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灵在民间/珞渝文化丛书
分类
作者
出版社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冀文正编著的《灵在民间/珞渝文化丛书》主旨要说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根据党中央建设“文化强国”的指示,将“珞愉文化丛书”立项,申请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及国家出版基金并得到批准后,将中国56个民族中的珞巴族、门巴族的尚无文字记载的原生态口头文化以书籍形式出版发行,使其成为让更多人了解、研究这一原始神秘处女地文化的基础资料,也使之担负起将此文化传承下去的历史使命。

内容推荐

本项目名为“珞渝文化丛书”,是对冀文正先生60年来搜集的近500余万字的有关珞巴族、门巴族的历史、风情、民俗、文化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的归纳梳理,也是对其进行的首次系统化的整理。《灵在民间/珞渝文化丛书》以作者搜集的珞渝地区的民间故事为主体,内容涉及民间传说、神话、猎人与动物,包括了神话、传说、动物和植物等篇章。

目录

神话篇

 天和地

 人的来历

 天神造人

 珞巴族的传说

 米日珞巴的来历

 五兄弟的传说

 珞巴人为什么没有文字

 火种的来历

 拐杖的来历

 藤子的来源

 种子的来历

 打火石的来历

 牛皮船的来历

 格萨尔王在珞渝

 阿崩戈仁之死

 七姐妹星的来历

 雅鲁藏布江为什么钻大山沟

 粮种的来源

 龙蛇救猎人

 燕子垒窝的启示

 东布泉水

 寻找通向神门的钥匙

 劳动才能过上好日子

 贫富悬殊的缘由

 雄鸡啼鸣的缘由

 米古巴部落的来历

 杀鸡占A的由来

 杀鸡看肝占卜的缘由

 松鼠和乞丐

 放生的报答

 兄弟合伙除魔女

 单相思

 乞丐战魔王

 贪心送了命

 手勤饿不着

 聪明的儿子

 穷猎入惩治恶国王

 藤子的来历

 白马岗的由来

 门巴族崇拜“卡让欣”的由来

 创世说

 祭灶神

传说篇

 灭绝罗刹得幸福

 特让鬼还债

 傻子当国王

 大力士当国王

 姐妹治妖

 “文协金”

 哥哥推荐“米列”弟弟当国王

 吉都拉冷故事二则

 猎人灭罗剎鬼

 宝石

 金碗

 智夺金手

 两个大脖子

 蜘蛛的启示

 阿崩嘎仁与弓箭

 茜草和盐

 寻找太阳的人

 盐的传说

 祭灶神

 公主选婿

 神秘的南峰

 漫说南峰

 财崩的传说

 金棒和金盘

 勤劳人一生平安

 亡命的贪心女

 机智姑娘战野人

 弟弟战罗刹

 六岁神童当首领

 坏心吃恶果

 恶有恶报

 母猪无私心

 猎人智胜国王

 狠心的女由娌们

 姐弟不和吃恶果

 “傻子”当国王

 东方国王

 少儿灭妖魔

 聪明的糊涂入

 哥哥和妹妹

 妹妹烧死了妖女

 好人一生平安

 魔鬼吃女妖

 米列尼布

 坏心眼命短

 不怕“巫佑”的猎人

 布裙神湖

 牛皮船

 磨矛石

 贪心的富人

 智灭“哲布”鬼

 猎人脱险靠天龙

 人心不足成泡影

 勒布爷爷

 索朗卓玛

 猎入当国王

 老妇舍己为百姓

 独角儿当国王

 机智的穷苦儿

 勇士当国王

 坏心的恶果:

 单身汉斩妖当国王

 男孩除虎害

 引火者必自焚

 神牛的心愿

 姑娘变成了星星

 大脖子长到了后颈上

 孔雀为猎人解危

 南迦巴瓦峰的传说

 善良的朱巴古勒

 猎人制服母野人

 悔悟显灵气

 众人施计战魔女

 行善者与“者布”

 听懂动物语言的入

 镇妖石

 贪财女丧命

 乞丐当国王

 善良的女儿

 单身汉

 老渔夫

 喇嘛与扎巴的故事

 不诚实的朋友

 顿珠王子的故事

 大江失火索回牛犊

 喇嘛和湖魔

 太阳失火

 宝“狗”捕虎

 菩萨偷米

 江安借粮

 两个江安斗智

 石锅的来历

 捞金板

 借马

 贪婪的国王

 江安当国王

 印度江安输了

 江安当驸马

 江安卖猪肉

 江安战胜阿古登巴

 拜汉族江安为师

 汉藏江安斗智

 “我取‘骗具’去”

 江安施计逃出门

 江安挨打

 江安脸红了

 江安升“天堂”

 国王烧王宫

 国王去“朝圣”

 摔锅

 石板路和沙石山

 锅生意

 江安杀猪

 牛钻地

 种金豆

 松耳石

 江安“懂”鸟语

 江安给国王医治耳病

 报雨石

 一个“邦琼”

 栽头发

 难不倒江安

 空牛

 一条鸡腿

 江安和卡拉

 不要驴奶酥油

动物篇

 家猪和野猪

 猴屁股为什么发红

 珞渝为何没有大象

 兔子和白唇鹿

 骄傲的鹰

 白马岗为什么没有兔子

 大象和牦牛

 老虎花纹的来历

 蚂蚁和大象

 山鼠和家鼠

 白兔与岩羊

 大雁夜宿旷野有因

 孔雀诞生记

 不孝的蜘蛛

 狐狸和虎拔河

 蜜蜂和萤火虫

 家鸡为什么不会飞

 鹧鸪飞不起来的缘由

 老鼠歹心酿祸灾

 骄傲的老鼠

 知了哭妻

 豺狗和狐狸

 “瓦嘎仁”与乌木树

 可悲的香獐

 猎狗与猎人

 猴子和老人

 青蛙惹纠纷

 果英鸟和达比鸟

 白蛇公主39。

 她和蛀虫结了婚

 青蛙娶妻

 猴子变人

 野猪变人的故事

 松鼠的下场

 神鸡助猎人

 灰母鸡当鸡王

 老虎怕兔子

 蝙蝠的厄运

 白猪赐福

 山丰的风采

 兔子和狗熊

 古堆鸟

 野猫的故事

 贝母鸡施计脱险

 三头虎

 知错的青蛙妈妈

 大象选国王

 人是猕猴变的

 比试争偶

 野兽助人灭女妖

 互让才能和平

 短命的贪心猴

 猛虎除妖

 兔子成了众矢之的

 大鹏鸟为何绝迹

 蝙蝠和太阳鸟

 自相矛盾

 羊尾巴帮穷人

 一个窝里三杀心

 夸口的公鸡

植物篇

 古榕树

 冷杉树和杜鹃树

 藤索桥

 松树和藤子

 分山药

 竹和藤的故事

后记

试读章节

老鼠耳朵尖,首先听到了猎人的声音,它飞快地跑到江边来抢救,凑巧,木箱被水冲到三岔口,四面是水,老鼠急得大喊:“我过不去,猎人快淹死了,快快救救恩人哪!”老鼠回到林中,告诉了猴子,猴子告诉了狗熊,狗熊又转告了老虎。它们都来到江边,狗熊是浮水的奸手,老鼠钻到熊耳里,猴子骑在熊背上,游到了三岔口。猎人没有动静,快断气了,老鼠咬了一个小洞,空气进了箱里,才使奄奄一息的猎人缓过厂气,苏醒了。狗熊抓烂木板,救出了猎人。老鼠仍然钻入熊耳内,猎人骑在熊背上,猴子坐在猎人的肩上,游到了江岸。猎人感谢大家的帮助。大家都各自回家了。

猎人回到家后,国王审问猎人:“我把你装在箱里扔到江里了,没能淹死你,这是怎么一回事?”

“我不该死!这是缘分!水帮我冲到岸边。许多猴子从木箱上跳过,追赶猴子的猎人扔了一个石头,把木箱打成碎片,我才得救。”猎人这样回答国王。国王无言相对.

猎人仍然过着穷苦的生活。

老鼠、猴子、狗熊、老虎聚集在一起,商量着如何报答猎人的恩德,如何帮助猎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大家都说:穷猎人心地善良,放生了许多动物,恩人如山,情深如海。他现在没有住处,没有吃的,需要一个宝贝,帮助他,解救他,使他美满幸福。上哪里才能得到这件宝物?

猴子是兽类的信使,它说:“我有办法!珞阿登国王颈上有一个最珍贵的裝饰物,天底下只有这么一颗。只有老鼠才有本事偷来。鼠弟!劳驾你了。”

老鼠来到王宫门口,东张西望,它一跃就翻过了高高的城墙。它悄悄钻入国王的卧室,国王坐在金床上,坐床背后的墙上挂着个闪闪发光的宝贝,旁边拴着一只花猫。

国王八寝后,放开丁花猫。老鼠想:宝贝是有,但有猫看守.我怎好下手?如果硬去偷,肯定会叫花猫吃掉的,它空手返回来了。

在途中,它碰见了一只大青蛙.问它:“鼠弟!你到哪里去了?”

鼠答:“我到王宫去了。”

“去国王那里于什么?”青蛙问。

“去国王那里偷宝贝。”

青蛙问:“要宝贝干何用?送给谁?”

鼠答:“在我们那里,有一个穷猎人,缺吃少穿,他箭法好,但心地善良,比喇嘛的心还慈悲,放生了许多动物,积了大德。他需要一个宝贝,我是去寻找宝贝的。”

老鼠和青蛙是老相识了。上次老鼠路过这里,看到这只青蛙被放羊人踩伤了,它四条腿朝天睡在路上晒太阳。老鼠想:青蛙家在水里,可它却睡在路上,多危险呀。老鼠将青蛙送回了水里。打这以后,它俩成了知心朋友。青蛙听说老鼠要找国王的宝贝,便说:“我帮你去找宝贝。”

青蛙穿上白衣服,戴上黄帽子,来到了龙宫,它是龙王的公子。公子在父王身边住了7天,得到了“工堆其久(珍珠)”宝贝。它和老鼠、猴、熊、虎一道来到猎人住处。它们对猎人说:“你有了天下第一宝,要多多祈祷,只有好处,不会有坏处的。你有宝,它会帮你解难的。”说罢,野兽们都回林中了。

猎人酣睡在空荡荡的大坝子上,没铺的,也没有盖的,没吃的,也没有喝的。鸡叫头遍时,他仿佛听到有磨面的响声,还有舂米的声音,有放牛的,有放马的,人声杂乱,整个大坝上人声鼎沸,“这个平坝上只我一个人,怎么会这么热闹呢?”天蒙蒙亮时,他睁眼一看,他住在7层楼上,周围是烟火缭绕的百姓住房。他睡在金床上,金碗、玉碟摆满了木架。吃的尽是大米和肉,喝的尽是鸡爪谷甜酒。这样舒坦的日子过了7年整。

他躺在金床上,回忆往事:我和王子进山狩猎,我放生了一些野兽,今日的幸福生活是放生的报答。多做好事会有好报应的。他越想心里越舒服。他天天沉浸在甜蜜的回忆里。

一天,印度一个大商人路过这里,他感到十分惊奇,说:“我从前来过,这里原是一片大草原,如今成了一个王国,中央是7层楼的王宫,周围布满了臣民们的住房。这是怎么回事?王宫里住的是谁?”他信步上了楼,看见原来的穷猎人盘腿坐在金床上.问:“你一个穷猎人怎么变成一个国王了?”忠厚的猎人如实讲了他当国王的经过。

P60-61

序言

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程颐说:“凡事思所以然,天下第一学问。”

这不禁引起我深刻回想:在世界上有史以来的几千年里,中国都属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的强国,而在一百多年前,中国突然被西方一些国家打得头破血流、割地赔款不说,还让他们在中国享有治外法权。中国人被称为“东亚病夫”,在公共地段甚至出现了“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侮辱性标志!但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仅半个多世纪,当今世界第一的美国,其不少政治家、军事家、智库强人都称中国是其“竞争对手”,另外还有人强调“与十三亿人作对是愚蠢的”!为什么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想通了,就是当今的“天下第一学问”!

要回答这一问题,是关心“天下大势”人的事,但不是本文主旨。

本文主旨要说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根据党中央建设“文化强国”的指示,将“珞愉文化丛书”立项,申请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及国家出版基金并得到批准后,将中国56个民族中的珞巴族、门巴族的尚无文字记载的原生态口头文化以书籍形式出版发行,使其成为让更多人了解、研究这一原始神秘处女地文化的基础资料,也使之担负起将此文化传承下去的历史使命。

什么叫金瓯?原为盛酒的金属器具,后比喻疆土完固。《南史,朱异传)曰:“我国家犹若金瓯,无一伤缺。”毛泽东有诗句曰“收拾金瓯一片”,即言将国家的一片疆土解放了。这里要着重阐明的是,冀文正同志十五六岁参加十八军,随着军号“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最后落脚于西藏长期不通公路的墨脱。墨脱即为花朵之意,在旧地图上曾标明为“白马岗”。“白马”不是白色的马匹,而是藏语“莲花”之意。“岗”是山,“白马岗”即是莲花山。传说藏传佛教的先驱、唐时印度高僧莲花生大士率先驻锡于此,因而得名。大家知道,佛陀、菩萨都坐于莲花宝座之上,取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圣洁象征,要行善业于苦难的众生。而解放军战士冀文正有幸被分配到此莲花圣地戍边卫国,面对帝国主义强行划定的“麦克马洪线”,为完成神圣任务,坚决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一不怕苦二不怕累精神的鼓舞下,他与珞巴、门巴、藏民族打成一片,学习他们的语言,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经过近60年的努力,他搜集、整理和翻译了500余万字的珞巴、门巴族的歌谣、谚语、习俗、故事,拍摄并保存了上千张照片,录制了l68小时的民歌录音等第一手资料,填补了珞渝文化的空白,被新华社誉为“珞渝文化第一人”,《解放军报》称其是“创造西部神话的人”。而他所做的学问,当然也就成了“天下第一学问”,即珞渝文化的基础学问了。

为了加深理解,我还想进一步说明,所谓文化,按新版《辞海》解释:“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的生产能力和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包括一切社会意识形态。”这显然是由若干时代若干人物的逐步积累而丰富起来的共同成果,看似单纯却又极为复杂。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又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珞渝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整体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发展到今天,才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展现出底蕴,与54个兄弟民族之花共展芳华,其价值与意义是怎么估价也不会过高的,因为这是历史的结晶。

笔者曾应冀文正和出版社的一再要求,在两个多月中反复阅读、探究,在对“珞渝文化丛书”书稿进行逐字逐句地订正、修改、润色的过程中,我深深体会、认识到这两个民族先民历经艰难困苦而表现出的深情厚谊,以及特殊的智慧与能力,对此,我深表敬意。通过这些原始的歌谣、状态和民族之魂的精神素质,为继承、弘扬、繁荣民族文化的正能量提供原生态的驱动力。毋庸讳言,整个珞渝地区负有完成中国完整文化金瓯的艰巨任务,而同时,其所辖部分是国家最贫困地区之一,要使之富裕起来任重道远。最近,党中央要求各省区市“立军令状”,在“十三五”期间,限期解决贫困问题,而最终解决之道,有待于当地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学事业的迅猛普及、深化以及整个中华民族在伟大复兴过程中的大力扶持,携手并进,以共达小康。

中国之所以不愧为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的世界文明国度,就是因为有许多先圣、先贤、先哲,如老子、孔子、庄子、列子、孙子、吕不韦、淮南子等诸子百家怀抱梦想、深入民间、扎根实际,获取了极为丰富的知识,去粗取精,逐渐升华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念和管理才能,方能使国家长期屹立于世界东方,如朝阳之辉煌灿烂,让群星景仰。这当然不是说冀文正提供了珞渝文化部分资料,让世人研究,就可与圣贤媲美了,不是的,但作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的人民解放军的普通一兵,有此鸿篇巨制,可谓以武襄文,以文彰武了,是功不可没且令人敬佩的。

在此,还要深情感谢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将5。o余万字的资料进行了整体系统的梳理精编,集结成“珞渝文化丛书”出版发行。我认为,补全中国各民族的文化金瓯是当代文化的一件大事,是文化强国的基础之一,有助于伟大中国梦的加速实现。

笔者也曾是十八军战士,1956年参与中国科学院、中央民委和中央民族学院共同组织的西藏社会语言调查实习团,到中印缅边境的察隅,额外调查了珞巴族语言,用国际音标记录了语音。时过60年,面对“珞渝文化丛书”的出版,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故乐为之序。

祝开卷有益。

后记

在我国,珞巴族和门巴族大多居住在边境的深山峡谷中,其中以位于世界第一大峡谷中的墨脱县最多。他们在开发、守卫和建设边疆的事业中立了大功,守住了祖国的大门,这是他们对祖国的巨大贡献。同时,他们在“独居一隅”的艰苦环境里创造了自己独特、古老、原始的珞渝文化,给中华文化增添异彩,给世界文坛培育了一朵奇葩。

1954年秋,我服从调动前往珞渝(墨脱)工作。在同珞巴族、门巴族的长期交往中,发现他们聪智、文明、诚实、好客,是“不上锁的人”。这样淳朴的民族深深地吸引了我。经过。年的搜集和观察,我先后为珞巴族和门巴族申请成为单独民族上报了11份书面材料(其中1956年写的l。5万字原始稿件保存至今)。1964年和l965年,国务院分别确认了门巴族和珞巴族作为一个单独民族。当时许多媒体,如《解放军报》《西藏文化报》及西藏卫视、湖南卫视均称“冀文正在这两个民族的确认上功不可没”。我也尽了一名老兵的社会责任,他们的尊严得到了尊重,我的心境也安定了。

l952年秋我任通麦工作组长,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以口问笔记的形式对藏族民间文学、民间故事、谚语和情歌进行了搜集。许多故事、情歌打动了我的心,它们内容生动、曲谱悦耳、歌词动人,我想将其记录下来,等退休后讲给孙辈们听。1954年进驻墨脱后,珞巴族和门巴族浩如烟海的民间文学大大震撼了我,待我语言精通后,更是大吃一惊,他们将个个故事都赋予人性,以小胜大、以弱制强,处处体现着狩猎民族的特征和心愿。他们的习俗渗透着原始人类群居群婚的许多事项,仿佛带我遨游了人类的童年记忆。他们的歌谣言简意赅,情歌居多,是他们生活、生产的写照。我发现,珞渝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是不可复制的,是不可多得的文化“活化石”。在墨脱工作的l6年中,我忙里偷闲,采得百余万字。1970年调离墨脱的l8年中,我采取“请出来”的办法,邀请了6批共18名民间文艺家前来拉萨家中采录,获得了大量原始文化资料。经过半个世纪的艰辛努力,为了采风拍照,我徒步翻越喜马拉雅山28次,l6次沿江通过大峡谷,吃了大苦,花了大钱,采得了500多万字的文字资料,拍摄了上千张2。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照片,录制了168个小时的大峡谷原生态歌曲、习俗和故事。

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秉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使命感,对这50。多万字的资料进行了首次系统性的归纳梳理,出版了“珞渝文化丛书”,包括《白马情歌)《智语箴言)(灵在民间》<峡谷流韵》4本。文化的发展总是带有深深的历史演变痕迹,这套丛书中有多处内容涉及了珞渝人民在旧西藏时期农耕打猎的生活习俗,而如今许多动植物已被列为国家珍稀动植物,已不再允许进行狩猎或采摘,但为了尊重和保持其文化的原始韵味,我们仍进行了保留。  此套丛书从策划立项到最终出版,历经几年的时间,这期间,家人给予了我莫大的理解与支持,社会各界关心民族文化的同仁也给予了我很多的支持与帮助,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社长也是该书的项目人郭蜀燕及诸位编辑更是为此套丛书的出版付出了辛勤的努力,在这里,我对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珞渝文化丛书”只是揭开珞渝文化这幅画卷的一个开篇,其中仍有许多不足与疏漏之处,恳请各界人士予以指正。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热爱民族文化的人士对珞渝文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将我们优秀的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