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传统吸声理论不能给出与实际情况吻合较好的、实用的材料吸声系数计算公式,本书建立了纤维材料及穿孔板和薄板(膜)吸声系数的经验公式,这些公式与实测结果吻合得较好。在大量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吸声材料的振动吸声理论,该理论的计算结果也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而且可以较好的解释薄纤维层在作为多孔材料的护面材料时吸声系数很小,而作为帘幕或背后有空气层时却有很高的吸声系数这一声学现象。所以,本书建立的振动吸声理论是一种符合实际的,可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的实用吸声理论,对于吸声材料的结构设计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本书既可以作为环境与噪声控制专业学生,及声学专业、纤维材料相关专业研究生的教材,又可作为声学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第1、2、3章介绍了噪声控制技术,声传播理论和传统吸声理论的基本情况。第4章介绍了声学测试和纤维结构测试的基本方法和仪器。第5章对传统吸声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判。第6、7、8章建立了纤维材料吸声系数经验计算公式。第9、10章建立了纤维材料振动吸声理论。第11章讨论了穿孔板共振吸声频率与薄板(膜)共振吸声频率的关系,建立了穿孔板以及薄板一膜振动吸声频谱公式。第12章介绍了建筑吸声和噪声控制技术中的声学设计原则和方法。
第1章 吸声材料与噪声和室内声场控制
1.1 噪声与噪声源
1.2 噪声的危害
1.3 噪声控制的一般方法
1.4 吸声技术及吸声材料的发展趋势
1.4.1 吸声材料现状和发展趋势
1.4.2 复合型与装饰性吸声材料的兴起以及纺织材料的应用
1.4.3 设计吸声材料要考虑的因素
第2章 声传播的基本理论
2.1 声压和声压级
2.1.1 声压
2.1.2 声压级
2.1.3 声压级的迭加
2.2 声速和声传播基本方程
2.2.1 平面声波
2.2.2振动速度与声压的关系
2.2.3 振动速度与密度变化的关系及声速公式
2.2.4 波动方程
2.3 大气中噪声的传播
2.3.1 声强与声压的衰减系数
2.3.2 空气对声波的吸收
2.3.3 风速和温度梯度对噪声传播的影响
2.3.4 地面吸收对噪声传播的影响
2.4 声波在刚性壁管道中的传播及声阻抗
2.4.1 管道中声的反射
2.4.2 声阻抗
2.4.3 声压反射系数与声阻抗的关系
2.5 声电类比
2.6 基本声学元件的声阻抗
2.6.1 驻波
2.6.2 等截面刚性管道的声阻抗
第3章 材料传统吸声理论
3.1 毛细管吸声理论——声波在管中的粘滞阻尼
3.1.1 管中粘滞运动方程
3.1.2 细管中声波传播特性
3.1.3 细管的声阻抗
3.1.4 毛细管中声波传播特性
3.1.5 毛细管的声阻抗
3.1.6 微孔管的声阻抗
3.2 纤维材料中的声传播及有效压缩模量和有效密度理论
3.2.1 吸声材料宏观性质的声学量
3.2.2 圆管和窄缝中的声传播
3.2.3 多孔性吸声材料
3.2.4 几种特殊情况下纤维材料层的法向声阻抗率
第4章 材料吸声性能及相关结构参数的测量技术
4.1 声学参数的测量
4.1.1 驻波管法测量材料垂直入射吸声系数
4.1.2 混响室法测量吸声系数
4.1.3 法向声阻抗率的测量
4.1.4 流阻
4.2 纤维层结构参数测试方法及仪器
第5章 对传统吸声学理论的分析和评价
5.1 测试结果和分析
5.1.1 测试及结果
5.1.2 织物吸声系数随频率的变化曲线分析
5.2 织物法向声阻抗率
5.2.1 织物吸声对管内驻波的影响
5.2.2 用纤维材料有效密度和有效压缩模量(Zwikke和Kosten)理论进行分析的结果
5.3 微孔吸声理论应用于织物的情况
5.3.1 毛细管吸声理论
5.3.2 微穿孔吸声理论
5.3.3 无规入射吸声系数
5.4 小结和评述
第6章 纤维材料吸声频谱公式
6.1 纤维材料驻波管测吸声频谱分析
6.1.1 几种纤维性吸声材料的吸声频谱
6.1.2 吸声频谱公式的建立
6.1.3 吸声频谱公式的推论
第7章 不同结构纤维材料吸声规律初步分析
7.1 不同材料吸声频谱分析
7.1.1 空腔10cm时材料的吸声频谱规律
7.1.2 空腔20cm时材料的吸声频谱规律
7.1.3 空腔30cm时材料的吸声频谱规律
7.2 吸声系数的变化规律
7.2.1 棉平纹布面密度与平均吸声系数的关系
7.2.2 棉平纹织物面密度与极大和极小吸声系数的关系
7.3 小结
第8章 纤维材料吸声系数经验公式
8.1 机织物厚度与吸声系数的关系
8.2 厚度相同时机织物透气量与吸声系数的关系
8.3 机织物和无纺布其他结构参数对吸声系数的影响
8.3.1 测试及结果
8.3.2 趋势分析
8.4 机织物和无纺布吸声系数公式的建立
8.5 小结
第9章 纤维材料吸声原理分析
9.1 微孔粘滞吸声理论分析薄纤维层的吸声特性
9.2 共振理论的应用
9.3 结论
第10章 纤维材料振动吸声理论
10.1 振动吸声理论
10.2 理论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对比与讨论
10.3 纤维振动吸声理论的另一个证明
10.3.1 织物穿孔率的确定
10.3.2 织物微孔参数与声阻率的关系
10.4 声抗率极小和吸声极大出现的可能性
10.5 振动吸声与微孔吸声的辨证关系
第11章 穿孔板材料共振吸声原理及穿孔板和薄板一膜吸声频谱公式
11.1 穿孔板共振吸声频率与薄板共振吸声频率的关系
11.1.1 穿孔板共振吸声频率
11.1.2 薄板的共振吸声频率
11.1.3 穿孔板共振吸声频率与薄板共振吸声频率的关系
11.2 证明穿孔板材料共振吸声原理的实验和穿孔板吸声系数公式
11.2.1 证明穿孔板材料共振吸声原理的两个实验
11.2.2 穿孔板板材共振吸声的原理和吸声系数公式
11.3 板一膜共振吸声吸声系数公式
第12章 实用吸声设计
12.1 混响室吸声系数与法向声阻抗率及驻波管测吸声系数
12.2 吸声结构以及吸声材料的应用
12.2.1 高效全频吸声屏幕
12.2.2 薄板共振吸声结构
12.2.3 膜吸声结构
12.2.4 穿孔板共振吸声结构
12.2.5 空间吸声体及其他吸声结构
12.3 吸声减噪的设计与计算
12.3.1 内声压级
12.3.2 吸声量
12.3.3 吸声减噪效果的估算
12.3.4 吸声减噪设计原则
12.3.5 吸声设计程序
12.3.6 会议厅及歌厅、音乐厅的音响效果设计
习题
参考交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