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文物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托,我们有责任有使命让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真正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和文化传播之责任,向世界传播灿烂的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 安徽博物院现藏文物31万余件,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明清书画、徽州雕刻、古籍善本、契约文书、近现代文物及潘玉良美术作品等。古旧字画装裱修复、青铜器保护修复、碑刻保护拓片等技术力量雄厚,在漆木器保护、油画保护修复、文物预防性保护方面具备一定实力。本书根据展厅陈列线索,选取丰富的文物展品,将专业、晦涩、冰冷的文物陈列与考古材料,以鲜活生动的美术设计、赏心悦目的装帧形式、通俗有趣的语言呈现给读者,带给读者生动的体验与感受。 内容推荐 本书属于quan国博物馆通识系列,由安徽博物院和忆年华项目组联合打造,quan面介绍了新馆、老馆两馆的常设展览文物,老馆常设展览有“安徽革命史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安徽好人馆”等。新馆常设展览有“安徽文明史陈列”以及“徽州古建筑”“安徽文房四宝” “江淮撷珍”“欧豪年美术馆”等专题。本书用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阐述每件文物背后的故事,内容翔实,知识严谨,趣味性强。读者通过本书,既能了解安徽博物院的整体面貌以及博物馆珍藏的众多文物,又能知晓文物背后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内容,是一本文博类大众普及读物。 目录 了解安徽博物院 安徽博物院导视图 /002 安徽博物院简介 /004 安徽古生物陈列 龟山巢湖鱼龙 /010 淮河古菱齿象 /011 安徽文明史陈列 第一部分 人类遗存 涂山会盟 —— 史前时期的安徽 人类踪迹 骨铲 / 石器 /015 石核/石球/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 /016 和县人头盖骨(模型)/017 银山智人枕骨(模型)/018 原始文化 刻划符号 /020 纹面泥塑人头像 /021 鹿角钩形器 /022 玉鹰 /023 凌家滩玉人(坐姿/立姿)/024 玉龙 /025 玉豕 /026 玉龙凤璜 /026 玉猪 /027 石钻 /028 彩绘石钺 /029 玉琮 /030 多孔石刀 /031 刻纹大口尊 /032 鸟形利器 /033 七足镂孔器 /033
第二部分 青铜礼乐 夷楚华章 —— 夏商周时期的安徽 寻踪夏迹 单扉铜铃 /035 煌煌商域 兽面纹鬲 /036 兽面纹尊 /037 兽面纹铜斝 /038 兽面纹觚 /038 兽面纹大铙 /039 夷立淮土 龙纹鼎 /040 冰铜锭 /041 平衡石 /041 铜斧 /041 方国林立 乔君钲 /042 蟠虺纹盨 /043 兽首鼎 /044 龙柄盉 /045 甬钟 /046 钟离君柏簠 /047 镂空龙耳罍 /048 编磬/蟠螭纹钮钟 /049 龙虎四环铜鼓座 /050 蔡侯升鼎 /051 蔡侯簋 /052 蔡侯方壶 /053 蔡侯方尊缶/蔡侯方鉴 /054 蔡侯盥缶 /055 蔡侯钮钟 /056 吴王光鉴 /057 蔡侯产剑 /058 蟠虺纹殳 /059 吴王光剑 /060 公卣 /061 凤纹方鼎 /062 镂空龙纹盘 /063 编织纹簋 /063 鸟钮盖盉 /064 云纹五柱器 /064 楚辉照耀 郢爯 /065 鄂君启金节 /066 玉龙凤纹佩 /067 楚王匜鼎 /068 铸客大鼎 /069 铸客炭箕/环梁方炉 /070 展翅攫蛇鹰 /071
第三部分 王侯风流 曹操雄略 —— 汉魏晋时期的安徽 汉晋风情 石羊 /074 彩绘云鹤纹漆耳杯 /075 彩绘龙纹漆奁 /076 仙人骑兽灯 /077 人形柱博山铜炉 /078 多乳铭文镜 /079 绿釉陶狗 /080 青釉蛙形盂 /081 青釉贴塑佛像网格纹盘口壶 /082 六安王国 玉璏 /083 错银铜壶 /084 曹操家族 玉猪 /086 银缕玉衣 /087 文字砖 /088 汉画像石 东王父西王母汉画像石 /090 车马出行图汉画像石 /091
第四部分 河运通达 清名流芳 —— 隋唐宋元时期的安徽 运河繁盛 黑釉象座枕 /094 越窑青釉碗 /095 陶瓷菁华 寿州窑黄釉印花枕 /096 寿州窑黄釉执壶 /097 三彩双系凤柄壶 /098 邢窑白釉仰荷注子 /099 繁昌窑青白釉镂孔炉 /100 青白釉蝴蝶结饰双系执壶 /101 定窑白釉刻云龙纹长颈瓶 /102 景德镇窑青白釉注子注碗 /103 吉州窑绿釉狻猊香熏 /104 吉州窑黑地白花梅瓶 /105 三彩卧女抱鹅枕 /106 萧窑白地褐彩四系瓶 /107 青花灵芝纹环耳匜 /108 名臣包拯 景德镇窑青白釉镂空香熏 /110 黑秞兔毫盏 /110 金银璀璨 连七式花头金钗 /111 螭虎纹金发钗 /111 鎏金铜佛塔 /112 释宗景施建银牌/章华施建宝塔金牌 /113 御仙花金带饰 /114 缠枝花卉纹金发冠 /115 “章仲英造”银玉壶春瓶 /116 “章仲英造”金把杯 /117 第五部分 中都基业 天下徽商 —— 明清时期的安徽 洪武皇帝 “龙凤六年”元帅之印 /119 大明宝钞 /120 鱼鳞图册 /121 凤鸟纹玉簪首 /122 金簪/金耳坠 /123 玉灵牌 /124 中都皇城 中都城文字砖 /125 龙纹脊兽 /126 中都宫殿雕龙石栏板 /127 桐城文派 方以智草书诗卷 /129 方望溪先生手稿 /130 刘大櫆《海峰文集》/131 姚鼐草书 /132 吴汝纶行书 /133 《姚莹谈艺图》/134 天下徽商 《程朱阙里志》/137 《休宁县志》“学宫图”/138 屯溪镇胡开文老店木刻店章 /139 都转盐运使司石旗杆座 /140 王茂荫职官漆木封牌匾 /141 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142 何震寿山石《云深不知处》印 /143
徽州古建筑 第一部分 民居 民居布局 民居营造 马头墙 鹊尾式马头墙 /151 印斗式马头墙 /151 坐吻式马头墙 /151 入户大门 游春图人物门罩砖雕 /153 美人靠 木雕美人靠 /155 门窗隔扇 木雕兽纹窗栏板 /156 戏曲人物宝相花窗扇 /157 冯仁镜宅 “花厅”的由来 /158 冯仁镜宅的建筑特点 /159 冯仁镜宅的木雕艺术特色 /160
第二部分 祠堂 徽州宗族制度 章仔钧夫妇子孙容像 /164 乾隆祠堂收租牌 /165 “荥阳堂”牌位座屏 /166 祠堂建筑艺术 石狮 /168 “经筵讲官”匾/“太子少保”匾 /169 木雕鸟兽花卉小月梁 /170 木雕三国人物梁柁 /170 木雕刘海戏金蟾撑拱 /171 徽州祠堂典范
第三部分 牌坊 认识牌坊 许国石坊(模型)/176 牌坊构造 石雕倒挂狮子夹柱石 /178 绶带狮纹石坊 /179 石雕恩荣龙凤榜 /179
第四部分 “三雕” 文化寓意 儒家伦理 百忍堂图砖雕 /182 百里负米图砖雕 /183 木雕鸟纹雀替 /184 福瑞祥和 鹤鹿同春撑栱 /185 十鹿图石雕 /186 吉祥寓意 鲤鱼化龙纹砖雕 /187 民俗风情 画眉夫妻砖雕 /188 客到徽州图砖雕 /189 自然生态 “荷蟹”图砖雕 /190 荔枝来禽砖雕 /191 江淮撷珍 玉琮 /194 青铜跪跽俑 /195 束绢形青玉饰 /196 描金彩绘云气纹朱雀攫蛇漆豆 /197 铜鎏金熊形席镇 /198 越窑青釉荷叶口碗 /199 金釦玛瑙碗 /200 兽面纹玉卣 /201 葵花形金盏 /202 玛瑙洗 /203 贯耳玉瓶 /204 虎钮玉押 /205 菱花形凤纹银果盒 /206 “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207 宣德青花花果纹大盘 /208 犀角杯 /209 朱三松制松鹤人物竹雕笔筒 /210 象牙圆雕说书艺人 /211 木雕铁拐李 /212 黑漆嵌螺钿山水人物纹酒斗 /213 竹雕童子牧牛 /214 玻璃内画周乐元款通景山水纹鼻烟壶 /215 安徽文房四宝 宣笔纵横 笔墨寻踪 “道光戊午”款木管抓笔 /220 象牙管山水图笔 /220 白潢恭进天子万年紫毫笔 /221 胡开文支店制竹管羊毫提笔 /222 徽墨流芳 墨苑撷英 方于鲁仙桃墨 /224 程君房百爵图石绿墨 /226 胡开文地球墨 /227 乾隆朱砂御墨 /228 康熙吴天章“龙宾十友”墨 /229 千锤万杵 四库文阁图墨模 /230 宣纸千秋 纸寿千年 生玉版宣张即之《楷书华严经》/232 生玉版朱耷《荷花图》/233 宣纸精粹 五彩雪金蜡笺 /234 磁青纸泥金书画册《观世音菩萨普 门品经》/235 描金云龙朱砂笺 /236 虎皮宣 /237 歙砚永泽 砚田恒久 铜鎏金兽形铜盒砚 /239 赭釉多足砚 /239 箕形歙砚 /240 长方形抄手石砚 /241 枣心眉纹歙砚 /242 蝉形歙砚 /243 砚海寻珍 笈游道人铁砚 /245 文房雅尚 竹臂搁 /247 象牙蹴鞠笔筒 /248 剔红漆墨床 /249 茄皮紫釉桃形倒流壶 /250 象牙雕松鼠葡萄叶形香橼盘 /251 烽火江淮——安徽革命史陈列 《新青年》/254 苏联制马克思银像 /254 袁家声旧藏戚继光、张树侯铭文端砚 /255 王步文烈士眼镜 /256 祖晨家书 /257 马毛姐棉袄/马毛姐一等功红布五角星 /258 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印/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印 /259 新安画派 程嘉燧《远山古屋图》/262 李流芳《山林读书图》/263 李永昌《春山亭子图》/264 孙逸《溪桥觅句图》/265 汪之瑞《空亭幽树图》/266 渐江《晓江风便图》手卷 /267 査士标《古木远山图》/268 郑旼《溪山亭子图》/269 黄宾虹《山水四屏》/270 汪采白《黄山纪游图》/271 潘玉良艺术作品展 《野菊花与线装书》/274 《窗前女人体》/275 《豢猫》/276 《俯首女人体》/277 《春之歌》/278 《自画像》/279 《桐庐待发》/280 《双人扇舞》/281
生字词注音释义 /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