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正向职场看齐》是一本写给年轻人的职场励志读本。
风靡白领精英的职场圣经,千万大学生口耳相传的终生成长指南。
袁岳作为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和飞马旅发起人,他的创业、职场经验丰富;同时他作为知名博主和演说家,一直很关心年轻人和职场新人的职业发展,被称为“青年导师”,给年轻人带来很多正能量。
请你们记住,你们所在的年龄不是妥协的年龄,你们现在的年龄是理想的年龄。为什么?因为年轻人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年轻的时候就是想要什么就追什么的时候。也就是说,人的一辈子,在这个年龄如果还不去追求,还不去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去接受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的话,你这一辈子活得有什么劲儿!
职场即江湖,闯荡要功夫,职场没有过不去的坎。
《立正向职场看齐》结合袁岳求学岁月和职场生活的感悟,集中表达了他对青年如何面对成长、融入社会,特别是如何在职场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张,涵盖了青年读者关注的自我学习、职业态度、创新精神、人情世故等方方面面,足可充作一本初入江湖者必备之指南。作为深受大学生和职场新人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备受关注的博主和演讲家,《立正向职场看齐》作者一直关心青年后辈的成长问题。在袁先生看来,社会即江湖。一个“说大就大,说小就小”,既“纷争不断”又“精彩异常”的江湖。青年学子初涉江湖,需要师傅的引领。需要懂得各种“规矩”、“门道”,才能走好这“一入深似海”的风雨江湖路。
老板喜欢哪种员工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与领导人,你当然希望你的员工合作、能干、理解力强、执行到位,不一定简单听从指令,但也不会莽撞挑战权威。但是除了这些以外,或者假定所有这些都具备,还有哪些微妙的因素决定老板对于一个员工的特别喜爱或者格外欣赏呢?我试做一些探讨,与大家共享。
其一,老板喜欢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员工,在很多困难问题上对问题有比较细致的描述,并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与搜集起的知识信息,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意见。因为即使老板的知识与信息也不够周全到对于任何问题能有快速的决策意见,而且很多时候,下属提供较多的选择可以减少他的决策压力。
其二,虽然事情不容易做,很辛苦,但不会简单地叫苦,尤其不当众叫苦,影响集体情绪,或者煽动集体情绪形成对老板的公共压力,相反显示出尽量积极去面对的勇气与实际行动,这样可以让老板能够比较从容地思考与处理压力分散的问题。
其三,在所获得的充分授权范围内谨慎行事,尽量不越出授权的范围,在重大授权上即使老板让你可以方便行事,你也要懂得在行动之后报告备案,这会为老板树立威信,成为管理其他下属的典范。
其四,在最大限度内加强成本控制,即使是合理的预算管理空间也要尽量控制支出,并将此类成效进行总结成文,然后加以汇总报告并在公司推广,老板都喜欢更佳的投入产出比。
其五,在边界事项与可能扯皮的事项上能勇于任事,而在模糊的事项上能算大账,不斤斤计较,可以提醒老板你的贡献,但也不会过于争利,甚至会主动表现出利益让渡行为,因为大部分中国老板喜欢自己主动给予而不喜欢被员工强迫给予。
听起来,这样让员工付出的成本过高。在今天普遍职业行为短期与不愿意付出的一般职业行为模式中,上述行为往往让你显得与众不同从而脱颖而出。很多时候我们注意了与伙伴群体的行为一致性,但这样也模糊了自己行为展现的个性,从而很少能表现出独特性。在我们有了独特表现并且付出了相应代价的情况下,我们就有了较大的可能与其他同事差异化,假定在此条件下还是不能得到适当的回报,则我们可以考虑工作的转换。通常,在正常的情况下,这类行为的表现与特点更能得到管理层的欣赏,因此即使在A地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在B地则有可能受到欢迎。
p5-6
以梦为马,创造奇迹
在去美国的飞机上又看了一遍《飞屋奇遇记》,我很深的感受是,卡尔到了这个年纪才去实现他与太太早年的梦想,他在太太活着的时候居然没有去做,当然他还是好的,因为在他的有生之年他去追寻了。而最幸运的也许是那个小朋友罗赛尔,也许正因为这样独特的经历,他以后的人生道路就会与其他孩子的完全不同。甚至,那个有点狂热的孟兹虽然是被当反面人物来对待,但是他是生于探险死于探险,在我看来是最死得其所的人。看到罗赛尔,我想到了《牧羊少年的奇幻旅行》中的少年主人公,那个孩子是在少年时代就开始追寻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意义。我觉得他追问他父亲与一路上遇到的阻留他的人的那个问题很酷:你原来就想做这样的事情吗?
如果说我们活着还会有特别的兴奋,特别的感觉,特别的动力那就是梦想,它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论你是作家、科学家,或者创业家、投资家,又或者是技术员、驾驶员、警察,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就分两种人活着:一种是在自己要的状态里,一种是在别人安排的状态里。在前一种状态里,一生有自己的哀荣苦乐,但是自己赋予意义,自己驱驶行动,他们最容易成为一群人中最特别的亮点,因为他们有明显的热情与主见;而后者则相对平稳与普通,跟随与重复,抱怨或者委屈,算计或者窃喜。也许后者是大多数,但是有多少是心甘情愿的呢?心甘情愿者就是自己认识到自己最喜欢的平静与没有起伏,乐意追求与维持这样的状态,满足于这样的状态,那样也就没什么。其中也有一些人是追寻过而愿意回到平静安稳的状态。总之,如果你心甘情愿我们就无话可说。
但是我不相信人没有梦想,我觉得是个人都有梦想。我们内在世界最深切的标志就是每个人的梦想,不管它们源自哪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梦想,但它们都非常丰富,人生在本质上是用来实现自己的梦想的。那些朋友、职业、资源、机会都是追寻路上的风景,我们只要出发去那条路上就有足够的风景。尽管我们对于这些风景的类型、数量程度多多少少不怎么清楚,而这种模糊是我们在遇到风景之后快乐与欢欣的来源,即便如此那些风景也还不是我们的魅力关键,是因为我们有那些梦想的目标才吸引了最好的风景。而最惋惜的是那些被扼杀梦想的孩子,请我们的爸爸妈妈稍微给孩子一点点空间,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被泯灭了梦想的孩子像没有灵魂的躯壳,不仅不能点亮别人,而且丢失自己。
P35-36
职场即江湖,闯荡要功夫,职场没有过不去的坎
结合袁岳求学岁月和职场生活的感悟,集中表达了他对青年如何面对成长、融入社会,特别是如何在职场获得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主张,涵盖了青年读者关注的自我学习、职业态度、创新精神、人情世故等方方面面,足可充作一本初入江湖者必备之指南。作为深受大学生和职场新人欢迎的节目主持人,备受关注的博主和演讲家,袁岳先生一直关心青年后辈的成长问题。在袁先生看来,社会即江湖。一个“说大就大,说小就小”,既“纷争不断”又“精彩异常”的江湖。青年学子初涉江湖,需要师傅的引领。需要懂得各种“规矩”、“门道”,才能走好这“一入深似海”的风雨江湖路。
序言江湖,什么样的江湖
我爱江湖,所以我注意江湖的动静,关注江湖的趋势,研究江湖的需求,琢磨江湖的人物,传播江湖的规则,强调江湖的价值,为江湖的苦乐发声,让更多的资源流向江湖,以江湖事为自己事,以江湖为家。
江湖人讲规矩,重情义,有门道,知轻重,讲分寸。所以我鄙视官场的装样、官腔、官僚习气、吃喝拿要、吹牛拍马、不学无术与媚上欺下。江湖要处长远、扶弱小、重信用、互帮互助、登高望远。
江湖上有快钱但不能把横财作为根本,江湖上有盗匪但不能以黑社会为传世,江湖上有辈分但不只是靠资历浪得虚名,江湖上有虚头把脑的但不可能只有吹牛。所以江湖固然有三教九流,但是实力才是江湖地位的真正源泉。
你做生意就要接受优胜劣汰的规律,你炒股票或者赌博就可能有输有赢,就是合作伙伴有的能长处有的却最终分手,员工可能是你亲密的助手也可能成为与你对簿公堂的对手。这就是江湖,其实它不能包打天下,它也不能破坏基本的社会生态,江湖基本上就是把社会能够生存发展的规则具象化人文化了,你看见江湖就看见我们,你看见我们就是看见了江湖。
江湖上没有永远的霸主,也没有永久的红人,江湖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君子的归君子,小人的归小人,只是很多的人都可以做大哥,能做大哥的就不只是当个人英雄的。江湖上有周期律、有竞争律,有集体主义,也有个人英雄。老江湖也许有一时的人望,但江湖的魅力在于代有才人。小江湖进去需要明白生存规则,但是真正的出息也许是在懂规矩基础上的创新与越轨。学习江湖就只有身在江湖,身在江湖你就会有身不由己的学习压力,当然江湖上有更加多元的功课与导师,大半需要你我动手,熟能生巧,机会接近。
江湖上有些传说,但是传说不能当饭吃,江湖上要靠自己的双手吃饭,是行动派,不养白吃饭的,所以有的不曾受过很多校园教育的人反而更能混江湖,而一味关门学习的学生会被江湖排斥。江湖没门,它最能与没门的地方相通;江湖没墙,它最能与没墙的场子气味相投。江湖上有师徒,但没学位;有兄弟,没博导。当然,手上有活,脑子里有知识的,在江湖上也是极好的。
如果有一天你要来江湖,请不用恐惧,江湖上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区别在于它不是考试分数,而是实在的安身立命的功夫。江湖欢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