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青年人的导师(富兰克林)/图说名人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晓树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富兰克林是18世纪美国的实业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富兰克林通过在暴风雨中放风筝捕捉到了雷电,从而发现了雷电的秘密,这对于全人类都是一个伟大的贡献。此外,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政治家,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他参加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深受美国人民的崇敬。

本书采用“以图读传”的形式,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富兰克林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富兰克林,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内容推荐

本书采用“以图读传”的形式,辅以专题、名人名言栏目,并与内容同步配以生动、有趣、丰富的“知识链接”和“资料链接”,精选大量与富兰克林紧密相关的各类图片,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富兰克林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富兰克林,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目录

学徒生涯

 爱学习的小印刷工

 愤然离家

 落户费城

 流浪伦敦

合伙办厂

 自立门户

 组织“共读社”

 夹缝中求发展

 《穷理查历书》大获成功

 步入婚姻殿堂

科学巨人

 多学科涉猎

 发明避雷针

步入仕途

 当上邮政局长

 组建民团抗击外侵

 积极参与各项建设事务

 邮政系统改革

 视察边疆

赴英请愿

 针锋相对战业主

 军民领袖

 答辩会舌战群雄

心系北美殖民地

 北美殖民地权益守护人

 “赫金森信札”事件

 在宗主国和殖民地之间

 美法联盟

 美利坚独立的拓荒者

 出使法国

美法结盟

 驻法特命全权大使

 迎来胜利曙光

晚年生活

 就任州长

 为宪法催生

 巨星陨落

富兰克林年表

试读章节

富兰克林家族生息繁衍在英格兰诺桑普敦郡的艾克逊教区,保有30英亩的自由领地,另以打铁为副业。有籍可考的一代长子汤麦斯出生于1598年。他继承了富兰克林家在艾克逊的祖宅,也继承了铁匠这一营生。他在晚年将祖业交给自己的长子,而自己到了次子那里度过余生。

小汤麦斯是老汤麦斯四子中的长子。小汤麦斯虽然身为铁匠,但天资聪颖,在本教区的大绅士帕莫先生的鼓励下,努力求学上进,获得了充当书记宫的资格,成为地方上有名望的人,发起过从镇上到郡中的许多公益事业。在教区中受到哈利法克斯勋爵的赏识和赞助。

次子约翰是牛津郡班布雷村的一名呢绒染匠。三子叫本杰明,四子叫约赛亚。本杰明在伦敦学染丝绸,约赛亚则跟二哥约翰当过学徒。四弟兄中,本杰明和约赛亚感情特别亲密。约赛亚早年结婚,1682年约赛亚带着妻子和三个孩子从英国飘洋过海,来到北美洲,迁居到新英格兰的波士顿城,以摆脱非国教信徒(约赛亚信奉非国教)在英格兰的非法地位。在波士顿,妻子又给他生了四个孩子后去世了。约赛亚又娶了阿拜亚·福格尔为继室,阿拜亚·福格尔给约赛亚又生了十个子女。本杰明·富兰克林就是这十个子女中的一个,也是约赛亚最后的一个儿子。1706年1月17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享誉世界、流芳百世的伟人本杰明·富兰克林就在这一天降临了人间。

约赛亚打算把这个小儿子当作十个儿子中的“什一税”送给教会,因此在小富兰克林八岁时,父亲约赛亚把他送进了语法学校读书,而他的九个哥哥都早早地当了各种行业的学徒。

也许是遗传的原因,小富兰克林从小勤学上进,聪颖机灵,在学校读书不到一年,便从一年级的中等生跃为全年级之冠,并提前升入二年级。这种情形使约赛亚的朋友们纷纷称赞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成为大学者。已来到波士顿的约赛亚的三哥,也认为侄儿这条路光明远大。

然而,约赛亚却改变了主意:家庭负担沉重的他不得不考虑到儿子上学的费用高昂,难以供养,况且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到头来仍然是穷困潦倒。他踌躇再三,终于放弃了最初的志向,将小富兰克林转入一所写算学校就读。在那里,小富兰克林学得一手好字,但算术上却进步甚微。到了十岁,小富兰克林停止了学业,回家帮助父亲营业,用牛油制作肥皂和蜡烛,干些剪烛心、浇灌烛模、照管店铺、打杂跑街的活计。

儿时起小富兰克林就对航海有一种痴迷。每有闲暇,他便和邻近的孩子们到水里和水边去,很早就学会了游泳和划船。当孩子们一同划小船玩耍时,常常让他指挥,特别是在遇到困难时更是如此。在别的事情上,他也总是成为孩子中的头儿。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转眼间两年过去了。两年中小富兰克林的职业问题一直烦扰着父亲约赛亚。本来,小富兰克林的一个学习皂烛行业的哥哥结婚成家,离开了父亲,移居到罗德艾兰去了,父亲有意让小富兰克林继承自己的行当,但小富兰克林喜欢航海的志向又使父亲不敢过于专断,唯恐这个儿子不安心于本行而一事无成。于是,两年中,他常带着小儿子出去散步,到细木匠、泥瓦匠、镟工、铜匠铺去串门,看他们做活,还让儿子跟三哥的儿子萨穆尔学过一段制刀业。这些经历使富兰克林对各种零活都能动手做一做,并在家里做一些小小的机械实验。

最后使约赛亚为小儿子择定行业的是儿子读书的嗜好。小富兰克林从小喜欢读书,辍学后,他仍抓紧空闲时间自学。他把父亲的大部分藏书都读了一遍,并把自己的一点零花钱都花在买书上。他买的第一部书是分做数册的《约翰·班扬集》,其中的《天路历程》是他最喜欢读的一本书。他还读过古希腊学者普鲁塔克的名著《希腊罗马名人传》,笛福的《计划论》,科顿·马德的《为善论》。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父亲终于决定让小儿子做一名印刷工匠。富兰克林虽然一直热望着能去航海,但比起制作肥皂蜡烛,他毕竟更喜欢印刷业。因而,在抗拒了一段时间后,富兰克林服从了父亲的安排,到哥哥詹姆士的印刷所当起了学徒工。

詹姆士并没有因为富兰克林是他的弟弟而给以特殊的照顾。他跟富兰克林签订了学徒合同。按照合同,小富兰克林学习印刷手艺直到21岁,只有最后一年,才能得到普通工人的最低工资,其余几年,只能得到免费的伙食住宿和衣服。

在帮助哥哥詹姆士开展印刷业的同时,富兰克林依然没有荒疏自己的学习。

工作期间,富兰克林认识了几个书店的学徒和藏书爱好者,他常在晚间向人借书,彻夜阅读,第二天一早便送还,并且留心保持书的清洁,从不污损,因此,有书的人都乐于借书给他。他就这样如饥似渴地学习。这期间,他曾尝试过写诗,还在哥哥的鼓励下写了两首诗,一首题为“灯塔的悲剧”,叙述一位名叫华萨雷的船长和他的两个女儿沉船遇难的真实故事;另一首是水手之歌,讲述的是海盗提奇(又叫黑胡子)就擒的事。詹姆士将这两首诗印了出来,叫弟弟去沿街兜售。结果,“灯塔的悲剧”销路很好。正当小富兰克林沾沾自喜的时候。他的父亲约赛亚却出来阻止他了。父亲对儿子的诗句十分不看好,并告诉儿子说,作诗的人一般都穷困潦倒。多年以后,富兰克林承认自己那两首诗的格调低下,若真的去写诗,一定会是个“十分拙劣的诗人”。不过,对富兰克林一生具有重大意义的散文写作也始于这时期,恰恰又大大得益于父亲的指点和鼓励。

P10-13

序言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是美国最伟大的先驱者和美国民主的缔造者之一,著名的科学家、出版家、外交家、政治家、哲学家和实业家,美国独立运动的领导人,曾参与起草并签署了《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

富兰克林1706年出生于北美新英格兰的波士顿。他在家中的十七个孩子中排行十五,是父亲的最后一个儿子。父亲是从事蜡烛和肥皂制造的小商人。富兰克林少年时进过两年学校,后因家境困顿,被迫辍学,12岁时,父亲让他到哥哥的印刷所里当学徒。学徒的日子是艰难的,然而,他却利用学徒的闲暇时间刻苦自学,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在政治、科学、历史、文学等方面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他还通过自学能熟练地运用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拉丁语。

1726年,富兰克林开始在费城独立经营印刷工厂。从此,富兰克林的事业生涯开始蒸蒸日上,开始创造一个美国梦的传奇故事:他印刷并发行影响巨大的《宾夕法尼亚报》;他改进了当时每家都要用的取暖炉,使之把更多的热量散发到屋子里而不是随着烟囱跑出去;发明了老年人使用的双光眼镜,从事电的研究——由他命名的电荷一词也被沿用下来,今天的物理学还一直在使用它们。1752年,他发明了挽救了许多人性命和财物的避雷针;他率先提出了北美殖民地“不联合就死亡”的口号,并与杰斐逊起草《独立宣言》;而当美国制宪会议因为联邦体制问题争论不休时,富兰克林又欣然前往,进行调解。1771年,他出版了改变无数年轻人命运的《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生动地记叙了富兰克林的成长历程,告诫年轻人积极向上,在世界上影响深远。一个人在如此众多的领域成就斐然,美国历史上几乎无人能及。

1790年4月17日,富兰克林逝世于费城,美国人民为他举行了最隆重的葬礼,他被誉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公民,受到各国人民的敬仰。富兰克林以自身的努力创造了一个不朽的神话,造就了一个属于他的时代,成为“他生活的时代和国家中最伟大和最出色的人”。法国也为他举行了哀悼。富兰克林不仅属于美国,同时也属于全世界。

这本《富兰克林传》以第三人称的角度切入,从他的出生到他的离世,把伟人一生值得称道的事情娓娓道来。其中既有家庭琐事,又有惊天骇世的壮举;既有功在千秋的发明,又有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言。文中还穿插了许多珍贵的照片,图文并茂,集可读可看性于一体,是一本值得鉴赏珍藏的名人传记书。

作者

2009年7月于北京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8:3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