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孜所著的《骑游在美国一个人》,记述了中国“女汉子”在美国西部的彪悍“骑”遇。
中国“女汉子”、一个人、骑行、穿越美国西部荒漠。最后成为印第安人的一份子,并收获相守一生的爱情。
阳光总在风雨后,骑行也是如此!
她为了梦想辞职去骑行,却获得停薪留职的许可;
她半路被同伴无情抛弃,却遇好人获赠跳伞机会;
她孤独骑行一个人瞎转,却与印第安人成为挚友;
她半路被小伙蹭吃蹭喝,却成就了一段异国婚姻;
一个人上路,也挺好的,总有惊喜在前方!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骑游在美国一个人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彦孜 |
出版社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刘彦孜所著的《骑游在美国一个人》,记述了中国“女汉子”在美国西部的彪悍“骑”遇。 中国“女汉子”、一个人、骑行、穿越美国西部荒漠。最后成为印第安人的一份子,并收获相守一生的爱情。 阳光总在风雨后,骑行也是如此! 她为了梦想辞职去骑行,却获得停薪留职的许可; 她半路被同伴无情抛弃,却遇好人获赠跳伞机会; 她孤独骑行一个人瞎转,却与印第安人成为挚友; 她半路被小伙蹭吃蹭喝,却成就了一段异国婚姻; 一个人上路,也挺好的,总有惊喜在前方! 内容推荐 《骑游在美国一个人》作者刘彦孜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女汉子”,辞职后独自一人以骑行加徒步的方式丈量着美利坚笔直的公路与丰富的地形地貌。胸膛中有一颗自由的心与浪迹天涯的情愫,不仅见识到黄石公园的奇幻、古老淳朴的印第安文化,也让美国人见识到了她—来自中国深圳的姑娘!她一路走来,虽有被同伴抛弃的惨痛经历,但依然收获了许多意外友情,不仅获赠刺激的跳伞机会,还成为了印第安家庭的一份子,最重要的,她还在旅途中收获了一段异国爱情,并步入了婚姻殿堂。她的美利坚骑遇文字多次刊登于时尚骑行杂志中。写作视角独特,可读性强,有风景、有人文、有故事。 目录 第一篇 骑在跌宕起伏的 科罗拉多高原(上) 站好最后一班岗的旅行前奏 短暂却美好的Flagstaff回忆 大峡谷公园里的迷失、绝望、崩溃和各种“极端”错误 一路被Flagstaff的人民救助 锡恩公园里令人兴奋的登高望远 北美最黑夜空下的布莱斯 静谧的国会礁,我就是云卷云舒里的风景 拖油瓶翻身做女侠:旅行的转折点——拱门公园 第二篇 骑在跌宕起伏的 科罗拉多高原(下) 一个永远不缺乏故事的地方——青旅 峡谷地公园的神奇经历 鹅岛营地的欢笑和泪水 路人甲乙丙丁和兰迪 红峡谷——计划之外的相遇 “博物馆管理员”盖瑞 绝处逢生的大提顿雪山 第三篇 骑进落基山脉腹地——大提顿雪山和黄石火山圈 皑皑雪山,可以有多少个感动的时刻? 边走边看,为什么这里是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圈? 跳进湖水,是不是沾染灵气的最佳方式? 高山徒步,用更多体能揭开的又一层面纱 你看或者不看,黄石的荒凉就在那里 你信或者不信,梦幻的色彩就在那里 你怕或者不怕,野性的动物就在那里 你等或者不等,忠实的喷泉就在那里 你爬或者不爬,一个又一个垭口就在那里 你舍或者不舍,同道的车友聚在这里 你买或者不买,昂贵的食物摆在那里 你听或者不听,露天课堂就在那里 何去何从?上帝把我送到了印第安人的世界里 第四篇 骑行的奇遇和停歇——落基山脉下的印第安生活 印第安人的家庭角色——默默付出的母亲和姥姥 印第安人最神圣的祈祷仪式——太阳舞(Sun Dance) 印第安人最平常的生活方式——劳作 印第安民族的传统延续——打猎季 印第安人特别的祈祷方式——汗屋祈祷 印第安人喜爱的祈祷节目——Pow 印第安保留区的独特风景——Casino(赌场) 印第安的古老神话——印第安岩画 印第安人现实版穿越大戏——山里人大集市 印第安民族的故事——萨卡加维亚 印第安人传统手工艺品——捕梦网和小珠子 印第安文化的老人院——肖肖尼语老师 备受嫉妒的神奇经历——上帝的恩赐 第五篇 骑行没有终点——开启未知的新旅程 试读章节 无论是身边的朋友,还是网络、媒体上听闻的名人,“说走就走的旅行”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时候总是那么容易,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时候,却经过了多年的等待。直到“间隔年”不再流行了,骑车旅行已经泛滥了,我依然下定决心去做那件自己一直想做的事情。在出发前,我用极其有限的时间完成了签证申请、工作交接,安顿好于公于私的各种琐事后,才“毫无顾虑”地踏上了征程。 2011年已是我大学毕业的第十个年头,深圳也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刚来到这个传说中满地黄金的经济特区时,我第一份工作的收入也只是每月1100元人民币。用世俗的天平来衡量十年后的我,竟然依旧是个无车无房无目标的“三无人员”。但我努力地工作,有泪水也有成就感;我有许多爱好,在攀岩、溜冰、游泳、旅行和骑车中收获了一个环境优良且稳固的朋友圈;我没有大富大贵,却在辞职前两个月的一次加薪中实现了月收入较十年前十倍的增长。究竟是要继续在一个上升中的小企业里做一个盈利产品线的重要角色,还是不畏事业清零地去经历一次真正的长途骑行来完成自己长久以来的梦想呢? 拿到美国签证后,我给老板的辞职信是以“我有一个梦想”开头的,而这个文字格式在后来的日子里也成为了朋友们在饭局上笑谈的话题。不过我情真意切的笔触除了得到老板的批准,还意外收获了一份无限期停薪留职的许诺和一笔来自老板私人腰包的旅费赞助。我足够幸运地遇到如此豁达的老板,也就可以安心去“流浪”了。因为辞职对于长途骑行者而言很有必要,而辞职的勇气也如同十年磨一剑,所以我想珍惜这次骑行的机会,把脚步走得更远。再加之回来工作后,就不清楚自己将会面对怎样的牵绊,而很难再有这样的机会了。 4月底我在网上填表,跑去银行缴费,然后在淘宝购买电话卡预约面试。5月13目的美签面试通过后,我还要在5月底出差去北京陪同供应商拜访一位重量级的客户,而预定机票和给老爸打电话汇报,则都是在完成当夭的会议记录并把工作邮件全都发出去之后进行的。 ——过些日子我要出国骑车了。 ——去哪啊? ——美国。 ——那要花很多钱吧? ——你认识的明朗(我的一个旅行达人朋友)三个月花了lO。o美金,我按照他的开销的两倍预算的。 ——那还行,小心点(我老爸知道工作这么多年的我200。美金的积蓄应该还是有的)。 刚一回到深圳我就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工作交接、房子转租、社保自缴办理等前期准备,奔波于各个攀岩馆取回自己寄存的装备,收拾行李。在忙得不亦乐乎的当口,我又和老爸通了一次电话。老爸说他算了算,按明朗的开销算来途中的资金会不够用。我又告诉他我已经按照预算多预留了两倍的旅费,老爸这才安下心来。多年来,我已经在中国和东南亚自助旅行过好几次。无论对我的自我保护能力还是骑车的安全性,老爸都已心知肚明,毫不怀疑。老爸在来深圳的时候也和我一样热衷于参加大大小小的骑行活动,因此在起程的时候总会相互提醒注意安全。 直到现在我仍然为所有的事情都赶在最后的时间内顺利完成而难以置信。在6月lO日完成了最后一班岗后,次日一大早我就和同伴一起到达蛇口港码头过境香港,并由此踏上了这趟真真切切改变我一生的旅行。 说是顺顺当当,但也仅限于在香港登机前的这一段。由于购票时间离出发时间尚不足两周,我们能买到的最划算的机票就是大韩航空的首尔中转航线。在飞机上,我问过自己是否真的就这样摆脱掉厌倦的生活模式了,人生的第一次流浪也正式快乐地开始了。然而后来才明白,对于这一切,我想象得既过于完美又过于草率。 P10-P11 序言 我出生在中朝边境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林区小镇。小时候,由于体弱多病,被父母带着四处求医,因而有机会去了大城市,这让我初步体验到了旅行的感觉,也让一颗“去远方旅行”的种子在我心里扎下了根。但身体康复后,旅行的脚步反而沉寂下来。直到大学之后,在西安读书的闺密邀请我长假一起去敦煌,这才又一次打开了我的心窗,再次迈出了脚步。不曾想这是一个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启程,旅行的脚步由此而始,从学生时代到毕业工作,到实现长途骑车的梦想,再到一个新的国度生活…… 我的钱包从来没有鼓鼓过,但是我的内心和经历却经过这些旅行变得丰盈和充实。记得刚到深圳的时候,微薄的工资勉强糊口,我靠兼职家教才撑了下来。经济条件稍有好转,我便推掉兼职,将周末和每一个长假都用在了自助旅行上,成为好几家户外论坛的活跃分子。除了爬山和自助游,我还极其热衷于攀岩、游泳,甚至把小时候在东北错失的溜冰也捡了起来,在深圳找了一位土生土长的广东朋友做教练,学得有模有样。好学的我就这样积累了很多经验,这些都铺垫了十年后的我敢于一个人在荒凉的美国西部,没有后援团,而是以完全自助的方式骑着单车去黄石公园的勇气。 环海南岛骑行是我的第一个超过一周的长距离骑行,至今我还对陵水大坡印象深刻。再后来,我的几次骑行,不论是丰顺之旅、茂名之旅还是福建土楼之旅,都因为假期长度有限而意犹未尽。如此这般,我酝酿多年的真正意义的长途骑行就在美国西部高原上实现了。更意外的是,第二年,我和黄石公园偶遇的“难民”史蒂文结伴再次上路,在北美五大湖区的威斯康辛州环线完成了近两个月的骑行,一路上的同甘苦、共患难把我们两个人的未来从此骑到了一条路上。 美国西部骑行的前半段让我看了无数的大山美景,甚至是世界自然遗产。大峡谷国家公园、锡恩国家公园、布莱斯峡谷国家公园、拱门国家公园、峡谷地国家公园、大提顿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这些响亮的名胜一路震撼着我的内心。 美国西部的自然风光虽然壮美,骑行之路虽然艰苦,但是毕竟人人都有机会去领略,而我骑行后半程的印第安生活却是独特和不可复制的。在经历了心理上和路程上的大起大落之后,苦尽甘来的我成了上帝“绝对”的宠儿,除了遇到了自己相爱一生的伴侣,我还收获了一个印第安大家庭。记得最初我告诉别人我和原住民成为了朋友,有美国朋友非常惊讶:“这是白人都很难做到的事情!”他们“嫉妒”我有这样的经验。印第安人在我脑海里原本神秘而遥远,是生活在地球另一端的陌生人。可通过接触,通过共同劳作,通过各种神圣的仪式,通过耳濡目染,我切切实实地对一个民族有了从无到有的认识,以及深入彻底的了解,甚至成为他们的一份子。我成了一个印第安女儿,见证了我们族人的勤劳勇敢和智慧。我和族人共同的劳作改观了我的理念,慵懒惬意、“任时光在指缝中溜走”等在我眼里不再是什么光荣值得炫耀的生活状态;勤奋和汗水才是值得骄傲的资本。短短两个月的原住民生活打开了我的心扉和眼界,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以及他们发生的每一个故事都永远镌刻在了我的记忆里。跨越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北美五大湖区因其独特的地理特征,吸引了很多游客。我尝试在网上搜索这个区域的骑行资料,竟然找不到任何中文内容参考。在史蒂文这个本土“导游”的陪伴下,我骑行了威斯康辛州境内的多条单车径。这是我对沿路风土人情了解最多、最有安全感、又最经济实惠的一次自行车长途旅行。史蒂文非常有耐心,将近两个月的骑行中,他每时每刻都骑行在我前后视线范围内;他解答了我的无数个疑问,而这些问题可能在书本和互联网上都无法找到答案;我们每次都能找到舒适的做饭地点,甚至在私有领地极其敏感的美国,我们都可以一路合法免费露营……当然,我们也经历了很多考验:链条断裂;骑进泥潭;被一群怪异的年青人留宿的时候,房门半夜被推开;傍晚在山坡草地上刚刚扎下帐篷,狼叫声四起;在州立公园树林内的营地露营,半夜电闪雷鸣,暴风雨袭来,帐篷外面火光漫天……这是另一个有关骑行的长篇连载,在这本书里无法一一讲述,如果有生之年我还有精力和机会书写另一本游记,我真心希望能分享这一路上所有的收获,尤其是五大湖区的环骑部分。 如今的我和史蒂文暂时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他决定终止四处打零工的游荡状态,回到学校取得他感兴趣又前途光明的工程师学位。而我则努力地在新的环境里克服语言和缺少美国工作经验的障碍,充分发挥我在国内积累的经验和打拼精神,在一家华人经营的小公司做得得心应手。 在第二次长途骑行结束之后,工作之余,我开始着魔于长跑。从半程马拉松到全程马拉松,再到山地越野超级马拉松,训练比赛相得益彰。当发现学校体育馆有攀岩俱乐部时,我重拾起内心里极其喜欢的运动项目。更赞的是史蒂文也受我的影响,和我一起苦练起了“岩壁芭蕾”。也许是不远的将来,也许是很久的以后,我们还将骑行阿拉斯加,骑行冰岛,只是现在这些计划要埋藏在心里,面对当下的现实生活。 在我看来,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用心地努力着总会获得回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总会看到生活的美好。 刘彦孜 2015年6月于美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