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利维坦导读/社科经典轻松读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作者 (英)霍布斯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霍布斯的《利维坦》的诞生,是西方政治思想走出中世纪、走进近代的重要标志。

《<利维坦>导读》是一读就懂的经典。!有统计表明: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内容推荐

《<利维坦>导读》简介:霍布斯即使不是现代意义的民主主义者。也依然是自由主义者,他的哲学是近代自由主义的源泉。他发现,政府的正当性不是于神授群权或统治者自然的优越性,而是来自被统治者的授权。最先确立此一原理的就是霍布斯。

本书是《<利维坦>导读》,助你轻松阅读经典著作!

目录

一、霍布斯:“现代人之父”

 “光荣革命”的见证人

 “现代人之父”

 主要著作

 自然法与契约论

二、《利维坦》:力大无穷的怪兽

 《利维坦》的诞生

 为什么要读《利维坦》

 《利维坦》的版本和结构

三、《利维坦》导读

 第一部分“论人为”导读

 第二部分“论国家”导读

 第三部分“论基督教体系的国家”导读

 第四部分“论黑暗的王国”导读

 综述与结论

四、大家跟帖

五、拓展阅读

 人吃人的自然状态 

 好书读不完

试读章节

《利维坦》的诞生

从13世纪开始的英国“圈地运动”到17世纪初时,英国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已经瓦解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社会的新贵族和资产阶级(包括城市中的工商业资本家、手工工场主、行会行东和农村部分农场主)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他们要求废除封建专制,在国会中形成了与专制王权对立的反对派,国会同国王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不断激化。1628年国会通过限制王权的《权利请愿书》,重申未经国会批准不得任意征税,没有法律依据和法院判决不得任意逮捕任何人。国王查理一世为得到国会拨款勉强批准了《权利请愿书》,但当国会抗议国王随意征税时,查理一世遂于1629年解散国会实施专制统治。

直到1640年查理一世因战败需偿付苏格兰巨额赔款不得不召开国会,才结束了十一年的独裁统治。新国会对王权展开了猛烈的进攻,国会与国王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内战的阴云笼罩着英国。霍布斯怀着对内战的恐惧写了《法律要旨》一文,希望能够通过强有力的王权来制止冲突,求得和平。而这篇文章引起国会的极大不满,霍布斯害个白遭到国会的迫害而有生命危险,于1640年11月在恐惧中逃往法国巴黎。

到巴黎后,霍布斯作为哲学家受到法国知识界的热烈欢迎。在巴黎,他本来要着手构架他的物体、人、社会哲学体系的,但鉴于当时英国的政治动乱,他首先发表了思想比较成熟的《论公民》一部分。实质上《论公民》就是《法律要旨》中关于教会和国家权力的详细论述。这本书出版后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霍布斯也因此而声名鹊起。

英国内战在1642年爆发后,英国分为两个阵营:一方是以国王为首的封建贵族、英国国教上层僧侣和绝大部分宫廷官吏保王派;另一方是拥护议会的资产阶级、新贵族、城市平民和自耕农。当保王派的局面于1644年中旬开始恶化后,许多国王的支持者开始流亡欧洲。当中许多逃至巴黎的人都与霍布斯相识,他们常常讨论英国局势,这使得霍布斯开始对政治产生兴趣。

在1647年的一次偶然机会里,霍布斯成为了威尔士王子(即未来的查理二世)的数学教师。当时霍布斯在流亡宫廷中并不受欢迎,皇后因为他的《论公民》中的反教皇论点而讨厌他,王室其他成员也对这位宫廷中的“无神论者”持敌视态度。因此,霍布斯只能讲授数学(此时,霍布斯在法国数学界已经有很高声誉)而不是哲学、政治理论等课程。因此,霍布斯从来没有真正成为流亡宫廷的一员,他自己也说他只是个临时工而已。也是由于这个原因,霍布斯后来才敢于返回克伦威尔治下的英国。霍布斯在当王子家庭教师期间多次生病,有一次病危被认为不治而领受了圣体,却又奇迹般地痊愈了。两人的师徒关系一直维持到1648年王子前往荷兰为止。’

在许多流亡的英国保王派同乡的影响下,霍布斯决定撰写一本阐述政府的重要性和政治混乱所造成的战争的书。为了使他的观点能在英国引起关注,就给这本书起了一个很吸引人的名字“利维坦”(Leviathan)。这是用《圣经》中一种力大无穷的怪兽的音译。据《圣经》讲,利维坦是一种巨大的水上怪兽,陆地上的生灵没有一种能像它那样无所畏惧;它高大而骄傲,藐视一切,成为当仁不让的水族之王。

当然,霍布斯的《利维坦》一书并不是要描述怪兽,而是用利维坦来比喻国家,他希望国家能够像这介怪兽一样拥有至高无上的力量。从这一方面来说,《利维坦》就像一只披着狼皮的羊,外表看很凶恶,其实很脆弱。

全书架构是根基于1640年所写的一篇未发表的论文。在霍布斯看来,国家就像这个伟大的怪兽利维坦一般,它的身体由所有的人民所组成,它的生命则起源于人们对于一个公民政府的需求,否则社会便会陷入因人性求生本能而不断动乱的原始状态。全书以一篇“综述与总结”作终,霍布斯总结道,人民无论如何都不能违背与国家签下的社会契约,然而,霍布斯也讨论到了当“利维坦”无法再保护其人民时,这个社会契约便会等于无效。由于当时英国的局势纵容对于宗教教条的批判,霍布斯的理论也因此更无所忌讳。

撰写《利维坦》期间霍布斯一直留在巴黎。1647年霍布斯染上了一场大病,卧床长达6个月。病况恢复后他再度开始撰写,并保持稳定的进度,直到将近1650年才完成全书,同时也将许多他之前的拉丁文作品翻译至英文。1650年,在等待《利维坦》出版期间,他允许出版商将许多他早期的论文分为两本小册子出版。

P12-15

序言

让经典成为通识

周国平

我一向认为,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天津人民出版社推出这套面向广大读者的经典导读系列图书,帮助各界人士尤其青年人走近社科经典,其用心正合我的想法,我欣然为之作序。

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前进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显示了改革的艰难。分析所有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发现,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我们最缺少、最需要的东西,一是信仰,二是法治。事实已经证明,没有精神文化转型和社会秩序转型的配套,经济转型绝不可能孤立地成功。然而,要真正解决信仰和法治的问题,实依赖于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一个有信仰的民族,必须由精神素质优良的个体组成。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必须由具备公民觉悟的成员建立和维护。因此,归根到底,中国的前途将取决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这就是“素质”的含义——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的优秀的人。人是凭借精神属性成其为人的。按照通常的划分,精神属性可分为知、情、意三个方面,亦即理性思维、情感体验、道德实践这三种精神能力。人类的这些精神能力在极其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而后在相当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作为人类的一员,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的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然而,它们尚处于种子的状态,唯有在人类文化的环境中,种子才会发芽,潜在的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的能力。

文化环境不是物理学意义上的环境,对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当下的一时一地。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包容了又超越了一切时代和民族,对于人类每一个有心提高自己精神素质的成员来说,它都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这个传统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把人们引领到经典著作的宝库里,让大家了解、熟悉、领悟存在于其中的传统,受其浸染,加入到人类精神探索的伟大进程中去,在我看来,不可能有比这更有效的国民素质教育的途径了。

具体地说,与精神属性的三个方面相对应。国民素质教育也可分为智育、美育、德育三个方面,而在这三个方面,经典著作都是极好的教材。

智育的目标是培育自由、独立的头脑。在这方面,经典作家是最好的榜样。他们首先是伟大的自由思想者,不受成见束缚,勇于开拓前人未至的新领域,敢于挑战众人皆信的旧学说。尤其在社科领域,权力、利益、习俗、舆论往往据有巨大的势力,阻挠着对真理的追求和认识,而他们能够不为所动,坚定地听从理性的指引。从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学到的不只是一些社科知识,更是追求真理的勇气、智性生活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美育的目标是培育美丽、丰富的心灵。在这方面,文学艺术作品诚然是基本的教育资源,但人文和社科经典著作也能给我们以美好的熏陶。我们会发现,凡大思想家决不是单面人和书呆子,他们从事研究的领域不同,性格各异,但大多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对于人类情感每每有或博大精深或微妙细致的体验。这一点也体现在文风上,许多经典作家是表达的大师,读他们的作品,只要真正读进去了,你绝不会觉得枯燥,只会感到是一次愉快的精神旅行。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在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良多启示。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社会,在这个领域中,起支配作用的不只是理性思考和实证观察,更是价值定向和理想愿景。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最基本的价值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自己的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国民素质的提高,人人有责。精神财富的享用,人人有份。可是,即使用严格的标准挑选,社科经典的绝对数量也是非常大的,叫一个普通读者如何下手?怎样才能把经典中的理念变成社会多数成员的通识和基本教养?我认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本系列图书是一个有益的尝试,是一项真正造福国人的事业。该丛书将选收古今中外社科人文类的经典名著分批推出,出版社为该丛书预定的特点是:绝对经典,轻松好读。按照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求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入,最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于中学生的接受能力。“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是够格的,对于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够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这是很高的要求,愿我们共同努力。

2009年3月2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6: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