最铁的死党,提拔重用这样的人对老大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黄祖听这样的话多了,不但没有提高对甘宁的认识,反而觉得甘宁不是个好鸟,还天天派人去做甘宁部下的思想工作,动员那些人不断地跳槽离开甘宁。甘宁当然不愿意了,多次想离开这个混账的地方,可又怕被老黄一把抓获,那就只有死啦死啦的有,所以只得天天郁闷地活着,一点没有办法。
苏飞很同情他,就把甘宁请来喝酒,在饭局上对他说:“我已经多次在黄老大那里推荐过你。可黄老大一点不鸟我的话。看来你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前途了。我看,你还是离开这个地方,投奔其他老大为好。”
甘宁一听,望着苏飞很久,才说:“我也有这个想法啊。可现在哪能出去呢?”
苏飞说:“我有个办法。等我去向老大建议让你当邾县的第一把手。反正这个官也不大。他会答应的。你借这个机会就走你的吧。”
甘宁说那就听你的吧。
苏飞去找黄祖,黄祖觉得也不错。反正那个邾县也不是什么富裕地方,就让他在那里当老大吧,免得在这里天天看着不顺眼。
甘宁在接到任命书的那一刻,就动身离开。他根本没有到新单位报到,而是又带着他那几百号人跑到东吴那里去了。
周瑜和吕蒙看到他之后,立马知道他是个人才,便向孙权隆重推荐。
孙权一见甘宁,脸上全是笑容,一点也没有见外,好像是多年的老朋友一样。
甘宁也很直爽,直接对孙权说:“现在汉王朝只剩下一块招牌了。曹操迟早会把这个招牌丢进历史的垃圾箱。所以,我们必须要提前为自己着想。现在荆州的南部,地形很复杂,也很险要,又在我们的西边,控制着长江上游。刘表没有什么远大理想,他的那几个儿子比他还不如。所以,老大必须抢在曹操动手之前,把荆州拿下。当然,拿下荆州的前提是先搞定黄祖。黄祖这哥们现在不但年纪大,而且头脑高度进水,既没有钱也没有粮草,手下又全是一群腐败人士,除了享受之外,没有别的想法。如果咱们现在出兵,拿下黄祖容易得要命。搞定黄祖之后,我们就可以逐步拿下巴蜀地区了。”
你看这些话,跟诸葛亮的《隆中对》也差不了多少吧?现在你还认为甘宁是个只会玩命的武将吗?
孙权一听,两眼放光,说:“你说得太正确了。”
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