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分类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作者 罗大伦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前主编罗大伦重磅推出的经典力作!

书中那些感动百万人的中医故事,惠及大众的养生智慧,让读者一读知中医,两读悟医道,三读获健康!

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古代医生的行医故事,一起感受中医文化。

内容简介

谁都看过中医,但可曾想过,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是什么?
在很多人看来,中医祖传下来的就是药草、药罐,还有泛黄的古书;
也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都是高深玄妙的理论,什么阴阳五行、经络穴位之类;
还有人认为,中医祖传的就是那些方子,垒出一堆“慢性子”的中药,时间久了才可见效。
读了这本书,你就会对中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作者简介

罗大伦,原名罗大中,北京中医药大学诊断学博士。被誉为中医新生代的领军人物,业内有“中医两博士,南有刘力红,北有罗大伦”之说。与刘力红博士的治验、研究、著书立说不同的是,罗大伦博士是从无所不在的互联网和电视媒体上宣传中医的。
2005年,罗博士以中医故事化的写法,还原了古代名医们悬壶济世的形象,并以《古代的医生》为题发表在天涯煮酒论坛上。网友们为中医大师们精湛的医术赞叹,更为他们的大医精诚之心折服,他们相互传阅,点击率现已突破160万。如今,此贴已被整理为《古代的中医》、《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原书名《神医这样看病》)、《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原书名《这才是中医》)出版。
作为北京电视台《养生堂》节目的前主编、特邀主持,罗博士曾邀请了许多有影响的中医专家(像王琦教授、王鸿谟教授、姜良铎教授等)开坛布讲;2011年,罗博士又受邀担任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嘉宾,让中医养生智慧进入更多的寻常百姓家。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写在前面的话
张锡纯,中西医结合的奠基人
(一)
引 子
没赶上好日子
初生的牛犊
那年头还要参加科举考试
苦学《伤寒论》
神农尝百草
网友互动
(二)
去天津赶考
开始接触西医
艺高人胆大
精彩的药方
大革命的时代
网友互动
(三)
中医应该有自己的医院
力挽狂澜
众望所归的医学大家
中西医汇通之路
点燃中医之火
罗博士临证随笔
李中梓,手到病除的诊脉高手
(一)
引 子
小秀才的生活
磨炼之路
十年以后
真寒假热和真热假寒
网友互动
(二)
崭露头角的日子
做个好医生
给名人们看病
大家一起郁闷
网友互动
(三)
平和之路
医生朋友的故事
天下巨变
把医术传下去吧
罗博士临证随笔
薛立斋,中医史上治病最多的人
(一)
引 子
太医院的考试高手
锦衣卫也生病
童便是味好药
父亲,我做到了
网友互动
(二)
难伺候的皇上
阁老的儿子和孙子
最不靠谱的皇帝
南京太医院
母亲病了
别了,朱厚照
色即是空
舌诊的秘密
明朝交通肇事的主要原因
网友互动
(三)
名利如浮云
大展拳脚
为人子者不可不知医
补中益气丸到底是干吗的
写给未来的书
罗博士临证随笔
许叔微,一个真正读懂了《伤寒》 的经方大师
(一)
引 子
可怜的孩子
没有家长管束的学习
蔡京生病了
有一本书,叫《伤寒论》
仲景之路
网友互动
(二)
出手不凡的青年
经方的疗效
歌谣推广运动
医生遇见兵
瘟疫又来了
赶考的路上
网友互动
(三)
必须为许叔微辟谣
这官没法儿当了
极其神秘的秘方
仲景先师的背影
罗博士临证随笔

精彩书摘

原来,隔壁的这家有人患了外感病,当时叫作伤寒,因为调理不当,最后变成了“热人阳明大便燥结证”,这在中医叫阳明腑实,就是有燥结的大便在肠中,这是因为外邪入里化热导致的。一般中医治疗是用张仲景的大小承气汤类方。

当然,前面治疗的医生和我们想的一样,开的也是大承气汤。这个方子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组成。瞧瞧,都是泻药。这个方子是著名的寒下之方,专门对付热邪导致的燥结,一般服用后很快就会奔厕所去,一泻方休。

但是,这位患者却非常奇怪,已经服用两剂大承气汤了,却一点要泻的意思都没有。

这让大家议论纷纷,怎么回事儿?这位是什么病啊?怎么这些猛烈的泻药,他吃了都没有反应Ⅱ阿,别不是有什么别的毛病吧?

张锡纯听了,也觉得好奇.于是赶快跑过来,想一看究竟。

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不如我们把刘肃亭先生请来吧。

这位刘肃亭是谁呢?

原来+刘肃亭是张锡纯家乡的名医,十里八乡的人有病,都请他来看。他的手段高明,很多疑难病症都能应手而愈。

大家一听,纷纷赞成,于是就把这位刘肃亭先生给请来了。

刘肃亭先生诊了一下患者,然后提笔开了个方子,就一味药,叫威灵仙,三钱,煎汤服用。

大家全都揉眼睛——我们没看错吧?这么一个严重的病症,您就一味药,而且这个威灵仙还是一个治疗风湿疏通经络的药,这和大便燥结有什么关系啊?

张锡纯也是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位是高手,我们都听说了,可是凭着我自己有限的医学知识分析,这也太不靠谱了!

就在大家疑惑不解的时候,刚刚服下药的患者突然呻吟了一声,这下大家全都愣住了,纷纷停住议论,看着患者。

此时屋子里静悄悄的,掉根针的声音都能听见,只见患者呻吟片刻,突然起身,直奔厕所!

甭问,大便通了,这个病也就这么好了(病亦遂愈)。

张锡纯这个佩服啊,这可真是高手啊,果然是应手而愈啊。可这是为什么呢?

最后,张锡纯实在是忍不住了,就虚心向这位老先生请教。他问刘先生说:“这个威灵仙虽然也有一点通便的作用,但是太小了,它主要是去风湿通经络的,泻下的作用和大承气汤简直没法比,可是您用怎么比大承气汤还管用啊?”

这位刘先生也不保守,见张锡纯年轻好学,就将秘密和盘托出。他说:“告诉你吧,这位患者虽然服用了大承气汤,但是因为脏腑气化阻滞不通,所以药力并没有发挥作用,都郁滞在那里了,所以没有泻,此时这两服大承气汤还在肚子里面呢。”

张锡纯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刘先生接着说:“我只是用这个威灵仙来通经络,涮气机,触发了大承气汤的药力,药力发挥作用了,大便也就通了。这个威灵仙的作用,就好比是放枪放炮时的那个导火索啊。”

张锡纯听了,赞叹不已。他后来自己说:“愚闻如此妙论,顿觉心地开通,大有会悟。”

这哪里是什么妙论啊,只有功夫深厚,在看病的时候才会出现如此的神来之笔。

多说一句,前几天,我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史文献研究所听中医大师余瀛鳌先生的讲座,他说治病有“法治”和“意治”之分,“法治”是按照正常的方法来治疗,这是常规,但是还有很多时候需要灵机一动.以意治之,这位刘肃亭先生就是意治啊。

张锡纯有了这次经历,思想上受到的启发较大。后来不久,就发生了另外一件事情。这事居然给了张锡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

原来,在张锡纯的邻村,有位叫霍印科的小伙子。他是张锡纯的师兄,两个人天天在一起背诵科举教材和复习提纲,模拟考试的时候估计也是前后座。

P6-7

前言/序言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发展里,无数古代中医,为了济世救人,曾经殚精竭虑地思考治病防病的方法,这些思考的结晶,都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贝,都是值得我们珍藏、学习的宝贵财富。

我是研究古代中医各家学说的,从学中医那天起,就一直喜欢看古代名医留下的书。我自己努力得不够,估计看了古代中医著作的万分之一都不及,所以只能根据看过的内容,写下这些古代中医名家的故事。这次出版修订版,更名为《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和《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2》。

在这些故事里,我掺杂着写了一些中医的道理,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但是我更想让大家了解的,是古代医生舍己为人、一心赴救的大医精神。这些古代的中医,他们往往都是因为自己或者家人的病痛而开始接触医学,在行医的过程中见到了百姓生活的凄惨,因此把对家人的小爱升华为对众生的博爱,怀着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最终成长为一代大医,为中医学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才智。这些,都是我们今天的中医要学习的。

同时,我写这些内容,又不单单是为中医业内人士写的,我觉得,这种精神,任伺一个领域的人如果懂得了,用到自己的工作中,那么,您的精神也会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会在您的工作领域内,对这个世界有更大的贡献。这也正是我写此书的一个重要目的。

这种放下“小我”,为“众生”的利益而努力的大医精诚的精神,才是古代的中医给我们留下的那点儿东西。它看似简单,其实是个宝贝,如果我们把它放到了心里,那么,我们的人生会幸福很多,会有意义很多。

是为序。

罗大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1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