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海洋”系列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各单本按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进行有逻辑的组合排列。文字浅显、活泼、生动。
本书为《掀开大洋的盖头来》,由刘芳编著。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认识海洋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刘芳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认识海洋”系列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类读物。丛书以海洋、海洋中的植物、动物、食物链、矿藏、海洋中的科学以及人类在海洋中发生过的战争为主要加工、编辑素材。将海洋的神秘、浩瀚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进行梳理、叙述。把最大的生物——鲸鱼、最凶猛的海洋动物——鲨鱼、美丽的珊瑚、大洋底部的锰结核,等等,一一呈现给读者。各单本按二级学科、三级学科进行有逻辑的组合排列。文字浅显、活泼、生动。 本书为《掀开大洋的盖头来》,由刘芳编著。 内容推荐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的生命就是首先在海洋中诞生的。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她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将揭开海洋是怎么诞生的,海洋是什么样子,海洋里有什么,人们怎么去探索海洋、了解海洋、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串成一线,回答青少年未知的海洋知识。读完本书,您会对海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您会发现,海洋科技领域将成为广大青少年报效祖国的用武之地。在海洋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祖国新的海洋事业正在等待着千百万有志青少年投身其中。 《掀开大洋的盖头来》由刘芳编著。 目录 第一章 蓝色海洋成因与原貌 海洋的记载 白垩纪时期的海洋 地球从温暖期至冰河时代 蓝色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崎岖美丽的海岸 星罗棋布的海岛 貌似陆地的海底 第二章 流动的海洋 世界的海流 黑潮 深层海流 深层海水的温度与含盐度 世界各地的海水温度 上下运动的海水 探索洋流 海中声音的传播方式 海啸 潮起潮落 洋流和鱼 第三章 海洋与地球气象 双层地球环境 大气压与水压 明空与暗海 海洋的产物——淡水 如果海洋消失了 决定气温的要素 陆地与海洋之间的风 海洋与台风 风与浪. 海洋形成的降雪地带 梅雨与局部暴雨 第四章 海洋物质探秘 海水中的主要元素 海洋元素的一生 海水的PH 海洋中的氧化还原 获取深海水 挑战超微量分析 海洋的生产性 海洋包含的“铁” 海雪 海洋和大气的气体交换 化学追踪 深层水的年龄 锰块之谜 海洋的污染 第五章 海洋生物世界 海洋生物的栖息地 海洋食物链 浮游生物世界 自游生物世界 细菌世界 南极海的生物 海底生物世界 深海 海底探索的历史 如何适应深海环境 深海底部的温泉 第六章 海洋的另一个地面 如果将海水抽干的话 板块构造 大洋的形成和大陆的移动 太平洋的海底 印度洋的海底 大西洋的海底 日本周边的海底 中央海岭 海山和热点 海沟的构造 日本海的形成 第七章 海洋奇观与谜团 海底的“冰雪”世界 海底洞穴探奇 壮丽的海底峡谷 海底奇特的潜水物 诱人的海底公园 神秘的海底之光 探险海底热泉 海底奇妙的声音 海底的天外来客——星屑 神奇的海底史前画 铁塔·光轮·幽灵岛 “阿波丸”葬身海底之谜 海沟——海底的深渊 试读章节 海洋的记载 在海洋的表层与海底表面上都生存着一种被称为“有孑L虫”的原生动物。 前者为浮游性有孑L虫,后者为海底有孔虫。冲绳特产“星砂”,即是一种海底有孔虫聚集在一起形成的。星砂有1~2毫米,而每只有孔虫只有O.2~0.5毫米,非常小。 有孔虫外壳大多由碳酸钙(Ca—CO。)构成。在外壳的形成过程中,海洋中许多宝贵的信息都一起被封存在其中,所以有孑L虫的外壳可谓是记载海洋历史的宝库。 在这些记载中,最宝贵的要属有关地球上“冰川面积”的内容了。 今天的冰川只存在于南极洲和格陵兰海,而大约25,000年前,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欧洲以及北美洲都可见到冰川。那时即所谓的冰川时代。 那么,那时地球上的冰川到底占多大面积呢?实际上,一只不足1毫米的小小有孔虫的外壳就可以告诉我们答案。 宇宙中存在的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多数为16。但是,在5,000个氧原子中大约会存在1个相对原子 化学性质相同,因中子数量不同而导致相对原子质量不同的原子被称为同位体。这两种氧原子分别写成16O、18O。在构成水分子的氧原子中,16O与18O也以5000:1的比例存在。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则意味着质量的不同。 所以,16O构成的水分子就会稍轻于18O构成的水分子。这一差异直接影响到水分的蒸发。蒸发是水分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18O较轻,所以蒸发得较多。水分子蒸发后,变成云,最终结成冰聚集在两极。 换言之,地球上的冰川越多,海水中的16O就会越少。深层海水占海水容量一半以上,其氧原子同位素的比率,大致可代表同时代海水中的平均值。 栖息于深海中的海底有孔虫,在生成自身的外壳时,碳酸钙中的氧原子同位素比率与海水中的比率相同。 一只有孔虫外壳中的氧原子同位素的比率,可以通过质谱仪来进行测定。 根据测定结果就可以知道当时海水中氧原子同位素的比率,从而进一步推测当时地球上冰川的面积。 另外,海水蒸发形成冰川后,海水变少,海平面降低。海平面的下降值也可间接推出。 白垩纪时期的海洋 环境危机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其中以因废气的过度排放而引起温室效应,造成地球变暖这一问题尤为严重。 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地球曾数次变暖。而最近一次则是在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即恐龙生存的时代。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当时的地球渐渐明朗化。 在白垩纪,海水淹没了一部分陆地(称为海浸),特别是北美洲、欧洲、北非、中东等地区全被海水浅浅地覆盖。 白垩层(白垩纪由此得名)的堆积,也是这次海水大量入侵造成的。 据推测,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高300米。但两极的冰川全部融解也无法弥补这300米的高度差(冰川融解只能使海平面上升70米)。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海洋板块产生了海岭,从海岭向四周伸展时慢慢冷却、下降。 海底的深度(d)与年代(t)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下面的关系式表示: d=2.8+0.35×t(d=千米,t=百万年) 在白垩纪,火山活动频繁,海底的伸展速度极快。因此,海底不断变浅,而溢出的海水则淹没了陆地。 结果导致陆地上植物锐减,并且因陆地上可侵蚀风化的面积减少,河流提供给海洋的营养物质也减少,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无法大量生长,也就无法大量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相反,频繁的火山活动,反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中。于是,二氧化碳浓度大幅度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增强,地球逐渐变暖。于是两极的冰川也全部融化,出现了一个温暖世界,而当时的海洋也随之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当今的海洋构造可大致分为表层与深海层。深海层的海水大多是北大西洋与南极洲的表层海水冷却后,下沉所致。在1,500~2,000年后与北太平洋之间的循环系统形成。 但是在白垩纪,南北两极的冰川全变为陆地,表层海水无法冷却,深海层的海水就无法得到补充,因此当时海洋自身的循环被认为处于停滞状态。 世界范围的黑色有机质泥石层的发现则是国际深海挖掘计划的另一重大成果。换言之,当时的海底大范围地被一层胶状污泥所覆盖。 在海洋中,大多数有机物是在表层通过光合作用形成的。但在其沉至海底之前,已大部分被细菌所分解。随着分解的不断进行,海水中溶解的氧气被大量消耗,海水停止流动,循环中断,整个海洋处于无氧状态。而有机物的分解也因此暂时停止,有机物质(胶状污泥)才得以堆积到海底。这种黑色有机质泥石层,是现在世界上极其重要的石油来源。 总而言之,人类利用过去温暖的地球所遗留下来的产物创建了文明,而现在又要释放出当时储存的碳元素,人为地使地球再次温暖起来。P1-4 序言 浩瀚的海洋,一望无际,世界海洋面积有3,6100万平方公里,占据了整个地球表面7l%的面积,而世界陆地的总面积只有14,900万平方公里,只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世界各大洋中,以太平洋的面积为最大,约有18,000万平方公里,几乎占海洋总面积的一半,超过了世界陆地的总面积;大西洋和印度洋稍次,它们的面积分别为9,300万和7,500万平方公里;北冰洋最小,只有1,300万平方公里。 海洋不仅浩大,而且很深。深邃的海洋,深不见底,海洋的平均深度约3,800米,而世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840米。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大深度达11,515米。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它的海拔高度达8,844.43米。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进马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2,000多米呢!真是地大不如海大,山高不如水深。 巨大的海洋,其体积有13亿7,000万立方千米,所以,与陆地相比,海洋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更大的空间。由于陆地上的人口逐年增加,因而人类的居住条件也日见拥挤。科学家们设想,在广阔的海洋中建起海上城市、海底工厂甚至水下居住室、海底公园等,来改善人类的居住环境,使海洋成为人类的工厂和乐园。目前,在水下900米处的钢屋也已建成。看来,未来的海洋就是人间的水下天堂。 向海洋进军,比起人类的另一个美好的梦想——向宇宙进军来说,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因为她不仅为人类提供了最经济的交通,还给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粮和巨大的资源。海洋还在控制气候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极大地影响着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 例如,目前全世界人口所消费的动物蛋白,有15%是来自海洋生物。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解决人类食物问题的最好方法之一,就是发展海产养殖业。海洋不仅给人类提供丰富的鱼虾贝蟹,还能提供大量的海藻资源。现在,人们已经能利用海藻制造出雪糕等食品以及油漆、乳化剂和各种生物化学药剂。地球上每年的生物生产力约为1,540亿吨有机碳,其中,海洋生物生产力占了绝大部分,达l,350亿吨有机碳。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地球上的生命就是首先在海洋中诞生的。海洋是资源的宝库,她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自古以来,人们就向往着到那碧蓝的大海中去寻找幸福,到那晶莹的水晶宫中去探索其奥秘,去开发她那丰富的物产。 本书将揭开海洋是怎么诞生的,海洋是什么样子,海洋里有什么,人们怎么去探索海洋、了解海洋、认识海洋、利用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串成一线,回答青少年未知的海洋知识。读完本书,您会对海洋有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您会发现,海洋科技领域将成为广大青少年报效祖国的用武之地。在海洋科学快速发展的今天,祖国新的海洋事业正在等待着千百万有志青少年投身其中。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