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文明是寻找人类文明的重要导引,而古埃及文字是破译埃及文明的重要的钥匙,法国人商博良在1822年为整个人类找到了这把钥匙。自拿破仑出兵埃及带回罗塞塔石碑等大量考古资料以来,也引发了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竞赛。最终,形成了法国人商博良与英国人托马斯·杨的两强争霸的局面。莱斯利、罗伊·亚京斯著的这本《破解古埃及(一场激烈的智力竞争)》通过商博良的日记、通信,细致讲述了他破解古埃及文字、战胜托马斯·杨的整个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破解古埃及(一场激烈的智力竞争)/新知文库 |
分类 |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语种 |
作者 | (英)莱斯利//罗伊·亚京斯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埃及文明是寻找人类文明的重要导引,而古埃及文字是破译埃及文明的重要的钥匙,法国人商博良在1822年为整个人类找到了这把钥匙。自拿破仑出兵埃及带回罗塞塔石碑等大量考古资料以来,也引发了破解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竞赛。最终,形成了法国人商博良与英国人托马斯·杨的两强争霸的局面。莱斯利、罗伊·亚京斯著的这本《破解古埃及(一场激烈的智力竞争)》通过商博良的日记、通信,细致讲述了他破解古埃及文字、战胜托马斯·杨的整个过程。 内容推荐 1798年,拿破仑大举挥兵入侵埃及。这场军事行动虽以失败收场,却挖掘出刻有三种文体的罗赛塔石碑与大量考古资料,刺激了无数学者争相投入破解象形文字的研究。当石碑出土,每位学者都相信解读古埃及文的日子必定不远,然而这个千古之谜却拖到二十年后才由商博良解开。 莱斯利、罗伊·亚京斯著的这本《破解古埃及(一场激烈的智力竞争)》根据商博良的信件与日记,仔细重建他破解古埃及文的奋斗历程。在有如侦探小说般的叙述中,你不只可以发现学者为夺得头彩的互相倾轧、了解大革命后法国政局的诡谲不安,更可看到商博良如何在不断的挫败与竞争者的攻击中,成为第一位看懂古埃及文的现代人。 正因得到了这把开启古埃及文明的钥匙,埃及学的发展得以突飞猛进,人类更能在茫然一千五百年后,重新认识这个古老的文明。 目录 中文版序 埃及学的开山祖师 蒲慕州 致谢 导言 时间之始 第一章 埃及之地 第二章 学生 第三章 城市 第四章 教师 第五章 医生 第六章 克丽奥佩特拉 第七章 结识国王 第八章 大师的秘密 第九章 译者 第十章 赐予文字与书写体系之人 深入阅读 试读章节 约瑟芬从未去过埃及,于是恳求拿破仑偕她同往,但唯独此次他对约瑟芬的要求犹豫不决,因为他知道这次远征埃及自己并没有完全把握,一旦满载部队、物资和武器的法国舰队遭英国海军拦截,就只有力战到底,根本没有什么机会逃跑。如果约瑟芬得以同行,那她将是一千多年来第一批前往埃及的西方妇女之一。由于当地危险重重,只有不怕死之徒,或愚蠢乃至一心寻死之人,才敢溯尼罗河谷而上。 1798年5月19日,拿破仑将军下令法国舰队启航,妻子约瑟芬终究未获同行,但拿破仑答应只要远征军打败英军,就会派人把她接过去。事实上他已经下令,除了少数核准同行的妇女,如洗衣妇、女裁缝外,一律不准妇女随行。但妻子、情妇跟着丈夫、爱人远赴战场,并不是什么破天荒之事,以此次远征而言,下层官兵并没有严格遵守拿破仑的命令。有些军官公然偕妻子上船,还有些妇女偷偷地溜上船,或者女扮男装上船。总之,共有约三百名妇女随军前往埃及。 远征舰队出海才四天,拿破仑就决定冒险将约瑟芬接来,于是派了装有大炮的波莫纳号(Pomone)快速帆船前去接她。不料波莫纳号抵法时,约瑟芬却病得无法远行。话说她在土伦军港目送拿破仑扬帆出海后,就前往洛林省的矿泉疗养胜地普隆比耶尔泡温泉,6月12日那天,一个高约4.5米的木制阳台突然坍塌,掉落街上,把约瑟芬砸成重伤。当地医生以煮熟的马铃薯加白兰地、樟脑敷在她的受伤处,加上水蛭、热浴和不时的灌肠治疗,约瑟芬为此忍受了三个月的痛苦才治愈。约瑟芬在她能够提笔给友人写信时,无不悲叹自己未能前往埃及的苦恼:“我收到一封波拿巴寄来的令人窝心的信。他说他不能没有我,要我去和他会合,要我去那不勒斯搭船。我真希望自己身体好转,可以立刻出发,而我觉得自己的病痊愈还是遥遥无期。我仍然不能起来,只要站立或坐上十分钟,肾或下背部就会感到剧痛,我所能做的就是哭。” 这次意外对拿破仑和约瑟芬的一生是个转折点。约瑟芬身体复原到可以远行时,拿破仑也找到了约瑟芬红杏出墙的证据,已无意愿让她到埃及。他一度为这个比他大六岁的女人神魂颠倒,早在两年前将她娶进门,如今两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变故。不久之后,拿破仑走上了拈花惹草之路,情妇一个换过一个,而第一位和他勾搭上的就是陆军中尉的新婚妻子宝琳。宝琳是装扮成士兵偷渡上船的,在部队中人们都称她是“克丽奥佩特拉”。这个名字在希腊文和古埃及文里都出现过,后来为破解象形文字提供了重要而关键的线索。 拿破仑于1769年出生于科西嘉岛的阿雅克肖,父亲是下层贵族;于法国接受军事教育后,1785年进入法国陆军炮兵团。四年后法国大革命爆发,欧洲诸国害怕法国的社会改革扩及全欧,发兵赴法镇压。1796年起,拿破仑领军在意大利多次击溃奥地利军队,震惊全欧。很快地,与法国为敌的只剩下死对头英国,而拿破仑判断,若要进一步入侵英国本土,得先取得制海权,否则不易成功;于是拿破仑决定采取迂回方式,拿下埃及,借此摧毁英国。他认为拿下埃及,就可以切断英国与其最富裕的属地印度之间的贸易通路,并为法国远征南亚次大陆提供基地。 这项行动也符合拿破仑当时想远离巴黎政局的想法。他的盘算是:从埃及凯旋归国,再将其他人所密谋的政变纳归自己主导。当时掌权的是督政府,也就是由五名督政官组成的委员会,督政官握有1795年8月22日革命宪法所赋予的行政权。对督政府而言,自然乐见拿破仑离开巴黎,甚至盼望他远征失败,连带终结这位年轻而有野心的将领的政治前途。因而拿破仑提议远征埃及,督政府则立刻欣然答应。 拿破仑的远征军航行了近六个星期才抵达埃及,这时的埃及作为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一部分已有近三百年历史。而在土耳其人入侵之前,埃及这块土地的主人则是近九百年前入侵的阿拉伯人。在拿破仑之前,仅有极少数人曾涉险深入尼罗河三角洲以南,且清一色是男性。商人为数不多,大都只在开罗、亚历山大、罗塞塔和达米埃塔活动。来自西方的商人主要在开罗做买卖,在城内有其专属的营合,营合四周环绕围墙,人口有土耳其士兵站岗守卫。即使是在尼罗河三角洲,西方人出营舍若没有武装人员随侍,就会有安全之虞,更别谈前往三角洲以南地区。而生活在埃及的五六十名法国商人所能提供给祖国的信息很有限,因此拿破仑和其麾下将领抵达埃及后,才发现自己对远道而来欲待征服的土地,所知原来甚微。 P3-5 序言 埃及学的开山祖师 蒲慕州 当拿破仑在1798年抵达埃及时,大概很难想象两百年之后世人会如何看待他的这次冒险,也更无从预测,他所引起的埃及热潮,是如何地促成古埃及文明在现代重新被世人认识。他的军事行动,也就是想要占领并控制埃及,并继续向东发展的企图,结果以失败收场;其附带活动,即由一批学者进行对埃及的古迹及现况的调查,却是一项巨大的成就。就是由于这批学者所带回欧洲的文物,刺激了一班学者的研究热情,投入了对古埃及文字的研究,才产生了所谓的埃及学——研究一切有关古埃及的学问。 自从法国人商博良在1822年找到解读古埃及文的方法之后,经过一百八十年的时间,古埃及文明在现代人的历史知识中已经成为一种常识——至少,世人知道古埃及文明有它的历史,古埃及文字不是不可辨认的神秘象征符号,埃及学在世界上许多地方(当然仍以欧美为主)已经是人文学科中重要的一环。但说实在的,不论是在西方或东方,一般人除了对博物馆中精美的埃及艺术品赞叹不已,对金字塔与木乃伊有一种神秘感和莫名的恐惧之外,恐怕仍然弄不清楚埃及文(一般在中文的说法还加上“象形”两个字)到底是否为一种象征符号,或是要凭借神秘的直觉去解读的东西。这大概只能说,一般历史教育无法照顾到这样的细节吧。 对于那些想要多了解一些古埃及文字系统的人,也许去找一些浅显的介绍书籍看看,就可以大致有些了解。不过,如果还想要多知道一些商博良研究古埃及文的过程,尤其是在他短短十数年的学术生涯中所经验的各种困难和挫折,以及他研究的深刻意义,那就不容易有合适的读物了。本书的特色是用浅显的文字,说故事的技巧,生动地介绍了商博良的一生事迹和他的研究,给读者一个清楚的了解。在这同时,作者适时地在各个篇章中加入了有关古埃及文字结构的介绍,使读者在趣味中得以了解古埃及文字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什么是表意符号,什么是表音符号,基本的音符是哪些,人名的构造原则是什么,等等。两位作者是职业考古学家,虽不是埃及学者,但也有相当的埃及学知识,写了不少有关考古的书,主要是以向大众传播考古知识为业。他们对古埃及文字的介绍,从埃及学家的观点来看,可以说是中规中矩,没有什么错误。如果以古埃及文的经典教科书(A.H.Gardiner,EgyPtian Grammar,Oxford:1957,3rd ed.)来衡量,他们的介绍基本上沿袭了第一课有关古埃及文基本认识的部分,因此读者可以放心,他们的说法是可靠的。 不过本书的优点不止于此。两位作者花了相当多的工夫去追索商博良及其同时代一些学者之间的往来关系,描绘出19世纪前半叶欧洲学术界在解开埃及文字之谜的竞争中的一些有趣的故事,当然也可以作为了解欧洲近代学术发展史的一个例子。即使对埃及学家而言,作者对商博良的生平介绍也仍然是有参考价值的。毕竟埃及学发展到现在,一般人可以直接借着最新的文法书籍研读埃及文,不必重蹈覆辙,但是对于埃及学的开山祖师却不见得有什么深入的了解。所以,结论是,这是一本成功的普及性作品,在众多以埃及为题材的大众化读物中,算是比较高水平之作。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