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尘尽光生--迈向智慧之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作者 证严法师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只要殷勤努力,尘雾除尽,便能得见智慧光生。本书以真实人生故事为镜,法深言浅地拂去世间尘埃,是一泓清泉洗涤人心,又如盏明灯,导引着人心净化,以期社会祥和。

内容推荐

全书包括智慧之塔——人生篇、智慧之财——法财篇、智慧之泉——大爱篇、智慧之光——修心篇这四篇,书中证严法师将以真实故事为我们讲解人生之福、常保感恩心、回收时间资源、贫中之富、培养大慈悲心、静思语教学成果、筑堤济众、不饮酒戒等众多的人生智慧!

目录

前言

智慧之塔——人生篇

 人生之福

 常保感恩心

 活到老 做到老

 藉境提升人格

 成败源于心

 迷信害人

 正信的人生观

 渡河

 商队与向导

 无明关

 “心速”最快

 人生四神汤

 智慧之爱

 去除习气转业力

 疑心酿灾祸

 外遇心结

 善守本分

 打开心门迎智慧

 坟墓上的竹篮

 一则悲剧的启示

 “赛月童子”

 遇蛇记

 耕心田

 人生的关卡

 少水鱼

 生死两相安

智慧之财——法财篇

 所有权与使用权

 发明家的际遇

 回收时间资源

 贫中之富

 共创安乐的社会

 贪小失大

 金鹅的启示

 白毯与骆驼皮

 献给阎罗王的钱币

 守财奴的领悟

 守财狗

 巧思妙答

 乐善好施的长者

 富者之仁

智慧之泉——大爱篇

 培养大慈悲心

 静思语教学成果

 唯一的观众

 可爱的老人

 以大爱化解悲情

 有爱的人生

 人间菩萨

 大爱弭千灾

 营建人性之美

 散播爱心聚福业

 慈悲护生灵

 孩子,你怕痛吗?

 疼惜小鸟的白衣人

 野生的栗子树

 祖母的黑痣

智慧之光——修心篇

 团体之美

 筑堤济众

 不饮酒戒

 小沙弥与老和尚

 广结善缘

 猎人与老和尚

 老先生与小偷

 染布的譬喻

 自救救人

 机智的女孩

 卖鱼郎与老鹰

 女神与吉祥草

 山鼠与狸猫

 卖弄聪明的猴子

 幼虎与羊

 火烧笨鸟

 愚痴的牧牛人

试读章节

一般人难免会有贪、嗔、痴的心念;有了贪念,就会让自己陷入烦恼之中。看看一些国家,他们民不聊生的原因从何而来呢?其实,大都是因为一个“贪"字。假如人人能安分守己,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社会自然能安定繁荣。

人生最幸福的莫过于以下四事:第一是能“安心睡”。现代人一整天工作下来,十分辛苦,如果连晚上都无法安心睡觉,担心遭小偷或……那是很痛苦的。所以,一个人若白天认真做完事后,晚上能安心入睡,这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第二是“快乐吃”。有些人吃饭很挑剔,这个不好吃,那个不喜欢!看看中美洲遭受飓风侵袭(一九九八年)的多米尼加灾民,当地的垃圾车一倒出垃圾后,就有一群人立刻蜂拥而上,抢食垃圾堆里的食物。看到这些不幸的灾民,我们能不自我庆幸,能不觉得自己很幸福吗?有干净的东西吃,还想要求什么呢?所以说,我们能有“快乐吃”的环境,应该要很知足。

第三是“欢喜笑”。常常把微笑挂在脸上,时时开怀大笑,若能如此,走到哪里都会让人感到很欢喜!我常常对慈济人说:“记得要时时擦上‘慈济面霜’。——笑容,这样你们说的话,别人才能听得进去,也会感到很欢喜。”

最后是能“健康做”。有健康的身体,我们才能付出;做一个能付出的人,总比让人服务好得多。

若人人都能拥有这四宝一“安心睡、快乐吃、欢喜笑、健康做”,人生就会过得既自在又快乐!

常保感恩心

春天的气候适宜,不会太冷或是太热,也不会有秋天萧瑟的气息,让人感觉很温暖。只有内心的风光也能日日如春,才是人生的大福报!

人与人之间,不要像冬天那么冷漠,而应该互相关怀、彼此感恩。若能这样,就算如冰山般的心,也会被爱心所融化。所以,我们要时时感恩大地的众生,让我们的生活水准得以不断提升。

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只要感恩我的父母就好了,因为父母供给我生活所需,还栽培我受教育。”感恩父母固然是天经地义的事,可是除了父母以外,对其他人也一样要抱持感恩心,因为我们的生活,必须靠各行各业的人士共同付出。

例如:文人学者不断地研究、讲学,开启我们的知识;日常生活所需,不论米、盐等食物,皆来自农民辛苦的经营;从事贸易的商人,不仅提供国人丰足的物质享受,还带动社会的繁荣。所以,我们要时时感恩、惜福,一粒米、一滴油都不能浪费。

慈济到大陆救灾时,看到灾区居民的穿着大都简朴,然而他们还是穿得很欢喜!反观台湾,有许多人在穿着方面就显得太讲究——今年买了,明年不流行就不再穿了。所以,有时劝募来的衣服,其实大都是新衣。若能节约物资,必能发挥更大的爱心力量,也不致于让下一代在耳濡目染中,学到奢侈浪费的不良习惯。

“落地皆兄弟,何必骨肉亲”,我们应该把世间当作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兄弟姊妹、亲戚朋友;不一定要有血缘关系,才是我们的亲人。我们要放宽心胸,对人人感恩、相互扶持。若能如此,我们的人生,就会像春天的太阳般,让人觉得很温暖。P003-006

序言

回首二十世纪末的一场天灾,大家展现了高度的爱心和对生命共同体的关怀,弭平了因灾难带来的惊恐与创恸;然而,当灾难过后,一些过去隐而不显或是被忽略的问题,仍旧一一浮现——社会伦理道德的式微,人的贪婪、执迷,诸多乱象,益发教人忧心忡忡。

佛陀曾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每个人的本性原是清净、纯真,却因在生命的历程中,受到外境的熏染,而蒙蔽了人性本具的那分明善恶、辨是非的智慧,以致招来许多烦恼;现代生活中,有太多的烦恼便来自于金钱、名利。

许多人以为累积金钱就是富有,争夺名利就能拥有地位;殊不知金钱、名利都只是工具,一旦观念偏差,则金钱、名利都可能成为扼杀幸福的凶器。真正的财富在于随份付出的满足与丰富的爱心,能体会付出后的喜悦,还有自我的真实肯定;若能清除内心的染尘,自能走出一条光明的康庄大道。

如何恢复人的清净本性?简言之,就是要净化自心,并且时时自我观照,否则稍不留神就容易受外界诱引而偏离正道。所以,我们应该时时自我省思,让心念保持纯真,如此自然会表现在行事上;若能时时秉持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的理念,放开心胸,付出大爱行善事,才是真正净化自心之钥。

证严上人尝言:“要社会祥和、天下无灾难,必须从净化人心做起。”并以生活中真实的故事,法深言浅地拂去人们心中的尘埃,如一泓清泉洗涤人心;又如灯塔的炬光,导引我们发挥生命良能、利益人群,以期祥和社会。在书中也言及——我们应该将生命的意义扩大、提升价值观,将自私的心念转化为拥抱众生的大爱。

我们在人生道上,应培养正确的观念,凡事能善解,对人能宽容,于己要知足,脚踏实地去做,做了就能得到真实的收获,所以说“做就对了”。唯有在做中学,也在做中觉,体悟出一个感恩的人生观,则每一步都能走得更有智慧,更踏实、稳健。

迈向二十一世纪之始,社会上不断发出“道德重整、向上提升”的呼吁,我们要恢复固有的伦理道德,启发人性中的那份清净爱。其实,人人智慧本具,端看我们是否愿意殷勤努力,尘雾除尽,便能得见智慧光生。

静思书斋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21:1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