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雁过藻溪(张翎小说精选)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翎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这是一部富有诗情画意的小说,写的却是三代女性人生命运的悲剧:一位海外游子,回国到老家去,为已故的母亲安葬。这完全可以写成一首愁肠万断的思乡曲,也可以写成一篇爱心普照的圣母颂。然而,张翎却不同凡响,她超越了一般世俗的见解,以她那固有的悲天悯人的宽大情怀,那洞察世事的高远视野,把故国家园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社会动乱、政治风云、家族兴衰、人际风情,以及漂泊海外的流浪生涯、婚恋离异、甚至极地探险的生死搏斗,尽收笔下。这里不仅有爱和恨、情与仇、生与死、诱惑与欲望、悲伤与痛苦等等情感世界细致入微的动人描述,而且还有形而上的人生哲理、伦理道德、历史功过、政治是非、人性曲直的深入解剖和思考。这是一幅深广博大的历史画卷,也是一曲凄婉忧伤的命运悲歌。

内容推荐

《雁过藻溪》的故事,讲的是主人公的母亲黄信月,在少女时代即陷入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经受了丧失人性的折磨、羞辱。最终她逃离火坑,却茹苦含辛隐忍了一辈子,至死也不敢暴露自己被损害污辱的真情。只能在遗言中反复交代,让女儿亲自将自己骨灰送回藻溪老家埋葬,希冀女儿能从中得到启示,最终明白自己的出身。她的女儿末雁,从小缺乏母爱,长年与丈夫形同路人,最终劳燕分飞。有幸在北极考察时遇到所爱之人,得到片刻的灵魂栖息,却飞来横祸,使两人生死两隔。她的女儿灵灵,隔代如隔山,根本无法理解母亲的心情,终篇时对母亲说“请你别碰我”,如一把利剑,直刺末雁的心窝。三代女性悲怆的咏叹调,其中有着人性的扭曲,藏着世道的不公。在冷峻苍凉的笔调中,作者对于自己笔下的人物,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宽容和关爱。

目录

弃猫阿惶

雁过藻溪

陪读爹娘

空巢

盲约

女人四十

团圆

遭遇撒米娜

沉茶

试读章节

闹钟一阵叮当狂响,将小楷从梦里骤然擂醒。坐起来,心犹跳得万马奔腾的。拽过一角被子来捂在胸口,方渐渐地平伏了些。从被子里探出一只脚来揿床尾的闹钟,却死活揿不下去,才猛然明白过来今天是单周的周六,不上班。那响动不是闹钟,是门铃。

是尚捷送阿惶来了。

小楷咚的一声跳下地来,冲进洗手间,哗哗地开了龙头。刷牙是来不及了,只能蘸湿了一根指头上上下下抹了抹牙齿,又掬了一小捧凉水将头发胡乱顺了顺。镜子里的那张脸带着两抹初醒的潮红,看着马马虎虎还算顺眼,这才趿了拖鞋踢踢踏踏地去开门。

一边走,一边想,其实,自己什么样的烂样子尚捷没有见过呢?那段日子,过得人不人鬼不鬼的,自己竟然没有在乎过。现在还在乎什么呢?

那时小楷刚来多伦多,尚捷还在大学里念博士学位。导师手里只有半份奖学金,那另外的半份,是要靠小楷打工来挣的。都是打工,小楷和其他陪读太太打的却不是一样的工。其他的太太们都是风里来雨里去搭地铁转公车,要么去中餐馆洗碗当女招待,要么到华人超市择菜收银,而小楷却从来不需要出门。小楷的工作是看护公寓楼里一家邻居的三个孩子,各是五岁三岁和八个月。早上上班之前父母把孩子搁到她家,晚上下班之后从她家里领回去。衣服食物饮料等一应用品,都是父母准备好的,一天一个大包,她只需要伸出手来接一把就可以了,连门槛都不用迈出去。她既然不需要出门,也就不用操心衣着打扮的事。早上起床是什么样子,晚上上床也是什么样子。一天除了刷牙的时候免不了在镜子跟前晃一晃,她几乎连自己长得什么样子都记不得了。出国前置办的一箱子时髦衣装,在衣橱里一动不动地挂了几年。当她终于想起来的时候,却已经胖得穿不进去了。那时尚捷的心思都在论文上,家对他来说也就是吃一顿饭睡一宿觉的地方。她以为他根本没有在意她的样子,可是她错了。等到她意识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事情已经进入了一个不可逆转的旋涡。

外边下雪了。

今年是个短秋,枝头的叶子还没有落完,冬就来了。雪是那种毫无重量的干雪,飘在空中,是灰蒙蒙一片的粉尘。落到地上,还是粉尘,只是颜色更脏了些,半天也踩不出一滴水珠来。风像一匹饿久了的狼,声色凄厉,却没有多少力气,树枝摇得有些虚张声势。小楷开了门,看见尚捷站在门口,脖子矮在绒衣领里,结了霜的眼镜像两块过期泛潮的橡皮膏,模模糊糊地贴住了两只眼睛。大衣前襟鼓鼓囊囊的,里边裹的是阿惶。

尚捷一进门,阿惶就从他的怀里蹿出来,摇摇晃晃地朝小楷滚过来,咻咻地闻着小楷的脚趾头。挨个闻过了,就将身子往地上一倒,摊开四蹄,露出黄黄的一个肚皮。小楷知道那是要她挠痒的意思,就蹲下身来,上上下下地挠了起来。阿惶顿时嘴大眼小起来,呼噜声大作。挠了几个来回,小楷突然发现阿惶的左前蹄软软地蜷成一个球,总也不肯伸展开来,就拿手去掰。这一掰,阿惶就呼地站了起来,连连退了好几步——却用的是三条腿。

“昨晚从楼梯上摔下来,可能伤了筋骨。观察几天,若还不好,就得去看动物中心的兽医。”尚捷说。

阿惶是一只三岁半大的母猫,是小楷尚捷从动物收留中心领养的。那时尚捷每晚都要去学校准备论文,留小楷一个人在家里,看不懂英文电视,又没有什么朋友可以谈天,很是无聊寂寞,就央求尚捷养一只狗做伴。说了几次,尚捷都不吭声。后来实在逼不过,才说有时间学点英文不好吗?托福班口语班写作班,什么程度的都有,随便找个班就行。小楷说这三个小鬼累了我一天,学不进去呀。尚捷的脸紧了一紧,说那你就准备这么做一辈子睁眼瞎?起码你得听得懂医生警察天气预报吧?小楷嬉皮笑脸地说我不是有你吗?咱俩有一个通英文就行了。这一辈子,我反正是赖上你了。尚捷无话,半晌,才叹了一口气,说天天遛狗太麻烦,不如养一只猫吧。P006-008

序言

在我的编辑生涯中,遭遇张翎是我心中的一个美丽。

三十多年前,我刚二十出头,在浙江省唯一的一本文学刊物《东海》当小说编辑。记得我刚从工厂调到杂志社不久,就赶上了《东海》去江山办文学笔会。那次笔会上云集了浙江省一批崭露头角的业余作者。我当时的身份刚刚从作者变为编辑,还不太适应这种转换,也没有什么编辑意识,一下子就将自己混同于一帮年轻的女作者中了。大家嘻嘻哈哈,甚是快乐。

记忆中,张翎是到得最晚的一个作者,她从温州来,迟到了一天。等她姗姗来迟地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大家真有一种惊艳的感觉——不是貌有多美,而是气质出众!她梳着两根齐肩的小辫子,刘海和发梢微卷,雪白的衬衣领子醒目地翻在一件暗红色的格子外套外面,神情里却透出一股淡淡的忧郁。70年代后期,人们才刚从“文革”的阴霾中走出来,一切都还很禁锢。张翎的出现,让大家耳目一新。那时,张翎是温州一家小工厂的车床操作工,写作的灵感开始在内心隐隐萌动。她不满现状,期待着生活中某种重大变化的发生。

再次见到张翎,已是两年之后的事了。这中间,张翎经历了一次伤痕累累的初恋。张翎疗伤的方式是咬紧牙关,努力在铁板一样的现实中走出一条自己的路。1979年,张翎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复旦大学外文系,离开温州,来到了大都市上海。

在人才济济的复旦校园里,张翎仍然是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无论是学业的优秀,还是能力的出众;无论是容貌的靓丽,还是气质的清雅,张翎都是复旦校园里一道美丽的风景。那时我还在杭州工作,周末有时会去上海看她,有时她也会利用节假日来杭,在我家小住。我一次次听张翎讲述她复杂而丰富的校园感受,也觉察到复杂而丰富的社会阅历不断地磨砺着张翎认知生活的敏锐的触角。毕业前夕,张翎的生活又卷入一场风暴之中。张翎再次以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对生活沉重的失望。她决定远行,这次她走得更远了。

1986年,张翎毅然决然地跨出国门,去了对她来说一无所知的大洋彼岸。从美国到加拿大,从繁华的都市到幽静的乡村,张翎一路前行,跋涉过千山万水,游走在东西时空。她像一叶小舟,时而靠岸,时而扬帆,各色悲喜人生从她身边一幕幕掠过,远近春秋风云朝她眼前一团团涌来。一个小女子渴望爱情的深井,在硕大无边的地球、世界和寰宇的沉浮中变成了一粒无足轻重的尘埃;一个洞世者参透爱情的明眸,在山川巨变沧海桑田的轮回里慢慢变得温润、博大和包容。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张翎,在对爱情的书写中找到了自己灵魂的安放之地。终于有一天,漂流的张翎在一个清远幽淡远离喧嚣的所在停下了疲惫的脚步,开始了只与精神对话的文学之旅。厚积薄发的生活积累,热爱母语的游子之情,得益于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滋养的张翎,用她别样的角度、眼光和表达,向我们展示了其在海外华语文学创作中独特而重要的位置。

我第一次拿到张翎的长篇小说《望月——一个关于上海和多伦多的故事》时,刚刚到京城作家出版社任职不久,看到断了多年音讯后突然从天而降的张翎,我真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及至我读完了《望月》,我明白,这是上天送给我的礼物。我幸运地碰上了自己等待已久的作家和作品,这样的作品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想,这是一种缘分。1999年,《望月》经我之手编辑出版。后来我又读到了她的长篇小说《交错的彼岸》,再后来我又编辑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邮购新娘》。与此同时,我还在全国各大文学刊物上不断地看到张翎的中短篇小说,看到她开始在国内外各个文学奖项中逐渐露脸。然而,张翎似乎不愿意和热闹走得太近,虽然已开始声名鹊起,但她依然愿意置身文坛之外。我始终相信,张翎是不会靠作品的畅销而被广大读者所熟识,也不必仰仗获得各类奖项而确立自己在国内文坛的地位,她会凭久远和深厚的实力走进大众视野。她笔下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爱情将会找到无数的知音,因为无论是寻找财富还是寻找权力,人们终极需要寻求的仍然是爱情。而张翎的小说无论是长篇,还是中短篇,任凭故事千变万化,爱情都是张翎笔下永恒的主题,也是张翎小说中最动人的篇章。

只是今天的张翎,已经不是昨天的张翎。她笔下的爱情也早巳不是小家碧玉的儿女情长,而是穿越历史、跨越大洋、超越生命的大爱,是一位携带着至亲至爱的母语、永志不忘身后的家国母亲的文学女儿,在走向世界、拥抱全球和人类的过程中孕育和升华的博大的爱!这样的大爱在张翎2009年向国内文坛奉献的长篇新作《金山》中登上了一个令人瞩目的里程碑。《金山》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之重的浩大作品,“它关乎中国经验中深沉无声的层面,关乎现代中国的认同的形成——中国的普通民众如何在近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中用血泪体认世界,如何由此孕育出对一个现代中国、对我们的祖国的坚定认同”。

作为一名编辑,我一直以来就没有放弃过对张翎小说创作的追逐与喜爱;作为一个书人,我更是一直希望能将张翎的优秀小说精选成集。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和她有着久远的友谊,更因为我知道什么样的作品能流传久远。现在,终于有这样一个机会,让我的夙愿得以实现。为此,我非常感谢和钦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眼光和魄力,是他们让这套《张翎小说精选》与广大读者牵手,让那位远居海外的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张翎以较为完整和清晰的面貌走到我们面前。

袁敏

2009年6月10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6:5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