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路在脚下(一位大学院长的管理心迹)
分类
作者 田中阳
出版社 岳麓书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展示了学院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历程,它的主要价值是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学院的发展轨迹;该书展示了学院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学院工作千头万绪,贵在务实,“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此书还是一本经验层面的“工作信息汇编”,是一本有着内在历史逻辑联系的工作纪录。

内容推荐

田中阳,湖南湘乡人,1954年生。为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制度后的第一届大学生。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其学术著作获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两项,湖南图书奖二等奖两项。本书收集的是他任院长时撰写的管理类文章,提供了一个大学学院管理的个例,具有标本的价值意义。

目录

创业艰难百战多(2001年7月4日)

抓而不紧 等于不抓(2001年8月14日)

第一位应把自己的工作做好(2001年9月2日)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2002年1月18日)

认真贯彻落实学校新学期工作会议精神

加速推进我院2002年工作进程(2002年2月23日)

凝聚力、向心力就是学院的生命力(2002年6月20日)

一年辛苦不寻常(2002年9月1日)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2003年1月)

落实学校新学年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推进我院新学年工作(2003年2月16日)

脚踏实地 勇于进取

开创我院工作新局面(2003年8月16日)

尽心尽力搞好科研(2003年12月19日)

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发展为本(2004年1月11日)

从长计远从严治院稳步拓展(2004年2月8日)

齐心协力搞好“迎评”(2004年3月18日)

加强团队精神优化工作质量(2004年7月)

更务实些更提高些(2004年9月)

以人为本 奋发向上 打造强院(2004年10月29日)

携手并肩 开拓新的工作局面(2005年1月)

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新学年工作(2005年2月24日)

责任重于泰山(2005年6月3日)

建功立业 搞好“迎评”(2005年8月24日)

统一认识 步调一致(2005年9月2日)

人无远虑必有忧(2005年9月23日)

团结一心奋发向上再创佳绩(2006年1月)

认真学习贯彻学校新学期工作会议精神脚踏实地地

完成新学年工作任务(2006年2月13日)

健全制度规范行为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2006年2月24日)

全员动员 加大力度 推动“迎评”(2006年3月31日)

众志成城 搞好新学期工作(2006年9月3日)

全面的检阅 全面的提升(2006年11月24日)

团结 敬业 开拓工作新局面(2007年3月5日)

真抓实干 务实进取(2007年5月25日)

增强忧患意识把握发展主动权(2007年7月13日)

与时俱进 开创工作新局面(2007年9月2日)

务实进取 搞好新学年工作(2008年2月23日)

永不言弃 实现可持续性发展(2008年8月29日)

立大志向 绝不懈怠 继续稳步快速发展(2008年12月31日)

心无旁骛 一心一意谋发展(2009年2月13日)

强化学术本位,优化管理素养(2009年9月5日)

《致远》发刊词

《天下》发刊词

让我们更精彩

站得高一点 看得远一些——在2001级迎新大会上的演讲

做竞争中的优胜者——在2003级迎新大会上的演讲

不做行色匆匆的路人——在2004级迎新大会上的演讲

读书为本,不同流俗——在2005级迎新大会上的演讲

书山尚勤——在2007级迎新大会上的演讲

天下书山——在2008级迎新大会上的演讲

大学的成功——在2009级迎新大会上的演讲

大华广告艺术节的意义(2007年12月8日)

立足湖南面向实际为打造

新闻与出版学术湘军贡献力量(2007年8月28日)

《传播研究丛书》主编导言

《现代化与中国传播研究丛书》主编导言

《蜕变的尴尬》自序

《蜕娈的尴尬》后记

《新闻与传播教育丛书》主编导言

《木铎自选丛书》主编导言

《双轮:本土与现代》后记

《书山博士文丛》总序

《求通文丛》主编导言

对新闻传播学科实践性教学的探索

对加强新闻传播学科“读书”教育的思考和探索

《工作信息汇编(一)》编者按语

《工作信息汇编(三)》编者按语

《工作信息汇编(五)》编者按语

《工作信息汇编(六)》编者按语

《工作信息汇编(九)》编者按语

《工作信息汇编(二十)》编者按语

《工作信息汇编(二十三)》编者按语

《工作信息汇编(二十四)》编者按语

《工作信息汇编(三十一)》编者按语

《工作信息汇编(三十三)》编者按语

《工作信息汇编(四十三)》编者按语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展目标

与当前工作规划(讨论搞)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

新闻与传播学院发展慨略

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事记(2001—2008)

后记

出版补记

试读章节

第一位应把自己的工作做好

新学期开始了,在新维修的学院大楼召开新学期第一次教职工大会,该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也是一件多么具有意义的事情!前面做的工作都是前奏,是序曲,现在正式开幕,让我们为此热烈地鼓掌吧!

我今天要讲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是要向大家汇报前一段的工作情况。总的说来,形势是比较好的。暑假前,我们召开了一次教职工大会,摆明了我们要做的工作,并对教职工提出了“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要求。正由于我们具有前瞻性很强的、明晰的工作思路,具有明确的工作目标,具有未雨绸缪的决策,同时又具有脚踏实地的务实精神,我们的工作才有这样的局面,才取得这样的基础性的成果。在暑假召开的一次院务会议上,我提出了十个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哪一件都不能不做,不能不做好,不做或不做好则影响全局,造成被动,延缓我们的工作进度。具体说来,暑假我们做的几件大事有:

一、如愿地完成了学院大楼的维修工作,实验室的建设工作

由于学校的支持,特别是固定资产处的领导和同志们的鼎力支持,学院大楼的维修工作圆满地结束。这不光是资金投入的问题,更有心皿的投入。大楼粉刷一新,用较好的材料安装了隔音墙,办公用具全新,课桌椅全新,黑板、灯具全新,各种线路全新,每个教室安放一台电视机。更为厚重的建设内容是,我们建起了除演播厅之外的摄影实验室、电子采编实验室、影视制作实验室、广告制作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资金投入近三百万元。我们的图书和建院前比,短短五个月时间,就增加了一倍,一百多种报纸杂志也将上架。可以说,我们的硬件建设已经进入了全国新闻院系的“二世界”。现在可以敞开大门让四方来客看一看了,没有那种虚的感觉、怯的感受了。这是我校新闻与传播学科创建以来的一次历史性大飞跃,为今后的教学、科研和人才引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用尽心力,开辟创收渠道

教职工福利是我们建院伊始就在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一直锲而不舍地做这件事,尽管开局困难,但由于我们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开辟途径,终于有了较大的转机。在创收的思路上我们要有前瞻性,要逐渐地放弃依靠成教作为主要创收途径的老思路,开辟一条在市场立足、在媒体立足的新路子。

三、严格把关,搞好招生工作

要把学院的声誉搞好。要搞出品牌,搞出效应,就一定要培养出过得硬的人才,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就要把好生源关。院里成立了由我当组长、李伶俐书记当副组长、郭光华副院长及肖燕雄、吴泽顺为成员的招生领导小组,集体负起责任。具体工作由李伶俐书记负责。从今年招生工作看,总的说是开展得不错的。下一步必须把握好的是转专业的问题,还有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面试把关的问题。学校对教学质量,要看硬指标,比如过四级、六级的比例,考研比例,就业比例等等,比例上不去,学院的地位就上不去。如果生源质量上不去,后面的工作就步步被动,一步比一步艰难。生源质量上不去,学风也不好。因此,这个关口一定要牢牢地把握住。

四、职称评审取得满意结果,学科建设展现崭新格局

首先我们要这这次荣升为教授的郭光华、徐新平老师,荣升为副教授的王文利老师表示衷心的祝贺!这是我们学院实力的一次大提升,具有历史性意义。这不要仅仅视为这三位老师个人的喜事,更是我们学院的特大喜事。无论是目前就要申报省里的“十五”重点学科,还是明年申报传播学硕士点和广电新闻本科专业,成立研究所和申办学术刊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次评职称令人满意的结果,也使我们的教职工对学院、对自己都充满了信心,这是无形的财富,也是无价的财富。  以上所取得的这些成绩,是学校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我们全体教职工努力的结果。这里我特地提出来表扬的是李水平、杨智勇、康洁、聂建成四位同志,他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职工学习,应成为我们的院风,成为我们学院的一种好的传统。他们都是难得的人才,非常难得的人才!没有他们全心全意的投入和精明、智慧的才干,就没有今天学院的局面!老师们,职工同志们,如果我们都有他们的那种精神,我们就没有打不赢的硬仗!

以上是回顾前一段的成绩,下一步如何走,更是我们所思虑的。

8月28日在学校处级干部会议上刘湘溶校长作了一个令人鼓舞的报告,同时他也深刻地分析了我们面临的严峻挑战及对策问题。我们应从生存发展的角度去认真思考他提出的问题。

刘校长的报告指出目前有两种趋向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我们的决策应建立在对这两种趋向清醒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

一是综合性高等学校办师范专业、师范院校则向综合性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了“在有条件的综合性高等学校中试办师范学院”的新理念,它不是一个临时性举措,而是反映了国际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指出了我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相对独立的师范教育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必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有所改变。按计划经济观念,你是什么就只能做什么,师范院校只能办师范教育,人为限制了一些重点师范大学的发展。按市场经济观念,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你能做什么你就做什么,某些师范院校自身有条件,社会有需要发展新的学科、专业,就应当发展,使之成为以师范教育为重点和特色的综合大学。

P7-9

序言

在拙著《蜕变的尴尬——对百年中国现代化与报刊话语嬗演关系的研究》的“后记”中,我写过这样一段话:“2001年,我受命院长一职,当时正看过《泰坦尼克号》,被一种‘泰坦尼克’精神和它的音乐激荡得不知所以然。我立志要当一个‘泰坦尼克’号上的船长那样的院长,忠于职守,绝不亵渎它。我要为我的母校扎扎实实地做点事,建一个正正规规的、活力盎然的、团结祥和的、有着较雄厚的学术实力的、在全国较有影响的新闻与传播学院。”七年光阴,犹如白驹过隙,一晃而逝,学院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努力下,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这本小书,当是经历过艰苦搏击的学院这艘不平常的小船的“船长日志”,尤其为“心志”。

为什么书名叫“路在脚下”?其中自有一些道理:一是该书展示了学院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历程,它的主要价值是较为完整地记录了学院的发展轨迹;二是该书展示了学院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学院工作千头万绪,贵在务实,“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三是该书不是一部“学术论文集”,因此不必用学术性太强的标题。

虽然如此说,然作为一部管理文编,还是体现了在经营学院的过程中,在学院整个工作的架构中一种较系统而坚实的价值理念支撑。学院的管理是讲究章法的,它是系统论指导下的管理。在七年的发展中,学院在教育教学、学科发展、行政管理、学生工作诸方面都形成了自身的价值理念,形成了独有的精神纲绳。学院认同“管理是生产力,而且是最重要的生产力”的观点,遵循管理工作的规律。譬如,把学科建设作为学院发展的头等大事,将其始终置于发展的龙头地位,把管理层面的建设和制度建设作为学院稳定发展的根本保障,形成制度管人、管事的科学管理机制,把打造学院文化作为增强学院“软实力”、强身健体的重要举措,营造和谐、向上的学院文化氛围等等,就都是有着明确旨归的、提纲挈领的举措。但总的说来,此书还是一本经验层面的“工作信息汇编”,是一本有着内在历史逻辑联系的工作纪录。

七年辛苦不寻常,有智慧更有汗水。在世界上,再高的山没有人高,再长的路没有脚长。七年的发展虽然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然不进则退,只有脚踏实地,与时俱进,学院才会有生生不息的动力,才会胜景迭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当这样想,更当脚踏实地地去做!

田中阳

2008年5月2日于岳麓山寓所

后记

一年前,在纪念校庆七十周年之际,我把当院长七年多来的有关管理方面的文章结集成书作为内部资料交流,书名《路在脚下》,意在展示学院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历程。书发出后,没想到受到广泛赞誉,不但受到本校师生员工和本省同仁的好评,而且受到国内学界的良多赞扬。有专家鼓励我把它公开出版,说它提供了一个学院发展的好的个例,值得品味研究。几经思忖,觉得此提议不无道理。今年暑假期间,我就把一年以来的有关新内容添补进书,开始做正式出版的准备工作。

一年前结集成书时,我就写了“自序”和“后记”,这次正式出版我觉得没有改写的必要,要说的都说了,而且也说明白了,故维持原貌保留下来。有些事情需补充交代就由“补记”来解决。

此书的出版要感谢我最尊敬的郭天民老师,作为国内最出色的书刊封面和装帧设计的大师,为这本小书精心设计,赋予了它新的内涵和气质;还要感谢岳麓书社的领导和张卫国编辑,他们为本书的出版劳心费力,全力提供支持;我的研究生肖睿在校对、编印工作中也出力不少,我也要特别感谢他。

敢问路在伺方?路在脚下。这句格言是对学院精神的写照,脚踏实地往前奔,学院一定会更加美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1: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