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上下)(精)
分类
作者 唐浩明
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我一生略微涉及前代大儒的书籍,看到圣贤于修身方面教导别人的话尽管千言万语,但它的要点以不忮不求为重。所谓忮,即嫉贤害能,忌妒别人立功,与人在上司面前争宠,也就是书上所说的“懒惰的人不肯去修炼,好忌妒的人则害怕别人修炼”这一类。所谓求,即贪图名利,时时刻刻想念着利益恩惠,也就是书上所说的“没有得到时总想得到,已得到又害怕失去”这一类。忮不常见,每每出现在功名事业、权势地位相差不大的人之间。求不常见,每每出现在财产的经手与仕途的竞争之时。打算为自己谋求幸福,先要去掉忮心,这就是所说的“人如果能充满着不想害别人的心,而仁则用之不尽”:打算提高自己的人品,先要去掉求心,这就是所说的“人如果能没有盗窃之心,则义将用之不尽”。忮若不去掉,则满腹都是荆棘:求若不去掉,则满肚子一天天变得卑污。我对于这两点,常常加以整治,尚痛恨没有能够扫除干净。你们想要心地干净,宜在这两点上痛下功夫。附所作的关于忮、求诗两首,抄寻于左边。

不忮

善行莫大于宽恕,心性莫恶于忌妒。忌妒乃妇人的行为,猥猥琐琐不值得提起。自己笨拙却忌妒别人能干,自己遭堵塞却忌妒别人顺畅。自己没有建树,却忌妒别人获得成功。自己没有同伴的支援,却忌妒别人多得帮助。权势地位相当,则害卟白对方逼迫又互相仇恨。自己没有好名声,则忌妒别人文名彰显。自己没有贤良子孙,则忌妒别人的后代兴旺。为争名而日夜奔驰,为争利而四处劳神。为了自己一人的荣耀,不惜让别人受污。听说别人遭灾则心里欢喜,听说别人遇祸则心里愉悦。问他为何如此做,他也说不出此中的缘故。你的心里充塞神圣,言行高明则鬼都会来眷顾。天道常常喜欢回报,忌妒别人者最后会误了自己。世上有形无形中有许多污垢忌讳处,乖戾之气与它们互相倚伏。乖戾之气重的则使人受灾,乖戾之气轻的则减掉人的福分。我现在以此先诫后生辈,肃然警觉过来。一生为别人让道,你自己也不会失去半步路。一生为别人祝福,你也不会损失一尺布。消除嫉妒之心,普天下都会降甘露。大家都吉祥,我也不会再有恐怖。

不求

知道满足则天地宽广,贪求得到则宇宙狭隘。不能说没有过人之处,只是被多欲求所害了。处在简约时则每每想丰足,处在困苦时则每每追求奢泰。富裕了则求取千辆车,尊贵了则追求万钉打造的腰带。没有得到时则巴望早日实现,已得到了又盼望长期保留。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如同种满椒兰似的芬芳,自己所获得的地位如泰山般的坚固。追求荣耀不知厌倦,志气亢奋精神越来越振作。一年之中有热也有冷,月有明亮也有晦暗。时运来了善缘也跟着多,运气一去灾祸也接着发生。运去时什么福分也盼不到,而各种各样的灾殃都会来到。一句话说得不当就招来怨尤,一动脚便遇到障碍。弄得人一天到晚心情戚然怀抱忧愁,精神上的爽快之感一天天凋零。抬起头来仰望四面八方,宇宙天地何等浩大!享受荣耀无需骤然间便得意忘形,身处患难也无需深深地怨恨。您看世上十个人里,便有八九人无所倚赖。不顺利的人比我多得多,我一时不顺是可以忍耐的。况且处于坦途上,何来叹息声呢?对于世界所求不多,则无论是俯是仰都快乐。静候命运中的时机到来,这是值得永远谨守的大道理,这之外的所求则不要去奢想。

评点

佛家认为贪、嗔、痴是人性中的三大弱点,在曾氏的眼中,儒家将忮、求列为人类应当剔除的坏习。求即贪。可见无论是佛界的祖师还是儒学的圣贤,都看到人类自身所存在的一个最大毛病:贪。所谓贪,即过分地谋求利益,包括物质利益和非物质利益。古往今来,贪财贪物贪色贪权贪名的人遍地皆是,真正能看淡财、物、色、权、名的人却极少极少。因为贪,会过度劳心劳力,耗尽精血,使人多病早亡。因为贪,会热心争竟,易于结仇结怨,招致无穷苦恼。因为贪,会不择手段,甚至伤天害理,触犯刑法,最后丢了性命。自有人类以来,因贪而死于非命的人不知多少!然而,人类却很难从中觉悟过来。

除开贪外,嫉妒也是人性中的极大弱点。粗略看来,嫉妒像是一种很奇怪的病态。人家得了好处,并未伤害你,你凭什么不好受呢?仔细解剖,怀着这种病态心理的人,他的心里会觉得别人得的好处是抢了他的,或是别人得到了而自己没得到,就会衬托出自己的无能。如此则间接伤害他,所以他不好受。嫉妒也普遍存在于人的心中,只是程度深浅不同罢了。许多人因嫉妒而失去理智,害人害己。嫉妒对人类的危害,实在不可小视。

一个人如果去掉贪去掉妒,则如同旅行者丢掉不必要的包袱,将轻松前进,潇潇洒洒地领略一路风光。

P98-99

目录

上册

 书札

 家书

 家训

 日记

 文集

 附录

 治身

 治学

下册

 治学

 治家

 治世

 治政

 治军

序言

曾文正者,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文正固非有超群绝伦之天才,在并时诸贤杰中称最钝拙,其所遭值事会,亦终身在拂逆之中,然乃立德立功立言三并不朽,所成就震古烁今而莫与京者,其一生得力在立志自拔于流俗。而困而知,而勉而行,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不求近效,铢积寸累。受之以虚,将之以勤,植之以刚,贞之以恒,帅之以诚,勇猛精进,坚苦卓绝。如斯而已,如斯而已。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尧舜信否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不敢言;若曾文正之尽人皆可学焉而至,吾所敢言也。何也?文正所受于天者,良无以异于人也,且人亦孰不欲向上?然生当学绝道丧人欲横流之会,窳败之习俗以雷霆万钧之力相罩相压,非甚强毅者固不足以抗圉之。荀卿亦有言庸众驽散则劫之以师友,而严师畏友又非可亟得之于末世,则夫滔滔者之日趋于下更奚足怪!其一二有志之±,其亦惟乞灵典册,得片言单义而持守之,以自鞭策,自夹辅,自营养,犹或可以杜防堕落而渐进于高明。

古人所以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日三复,而终身诵焉也,抑先圣之所以扶世教正人心者,《四书》《六经》亦盖备矣。然义丰词约,往往非末学所骤能领会,且亦童而习焉,或以为陈言而忽不加省也。近古诸贤阐扬辅导之言益汗牛充栋,然其义大率偏于收敛,而贫于发扬。夫人生数十寒暑,受其群之荫以获自存,则于其群岂能不思所报?报之则必有事焉,非日逃虚守静而即可以告无罪也明矣。于是乎不能不日与外境相接构,且既思以己之所信易天下,则行且终其身以转战于此浊世,若何而后能磨炼其身心,以自立于不败?若何而后能遇事物泛应曲当,无所挠枉?天下最大之学问,殆无以过此。非有所程式而养之于素,其孰能致者?曾文正之殁,去今不过数十年,国中之习尚事势,皆不甚相远。而文正以朴拙之姿,起家寒素,饱经患难,丁人心陷溺之极运,终其生于挫折讥妒之林,惟恃一己之心力,不吐不茹,不靡不回,卒乃变举世之风气而挽一时之浩劫。彼其所言,字字皆得之阅历而切于实际。故其亲切有味,资吾侪当前之受用者,非唐宋以后儒先之言所能逮也。孟子日“闻伯夷之风者,懦夫有立志”,又日“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况相去仅一世,遗泽未斩,模楷在望者耶!则兹编也,其真全国人之布帛菽粟而斯须不可去身者也。

内容推荐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上下)》由唐浩明编著。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上下)》是一部可以与晚晴大人物切磋交流人生哲学的对话实录!

全国人民在读毛主席语录时,毛主席在读曾国藩语录,曾国藩,大人物中的大人物。蔡锷辑录他有关治兵的文字,用以培训新军将官,在军界产生极大影响;梁启超集成《曾文正公嘉言钞》,靠它砥砺自己,砥砺天下有志于事业者,终成一代卓越的政治活动家;毛泽东评价他:“予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曾氏之智慧与谋略,影响了几代国人。

编辑推荐

唐浩明编著的《唐浩明评点曾国藩语录(上下)》是一部曾氏语录,既有掀天揭地的军国大事,也有木头竹屑的零碎小事;既可以看到曾国藩如何修身,也可以看到他如何办事;既可以看他如何从湘乡农家子弟成为异材;又可以见证相对鲁钝笨拙的他,如何超越当时的各个天才,成为晚清第一重臣。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0:5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