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开始在法国创业
为什么选择在法国创业
在大多数人眼中,法国越来越像一块流着牛奶和蜂蜜的蛋糕。英国人最爱去法国和西班牙度假,每年大约有1 300万英国人会去法国度假。对此的忠告就是,我们应该看看有关如何在法国买房的节目,这种节目天天都会播出。每个人都听说过尼皮·辛格和他的朋友的疯狂打算。他们打算在阿尔代什开家印度餐馆。
除英国人以外,其他的欧洲人都认为,法国的生活比他们自己国家的生活要好。200年前,德国诗人席勒(Schiller)曾说:“法国是天堂。”“法国”一词意味着享受、开放、好天气、美食、红酒和浓郁的文化气息。
也有人认为,在法国不见得可以过上更好的生活。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法国的生活品质居世界第二,仅次于加拿大。而加拿大也深受法国的影响,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参照法国的医疗保健和社会保障体系。加拿大的生活方式跟法国很相似。难怪那么多人想住在法国。当然了,住在法国也意味着在法国求生存,生活并不只是无止境的度假。
从某种角度上看,去法国就像及时回归生活的本质。尤其在法国南部,那里生活随意,人们与世无争。法国人一致认为,政府应该照顾好国民。法国是所有人都打算支持的国家。在法国有很多观念,比如团结和社会安全,这些观念在英国都不存在,更不要说在美国了。商业是政府跟商会沟通的“社会拍档”。法国相信他们有义务与盎格鲁一撒克逊的自由主义抗衡,他们相信法国式的团结。在法国人看来,英国人都是“个体”,而英国人也是这么看法国人的。应该说他们两者对自由的定义是不同的。
法国经济
法国经济长期居于世界第四位,英国排第五位。虽然在2002年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英国的经济超过了法国。直到2003年欧元开始升值后,法国的经济总量才居于英国之前。但是,法国仍是个老牌富国;它每年有100~200亿英镑的贸易顺差,而英国每年有300亿欧元的贸易逆差。虽然法国雄风不敌当年,也不是个理想的贸易国,国内也没有石油和天然气,但是法国拥有辽阔的疆域和许多自给自足的产品,所以法国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从历史上看,法国商品比较难出口。也有人认为,法国长期的高失业率使得本国国民无力消费从外国进口的商品。
法国战后的历史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时期:1944年至1974年间30年的辉煌期和1974年至2004年间30年的萧条期。法国人认为最近30年是法国的危机时期,而且太多人认为这种危机不会在不远的将来结束。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法国成为一个工业强国,拥有世界顶级公司,比如法国宇航公司。该公司使得英国、德国和西班牙的空中客车公司能联合起来运营。也有一些法国公司经历了严重的经济灾难,比如法国里昂信贷银行、“欧洲之星”列车制造商阿尔斯通公司。这些公司不得不被法国政府救助。法国人喜欢“冠军”,喜欢那些可以给法国带来荣耀和光辉的大公司,他们都是这些大公司的热情支持者。法国高速列车(TGV)就是一个著名的例子,对那些住在巴黎及其附近的人来说,这种火车的作用很大。但是如果你住在法国乡村,它对你而言就没什么用了。
经济的阶段性复苏和大公司的盈利并没有改变法国高失业率的现状。公司无力雇佣更多的员工,当公司员工超过50人后,公司就会被处罚,所以有成千上万的公司只雇佣49名员工。这种状况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已经有所改善,因为政府颁布了一项规定,工人每周的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5小时。他们认为,这么做那些雇主就会自动雇佣更多的员工。这项规定在刚开始时取得了些许成效,但是它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失业率的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说,法国解决经济问题的方法仍然基于马克思主义需求经济模型。如果政府决定创造很多就业机会,或者政府宣布开展一项大工程,那么很多事情就可以得到解决。但是没有人愿意开放劳动市场,而这恰恰可能是发展经济的有效方法。法国人不愿意走自由经济的道路是因为他们不想模仿美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P3-5
现在,外籍人士在法国创业的激情空前高涨。由于法国税收法规的变更以及税率下降,法国当地人的创业激情也高涨了很多。
基本上,对于说英语的外来移民来说,他们到法国从事自由职业或者创业并不是因为在本国找不到工作。众所周知,在法国可以过上高品质的生活,而且法国的不动产价格比较低。
任何到法国创业的外籍人士都会在法国感受到文化冲击。至少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要面对各种跟以往不同的生活形态。据说,在法国如果不会填表格,那你将一事无成。所以,本书大部分篇幅都会讨论法国的官僚体制和官方文件。人们初来法国时是不太可能知道这里的具体情况的。所以,一般我们会建议初到法国的人在工作和创业时要寻找律师、会计和全能型的专家。这样,在创业期间,他们就能轻松面对挑战。本书记录了对20位已经在法国成功创业的外籍人士的采访。他们所从事的领域千差万别,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给想在法国创业的人提供一些实际的建议。
除了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外,在法国创业跟在其他地方创业没有太大的区别。到法国寻求新生活的外国人往往有一定的开拓精神。很可能初到法国的创业者的创业精神中包含了自己当地的文化,而这些创业精神在盎格鲁-撒克逊世界中很有生机与活力。
本书的完成得益于多人的合作及帮助。
富瓦商会、卡尔卡松商会、里尔商会给我们提供了大量基本信息。我在此要特别感谢米歇尔·奥立维尔(Michel Olivier)给我提供创业者的课程;感谢帕特里克·黛拉斯(Patrick Delas)给我提供法律上的意见;感谢碧儿翠丝·西奥莱兹克(Beatrice Ciolczyk)给我提供税收方面的信息;感谢麦克·史蒂克兰德(Mike Stickland)给我提供相关的网址。还要感谢房地产顾问山姆·克拉波(Sam Crabb)跟我分享他所了解的法国美景。
能遇到那么多慷慨的受访者,而且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信息,对此我感觉很幸运。我尤其要感谢潘妮·阿姆斯壮(Penny Armstrong)和他们一家、卡罗尔·贝里斯(Carole Bayliss)、马尔科姆(Malcolm)、蒂娜·考兰特(Tina Collett)、爱诗丽·居里(Islay Currie)、弗莱第(Freddy)、莉莎特·德·考克(Lisette De Cock)、保罗·福克斯(PaulFoulkes)、尼克·戈兹沃西(Nik Goldsworthy)、当恩·高夫(DawnGouph)、麦克·亨蒂(Mike Henty)、苏珊·霍奇(Susan Hodge)、乔治·里德布瑞(George Lidbury)、特里·林克(Terry Link)、雨果·诺伊兹(Hugo Nuyts)、简·盘森(Jane Pensom)、托尼·皮约翰(TonyPidgeon)、西蒙·普伦(Simon Pullen)、罗斯玛丽·鲁兰(RosemaryRudland)、史蒂夫·施特韦斯(Steve Stews)、凯特(Kate)、安德鲁·索利(Andrew Thorley)、乔治·瓦莱科特(George Vallecott)、蒂姆·韦尔(Tim Weir)、琼·威尔金斯(Jean Wilkins)和很多不想透露姓名的受访者。
在我的法国朋友中,我要特别感谢克利斯朵夫·布约恩(Christophe Guyon)、海伦·奥迪诺(Helene Audiot)、里吉斯·卢梭(RegisRousseau)、马克·萨力克(Mark salik)、费代利克·达尔曼(Federique Dalhoum)和安德琳·特里兰(Andrine Trilland)。感谢他们对我的热忱和耐心。
我要感谢潘妮·安斯沃思(Penny Ainsworth)。她是个很棒的司机,令我们在法国西南部的旅行异常愉快。我也要感谢彼得(Peter)和友好网的希瑟·杰弗里(Heather Jeffery),感谢他们帮我联系那些受访者。当然我也要感谢琼·爱德华兹、约翰·爱德华兹(Jane & John Edwards),他们是旅馆业的老前辈了,感谢他们对我工作的帮助和支持。
本书是法国作家安德列·德·菲尔斯以一位外籍人士的视角对如何在法国创业进行的经验总结。作者以20位已经在法国成功创业的外籍人士的亲身经历为例,详尽地介绍了在法国创业的形式、程序、公司结构、融资等方面的内容及其注意事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在法国创业的指导书。
“企业家”一词起源于法国。法国为那些有企业精神、有成功意愿的人提供了非常有利的经商环境。法国在很多方面有自己的规则。比如会计制度、就业法规、社会保障制度及税务等:本书涉及了法国的商业环境、商业结构、法律法规、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内容,并提出了如何进行经营的全面建议,因而非常适用于那些梦想在法国从事商业活动却感到无从下手的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