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三言警世通言(古典名著名家点评)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出版社 中华书局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冯梦龙的《三言警世通言(古典名著名家点评)》由四十篇白话文短篇小说组成,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婚姻爱情与女性命运。其二,功名利禄与人世沧桑。其三,奇事冤案与怪异世界。描述的大多是市民阶层的思想面貌、情趣爱好、生活景象等等。

作为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一个高峰,《警世通言》构筑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世界。

内容推荐

冯梦龙的《三言警世通言(古典名著名家点评)》的40篇,风格较接近。作为话本小说集,虽然各篇不相联属,而且产生时代又包括宋元明三朝,历经数百年,但它们沿着一个系统发展下来,仍具有相近的特色。其中最成功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这篇小说都堪称完美。

目录

第一卷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第二卷 庄子休鼓盆成大道

第三卷 王安石三难苏学士

第四卷 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第五卷 吕大郎还金完骨肉

第六卷 俞仲举题诗遇上皇

第七卷 陈可常端阳仙化

第八卷 崔待诏生死冤家

第九卷 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第十卷 钱舍人题诗燕子楼

第十一卷 苏知县罗衫再合

第十二卷 范鳅儿双镜重圆

第十三卷 三现身包龙图断冤

第十四卷 一窟鬼癞道人除怪

第十五卷 金令史美婢酬秀童

第十六卷 小夫人金钱赠年少

第十七卷 钝秀才一朝交泰

第十八卷 老门生三世报恩

第十九卷 崔衙内白鹞招妖

第二十卷 计押番金幔产祸

第二十一卷 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第二十二卷 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第二十三卷 乐小舍拼生觅偶

第二十四卷 玉堂春落难逢夫

第二十五卷 桂员外途穷忏悔

第二十六卷 唐解元一笑姻缘

第二十七卷 假神仙大闹华光庙

第二十八卷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第二十九卷 宿香亭张浩遇莺莺

第三十卷 金明池吴清逢爱爱

第三十一卷 赵春儿重旺曹家庄

第三十二卷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三十三卷 乔彦杰一妾破家

第三十四卷 王娇鸾百年长恨

第三十五卷 况太守断死孩儿

第三十六卷 皂角林大王假形

第三十七卷 万秀娘仇报山亭儿

第三十八卷 蒋淑真刎颈鸳鸯会

第三十九卷 福禄寿三星度世

第四十卷 旌阳宫铁树震妖

试读章节

卷一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浪说曾分鲍叔金,谁人辨得伯牙琴!

于今交道奸如鬼,湖海空悬一片心。

古来论交情至厚,莫如管鲍。管是管夷吾,鲍是鲍叔牙。他两个同为商贾,得利均分。时管夷吾多取其利,叔牙不以为贪,知其贫也。后来管夷吾被囚,叔牙脱之,荐为齐相。这样朋友,才是个真正相知。这相知有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总来叫做相知。今日听在下说一桩俞伯牙的故事。列位看官们,要听者,洗耳而听;不要听者,各随尊便。正是:

知音说与知音听,不是知音不与谈。

话说春秋战国时,有一名公,姓俞名瑞,字伯牙,楚国郢都人氏,即今湖广荆州府之地也。那俞伯牙身虽楚人,官星却落于晋国,仕至上大夫之位。因奉晋主之命,来楚国修聘。伯牙讨这个差使,一来是个大才,不辱君命;二来就便省视乡里,一举两得。当时从陆路至于郢都,朝见了楚王,致了晋主之命,楚王设宴款待,十分相敬。那郢都乃是桑梓之地,少不得去看一看坟墓,会一会亲友。然虽如此,各事其主,君命在身,不敢迟留。公事已毕,拜辞楚王。楚王赠以黄金彩缎,高车驷马。伯牙离楚一十二年,思想故国江山之胜,欲得恣情观览,要打从水路大宽转而回。乃假奏楚王道:“臣不幸有犬马之疾,不胜车马驰骤。乞假臣舟揖,以便医药。”楚王准奏,命水师拨大船二只,一正一副。正船单坐晋国来使,副船安顿仆从行李。都是兰桡画桨,锦帐高帆,甚是齐整。群臣直送到江头而别。

只因览胜探奇,不顾山遥水远。伯牙是个风流才子,那江山之胜,正投其怀。张一片风帆,凌千层碧浪,看不尽遥山叠翠,远水澄清。不一日,行至汉阳江口。时当八月十五日中秋之夜,偶然风狂浪涌,大雨如注。舟楫不能前进,泊于山崖之下。不多时,风恬浪静,雨止云开,现出一轮明月。那雨后之月,其光倍常。伯牙在船舱中,独坐无聊,命童子焚香炉内:“待我抚琴一操,以遣情怀。”童子焚香罢,捧琴囊置于案间。伯牙开囊取琴,调弦转轸,弹出一曲。曲犹未终,指下“刮剌”的一声响,琴弦断了一根。伯牙大惊,叫童子去问船头:“这住船所在是什么去处?”船头答道:“偶因风雨,停泊于山脚之下,虽然有些草树,并无人家。”伯牙惊讶,想道:“是荒山了。若是城郭村庄,或有聪明好学之人,盗听吾琴,所以琴声忽变,有弦断之异。这荒山下,那得有听琴之人?哦,我知道了,想是有仇家差来刺客;不然,或是贼盗伺候更深,登舟劫我财物。”叫左右:“与我上崖搜检一番,不在柳阴深处,定在芦苇丛中!”左右领命,唤齐众人,正欲搭跳上崖。忽听岸上有人答应道:“舟中大人,不必见疑。小子并非奸盗之流,乃樵夫也。因打柴归晚,值骤雨狂风,雨具不能遮蔽,潜身岩畔。闻君雅操,少住听琴。”伯牙大笑道:“山中打柴之人,也敢称‘听琴’二字!此言未知真伪,我也不计较了。左右的,叫他去罢。”那人不去,在崖上高声说道:“大人出言谬矣!岂不闻‘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大人若欺负山野中没有听琴之人,这夜静更深。荒崖下也不该有抚琴之客了。”

伯牙见他出言不俗,或者真是个听琴的,亦未可知。止住左右不要哕唣,走近舱门,回嗔作喜地问道:“崖上那位君子,既是听琴,站立多时,可知道我适才所弹何曲?”那人道:“小子若不知,却也不来听琴了。方才大人所弹,乃孑L仲尼叹颜回,谱人琴声。其词云:‘可惜颜回命早亡,教人思想鬓如霜。只因陋巷箪瓢乐,……到这一句,就绝了琴弦,不曾抚出第四句来,小子也还记得:‘留得贤名万古扬。…伯牙闻言大喜道:“先生果非俗士,隔崖鸾远,难以问答。”命左右:“掌跳,看扶手,请那位先生登舟细讲。”左右掌跳,此人上船,果然是个樵夫:头戴箬笠,身披蓑衣,手持尖担,腰插板斧,脚踏芒鞋。手下人那知言谈好歹,见是樵夫,下眼相看:“咄!那樵夫下舱去,见我老爷叩头,问你什么言语,小心答应。官尊着哩!”樵夫却是个有意思的,道:“列位不须粗鲁,待我解衣相见。”除了斗笠,头上是青布包巾;脱了蓑衣,身上是蓝布衫儿;搭膊拴腰,露出布棍下截。那时不慌不忙,将蓑衣、斗笠、尖担、板斧,俱安放舱门之外。脱下芒鞋,倒出泥水,重复穿上,步人舱来。官舱内公座上灯烛辉煌。樵夫长揖而不跪,道:“大人施礼了。”俞伯牙是晋国大臣,眼界中那有两接的布衣。下来还礼,恐失了官体,既请下船,又不好叱他回去。伯牙没奈何,微微举手道:“贤友免礼罢。”叫童子看坐的。童子取一张杌坐儿置于下席。伯牙全无客礼,把嘴向樵夫一努,道:“你且坐了。”你我之称,怠慢可知。那樵夫亦不谦让,俨然坐下。

伯牙见他不告而坐,微有嗔怪之意,因此不问姓名,亦不呼手下人看茶。默坐多时,怪而问之:“适才崖上听琴的,就是你么?”樵夫答言:“不敢。”伯牙道:“我且问你,既来听琴,必知琴之出处。此琴何人所造?抚他有甚好处?”正问之时,船头来禀话:“风色顺了,月明如昼,可以开船。”伯牙吩咐:“且慢些!”樵夫道:“承大人下问,小子若讲话絮烦,恐耽误顺风行舟。”伯牙笑道:“惟恐你不知琴理。若讲得有理,就不做官,亦非大事,何况行路之迟速乎!”

樵夫道:“既如此,小子方敢僭谈。此琴乃伏羲氏所琢,见五星之精,飞坠梧桐,凤皇来仪。凤乃百鸟之王,非竹实不食,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伏羲氏知梧桐乃树中之良材,夺造化之精气,堪为雅乐,令人伐之。其树高三丈三尺,按三十三天之数,截为三段,分天、地、人三才。取上一段叩之,其声太清,以其过轻而废之;取下一段叩之,其声太浊,以其过重而废之;取中一段叩之,其声清浊相济,轻重相兼。送长流水中,浸七十二日,按七十二候之数。取起阴干,选良时吉日,用高手匠人刘子奇制成乐器。此乃瑶池之乐,故名瑶琴。长三尺六寸一分,按周天三百六十一度;前阔八寸,按八节;后阔四寸,按四时;厚二寸,按两仪。有金童头,玉女腰,仙人背,龙池,凤沼,玉轸,金徽。那徽有十二,按十二月;又有一中徽,按闰月。先是五条弦在上,外按五行:金、木、水、火、土;内按五音:宫、商、角、徵、羽。尧舜时操五弦琴,歌‘南风’诗,天下大治。后因周文王被囚于羡里,吊子伯邑考,添弦一根,清幽哀怨,谓之文弦。后武王伐纣,前歌后舞,添弦一根,激烈发扬,谓之武弦。先是宫、商、角、徵、羽五弦,后加二弦,称为文武七弦琴。此琴有六忌,七不弹,八绝。何为六忌?一忌大寒,二忌大暑,三忌大风,四忌大雨,五忌迅雷,六忌大雪。何为七不弹?闻丧者不弹,奏乐不弹,事冗不弹,不净身不弹,衣冠不整不弹,不焚香不弹,不遇知音者不弹。何为八绝?总之,清奇幽雅,悲壮悠长。此琴抚到尽美尽善之处,啸虎闻而不吼,哀猿听而不啼。乃雅乐之好处也。”P1-3

序言

《警世通言》是明代著名通俗文学家冯梦龙“三言”中的第二部,大约刊行于明天启四年(1624),比第一部《喻世明言》的首次出版晚了三年。其中,根据宋元话本改编的作品比《喻世明言》少了一些,大约不到二十种,其他的都是明代的话本,但已经很难精确地区分出哪些是改编,哪些是创作了。现在能够确定是冯梦龙自己创作的,在整个“三言”一百二十部作品中,只有一部,即收录在本书中的《老门生三世报恩》。

《警世通言》在题材选择、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方面,与《喻世明言》是基本一致的,但也表现出一些自己的特点,即以婚姻爱情为主题的话本小说明显增多,优秀的作品一篇接着一篇,有的着力表现青年男女对自由爱情的热烈追求,有的侧重表现下层女子不幸的生活遭遇和痛苦;有喜剧,也有悲剧。这些作品表现出来的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高超的艺术技巧,都让人耳目一新,美不胜收。尤其可贵的是,冯梦龙在这些作品中,塑造了一批个性鲜明的妇女形象,使人可惊、可喜、可悲、可叹,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警世通言》中最成功的作品,同时,也是中国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伟大的作品,是《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它讲的是京城名妓杜十娘从良被骗,携百宝箱愤然投水自尽的故事。这是发生在明万历年间的一件真事,当时哄传江湖。明代文人宋懋澄据此写下了文言小说《负情侬传》,收入他的小说集《九龠集》中。此事在明代的其他笔记中也有记载。冯梦龙以此为素材,用通俗小说的形式,进行再创作,成功地塑造了一位热烈追求自由幸福,面对厄运也决不妥协,不惜以死抗争的杜十娘的典型形象。杜十娘身陷烟花,但“久有从良之志”。她私蓄百宝箱,表现了她的心计;她相信李甲的爱情,与贪酷的鸨母斗智斗狠,表现了她的机巧和决心;她反复试探李甲,表现了她的沉稳;当她得知自己被卖,压抑心中的悲苦痛恨,表现了她的坚韧;她痛斥李甲,携宝投江,表现出她的刚烈。杜十娘的悲剧,从根本上说,是当时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它不能容许一个贵族子弟娶一个地位卑贱的妓女。“忠厚志诚”的李甲也不可能不顾家庭、不计前程地为了一个妓女与家庭决裂。所以,杜十娘是以死来对这个社会制度作出控诉和抗议。在艺术上,这篇小说也堪称完美,情节设计上层层递进,为高潮的铺垫完整周详;细节描写十分精致,尤其在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更显出高超的技巧。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一篇都堪称古代白话小说的翘楚。

《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也是一篇影响巨大的名篇。白娘子虽是一个蛇精,但小说把她描写成一个美貌多情而又勇于抗争的妇女。作为一个寡妇,她热烈追求新的爱情婚姻;在遇到法海的干预时,又坚持不屈,直到被镇压在雷峰塔下,仍“兀自昂头看着许宣”,表现了一个善良多情的女性的痛苦的追求。另外,《警世通言》中的《王娇鸾百年长恨》、《唐解元一笑姻缘》、《乐小舍拼生觅偶》、《金明池吴清逢爱爱》、《玉堂春落难逢夫》、《宿香亭张浩遇莺莺》等,也都是描写爱情婚姻的优秀篇章。

《警世通言》中还有一些反映市民道德观念的作品,如《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写小商贩拾金不昧,为人着想;《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歌颂了无私助人的坦荡和义气;《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写古人知音相交,超越了贫富贵贱,义重情深;《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教育人要谦虚戒骄,因为学无止境。

《警世通言》今存最早的版本,是明金陵兼善堂刊本(今藏日本蓬左文库),此次整理,我们就是以此为底本,校以明衍庆堂本和清三桂堂本,有些文字还参考了如今通行的一些整理本。底本中有三篇小说的目次与正文顺序不同,今依正文顺序调整了目次。底本中的眉批,现基本认为无碍居士(冯梦龙别号)所加。眉批针对小说中的言语或事件抒发独特见解,往往一针见血,鞭辟人里。这些言简意赅的精彩评语,有助于读者加深对小说的认识和理解。此次出版,我们将其分别移至正文中有关地方,标明【眉批】字样,用小号字排印,特此说明。

中华书局编辑部

2015年5月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20:0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