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开华语偶像剧的一道新窗
总制版人 罗法平
钛金匙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总制片人
复旦大学首届传媒EHBA
中华电视公司业务部副理
资深综艺节目制作人,曾制作过许多叫好叫座的大型综艺节目,例如安徽电视台所播出的《星光魔范生》、《周日我最大》等。此外,亦是台版《流星花园》之主创人员,此剧后来带动风潮,成为华语偶像剧鼻祖。
制作缘起
很早就想做偶像剧了!事实上,也很早就开始接触偶像剧。从参与《流星花园Ⅰ》的制作开始,戏剧所能创造的影响力与品牌效应便已深植脑海。但严格说来,真正让我决定投入这块领域的主要原因,是对现状的不满与对未来的期待。
无论在台湾或在内地,华语戏剧市场的现况是韩剧当道,形成所谓的“韩流”。多文化并没有不好,外来刺激可以保持内在活性,这点我很认同,但如果异国文化以强势之姿,挤迫原生文化的发展,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至于期待,无须讳言,两岸文化内涵原本就高度相近,可是一直以来,荧屏前似乎总少了一部能真正引发观众共鸣的偶像剧。透过戏剧使两岸接轨,则是我心中深切的期待,很高兴借由《幸福一定强》,有了实践理想的机会。
过程甘苦谈
如何让安徽卫视愿意投入《幸福一定强》,从最初的想法到真正落实开拍,一路走来的立项过程,便是我对这部戏最主要的贡献。
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30集,时间压缩但质量不能压缩,往返之间需要沟通的对象与次数难以计算。
除了得让主要的出资人安徽卫视认可,提出具有说服力的演员阵容,并将预算精准控制之外,还得让负责执行制作的主创团队好做事,给予他们一定程度的挥洒空间。当然,这一切都为了要满足观众的眼睛!
多方协调原本就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最困难的,还是筹备时间的短促。现在回想起来,也不知当初哪来这股拼劲,不过总算是办到了!说真的,还挺有成就感的!(笑)
希望透过这部戏
就制作人的视野角度而言,“既然要做、就要做与众不同的!”创新便是我最初的想法。
所以现在观众所看到的《幸福一定强》,无论在台前或幕后,均有很多新尝试,是现今两岸三地偶像剧都未曾出现过的。比方说在拍摄前便与播出平台展开沟通,甚至是完成沟通。
以往台湾偶像剧在内地播出,绝大部分是在台的收视率或口碑反映还不错,才以版权贩卖的方式引进播出。在这样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两岸是缺乏沟通的。在台湾成绩不俗的作品,内地的电视台就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买来播播看。
以每年平均量产约为16、17部(台湾偶像剧)来说,真的能够同时获得两岸观众青睐的,至多一、两部。问题不是出在戏剧品质,而是这样的成功有时得靠运气,模式无法被复制!
追根究柢,因为这些偶像剧并非“量身定做”,甚至从未针对内地的观众用心下工夫!当然,两岸的收视喜好一定有差异,但是有没有共通性呢?我想是有的,只是之前并没有人尝试着将它找出来,而我想做的就是这件事!
对《幸福一定强》的期待
提及两岸戏剧交流缺乏沟通,不仅是台湾偶像剧到内地会这样,反过来看也相同。截至目前,内地所制作的偶像剧,在台湾播出时能真正引起观众共鸣的,似乎还没有。毕竟偶像剧在台湾已经风行多年,观众看戏的眼光更高、更严苛是不争的事实。
综观这些主客观条件,《幸福一定强》在呈现方式上,保留台式偶像剧的风格与主创精神,最主要的条件就是要唯美!取景、灯光、梳化甚至是发型,这些听起来似乎都是小细节,但正巧就是台式偶像剧的精髓。
内容安排则多了“针对内地观众量身定做”的环节,希望能真正符合两岸需求,获得观众的共同肯定,因为我们真正的终极目标是和韩剧竞争!
华语戏剧的希望
不可讳言的,近年来韩剧真的可说是百发百中,韩国政府对文创产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植,绝对是主要原因之一。不过目前韩剧在中国属于引进剧,播出的时段与总时数均有相当限制,这对像《幸福一定强》这类的合拍剧而言,不啻是一大利好。如果能把握机会突破,找到符合两岸观众的操作模式,那将会是华语戏剧产业的另一扇窗。
策动偶像剧之不可能的任务
艺人统筹 陈燕萍
钛金匙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安徽卫视大型综艺节目((周日我最大))艺人统筹
安徽卫视大型季播活动“星光魔范生》艺人统筹
1989年环球“中华民国”小姐第一名
缘起
其实在一开始,罗总说要制作偶像剧的时候,我是持反对意见的那个人,毕竟时间那么仓促,况且又是要操作一项相对来说不是那么熟悉的事件,难免会让我有点担心,不过听完了罗总的规划与想法之后,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了。
制作过程
确定要做了之后,接踵而来的,就是一场又一场与时间的赛跑,罗总负责他的立项工作,在台内、主创双方之间进行协调,我则负责后续执行,主要是艺人统筹与公关统筹两大块。
这部戏里几乎所有演员我都亲自谈过,不只有男女主角几个而已,编剧也是。先说编剧吧!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算不清楚到底读了多少份剧本提案,而《幸福一定强》是最符合想象与需求的,真的可以说是万中选一。到现在我真的要说,这实在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小杜对质量与时间的掌握之精准,着实让我放心不少、轻松不少。
再来就是艺人的部分,明道是之前就认,识合作过的,再加上他在内地的吸睛力真的没话说,配合度又非常高,所以这个部分算是挺顺利的,但女主角人选就曲折了点。
最初我就见过庭妮了,觉得她的型很适合,可是谈着谈着,发现档期不行,偏偏我们这部戏最关键的就是时间掌握,所以只好忍痛放弃,没想到兜兜转转一圈回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庭妮的时间挪出来了,这才顺利拍板定案。
120%的努力
整部戏的制作过程,从一开始背负着沉重压力,战战兢兢,每天都在跟自己信心喊话,办得到!办得到!终于一路撑到现在,如愿了!成功了!最最感激的,还是台前幕后的所有伙伴。
坦白说,站在统筹的角色,我自觉已经尽到100%的努力了,但工作人员大概做了120%吧!罗总站在最前面,创造了一个局面、一个机会,可是如果没有大家在后头接着付出,那结果就是什么都没有!
每次到现场看他们工作,都让人觉得十分感动,无论多早出门多晚收班,没有听见过谁有怨言,只是一直努力完成进度,朝目标前行,最难能可贵的,是工作气氛仍这么地愉快。
说到这里,真的要特别提一下,本剧组真的是出奇地和乐融融啊!在这个圈子这么久,还没见过哪个团队像我们这样,不管大牌、小牌,是演员还是工作人员,上上下下全打成一片,没有距离。总之,这是一个让我非常惊讶、惊喜的剧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四面八方集合起来的一批人,爆发性跟功能性竟然是这么这么地强!
铺天盖地的整合营销
在制作之初就已经敲定了,《幸福一定强》必须是一部忠于台式偶像剧风格与主创精神下的产物,所以在公关与营销活动上,我们也参考了台湾的模式,做了许多内地戏剧未曾做过的事情,像是主题曲的量身定做、原声带与写真书的搭配出版,同时更透过各种媒体管道,网络的、电子的、平面的……进行宣传与操作。如此无所不用其极,只有一个目的,就想让观众知道这部精致好戏,希望这些日子,全剧组上下的辛苦成果能被看见。
最想对大家说的是
《幸福一定强》在内地的戏剧制作上,成功创下多项记录,是很多人眼中的“不可能的任务”,比方说我们是先确定了播出平台、播出时段后,才开始动工,这可以说是首开先例!再来就是制作时间之紧凑,到目前为止,虽不敢说绝后,但至少可以肯定是空前吧。
从7月29日开拍,9月27日杀青,两个月不到的时间,拍完整整三十集,重点是,剧组并没有因为时间急迫就降低标准、粗制滥造,真的!到现场看就知道啊,看播出更精准,这部戏一点也不马虎!时间要快、质量要好,全班剧组人员和演员们得有多努力、多辛苦,真的,很感激大家的任劳任怨,点滴在心头啊~
P154-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