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诗经里的世界(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的中国故事西周)/话说中国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杨善群//郑嘉融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避让戎狄,人民跟随公亶父长途跋涉

周族传到公亶父当首领时,受到西北戎狄部落的侵扰。公亶父,有的古书上称他为“古公”,因为Ⅸ诗经》中有“古公亶父”的诗句。其实,诗中的“古”是指从前,认为直父号“古公”,是误解了诗的意思。当时豳地十分富裕,戎狄部落看了眼红,就来掠夺。起初来时只要些皮帛、珠玉和粮食,周族人为避免冲突,给了他们。戎狄贪得无厌,得寸进尺,他们竟提出要豳这块土地和豳地的人民。周族人听了很气愤,决心捍卫家园,与戎狄作战。公亶父是一个主张积德行义的人,他对百姓说:“人民立君主,是要对人民有利。戎狄进攻我们,是为了要这块地方。人民在我的管理下与在他们的管理下,有什么两样?因为我的缘故与戎狄开战,杀掉人家的父子而做君主,我不忍做那样的事。”于是,公亶父就与家人,还有他手下的少数仆从,悄悄离开豳地,渡过漆水、沮水向南行进,又越过梁山,来到岐山南面的山脚下。

豳地的人民听说公亶父走了,都说:“公亶父可是个好人啊!他仁爱百姓,从不虐待下民。跟着他,我们过上了好日子。我们不能离开他啊!”于是,一家家扶老携幼,全都跟着公亶父,长途跋涉,来到岐山下。岐山旁其他国族的人,早就听说公亶父道德高尚,为人厚道,纷纷前来归附。在公亶父修德仁爱精神的感召下,岐山之阳一年而成三千户之邑,至第三年,人口竟增加了五倍。

周族兴旺,出现崭新气象

岐山脚下原来只是一片荒原,人们称它为“周原”。自公亶父带领族人来这里定居后。生产一天天发展,百姓丰衣足食,人丁兴旺。公亶父又下令改革戎狄之俗,消除一切原始的、落后的生活习惯;正式设置了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等五官,管理民事、军事、建筑、官吏、诉讼等事务。周族至公亶父时,在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部出现了新的气象。周人认为,其族的强大,最后推翻商朝而统治天下,其发端是从公亶父开始的。因此后来周文王“受命称王”时,就追尊公亶父为“太王”。

男女之间的高尚情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公亶父娶了一位姓姜的女子作妃子。在公亶父被戎狄侵扰、悄悄离豳去了周原,又在周原领导人民建设家园的那些日子里,姜女始终陪伴着他,而公亶父爱情也很专一。孟子赞扬说“太王好色”,这里所谓的好色,不是拈花惹草,而是说太王爱他的妃子,不搞三妻四妾,像夏桀、商纣那样搜罗美女,充斥后官。正是由于“太王好色”,爱他的一个妃子,与姜女朝夕相处,他才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领导民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和加强政权建设方面。太王为全族人树立了榜样。大家都一夫一妻,互相恩爱,白头偕老,这样,社会风气自然良好、和谐,不会出现贵族妻妾满堂,穷人娶不到妻子的现象。据孟子阐述,由于太王专爱其妃,不娶其他的妻妾,因而使。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后官内没有强招来的民间女子在发出怨言,宫廷外边没有找不到妻子的丈夫独守空房。太王在男女问题上的这种高尚情操,受到百姓的衷心赞颂。P30-32

目录

出版说明

梦想与追求——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一位从事出版工作30年的资深编辑对出版创新的领悟和尝试

总序

现代人与历史

著名学者解析中华历史如何与现代读者对话,现代人如何走进历史深处

专家导言

西周史专家谈其对西周历史的最具心得的研究精华

把中国历史的秀美景致尽收眼底

本书导读示意图

前言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

从奋发有为到昏庸腐败的兴衰历程——西周

 ○○一 巨人足迹

 姜原因踩巨人足迹而怦然心动,怀孕生子

 ○○二 天才农艺师

 弃有高超的务农本领,使天下庄稼丰收

 ○○三 公刘好货

 公刘带领族众迁移,周族又发展兴旺

 ○○四 太王好色

 公亶父专爱他的妃子姜女,不搞三妻四妾

 ○○五 太伯奔吴

 太伯、仲雍为避让君位,长途跋涉,来到南方

 ○○六 季历困死

 商王文丁猜忌周君季历,竟对他加以迫害

 ○○七 文王生于猪圈

 文王的母亲道德高尚,使儿子成为一代贤君

 ○○八 恩泽及死人

 对于无主尸体,文王吩咐准备棺材下葬

 ○○九 灵台欢歌

 文王想建造一座楼台,许多人自动来参加劳动

 ○一○ 流浪汉吕尚

 姜太公流浪生活,充满着传奇色彩

 ○一一 西伯昌遭囚禁

 崇侯虎进谗言,西伯昌被纣囚禁起来

 ○一二 演绎《周易》

 西伯昌用演绎六十四卦,来排遣烦恼

 ○一三 烹杀伯邑考

 纣要求伯邑考作人质,并借故将其烹杀

 ○一四 辛甲和鬻熊

 西伯昌德高望重,周边许多贤人都来投奔

 ○一五 姜太公钓鱼

 西伯昌遇到吕尚在渭水边钓鱼,两人一见如故

 ○一六 献地送玉版

 西伯昌设计树立自己的声誉,使敌人削弱

 ○一七 虞芮人诉讼

 西伯昌抓住时机,举起灭商的旗帜

 ○一八 太姒之梦

 周王妃太姒宣传做梦,发动舆论攻势

 ○一九 伐崇大捷

 周王昌连续出兵,为推翻殷朝扫清障碍

 ○二○ 太公兵计

 姜太公满腹韬略,妙计横生

 ○二一 文王临终嘱太子

 周王昌嘱咐太子发,告以做人的道理和经验

 ○二二 盟津观兵

 周王发进行军事演习,许多诸侯前来订立盟约

 ○二三 《泰誓》鼓动

 诸侯军士纷纷会合,周王发表长篇讲话

 ○二四 险象环生

 伐纣大军一路险情,被英勇将士一一克服

 ○二五 牧野决战

 诸侯军会师牧野,纣军前徒倒戈,一败涂地

 ○二六 商容辞三公

 周王发请商容担任周朝高官,商容推辞不受

 ○二七 武王感谢殷俘

 周王发与殷军俘虏谈话,并拱手行礼

 ○二八 伯夷之风

 伯夷、叔齐反对武王伐纣,不食周粟而饿死

 ○二九 武庚与三监

 如何治理殷民,周武王采取了怎样严密的措施?

 ○三○ 箕子走朝鲜

 箕子出奔到朝鲜,武王封他为朝鲜国君主

 ○三一 治国《洪范》

 箕子从朝鲜来到周都,向武王陈述治国大法

 ○三二 周公献策

 周公的品德、智谋,在兄弟中最为杰出

 ○三三 太公丹书

 姜太公辅助武王,教给他很多谋略

 ○三四 九鼎神器

 夏禹铸成九只大鼎,夏商周君王都在争夺

 ○三五 西戎贡大犬

 西戎进献一条大犬,召公告诫:“玩物丧志○”

 ○三六 肃慎献利箭

 肃慎进献良弓利箭,武王把它作为长女的嫁妆

 ○三七 未定天保

 武王如何苦心孤诣,思索巩固政权的大事

 ○三八 金滕藏策

 武王得重病,周公祈祷,欲代武王去死

 ○三九 天动威

 周公代理行政引起成王怀疑,暴风雨产生奇迹

 ○四○ 东征平叛

 纣子武庚等发动叛乱,周公率军东征

 ○四一 《鸥鹗》诗寄意

 东征路上周公写了一首诗,成王为诗意感明

 ○四二 士兵的心声

 三年东征,凯旋归来,请看士兵吟唱的诗歌

 ○四三 封建亲戚

 东征占领了大片土地,周王室大封亲戚

 ○四四 太公就国

 姜太公封至齐国,很快富强起来

 ○四五 微子封宋

 周公封微子建立宋国,继续统治一部分殷民

 ○四六 营建东都

 东征胜利后,开始在洛邑营建东都

 ○四七 迁殷顽民

 殷贵族中的顽民,周公把他们改造成为新人

 ○四八 伯禽定鲁

 鲁国周围的夷人、戎人叛乱,伯禽奋勇回击

 ○四九 周召二公不和

 周公摄政引起召公怀疑,周公坦诚相告

 ○五○ 三诲康叔

 康叔被封在卫国,周公三发诰书,谆谆告诫

 ○五一 蔡仲改过

 蔡叔子蔡仲幡然醒悟,周公复封他于蔡

 ○五二 制礼作乐

 周公主持制礼作乐,使人民和睦,颂声四起

 ○五三 《甘棠》思召公

 召公一生勤于政事,经常巡行乡邑,体察民情

 ○五四 齐鲁霸王

 两种治国方针,造成不同结果,发人深省

 ○五五 叔侄情深

 周公成王,一对叔侄,深厚情谊,千古传颂

 ○五六 周公求葬

 周公临终要求把自己葬于东都,成王如何处置?

 ○五七 熊绎封楚

 周公把熊绎封到荆山,欲以楚国作南方屏障

 ○五八 成王惧

 成王与康王在位期间,成为西周的黄金时代

 ○五九 昭王南征

 昭王为掠夺财富,南征楚国,结果全军覆没

 ○六○ 穆王得白狼

 为征服犬戎,穆王大军进讨,结果一无所获

 ○六一 吕侯修刑

 穆王因刑法讲话,吕侯整理责成四方遵守

 ○六二 放纵远游

 周穆王最喜欢旅游,有过神话般的经历

 ○六三 造父驾八骏

 造父驾着八骏拉的马车,让穆王长驱西游

 ○六四 西域风光

 穆王朝西北长途漫游,形成极为壮观的场面

 ○六五 见西王母

 在漫游西域途中,穆王传奇故事,神乎其神

 ○六六 盛伯献女

 盛伯献上女儿陪穆王游玩,产生了一段恋情

 ○六七 寒日哀民

 穆王听说路有冻死人,他挥笔作诗,深感不安

 ○六八 高奔戎捕虎

 穆王忽遇猛虎,高奔戎上前搏斗,把老虎活捉

 ○六九 密康公得三女

 密康公骗得三个姑娘,没有上献,被恭王攻灭

 ○七○ 孝王和西戎

 周孝王在西面作了两块屏障,使西戎不敢来犯

 ○七一 奴隶买卖

 贵族把奴隶当物品,用来赏赐、买卖或赔偿

 ○七二 熊渠兴兵

 熊渠见周夷王恶疾缠身,乘机兴兵,称王称霸

 ○七三 齐哀厉之乱

 纪侯进谗言,周夷王就把齐君烹死,造成内乱

 ○七四 牧牛打官司

 牧牛因上司欺侮告状,结果被罚,又挨鞭打

 ○七五 国人暴动

 周厉王实行专制,引发国人暴动而狼狈逃窜

 ○七六 召公救太子

 召穆公为救太子,把自己儿子交出,被人打死

 ○七七 殷鉴不远

 在厉王专制年代,召穆公作许多诗歌进行劝谏

 ○七八 芮良夫怒斥周厉王

 芮国国君芮良夫,在朝廷怒斥厉王的倒行逆施

 ○七九 不藉千亩

 西周每年春天举行藉田礼,宣王即位进行改革

 ○八○ 中兴盛事

 宣王初年任用贤良,局势好转,人称“中兴”

 ○八一 秦仲之难

 秦仲惨遭西戎杀害,秦国反击西戎逐渐壮大

 ○八二 姜后脱簪待罪

 宣王终日与女人为乐,姜后使宣王猛醒

 ○八三 废长立少生乱

 宣王命鲁武公次子为世子,酿成鲁国大乱

 ○八四 杜伯射宣王

 杜伯无辜被斩,三年后有人装杜伯将宣王射死

 ○八五 取名“仇”起祸

 晋穆长子名“仇”,少子名“成师 ,造成内乱

 ○八六 地震议政

 幽王二年京城大地震,史官议论“周朝要灭亡!”

 ○八七 褒姒来历

 宠妃褒姒是个妖孽之种,这是编造出来的

 ○八八 烽火戏诸侯

 为使褒姒一笑,幽王烧烽火,让诸侯都来营救

 ○八九 宜臼怨愤

 幽王前妻所生太子宜臼被逐出宫廷,忧伤怨愤

 ○九○ 幽王之死

 申侯联合犬戎攻破镐京,幽王仓皇出逃被杀

 ○九一 讽刺诗流行

 西周末年讽刺诗,矛头直指君王和高层贪官

 ○九二 不平则鸣

 遭遇不平作咏叹诗,表达西周末年各阶层心声

 ○九三 郑桓公救国

 郑桓公在东边找了块地方使郑国免遭灭亡

 ○九四 金文宝器

 西周铭有金文的铜器数百件,都是传世珍宝

 聚焦: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的中国

序言

为最广大读者编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历史百科全书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史、又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泱决大国。中华民族早就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前赴后继,绵延百代。

作为中国人,最为祖国灿烂的过去与崛起的今天感到骄傲。

作为中国的出版人,应义不容辞地以宏大的气魄为广大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承担起传播这一先进文化的责任:努力使中国历史文化出版物,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过去相适应,与当代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现实相适应,与世界渴望了解中国的需求相适应。

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又将通过我们的出版物回赠给人民,使中华民族数千年积累起来的灿烂文化成为当今中国人取之不尽的思想宝库,让更多的读者感悟我巍巍中华五千年光辉历史进程和整个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成果。

为此,我们作了大胆的探索:以出版形态的创新为抓手,大力提高这套中国历史读物的现代意识的含量,使图书能够真正地“传真”历史;以读者需求为本位,关注现代人求知方式与阅读趣味的变化,把高品位的编辑方针和大众传播的形式有机结合起来,独辟蹊径,创造一种以介于高端读物与普及读物的独特的图书形态,努力使先进的文化为最广大的读者所接受。

经过多年的努力,这套融故事体的文本阅读、精彩细腻的图片鉴赏、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于一体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话说中国》终于将陆续与读者见面。这套书计15卷,卷名分别为:《创世在东方》、《诗经里的世界》、《春秋巨人》、《列国争雄》、《大风一曲振河山》、《漫漫中兴路》、《群英荟萃》、《空前的融合》、《大唐气象》、《变幻中的乾坤》、《文采与悲怆的交响》、《金戈铁马》、《集权与裂变》、《落日余晖》和《枪炮轰鸣下的尊严》。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以故事体文本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现代人对历史的感悟,最能产生共鸣、最能感到激动的文学样式是什么,是故事。是蕴涵在故事里的或欣喜或悲切或高亢或低回的场面。这些经典场面令人感慨唏嘘,荡气回肠。记住了一个故事,也就记住了一段历史。故事是一个民族深沉的集体记忆,容易走进读者的心灵世界,它使读者在随着故事里主人公的命运起伏跌宕之时,不知不觉地与中国历史文化进行了“亲密接触”,从而让历史文化的精华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净化着我们的心灵。因此,《话说中国》以故事体的文本作为书的主体。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历史读物注重叙述王朝兴衰的框架,以世界眼光、一流专家学者的史识来探寻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与规律,以密集的信息,弥补故事叙述中知识点不足的局限,从而使故事的感性冲击力与历史知识的理性总结达成高度的统一。它让读者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既享受了故事所带来的审美快感,同时又能寻绎历史的大智慧。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互为表里的图与文的精彩组合。

当今社会已进入“读图时代”,这一说法尽管片面,但也反映了读者的需求。在这套书里的图片与通常以鉴赏为主的图片有很大不同:

图片内容涵盖面广。这些图片能够深入再现历史现实,立体凸现每一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发展变化。透过生动的“图片里面的故事”,可以体味其中蕴涵着的深刻内容,堪称是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它们与故事体文本相关联,或是文本内容的画面直观反映和延伸,或是文本内容的背景补充,图与文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纵观整套书的图片又分别构成了一个个独立的专门图史,如服饰图史、医药图史、书籍图史、风俗图史、军事图史、体育图史、科技图史等等。

图片的表现形式极其丰富。这套书充分顾及现代读者的读图口味,借助现代化手段尽量以多种面貌出现,汇集了文物照片、历史遗址复原图、历史地图与示意图、透视图以及科学考古发掘现场照片在内的3000余幅图片。既有精炼简洁的故事,又有多元化的图像,读者得到的是图与文赋予的双重收获。

创造了一种新的读图方式。书中的图片形象丰富,一目了然,具有“直指人心”的震撼力,但在阅读过程中,尤其是在欣赏历史文化的图片中,这种震撼力很难使读者感悟到。原来他们是凭自己的文化底蕴和生活积累在品味和理解书中的图片。两者一旦产生矛盾,就不可能碰撞出火花。本书作为面向大众的出版物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阅读环境:改造我们传统的图片的文字说明,揭示图片背后的信息,让读者在读完这些文字后,会产生一个飞跃,对第一眼所看到的图片有一种新的发现和新的认识。

在《话说中国》这部书里,你将看到一个充满数字化魅力的历史百科知识体系。

数字化给我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崭新的变化,作为文化产品的创新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在这套信息密集型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里,大量运用了在电脑网络上广泛使用的关键词检索方式,以关键词揭示故事内核,由此来检索和使用我们的故事体文本与相关知识性信息。这套书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不但有自强不息的过去时,前进中的现在时,而且还有充满希望的将来时。

一则故事,一幅图片,一个关键词,都是某个有代表性的“点”,然而这个点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一个有意义的叙事单位。它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亮点,折射了我们民族的文化性格。把这些亮点连接起来,就会构成一条历史之“线”,而“线”与“线”之间的经纬交织,也就绘成了历史神圣的殿堂。点、线、面三维一体,共同建构着上下五千年的民族大厦。

著名科学史家贝尔纳曾说:“中国在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我们知道,印刷是中国引以为骄傲的四大发明之一,中国出版在世界出版史中,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灿烂篇章。然而近代中国出版落后了,以至于到今天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是在出版技艺上,还是在出版理念上,都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在本书的出版过程中善于学习、消化与借鉴,“洋为中用”,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努力把世界同行在几十年中创造的经验,学习、运用到这套书的编辑过程中,以弥补两者之间的差距。事实证明,只要我们努力了,只要我们心中有了读者,我们一样可以后来者居上。

中国编辑中的一位长者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们没有显赫的地位,却有穿越时空的翰墨芬芳;我们没有殷实的财富,却有寄托心灵的文化殿堂。”

在编辑这套书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到,中国历史文化太伟大了,无论你怎样赞美,都不为过;中国历史文化又太神奇了,无论你以何种方式播种,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今天,我们所撷取的,只不过是其中的一朵小花,还有更多更美的天地需要人们进一步去开拓。

内容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具有多种便捷实用的检索功能的中国历史百科全书。全书两千则景点故事,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八千余幅细腻反映社会生活的生动图片,立体凸显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

享誉海内外的史学界顶尖学者李学勤教授担任本书总顾问,中国韬奋出版奖获得者何承伟担任本书总策划。

杨善群、刘精诚、顾承甫等3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第一线历史学者撰写全书文字,将个人长年学术精华融于书中,倾力奉献经典而又精彩的篇章。

杨善群、郑嘉融编著的分册《诗经里的世界(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的中国故事西周)》收录西周经典故事94篇,生动地反映了西周前期君王创业之艰辛,中期君王治国的风波,后期君王昏庸残暴所造成的恶果。每一个故事都能发人深思,耐人寻味,使人得到深刻的教益。

编辑推荐

《话说中国》是一部以当前历史学研究、考古学研究、社会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为底蕴,采用人们最喜闻乐见的故事方式,配以大量精美文物照片编辑而成的新体裁中国通史类读物。在每一页上,与图文相配,插有一则历史文化百科知识卡片和中外历史大事记、历史知识的考题,组成为一部信息量巨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历史通俗读物。

本书是杨善群、郑嘉融编著的分册《诗经里的世界(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的中国故事西周)》,收录西周经典故事94篇,生动地反映了西周前期君王创业之艰辛,中期君王治国的风波,后期君王昏庸残暴所造成的恶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7: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