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都兴承包,专业户也兴起了,爹爹这个撂了比我岁数年头还要多的做豆腐手艺也拣了起来。
做豆腐得用毛驴拉磨磨豆浆,爹爹就从集市上牵回一头黑毛驴。哈呀!这头黑毛驴真惹人喜欢。油黑油黑的毛,柔软柔软的鬃毛,长长的耳朵。我蹦蹦跳跳地跑过去亲热地摸它的头,爹却像跟准干仗似的吼了一声“滚”,就把黑毛驴拴在下屋马棚子里。爹哪来这么大的气啊?爹进屋跟妈说:今儿个我算倒了楣了,花二百元按五岁口买的,可叫人唬了,进村叫人一瞅是八岁口。
爹爹叫人家卖驴的唬了,把气撒在黑毛驴身上,动不动就抽几鞭子,再不就踹几脚。黑毛驴不会说话,更不会哭,任爹咋打它,也不尥蹶子,总闷头给爹拉磨磨豆浆。 我常常趴在豆腐房的小窗子看黑毛驴拉磨。黑毛驴的眼睛被爹用一块黑布蒙着,默默地拉着老沉老沉的石磨。石磨一圈一圈地转着,雪白的豆浆顺着磨流淌着,一会儿就淌了一水筲。大概老黑驴拉累了,走着走着有点慢了,爹就拿木棒照它脊背上打几下子,打得黑毛驴的皮抽动几下子。此时我的心也抽动几下子。黑毛驴又艰难地拉起来,一声不响地拉。
黑毛驴白天黑夜地拉呀拉的,爹做了一板又一板豆腐,挣的钱一把一把的。爹有了钱,差不多天天买酒称肉,又吃又喝。还常常给我买饼干、麻花、大苹果啥好吃的。可给黑毛驴吃的,只不过是干草,连豆饼都舍不得多给。它渐渐地瘦了,脊梁骨像弯弯的镰刀。爹说:“这败家的,死了吃肉,再买头壮实的。”
听了爹的话,不知咋的,我对黑毛驴疼爱起来。觉得黑毛驴太苦了,爹对它太不公平了。爹能干,豆腐做得好。一年过去了,钱挣了不少,我们家也富裕了。爹和妈抿嘴乐,可就忘了黑毛驴。
我跑到下屋马棚前,看黑毛驴咯咯地嚼着硬硬的干草,心里可不好受啦。它老了,牙齿也像姥爷一样吃硬东西费劲儿。
吃完早饭,我偷偷拿起镰刀和篮子,到村北头洼甸子给黑毛驴割草。那里有好多茂茂实实的青嫩草呢!来到草甸子,我尽挑嫩嫩的草割。割呀割,不一会儿就满了篮子。“再多割点吧!”我想着又去割。“哎呀!”镰刀一滑滑到手指上,血流了出来。要是在平时,我非得坐在地上踹脚哭。今天我没哭,抓把土面儿按在伤口上,血不淌了。回到家,我把青草撒到槽里,黑毛驴香香地吃,边吃边晃荡着尾巴,还不时地打响鼻儿,可能是高兴的吧!
妈妈看见了我手指的伤口:“咋弄的?”
我扯谎:“吃甜秆拉的。”
“疼吧?”
我摇摇头。其实咋不疼呢?可我一瞅黑毛驴吃着我割的青草那美劲儿,就不觉疼了。
天黑了,我钻进了被窝,伤手指一跳一跳地疼,我咬着牙没吭声。“吱扭”门开了。我钻出被窝一看,是三舅来了。三舅可好了,一来就给我带好吃的。三舅到我跟前,给我一大包糖。有橘子糖、小人酥、胶皮糖,真甜死人啦!黑毛驴也吃糖吗?它知道糖甜吗……
我躺在被窝里想。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就悄悄跑到马棚前,把一块小人酥塞进黑毛驴嘴里,黑毛驴开始莫名其妙,可一嚼,知道糖甜了,吃没了还吧嗒着嘴,一双大眼睛老瞅我的手。我又掏出一块给它,又掏出一块……啊!衣兜里就剩两块了,我全掏出来给了它。黑毛驴吃着糖,眯着眼睛,打起响鼻儿。它是感谢我吧!
“嘿!它肯定爱吃麻花。”我想着朝屋里跑。到篮子前一看,里面只有一根了,那是爹花钱给我买的。可那钱也有黑毛驴的功劳呀!它不拉磨磨豆浆,爹也不会做得豆腐的。我拿起麻花就走。 “往哪拿?”妈妈问我。
“我吃嘛!”我说。
我假装狠狠咬了一大口,冲妈妈做个鬼脸。别看妈妈是大人,真傻,叫我唬过去了。她一点也不知道那麻花叫黑毛驴吃得一点儿不剩。
昨晚上三舅来说今天叫我们上姥姥家过八月节。这不,吃完早晨饭,爹把黑毛驴套在小胶轮车上。我,还有妈妈、爹都坐着毛驴车出丰村。
爹赶着车,我看到黑毛驴走得挺吃劲。遇到上坡,它也不放慢,不偷懒。黑毛驴身上出汗了。
黑毛驴多累呀!它肯定不乐意我们,会不会骂我们呢?不,它不会的,它是个好毛驴。为什么我们要叫毛驴拉走呢?它多累呀!昨天它还拉磨来的。
走着走着,天阴了,刮起了凉风,不一会儿掉雨点儿了。妈妈打开塑料布,我们蒙在底下。爹也穿起雨衣。
雨点儿噼噼啪啪地敲塑料布了,真好玩。亏得妈妈带塑料布,要不叫雨一浇多冷啊!我透过透明的塑料布,看见黑毛驴在雨里走着。它身上全湿了,雨点在它背上打起了水花儿。路泞了,泥陷着车轴。
“爹,快停下,停下车。”
爹没停车,问我:“停下干啥?撒尿?”
“是要撒尿,我憋不住了。”我诓爹。P1-3
主编寄语:三代作家“烹饪”的当代儿童文学阅读大餐——《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代序
会流泪的黑毛驴
美
蓝军越过防线
阿薇
钻杆桥
詹岱尔
树叶小船儿
猪屁股带来的烦恼
嘴巴的故事
五颗青黑枣儿
鹦鹉家庭了
白牛
月儿
借读生
山喜蛛
琴声
金戒指
“捣蛋小队”的小队长
爸爸与分头
树荫
风雨同舟
借读生
雾炼珠
“女儿潭”边的呐喊
带阳台的小楼
八月流浪儿
猴祭
透亮的月光
-1,+1,0
长江的童话
旋转的城堡
摇曳的烛光
根雕
埋在树下的笔
明天有雾
古钱
变色泪
闪电行动
拓荒
毛人传奇
排行榜
我的朋友小扎西
男孩与狗
魔鼠
编后感言——苦辣酸甜世纪风
一
做为历史悠久、人口众多、土地辽阔、文化灿烂的中华民族,历来是不乏新闻的。
一个又一个。
一个又一个。
而今,在广袤的大地上,又在传颂着一个喜人的信息:“《中小学生阅读大系·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正在全国组稿……”
于是,一个传一个,一个传一个。
刹那间,电话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打来北京;网络上的收稿邮箱里不断递增着感人的作品。
一篇又一篇。
一篇又一篇。
那作品,似流水,承载着作家们的心血;
那作品,如春风,吹来了作家们的笑容。
那作品,涵盖着中华儿女辛勤耕耘的热土;
那作品,闪烁着全国500多名作家的智慧。
以作家作品发来的先后为序,便有如下省市——呈现在广大读者的面前:
北京、上海、安徽、浙江、广东、江苏、福建、辽宁、陕西、山东、云南、湖南、四川、湖北、重庆、贵州、吉林、内蒙古、黑龙江、江西、河南、广西、河北、海南、天津、甘肃、新疆、山西、西藏……
令人欣慰的是,全国29个省市的500多名作家在同一套大型丛书中一展风采,这还是首次。
短短六个月,《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全部书稿展现在了出版社的案头上。
应该说,这是半个多世纪的风雨;
应该说,这是半个多世纪的足迹;
应该说,这是半个多世纪的果实;
应该说,这是半个多世纪的歌声。
这其中,既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作家;又有“战斗”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作家;还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青”作家……
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科幻小说、科学童话、报告文学、故事、寓言等9种14卷四百余万字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酷似超级的美味佳肴,将一齐奉献给当今的中小学生。
啊,中国三代作家“烹饪”的阅读大餐,成了21世纪的精神盛宴!
二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北京天安门的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四亿多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挺直了腰板,获得了新生。
于是,中华大地上响起了歌声。
于是,中国人的脸上有了笑容。
就在这歌声、笑容的大军之中,活跃着一个个文笔秀美、思想活跃的有为人士。他们以笔代心、写出了一篇篇佳作。
中国的新兴文化破土而出。
中国的儿童文学有了生机。
那佳作表现着翻身后的农民、工人、市民以及各界人士当家做主人的欢跃;赞颂着掘水之人的功绩;追忆着往昔的苦痛;也洋溢着他们内心的喜悦。
于是,一篇篇儿童文学佳作应运而生了。 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科幻小说,
科学童话、报告文学、故事、寓言……
在这些风华正茂的作者中,既有专门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精英”,也有“客串”儿童文学的文学高手。他们为中国儿童文学百花园的繁花似锦一展风姿……
而今,他们的作品均被选入了我们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成了这套大型丛书的“名篇”……
现在,让我们按照这些年愈八十岁的老作家作品的到来的先后而让他们走上前台吧:
一、家人发来作品的已故老作家:
冰心、严文井、秦牧、陈伯吹、洪汛涛、陈玮君、任大霖、迟叔昌、管桦、高士其、方轶群、叶君健、郭风、叶圣陶、叶至善、马烽、吴梦起、郑文光、贺宜等等、等等;
二、老作家亲自发来作品或请家人发来作品的:
陈模、杲向真、萧平、刘真、束沛德、阎受鹏、贺敬之、柯岩、张继楼、金江、任溶溶、稽鸿、肖建亨、赵燕翼、圣野、段杏绵、袁鹰、孙毅、马达等等、等等;
应该说,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宝贵财富。
应该说,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的开路先锋!
三
中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既是中国发展的二十年,也是中国动荡的二十年。
然而,就在这特殊的年代里,一些热心儿童文学的有心人——通过学习老作家的作品,又不断在阶级斗争中摸爬滚打,感悟着生活的酸甜苦辣,于是,他们不断地思索着、写作着。在十年动乱结束后,他们便相继“破土而出”了。
于是,一批批佳作出现了。
于是,一批批新人出现了。
而今,这些六十岁以上,八十岁以下的“中年一族”便成了儿童文学界的骨干。尽管他们有些人身体健康渐弱,有的人已驾鹤西去,但在中国儿童文学的大地上依然闪动着他们的身影。
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科幻小说,
科学童话、报告文学、故事、寓言……
依照来稿先后,便排出了这样的阵容:
邱勋、胡景芳、沈虎根、刘厚明、苗欣、刘兴诗、凡夫、李毓佩、赵世洲、钱世明、邱国鹰、野军、李少白、蒲华清、陈慧瑛、刘育贤、金曾豪、童恩正、卓列兵、赵惠中、罗辰生、尤凤伟、杨明火、樊发稼、李仁晓、望安、成志伟、张秋生、李凤杰、董宏猷 、詹岱尔、陈约红、郭大森、张鹤鸣、黄世衡、郑延慧、杨啸、赵金九、刘崇善、王俊康、饶远、沈石溪、马长山、夏有志、乔传藻、韩少华、浩然、迟方、叶永烈、郭明志、李建树、尹世霖、杨羽仪、葛冰、张锦江、苏曼华、尤异、谢璞、老许、王宜振、张之路、诸志祥、金波、余俊雄、杨向红、黄瑞云、金涛、张宝杰、叶澍、邝金鼻等等、等等;
这是一组名单吗?
这是一组作品吗?
这是一组成果吗?
这是一组金牌吗?
我说,这是中国儿童文学生力军中的勇士与骑手!
四
当中国的历史进入到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与21世纪第一个十年时,中国改革的步伐大步向前了。
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无疑使人们的思绪更加活跃。
于是,一批批有为的“青年”站在改革的前列,以火热的生活为素材、以纸质与网络为载体,书写着新时代的脉搏、弘扬着新时代的声音,也奏响着新世纪的强音。
而今,这些作品已相继发来并入选,成为中国新时期儿童文学的主色调。
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科幻小说,
科学童话、报告文学、故事、寓言……
同样,依照作品发来的先后,也必然要折射出他们的倩影:
任哥舒、谭旭东、陈效东、于立极、张菱儿、肖显志、吴淑倩、周莲珊、李国伟、孙卫卫、陈凤群、王小民、杨鹏、郑世芳、杜虹、星河、刘丙钧、张树旺、龚房芳、曾维惠、无尘、万一君、韩松、彭绪洛、吴岩、韩晓征、冰子、吴帆、魏晓曦、朱江、李宏声、郑军、徐鲁、孙云晓、周锐、常海军、庄大伟、高洪波、张年军、忻怡、谢辉、肖定丽、郑小凯、斑马、彭懿、李丽萍、黑鹤、梁剑章等等、等等。
这是一串富有生机的名字。他们那旺盛的创作激情与紧贴时代脉搏的佳作,成了新时期儿童文学创作的主体……
五
有人讲过:读一本好书,如同结识一个朋友。
有人讲过:读一本好书,如同打开一扇窗户。
因此可以说,读好书越多越好;
因此可以说,结好友越多越好。
为深入贯彻教育部“抓好中小学生素质教育,”搞好中小学生阅读,我们编选了《中小学生阅读大系·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1949~2009)》这一套大型丛书。
本丛书共有三大特点:
一、时间跨越半个多世纪: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至2009年12月31日结止;
二、儿童文学“门类齐全”:同学们喜欢的小说(3卷)、童话(3卷)、散文(2卷)、诗歌(1卷)、
科幻小说(1卷)、科学童话(1卷)、报告文学(1卷)、故事(1卷)、寓言(1卷),总计9种14卷;
三、作品后附“阅读指导”: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作品,每篇作品后边均附有“阅读指导”,
讲述本篇作品的创作过程或创作特色。这是在其他类似的丛书中从未有过的一大特色。
当然,并不是每位作家的作品都被收入到本套丛书来的。尽管我们发了约稿信,但有的作家过于繁忙、有的作家作品与别的出版社签有协议未满、有的作家则因身体状况不佳无时间整理稿子等等。应该说这是个遗憾。中国太大了,作家太多了,还从没有过一套丛书“装”下中国所有“重点作家”的作品,因此,对于某些作家作品在本套丛书的“空缺”也应是可以理解的了。
而今,全国500多位辛勤的笔者把半个多世纪的经典作品展示出来,如同千百个朋友站在那里,等待着广大的中小学生去亲近、去结识。
对于那些仍在求知的学子来说,这些优秀之作,无疑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这些作品,记录着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人文景观;
这些作品,弘扬着中华民族走过来的艰苦足迹;
这些作品,展示着中国辽阔疆域里的精彩画卷; 这些作品,渲染着中国人民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科幻小说,科学童话、报告文学、故事、寓言……
它是中小学生的良师益友!
那作品,似流水,承载着作家们的心血;
那作品,如春风,吹来了作家们的笑容。
那作品,涵盖着中华儿女辛勤耕耘的热土;
那作品,闪烁着全国500多名作家的智慧。
这其中,既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作家;又有“战斗”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作家;还有活跃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与本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青”作家……
小说、童话、诗歌、散文、科幻小说、科学童话、报告文学、故事、寓言等9种14卷四百余万字的优秀儿童文学作品,酷似超级的美味佳肴,将一齐奉献给当今的中小学生。
啊,中国三代作家“烹饪”的儿童文学阅读大餐,成了21世纪广大中小学生的精神盛宴!
2011.5.18 北京
跨越半个多世纪的老中青三代作家,全国二十九个省区市的近四百位作家,共同[烹饪]的有史以来门类最齐全的当代儿童文学阅读大餐:小说、童话、散文、诗歌、科幻小说、科学童话、报告文学、故事、寓言,总计九种十四卷。本书为其中一卷,取名《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小说卷2》,收录小说作品44篇,包括:《会流泪的黑毛驴》、《树叶小船儿》、《金戒指》、《风雨同舟》、《旋转的城堡》、《明天有雾》、《闪电行动》、《我的朋友小扎西》等。
《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小说卷2)》由宗介华担任主编。
宗介华主编的《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精品库(小说卷2)》是“中小学生阅读大系”里的其中一卷,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特点和能力水平,收录小说作品44篇。这些作品,似流水,承载着作家们的心血;如春风,吹来了作家们的笑容。它们酷似超级的美味佳肴,将一齐奉献给当今的中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