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逸史》,花溪逸士编次,凡二十八回。可考最早版本为嘉庆十四年刊小本,该书文道堂藏版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在小说史上,本书极少为人提及,今人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阿英《小说闲谈》中加以介绍。书叙爱情故事,又以军事交战为线索,于是篇幅罕见地长。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岭南逸史(明清典藏才子佳人小说)/红颜蓝颜古典言情书系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清)花溪逸士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岭南逸史》,花溪逸士编次,凡二十八回。可考最早版本为嘉庆十四年刊小本,该书文道堂藏版现藏复旦大学图书馆。在小说史上,本书极少为人提及,今人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阿英《小说闲谈》中加以介绍。书叙爱情故事,又以军事交战为线索,于是篇幅罕见地长。 内容推荐 《岭南逸史》花溪逸士编次,凡二十八回。内容构成,一是主角黄逢玉与四位女子的爱情故事,女子各具才情,故事悲欢离合;二是岭南的风土人情,可视为阅读中的别样风景;三是各类战争,有明王朝军队与地方瑶军的对阵,有瑶军与瑶军的内部争斗,还有瑶军和明军联合后与其他地方武装的交战。其间夹杂斗智、斗勇甚至斗法,颇为热闹。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一反官方偏见,在书中大胆讴歌瑶人的智慧与勇气,对瑶人的反抗斗争寄予深深的同情。这也表现了作者超越时人常见的一面,文学评论家阿英曾说:“岭南的小说,见到的不多,而《岭南逸史》一书则比较流传的广,这仍然是描写才子佳人的小说。”《岭南逸史》的兵戈铁骑,取代了同类小说常见的山光水影,虽是才子佳人小说,但更贴切而言,更靠近英雄儿女章回小说。 目录 总序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第一回 黄逢玉席上赋诗 石禅师山门赠咒 第二回 花间遇佳人牵情投宿 酒中闻大盗弄法驱凶 第三回 压富儿唯诗一首 访仙迹得药两丸 第四回 瑶王梦陆贾应兆生儿 公主兴屯田率兵归命 第五回 浪吟诗黄逢玉中计 甘作妾李小鬟招亲 第六回 寻二仆上山受困 约三事梅英解围 第七回 施毒计假写黄琼书 起雄师险遭力木箭 第八回 李公主大战东榃山 苻先锋败死罗旁口 第九回 三请兵激怒督府 两招魂瞒脱梅英 第十回 寻旧盟竟成画饼 控匪赤反自招灾 第十一回 梅映雪誓志寻夫 张志龙脱危认妹 第十二回 急救夫人起三军 运奇谋遂破六步 第十三回 怒屠三水县 力困五羊城 第十四回 诈覆巢指东击西 正中伏左支右诎 第十五回 事急矣梅映雪负荆 没奈何李小鬟选将 第十六回 假助战一鼓解围 真讲和三军释甲 第十七回 愿征寇假公济私 忌成功散兵归寨 第十八回 张贵儿女扮男装 盘把总传消寄信 第十九回 悲分散千里寻儿 话团圆断肠问卜 第二十回 龙川被劫 磜头强招 第二十一回 谢金莲哭诉衷肠 张贵儿感剖心腹 第二十二回 斩铁牛贵儿劝进 施号令蓝能制官 第二十三回 破涌口益信奇谋 封军师尽付兵柄 第二十四回 五军会剿 十县同殃 第二十五回 报父仇黄让献策 感皇恩逢玉兴师 第二十六回 说黄允只身通信 诛蓝能八面埋伏 第二十七回 荡平寇盗 表奏朝廷 第二十八回 神宗帝大封功臣 东安侯一家归隐 试读章节 话说黄逢玉自长耳山赋诗回来,声名大噪,求诗求文的终日不绝。不觉问,已是十六岁了。一日,其父思斋叫他来,吩咐道:“尔姑娘移徙从化,往常多有书信寄来;近今十数年,并无信息,不知作何景况。闻得两个儿子俱不听教训,常为他们呕气欲死。我今欲使尔到彼探视一番,也见我兄妹之情,尔意下如何?” 逢玉道:“孩儿愿往。儿闻浮罗为朱明耀真之地,有峰四百三十二、瀑布九百八十有奇,内中璇台瑶室、药槽丹灶,许多胜景,儿久欲到彼一游。因二亲年高,不敢远离。从化这条路,必须打从罗浮经过,既大人有命,儿愿趁便到彼一游,以完夙愿,未识大人以为可否?” 思斋道:“穷奇览胜,乃高人志士所为,有何不可?但恐尔年幼,经不得那登高履险的事耳。”逢玉道:“昔李存勖,年十二时,便从父破王行瑜,献捷京师;寇平佗,年八岁时,便登华山吟诗,都不惮危险。今孩儿年已十六,虽不敢比存勖冲锋破敌,难道寇平佗登高涉岭的事,也经不起来?望大人勿虑。” 思斋闻言,大喜道:“我儿所见甚大,吾不尔禁也。明日是个黄道吉日,正好出行。我叫黄聪、黄汉同尔去,游了罗浮,见了姑娘,早日回来。”遂叫两个家人黄聪、黄汉到来,吩咐道:“我是日使逢玉孩儿到从化探问姑娘,趁便去游罗浮,尔二人可打叠行李,陪我孩儿一行。于路上小心服侍,回来我自有重赏。”二人领命,自去收拾不表。 思斋携逢玉进内。命娘子备些酒食饯行,又叮嘱了许多出门慎重的话,然后就寝。 次日起来,饭毕,逢玉拜别起行,思斋同妻沙氏送出门来。黄汉挑了行李,黄聪牵了一匹黄骠马。 沙氏执逢玉手涕泣道:“我儿须早些回来,勿使老娘倚门盼望。包里有我织锦程茧手巾两条,奉姑娘的。见了姑娘,须代娘致意。” 逢玉道:“母亲不必悲伤!孩儿多则三月,少则两月,必定回来。所吩咐,孩儿记得。”说毕登程。《琵琶记》南浦嘱别,有只歌儿,于此际极合,并录之以资观玩: [江水儿](净唱)膝下娇儿去,堂前老母单,临行密密缝针线。眼巴巴,望着关山远。冷清清,倚定门儿盼,教我如何消遣?(合唱)要解愁烦,须是频寄音书回转。 [园林好](生唱)儿今去,爹妈休得要意悬。儿今去今年便还,但愿双亲康健。(合唱)须有日拜堂前,须有日拜堂前。 其日拟正是二月中旬,嫩叶敷荣,山花齐放。逢玉上了马,缓缓而行。行了两三日,已到状元桥。黄汉问道:“相公还是从水路去,还是从旱路去?”逢玉道:“船上闷人,还是路上走的好。”黄汉道:“既要从路上走,须渡河,由长沙上唐湖,过旗头疃,穿海丰,出羊蹄岭,抵鹅阜为近。若从蓝关去,不好走,又远些。” 逢玉闻言大喜道:“我正要赏览旗头、羊蹄等岭,就从此路去罢。”以是渡河向长沙进发。逢玉心中原无甚要紧的事,一路放怀玩赏,遇景即吟,逢奇即咏,也录不得许多。 不则一日,行至羊蹄岭。此岭耸拔如屏,隔断海丰、归善两县。粤王佗于山顶凿开一门,设兵守把,名为羊蹄关。由海丰这边山脚,上至岭二十里路,较平坦。由归善那边山脚,上至岭十里,山如壁立,不能直上,凿路如“之”字样,盘折方能上去。真个一夫守关,万人皆废的所在。逢玉到此地,振衣绝顶。看了一回,胸怀豁爽。命黄聪取笔来,于石壁上扫去苍苔,题诗一首云: 插天危嘺似丹梯,百折登临霄汉低。 回望乍疑穿井出,仰观翻讶与云齐。 雄关承锁千秋月,古木长封万劫泥。 我欲题诗扫苍壁,山灵惊起昼凄凄。 题毕,复写一行道:古梅黄琼题。写完,自己读了一回,欣然自得,只管在那里徘徊。黄汉催促道:“相公收了笔砚,下山去罢。这里到鹅阜还有二十里,天色晦暝,恐怕有雨。”黄聪忙收了笔砚,牵马先行。逢玉始步下岭来。 行了数日,忽到一个所在。一眼看去,山上山下,篱边溪旁,没缝的都是梅树。其时已是三月初旬,绿叶成荫,青子满枝,走将进去,幕天席地的都是。那绿荫中间,一道寒流潺谖可爱,两边有十数人家,竹篱茅舍,梅荫映带,雅韵欲流。 行过石桥,翼然一亭,中设青石板二条,光滑如玉。逢玉下马少憩,仰面见亭上一匾,写四个大字道:“师雄梦处。”逢玉点头道:“原来是这个所在!”黄聪问道:“相公,是什么所在?” 逢玉道:“此名梅花村。昔罗浮女道人素月,尝于此地种梅千本,故名梅花村。隋开皇中,赵师雄游罗浮至此,见一美人,淡妆素服出迎;师雄与谈,言极清丽,芬香袭人,遂同她到酒家共饮,一绿衣童子歌舞于侧。师雄饮得大醉,与美人相扶就卧。天明醒来,却独自一个卧于大梅树下,上面翠羽啾嘈,月落参横而已,哪有什么美人、童子,师雄惆怅而归。后人相传以为韵事,故有此匾额。我观《罗浮志》,梅花村在罗浮水口,今已到了梅花村,去罗浮不远矣!”不觉大喜,步出亭外,细细赏玩。忽见亭北浓荫绿中,斜露一枝石榴,绽出数点火一般红的花来,点缀得景致更觉可人。P10-14 序言 《说文》:“史,记事者也。”有国史,有野史。国史载累朝实录,赡而不秽,详而有体,尚矣。野史记委巷贤奸,山林伏莽,自汉唐以来代有其书,大抵皆朽腐之谈,荒唐之说居多。求其一二标新领异,据实敷陈。堪与国史相表里者,吾则重有取于黄子之《岭南逸史》云。 夫文章之道,贵乎变化。变则生,生则常新而可久。《逸史》者,离奇怪变,盖不知其几千万状也。即女子也,而英雄,而忠孝,而侠义,而雄谈惊座,智计绝人,奇变不穷,抑亦新之至焉者乎?且予尝南游永安矣,见夫一门三孝坊石,犹岿然存也。西至罗旁,过九星岩,击石鼓,渊渊有声;登锦石,诵屈子铭,其所表见皆不虚。夫岂无《幽明录》、《搜神记》诙谐诡怪足动观听者?然而不近人情,莫能征信,识者笑之。安所得如《逸史》者之千变万化而复无事荒唐也!使其付之梨枣,传之其人,知必有以吾言为不谬者。故序之。 时乾隆甲寅之蒲月五日,西园老人题于双溪之草堂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