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邸延生//邸江楠
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感动千万人温暖上市。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他一生娶过四个女人,有十位儿女,为了长征,他孩子被送养;为了巩固新中国,他亲自把自己的儿子送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前线……他曾动情地说:“我们干革命是造福下一代,而为了革命,又不得不丢下自己的下一代。”

邸延生、邸江楠所著的《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将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尽可能详尽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从中去体会和感悟毛泽东的情操与胸怀,真实中见其平凡、平凡中见其伟大。

内容推荐

毛泽东一生十个儿女:六个儿子,四个女儿。但在残酷的战争和苦难的环境下,一些子女或不幸夭折,或失却音信,或壮烈牺牲。邸延生、邸江楠所著的《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紧紧围绕一代伟人毛泽东和儿女们之间的真情实感,按照时间顺序,一一铺排开来:其中,既有毛泽东对子女的严格教育、铁面无私的场面,又有“怜子如何不丈夫”的催人泪下的情感流露场景;既有毛泽东听到儿女不兴遇难时的悲痛,又有和儿女共享天伦时的惬意……

《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着力点放在毛泽东和毛岸英、毛岸青、李敏、李讷几个儿女之间的点滴纪事上,通过这些点滴小事,也折射出一代伟人毛泽东的伟大情操和宽广胸怀。

目录

第一篇 投身革命

 毛岸英出生

 赵恒惕要逮捕毛泽东

 频繁辗转中

 “我在这里做买卖,赚了钱,生意兴隆”

 杨开慧被捕了

 罪恶的枪响——杨开慧牺牲

 “开慧之死,我毛润之百身莫赎”

 毛岸军,乳名豆豆与“斗”争的斗谐音

 毛岸红“下落不明”

 “我把女儿送人了”

第二篇 同甘共苦

 娇娇出生 岸英、岸青赴苏联

 “女儿是我的心肝宝贝哩!”

 娇娇也来到了苏联

 李讷呀呀学语 毛岸英回到了延安

 毛岸英到农村“补功课”

 大战前夕李讷和父母分别

 毛泽东徒步接李讷

 怎么能随便吃老百姓的枣呢?

 “我也是天天吃黑豆”

第三篇 艰苦奋斗

 童心未泯

 东渡黄河

 “让孩子跑跑么!”

 一家人在西柏坡

 谷场上的舞会

 毛岸英恋上了刘思齐

 北平是个什么样呀?

 洋宝贝回来了!

 “你的名字叫敏”

第四篇 克勤竟俭

 “我和女儿来参加劳动了”

 毛岸葵和刘思齐简约的婚礼

 专列上的父子情

 李敏到天津看望母亲

 “我给你们的伙食定个标准”

 毛岸英牺牲

 新六所里,领袖垂泪

 登记表里的“家长栏”

 刘思齐知道岸英牺牲了

 李讷住院,父亲来信鼓励

第五篇 只留精神,不留遗产

 李敏的婚礼

 吟诗充饥

 “吃慢些,着什么急呀?”

 李敏搬出中南海

 “我失杨花君失柳”

 毛远新和伯父的谈话

 北戴河海边的父女情

 李讷参加工作了

 一道红墙两地情

 手心手背都是肉 毛泽东与世长辞

试读章节

第一篇 投身革命

毛岸英出生

1922年,杨开慧生下了她和毛泽东的爱情结晶

12月底,毛泽东携妻带子回到了长沙。

1922年,中国社会处于大革命的前夜。是年秋天,毛泽东领导的安源路矿大罢工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10月,毛泽东的妻子杨开慧已近临产。毛泽东仍要忙于外面的工作、忙于对敌斗争,可心中时时惦念着妻子的身体,所以,只要一有空暇他便赶回妻子的身边,陪伴着妻子。为了照顾杨开慧,毛泽东的岳母向振熙和嫂嫂李崇德也从板仓赶来长沙郊外的清水塘,日日夜夜守候在杨开慧的身边,为她料理一切。

10月5日,在毛泽东的直接领导参与下,长沙泥木工人宣布罢工。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自担任工人们的首席代表,与反动政府进行面对面的斗争,罢工行动一直坚持了20多天。

10月24日,杨开慧生下了她和丈夫的爱情结晶,夫妇俩高兴极了。在为他们的第一个儿子取名字时,毛泽东征询妻子的意见,杨开慧说:“按你们毛家宗谱排序,这个伢子应该排‘远’字辈,你看叫‘远’什么好呢?”

不想毛泽东却说:“我早已是‘离经叛道’的人了,恐怕祖宗都会责怪我。”

杨开慧笑道:“你怕祖宗责怪,这倒使我想起了一句话,叫做‘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毛泽东随着妻子的笑声笑了,说:“好么!那就以这个‘岸’字为序,这个伢子就叫‘毛岸英’吧!”

杨开慧想了想,认为儿子的这个名字取得很好,即“伟岸威武”、“英俊潇洒”,便十分高兴地答应下来。

这一年,毛泽东29岁,杨开慧21岁。

随着毛岸英的降生,由毛泽东直接领导的泥木工人大罢工也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0月26日,泥木工人的罢工斗争胜利结束。

1923年1月末,在小岸英过“百天”的日子里,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家里来了许多人,有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的老同学,有毛泽东曾组织领导的“新民学会”会员,有杨开慧在长沙周南女校读书时的同学,有安源路矿工人和长沙市的泥木工人,就连周南女校校长朱剑凡的小女儿朱仲丽也跑来“凑热闹”了,面对这么多的亲朋好友,杨开慧的母亲向振熙和嫂嫂李崇德自然是忙得不可开交,毛泽东和杨开慧更是看在眼中、喜上眉梢。

5月中旬,毛泽东接到通知,要他赶往广州出席共产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

离开长沙前,毛泽东对妻子说:“我要走了,你和母亲多保重身体,照顾好伢子。”

杨开慧舍虽然不得毛泽东离开,但她知道丈夫是为了中国的革命事业,便点头答应说:“你去吧,不要牵挂我们。”

但事实上,哪能不牵挂呢?毛泽东从妻子的怀抱中接过儿子,在儿子幼小细嫩的脸蛋上亲了又亲;杨开慧见他这样,便从丈夫的怀抱中接过儿子说:“好了,好了,你快去快回。”

这时杨开慧已经再次怀了身孕,体态特征已经很明显了。看着妻子行动略显迟缓的身子,毛泽东再次叮嘱说:“霞妹,你一定要多保重啊!”

杨开慧用力点了点头,答应说:“我晓得的。”

6月12日至20日,中共三大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出席了会议,并为大会起草了《农民问题决议案》。

7月,毛泽东由广州前往上海,以主要精力从事国共两党合作的统一战线工作。

9月,毛泽东以国民党党员的身份返回湖南,指导中共湘区委员会筹备组建国民党湖南地方组织。

在长沙,毛泽东的工作一直很忙。每天都工作到夜晚,当万籁俱寂时,辛劳了一天的毛泽东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这时,杨开慧总会关切地问这问那,同时还会问他吃不吃夜宵。面对妻子的问候,毛泽东又总会说:“不要管我么,你眼下的任务是照顾好自己和伢子。”

入睡时,由于杨开慧即将临产,毛泽东便将年仅一岁的小岸英抱在自己怀里睡觉;小岸英似乎也很懂事,每次躺在爸爸的怀抱中都是很乖,不久便睡着了。

11月,毛泽东接到中共中央的通知,要他由长沙先去上海,然后转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筹备工作。

这时毛泽东和杨开慧已经有了他们的第二个儿子,夫妻俩给这个儿子取名为毛岸青。临行前,面对妻子的深深依恋和两个心爱的幼子,毛泽东以奔赴革命的决心和以革命利益为重的博大胸怀,填《贺新郎·给杨开慧》词一首:

挥手从兹去,更哪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知误会前番书语。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凭割断愁丝恨缕。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寰宇。重比翼,和云翥。

毛泽东走了,看着丈夫留给自己的《贺新郎》词,杨开慧好几个夜晚泪眼湿枕。

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毛泽东由广州前往上海。

1924年春,杨开慧因思念远行的丈夫,带着两个儿子去到长沙城里拍了一张合影照片。

P2-5

序言

伟大领袖毛泽东离开我们已经30多年了,但他的伟大思想、优良作风、高尚品格、永垂不朽的精神依然存留在亿万热爱他的人民心中,永不磨灭。回顾历史,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操碎了一心,他为中国人民付出了毕生精力,他的诸多亲人也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的热血,乃至生命。

近些年来,作者在多次接触毛泽东的女儿李敏、李讷、毛泽东的儿子毛岸青、儿媳邵华和毛泽东的孙子毛新宇的过程中,大家中心话题总是围绕着毛泽东,及毛泽东那些为革命牲的至亲,毛泽东及其至亲为中国人民所付出的一切,让他的后人感慨,也让他的后人乃至全中国人都对其充满了敬意。单就毛泽东“个人”而言,他为中国人民付出得太多太多,但他又不仅仅是作为“个人”,因为他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牵动着热爱他的亿万人民的心,人民热爱他、崇敬他、追思他、怀念他,凡是有关他的一切,时至今日人们依然都想知道、想了解得更多。为此,作者写了这部《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一书,把作者所知道和所了解到的毛泽东生活中的一些情况写出来,将毛泽东和他的儿女们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生活细节,尽可能详尽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从中去体会和感悟毛泽东的情操与胸怀,真实中见其平凡、平凡中见其伟大。

作为领袖,毛泽东为中国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呕心沥血,无论是在战争年代或是在和平年代,他都把国家利益和民族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操劳、奋斗了一生。毛泽东虽为领袖,但在实际生活中与我们普通人一样,也有他的喜怒哀乐和爱与憎,有他的“个人爱好”和看似不同于常人的生活习惯。毛泽东一生中共有10个子女,其中6个儿子、4个女儿,但在残酷的战争面前,他失去了一些孩子。对于自己的孩子,毛泽东非常疼爱,也非常关心,但对孩子们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他从不允许他们搞任何特殊。毛泽东教育他们从小好好学习,长大了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教育他们向工人、农民学习,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将来“多为老百姓办事情”。毛泽东没有为他的孩子们留下什么物质“遗产”,留下的只是他的思想和精神,这应该说是最难能可贵和最令人值得“珍视”的了!

长歌当泣,毛泽东为中国人民献出了他的一切。人民热爱他,拥护他,是因为他和人民心连心;他关心老百姓的冷暖和疾苦,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因此可以说他既是全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又是全中国人民最忠诚、最优秀的儿子。在他的身上所展现出来的那些精神、情操和风范,包括他在日常生活中所流露出来的那种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性格和他顽强拼搏的工作作风以及他克勤克俭的生活作风,无一不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所以,作者认为,这也许就是毛泽东之所以能够在亿万中国人民的心中永远矗立于一个高大位置上的原因吧!

邸延生

2010年1月2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1:2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