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十四篇优秀中篇小说,代表了2009年中国中篇小说的最佳成就,反映了2009年我国中篇小说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具有文学史价值、资料文献价值、培育新人的价值等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2009年中国中篇小说精选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中国作协创研部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十四篇优秀中篇小说,代表了2009年中国中篇小说的最佳成就,反映了2009年我国中篇小说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具有文学史价值、资料文献价值、培育新人的价值等等。 内容推荐 文学是灵魂的叙事,人心的呢喃。本书精选了2009年度的十四篇优秀中篇小说。这些小说的内容丰富,故事精彩,情节感人,发人深省,回味无穷。通过本书,能帮助读者领略中国二十一世纪中篇小说的魅力,打开一扇通往小说艺术世界的门。 目录 倾国倾城 合水渡 沙漠的秘密 一九七九年的爱情 大登殿 叶小灵病史 琴断口 百鸟朝凤 责任人 致无尽关系 向阳坡 莫塔 长途 在天上种玉米 试读章节 庞鹰第一次看见高丽华,是在崔海和蒋莹的婚礼上。她一出现,便把新娘子的风头给抢了去。按说蒋莹也是个美人,在分行里很有些男人缘,但美人与美人也是有区别的——小美人遇上大美人,眉清目秀遇上倾国倾城,高下立分。加上蒋莹已有了三个多月的身孕,脸肿得很,靠厚厚一层粉撑着,浓妆之下,更少了几分灵气,像是木偶娃娃。 庞鹰和苏圆圆夫妇坐一桌。她并不认识新郎新娘,蒋莹调走的时候,她还没毕业。新郎崔海是佟承志的学长,又是苏圆圆父亲的旧下属,因此关系比旁人要亲近些。新郎新娘来敬酒时,苏圆圆向他们介绍庞鹰——“我们科里新来的小同志,××大学毕业。”崔海便笑一笑,说:“哦,高材生,前途无量啊。”庞鹰脸微微一红,还不及说话,崔海已转了话头,问苏圆圆:“老行长最近身体怎么样?”苏圆圆道:“还是老样子,天天吃降压药。”崔海道:“改天我去看他老人家。”苏圆圆笑道:“崔处您现在是新贵,又是新婚,大忙人,怎么好意思劳您的驾?”崔海也笑:“别寻我开心了,你们家承志还比我小两岁呢,都当处长好几年了,我眼看是奔四的人了,好不容易才扶正,眼泪水答答滴,伤心啊!” 崔海的一对双胞胎女儿被老人带着,很乖巧地坐在座位上,穿着花童的衣服。客人们大多是认识她们的,见了便上前逗一逗。两个小女孩长得一模一样,手里各捧着一个洋娃娃,粉妆玉琢似的。 高丽华便是这时出现的。婚礼已进行了一半,杯盘狼藉,好多客人都有些醉了,拿着酒瓶吵吵闹闹,乱得很。高丽华悄无声息地走进来,穿一条白色的束腰裙,长发披肩,高跟皮鞋踩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叮叮”声。风姿绰约中,还带着些妖气——喧闹的宴会厅一下子安静下来。大家都朝她看。 高丽华径直走到苏圆圆那桌,停下,甜甜地叫了声:“阿姐。” 庞鹰闻到一股浓郁的香气。她鼻子过敏,登时便打了个喷嚏。她朝高丽华看,瞥见她长长的睫毛在眼角处投下剪影,鼻子尖尖翘翘。笑起来有些法令纹,很妩媚的模样。一串玛瑙耳环,垂到颈间。同时,一绺长发也垂了下来,差点落进面前的杯子里。庞鹰连忙把酒杯拿开些。 苏圆圆一怔:“是你?” 高丽华道:“我有个朋友在隔壁厅结婚,刚巧看到阿姐你,过来打个招呼。”苏圆圆哦了一声,随即向佟承志介绍:“老邻居,从小一起长大的——我先生。”高丽华朝佟承志一笑,叫了声“姐夫”。 崔海挽着蒋莹,本已走向下一桌了,却又绕了回来。崔海的目光飞快地在高丽华脸上瞟过——眼睛、鼻子、嘴巴、头颈,再是胸部。倏忽一下,又迅速地收回,无线电波似的。他问苏圆圆:“朋友啊?”苏圆圆嗯了一声。崔海很夸张地叫起来:“哎呀,圆圆的朋友,那是一定要喝一杯的。” 高丽华不待他说完,便在一个空杯里倒满酒,笑吟吟地举起杯,“新郎新娘,白头到老啊!”说着,一饮而尽,“初次见面,我叫高丽华。”她朝崔海微笑。 崔海也把酒一饮而尽,报以微笑,“崔海——‘催命’的‘催’去掉单人旁,‘大海’的‘海’。”高丽华咯咯笑道:“干吗说‘催命’——说‘催促’不就好了嘛。”崔海一拍脑袋,“就是就是。高小姐的语文比我好得多。哈哈!” 苏圆圆瞥见蒋莹在一旁脸色有些难看。 婚礼结束后,苏圆圆夫妇有车,顺路捎庞鹰一段。路上,佟承志问妻子:“什么老邻居,我怎么不晓得?”苏圆圆道:“老房子的邻居,你怎么会晓得?”佟承志道:“不是说一起长大的嘛。”苏圆圆懒洋洋地道:“话是这么说,隔了这么久,早淡了。”说完又加上一句,“她妈以前在我家当保姆的。” 佟承志哦了一声。 过了一会儿,苏圆圆忽道:“崔海前面那个老婆死了还不到半年吧?”佟承志说:“嗯。”苏圆圆道:“升官发财死老婆,中年男人的三大美事,这家伙全摊上了——幸福啊。”佟承志没吭声。苏圆圆侧过身,朝他看,又道:“幸福啊,是不是?” 佟承志把身体坐得直些,干咳两声。与此同时,朝反光镜里的庞鹰看了一眼。有些尴尬。庞鹰察觉了,闭上眼睛,做出很困的样子。 几周后,高丽华调到分行,和苏圆圆、庞鹰一个科室。 高丽华坐靠门的座位。苏圆圆告诉庞鹰——高丽华的这个座位,便是当年蒋莹的。都说靠门的座位最危险,私下里做些小动作,领导进来一下子便发觉了,其实并非如此。看似危险的位置反倒安全,是视觉盲点。那时蒋莹的手机墙纸便是她和崔海的照片,两人勾着脖子,亲嘴。她做得这么张扬,却从没人注意过。最后还是崔海前妻得了胃癌,她大咧咧地在崔海办公室走进走出,做广告似的,大家才晓得了。半年前,崔海前妻病逝,地下情终于修成正果,蒋莹升格为新任崔太太。 “看着吧,”苏圆圆道,“高丽华总有一天,也要走蒋莹的老路——你看着吧。” 苏圆圆说着,朝庞鹰笑笑。 庞鹰坐在座位上,瞥见高丽华那边墙上什么东西闪啊闪的,晃眼得很。庞鹰先是一怔,半晌才看清——她正对着镜子涂睫毛膏。阳光落在镜子上,又反射到墙上,一个亮亮的白点,晃啊晃的。一会儿,高丽华抬起头,两排睫毛像钢针那样齐刷刷的。她拿睫毛夹去夹,小心翼翼地,轻轻举起,轻轻落下,生怕把睫毛夹坏。精细得很。接着是扑粉,拿一把大刷子,向两侧轻扫。颧骨处再点几下胭脂,用手指晕开。庞鹰不晓得化妆原来这么复杂。高丽华从镜子里看见庞鹰的脸,便笑一笑。庞鹰不及避开,有些不好意思,也笑了笑。 高丽华拿到第一个月工资,说要请苏圆圆和庞鹰吃饭。“就在对面的张生记,吃杭州菜——阿姐你说好不好?”苏圆圆道:“别破费了,我们都不讲究这些的。你把钱留着给你妈吧。你妈一把年纪了,还在帮人裁衣服,也作孽兮兮的。”高丽华道:“是我妈让我请你们的,再说又用不了几个钱——阿姐,你把姐夫也叫上。”苏圆圆道:“叫他干什么,又不是一个科的。”高丽华道:“热闹嘛。” 下了班,三人径直来到饭店。佟承志没来,苏圆圆说他晚上有应酬,抽不出空。高丽华订了个小包间,点了菜,又开了瓶红酒。苏圆圆道:“点什么酒呀,就我们三个女人。”高丽华道:“女人喝点红酒对皮肤好。”苏圆圆看她一眼,笑笑:“怪不得你皮肤这么好。”高丽华道:“我这是天生的,不喝酒也好——阿姐你还记不记得,以前邻居都夸我是小外国人,因为皮肤白,头发又黄。”苏圆圆道:“是吗,我记不清了——不过你小时候头发倒是真的很黄。”高丽华笑道:“所以呀,所以他们才说我是小外国人。”苏圆圆道:“你不要以为头发黄好——外国人头发黄是天生的,中国人头发黄就是营养不良。” P1-3 序言 每个年度,文坛上都有数以千万计的各类体裁的新作涌现,云蒸霞蔚,气象万千。它们之中不乏熠熠生辉的精品,然而,时间的波涛不息,倘若不能及时筛选,并通过书籍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这些作品是很容易被新的创作所覆盖和湮没的。观诸现今的出版界,除了长篇小说热之外,专题性的、流派性的选本倒也不少,但这种年度性的关于某一文体的庄重的选本,则甚为罕见。也许这与它的市场效益不太丰厚有关。长江文艺出版社出于繁荣和发展文学事业的目的,不计经济上一时之得失,与我部合作,由我部负责编选,由他们负责出版,向社会、向广大读者隆重推出这一套选本,此举实属难能可贵。 这套丛书的选本包括:中篇小说选、短篇小说选、报告文学选、散文选、诗歌选、微型小说选和随笔选七种。每年一套,准备长期坚持下去。 我们的编辑方针是,力求选出该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力求选出精品和力作,力求能够反映该年度某个文体领域最主要的创作流派、题材热点、艺术形式上的微妙变化。同时,我们坚持风格、手法、形式、语言的充分多样化,注重作品的创新价值,注重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期待,多选雅俗共赏的佳作。 我们认为,优良的文学选本对创作的示范、引导、推动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对读者的潜移默化作用也是十分突出的。除了示范、引导价值,它还具有文学史价值、资料文献价值、培育新人的价值等等。我们不会忘记许多著名选本对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巨大作用,我们也希望这套选本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这套书由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编选,雷达同志总负责,具体的分工是: 中篇小说卷由牛玉秋同志负责; 短篇小说卷由胡平同志负责; 报告文学卷由李朝全同志负责; 散文卷由韩小惠同志负责; 诗歌卷由韩作荣同志负责; 微型小说卷由姚雪雪、张越和陈永林同志负责; 随笔卷由李东华同志负责。 中国作协创研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