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生命相约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一行禅师
出版社 故宫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集结了一行禅师的三本著作:《初恋三摩地》、《般若之心》、《与生命相约》,堪称一行禅师最精彩的幸福人生三讲。

初恋三摩地:花开易谢,原本无常。听一行禅师讲初恋故事。

般若之心:微笑,不仅仅是为了自己,世界会因你的微笑而改变,听一行禅师谈《心经》。

与生命相约:生命的富足来自独处,一行禅师告诉你如何享受独处的快乐。

内容推荐

国际第一禅宗大德——一行禅师;听南怀瑾讲佛学经典,听一行禅师讲入世佛法;欧美畅销排行榜前十名;文坛才子梁文道修行导师;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生前挚友,帮助人们从迷失、虚假、烦恼的状态,回归到真实、自主、顿悟的生活中。

读一行禅师的书,你常常会忘记他的宗教身份,而是更愿意把他当作一位诗人、一位哲学家、一位心灵导师。他的文字如果抛开浸染着的佛教气息,就像一首生命绽放的诗。他用充满诗意的语言将人、动物、植物组成的大千世界,变成纸上的立体雕塑。何其简单的感悟,何其生动的说明。生命还可以再简单一些吗?当然,透过一行禅师的文字,你可以将复杂的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将所有的心看得明明白白,将自己的生命领悟得透透彻彻。你可以将这位可爱的禅师看成自己心灵的好朋友,因为你将从他那里得到爱的卫护和智慧的启迪,你将会因为靠近他而忘却烦恼和忧伤。

爱、微笑、和平、快乐、喜悦,这就是一行禅师文集全部的文字语言,里面的每一句话都在诉说爱和理解,每一句话都在传递快乐和喜悦。在这个无数心灵已经干涸、窒息的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比雨滴还要滋润的东西来唤醒生命的激情,这个时候我们与一行禅师相逢,或者这是无数缘分中的一种。当你脸上的微笑从心底绽放开来的时候,你才会明白你遇到的是怎样一种让生命上升的力量。

本书中大量精美的手绘插图,是对心灵与生命的另一种阐释,与生命相约就是感受爱和宁静,就是享受快乐和幸福,打开本书的那一刻生命的全部真相即刻显现!

目录

作者序 一行禅师:幸福就是此时此地/8

推荐序 陈琴富:当下最美好/12

译者序 明洁:又逢禅师/17

导读 明洁:绽放生命之花/19

初恋三摩地

 法雨润泽:滋润慈悲与智慧的种子/35

 初恋滋味:我喝到了世界上最甜美的水/39

 大乘佛教之始:那位隐修者和那口泉/43

 春之美:真我与真爱的相遇/48

 纯净之爱:人生若只如初见/51

 捕蛇诀窍:伐不是岸,最后仍然要放手/55

 捍卫纯真:一盒咳嗽糖浆/63

 花非花:切穿妄想的金刚石/67

 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生命就像那支香/73

 道别:我被悲伤淹没了/78

 三法印:未来怎样,取决于你/81

 溯源而上:分离,让慈悲之花绽放/85

 期待相见:后来,怎么样了?/90

 解脱之门:空,并不意味着不存在/92

 六波罗蜜:不满一茶勺的喜悦/100

 僧伽团体:种子再饱满,也需要大地的供养/104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请你微笑/108

 华藏世界:永远和佛在一起/110

 层层无尽都是花:我们的誓愿如此宏大,以至于只有海才能容纳得下/114

 一花一世界:触摸到太阳,而不被灼伤/120

 法华三昧:执著如蛇,咬伤你我/130

 不能见到佛的原因:理解得太多,才看不到真相/134

 终极层面:善哉!善哉!/138

 开门见佛:无知、分别是阻挡视线的大门/140

 步入终极空间:过去在看着未来微笑,未来也在看着过去微笑/146

 一切唯心造:寻找遗忘痛苦的手段/153

 安宁与快乐:是什么使你活着?/157

般若之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67

 五蕴皆空:空掉了什么?/169

 般若之道:一粒盐想知道大海有多咸/175

 无常万岁:没有无常,怎么能长大/180

 延续愉快:知己无知,乃知之始/184

 宇宙观:用水的眼睛来看世界/189

 不垢不净:玫瑰和垃圾/195

 富裕与贫困: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别人如彼/197

 不增不减:月亮总是月亮/204

 十二因缘:给魔鬼泡一杯茶/206

 解脱:当波浪意识到自己是水,生死便不再是伤害/210

 改变世界的话:用你的整个生命说出那三个字/212

 最珍贵的礼物:因为有你们,《心经》变得很容易接受/215

与生命相约

 《上座比丘经》/225

 《胜妙独处经》/227

 独坐独安息:放下过去,放下未来/231

 与桎梏一起生活:月亮再美,终究冰凉/235

 觉悟的基础:“得不到”与“已失去”/239

 不要拒绝世界和社会:他像一碗水中的一滴油/246

 独处带来内心的富足:我们愈努力,我们愈失落/250

 烦恼!烦恼:心生执著,不肯放舍/253

 被过去的回忆淹没:没有谁的青春永垂不朽/258

 别让自己迷失于未来:“希望”是维他命,也可能是鸦片/260

 把握当下:消除酷旱的雨水只落在当下/264

 从当下发现生命:与幸福约会,就在此时此地/270

 生命的奇迹:一件事物越脆弱,它就越美越珍贵/274

 宁静、自在、快乐的生活:明天会不会太晚?/276

 超越生死:云没有死,它只是变成了雨/279

附 一行禅师传略:荒芜岁月里的一行诗/283

试读章节

《瑜伽经》提出了三个问题:出家人怎样修行?在家菩萨怎样修行?在家菩萨怎样修得和出家人一样好?在这部经中,听完佛陀开示之后,500名在家人发心要出家;而另外200人在佛陀讲法期间已经开悟了,他们没有出家。尊者阿难陀问瑜伽长者:“你为什么不像我们一样出家?”瑜伽长者回答说:“我不需要出家,在家可以修得一样好。”

这个观点在《维摩诘所说经》中达到了顶点。维摩诘是一位在家居士,他比佛的所有弟子和随从佛陀的天上诸大菩萨都修得好。他假装生病了,佛陀遣尊者舍利弗(Shariputra)去看望他,舍利弗说:“世尊,他辩才无碍、聪明多智,请您派其他人去吧!”接着佛陀又派了多位比丘或菩萨,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最后文殊师利菩萨接受了这个任务。在探访过程中,维摩诘一再显示出他的见地比文殊师利和所有其他菩萨都要深刻。在大乘佛教的发展过程中,维摩诘的出现是很自然的。这部经对寺院制度是一个很大的冲击,它试图使寺院对外开放,使出家人以一种更开放、更积极参与的方式为社会全体修行,而不仅仅是为了他们自己。

《维摩诘经》是极其成功的,所以后来出现了它的续集——一部经是关于维摩诘之子的,一部经是关于维摩诘之女的,甚至还有一部经是关于一位曾经当过妓女的妇女的教言。这些经所要说明的意思就是:任何一个彻悟了的人都可以讲经说法。即使是一位妓女,学法修行之后,也照样可以作为人天师表。在这些经中,大乘在家菩萨的理想得到了最淋漓尽致的发挥。在《维摩诘经》中,我们看到,跟为众生的利益而修行的诸菩萨相比,就连舍利弗和目犍连这样赫赫有名的比丘也只是小学生而已。

在早期的《般若波罗蜜经》(Prajnaparamita sutras)中,有很多章句谴责了比丘们只为自已修行的态度。在(《小品般若经》(Astasahashrika Prajnaparamita Sutra)中,我们看到:如果王后与国王以外的人私通生了孩子,那么这个孩子不能说是纯正的王室血统。除非你拥有一颗觉悟的心和作为一个菩萨为一切众生而修行的心灵,否则你就不是真正的佛子。如果你只是为自我的解脱而修行,那么你不是真正的佛子。

如果出家人没有开阔的心胸,不能接受菩萨的理想、为众生而修行的话,他们就“不是真正的佛子”。在《瑜伽经》、《维摩诘经》和早期的《般若波罗蜜经》中,大乘佛教的思想是丰富而深刻的,但是这些经典的语气却带有攻击性。这大概是因为在当时要引起寺院组织的注意太困难了,所以不得不采取一种对立的态度。但到了《妙法莲华经》(saddharma Pundarika Sutra)时期,大乘佛教已经成为了一种包括学校、寺院和牢固基础的社会组织——一种由出家人和在家人一起密切合作的新型的佛教团体。所以《法华经》使用了一种调和的语气。在《维摩诘经》中,舍利弗是微不足道,但在《法华经》中,佛陀对舍利弗和他的所有弟子都显示了极大的慈爱和关怀。因此《法华经》是大乘佛教的基础,它的包容色彩向传统佛教组织伸出了友爱之手。

春之美

真我与真爱的相遇

请想想你自己的初恋。慢慢地想,回忆一下它是怎样发生的、在哪里发生的,是什么因缘把你带到了那一刻。唤起那段经历,带着慈悲和智慧深入地审视它,你会发现有很多那时你并没有注意到的东西。禅宗里有个公案叫做:“父母未生之前你是何面目?”这个公案的目的是诱请你去探索真我即本来面目。深入地审视你的初恋,努力发现它的真实面目,当你这样做时,你将发现你的初恋并不是真正的第一次,你出生时的样子也并不是你的本来面目。如果你深入地观察,你会看到你真实的本来面目和你真正的初恋。你的初恋依然还在,一直在这里,继续塑造着你的生命。这是一个禅修的课题。

当我遇见她的时候,那并不是我们相遇的第一次。否则,爱怎么会这样轻易地发生呢?如果我没有看过杂志上的佛像,我们是不可能相遇的;如果她不是出家人,我也不会爱上她。她身上有一种巨大的安详,是其他人所没有的,那是由虔诚的修行而产生的。她曾在顺化的尼众道场里修行,现在,她出现在这里,一如盘坐草上的佛陀~样安详。童年时代拜访隐修者、品尝泉水的感觉再现了,成为了我们初次相遇的一部分。在我看到她的那一刻,我在她身上看到了我向往和珍爱的一切。

她是到高地上探望家里人的,但是作为出家人她更愿意住在寺庙里。她曾听说过我教基础佛教课的事,所以希望能遇上我,但我从未听说过她。当我登上最顶一级台阶的时候,我向她问候,并请教她的名字。我们一起往寺院里走去,开始认识了。每个寺院里,都有一把住持专用的座椅,而我不得不坐在那里,因为住持要出去几天,曾请我代行他的职务。我请她坐到我对面,但她却坐到了一旁。僧团成员是从不坐在住持对面的,这是规矩。为了看到彼此的脸,我们不得不转过头来说话。

作为一位出家人,她的威仪——走路、看人、说话的方式是无懈可击的。她很安静,除非别人同她搭话,否则她不说话。她只是垂视前方。我也很害羞,看她从不敢超过一两秒钟,然后就垂下眼睛。几分钟后,我道了别,回房间。我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我知道我的安宁被扰乱了。我想写诗,但一行也写不出来。于是我开始读别人的诗,希望能使自己平静下来。P46-49

序言

幸福就是此时此地

时隔多年,我非常高兴看到自己更多的书被翻译成中文出版,并且这次出版的选集中有许多作品都是第一次以中文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我的书也是首次这么大规模地在中国出版发行。这对我个人来说,是莫大的荣耀。

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在25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佛教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中国佛教文化对世界文明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在我的祖国越南,早期我所受到的佛陀教育,就是从中国的文言文开始的,我的第一个佛教课本也是用这种语言写成。自从受戒之后,我从未停止阅读中文经籍。这些年,我坚持做一些翻译的工作,把许多中文经籍翻译成越南文,然后由弟子们翻译成英文和法文,作为我教学之用。在我讲课的时候,也常常用到中文。我喜欢中文的优美流畅,意蕴深远,并终生难忘从中国历代宗师那儿受到的启迪和教诲。因此,在这里我要向给予我无限恩惠的中国先师们表达永远的感恩之情。

佛法的修习过程,是了解和爱的道路。真爱必须建立于了解;真正的幸福,来自爱和了解。许多时候,我们因为对事物缺乏了解,缺乏正念,因而对自己、对身边的人、对环境、对地球造成了许多破坏和伤害。人与人之间变得疏离,我们用种种方法消磨时间,让电视、互联网和消费主宰我们。我们必须停下来,深入观察我们内心以及周围正在发生的事,如此的观察,就是正念的修习。

学习佛法,是要能够在生活中带来幸福,减轻自己和其它人的痛苦。因此,修习佛法并不只是在禅堂里或者是寺院里,而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

2008年,我们在德国成立了欧洲应用佛学院,举办不同的课程,帮助修习者将佛学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刻。梅村所有的修习中心,包括位于美国和亚洲各地的中心,都是应用佛学院的校外课程中心。应用佛学院和一般大学的不同之处,是在于有僧团住在学院里,僧团的成员包括在家男女众和出家僧尼。僧团集体能量支持前来修习的人们,令他们更容易感受到正念修习的滋养。当到来的朋友见到其它修习者安稳自在地走路,自然会慢下来,专注于每个步伐。当大家一起安静地用膳,觉察到面前的食物是宇宙、天地以及许多人以爱心工作的成果,自然会生起感恩心,看到我们和宇宙万物美妙的连系。

要让幸福与平安变得可能,我们必需建设僧团。我所说的僧团,并不单指出家人,而是指一起共修的朋友,甚至是花园里色彩缤纷的花儿、树林中的微风,都能够带给我们清新和喜悦,帮助我们培养幸福和平安。缔造幸福与平安,不是少数人的事,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尽一份力,在这一刻醒觉。

年青人的参与,对转化社会非常重要。梅村的僧众,有非常多的年青人,他们来自世界各地,抱着同一的理想,希望不分宗教,共同建设健康与慈爱的社会。他们帮助年青的修习者,在许多国家成立了“醒觉”计划──年青人的共修团。僧众会到不同国家为年青人举办禅修营,到大学和学校分享正念修习的方法。

我们必须携手共同创建美好的生活环境,不要再把恐惧、歧视、愤怒和贪念继续传承下去。希望你能够和我们一起,将包容、接纳、了解和慈爱带到世界每一个角落。我希望有更多的机会能与中国的朋友们交流和学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静修活动中。非常感谢北京紫图图书公司对这次出版事宜的协助与支持,让更多的人可以接触到佛法,我想,不论从哪个角度来说,这都是令人欣喜的事情。十几年前,我曾经朝拜过中国的一些佛教圣地,拜访过许多德高望重的佛教宗师,他们的智慧和学识给了我很宝贵的启示。未来,也希望与中国的法师们有更多的对话机会。  一行禅师

2010年8月于法国梅村

书评(媒体评论)

我不知道还有谁比这位温良的越南僧人更堪当诺贝尔和平奖。

——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民权领袖)

比起很多在种族和国籍上更接近我的人来说,他更像我的兄弟,因为他和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是完全一样的。

——托马斯·默顿《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他讲的都是常识,但是听的时候就觉得入耳入心。我想不是因为他说了什么,是因为他整个人的那种状态,从容、宁静、平和。

——梁文道(著名学者、凤凰卫视知名节目主持人)

禅师的教导,对于我们繁忙的生活以及人类本位主义的理解方式来说,是一剂至关重要的解毒药。

——阿诺德·卡特勒(一行禅师著作英文版编辑)

他不说佛法中一些深奥的理论,反而是透过个人的体悟,将佛法深入浅出地阐释出来,在他的说明中,佛法是简单而易行的,没有高妙深奥难解处,一切只在生活日用中,只在当下的觉念中。

——陈琴富(著名佛教翻译学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9:1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