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探佚、诗文鉴赏、书法理论,他一生著述皆为阐释中华文化之大美。尽管遭遇无数坎坷,他始终没有放弃《红楼梦》研究。他就是红学泰斗周汝昌。周先生的《(红楼梦)新证》于1953年出版,被誉为“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本书为我们讲述了这位海内外瞩目的红学泰斗的风雨人生路。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周汝昌传(一生为红楼解梦)/大家丛书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杜雅萍 |
出版社 | 江苏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红楼探佚、诗文鉴赏、书法理论,他一生著述皆为阐释中华文化之大美。尽管遭遇无数坎坷,他始终没有放弃《红楼梦》研究。他就是红学泰斗周汝昌。周先生的《(红楼梦)新证》于1953年出版,被誉为“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著作”。本书为我们讲述了这位海内外瞩目的红学泰斗的风雨人生路。 内容推荐 周汝昌,是承接新旧红学的代表人物,名重一时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书法家和诗人。他在燕京大学外文系求学期间发表《红楼梦》学术论文,引起大学者胡适的关注,两人结下了一段难得的红学因缘。周先生的《(红楼梦)新证》于1953年出版,被誉为“红学方面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被中央特调回北京工作。其后历经数次红学思想批判运动,始终坚守学术信念,在“文革”结束后,出版十几部红学专著,涉及红学领域各个层面,令海内外学界瞩目。本书为我们讲述了周汝昌的传奇人生故事。 目录 第一章 津门水乡少年 1.抱得朱弦未忍弹,一天霜月满栏杆 2.碧海红桑系我思,旧时风土几人题 3.藤荫侍砚墨香幽,艳说红楼拟旧楼 4.顾曲余家汉季遥,至今犹忆玉长箫 5.小童何以知途向,瞎马盲人旅亦难 6.门前日日看刀光,年少心胸志慨慷 第二章 南开高中 1.深夜步行期抗敌,敝衣曾结满襟霜 2.谈红说梦风华在,晚步霞天照影来 3.轮上枪声划破空,分明水寨事重重 第三章 沦陷期的苦闷 1.日寇投降喜讯来,万民欢庆笑颜开 2.平生知己论师友,最忆清州一倦驼 3.姻缘伦理家常旧,难比西洋“恋爱”新 第四章 学术之路从燕园起步 1.书生弄笔似寻常,奖学年年赖主张 2.学得洋文好镀金,百年时尚到如今 3.柳影中涵绿鬓姿,湖波如旧认涟漪 4.长念有容方谓大,至今多士尚研《红》 第五章 川中任教足风流 1.秦岭盘纤落照昏,深山曾叩野人门 2.登堂授业当年事,死法先生享万龄 3.一证《红楼》百事丛,当年辛苦倍贫穷 4.等慧地论文,龙门作史,高密笺经 第六章 祸福相倚入京城 1.谁料吉凶难定数,几多甘苦渐知愁 2.夏商古玉风尘里,多少精光落土泥 第七章 卷入“批俞批胡”风暴 1.莫看胡俞是与非,中华文化路难迷 2.轩盖招邀礼数崇,垂青原是为批《红》 3.想见当年豪侠气,检书看剑一题诗 4.廿年竣坂负盐车,世有钟期始有俞 5.“红”事般般奥万重,可怜双罪两无功 6.爱词耽句同谁诉,三契心缘一寸存 第八章 探访曹雪芹行迹 1.却忆郊西承泽苑,展春盟社久沧桑 2.山村水谷游踪罕,或由奇人曳杖行 第九章 风雨十年 1.一入牛棚事事奇,晨昏认罪念文词 2.干校惊雷万众疑,书生“何术”递文词 3.芹书白璧陷青蝇,斥伪存真百计营 4.痛语更求重造化,商量脂砚到湘云 第十章 国际红缘 1.书生哪比外交官,小议红楼学者欢 2.绣衣出使剧光荣,其奈人乖我位轻 3.天下奇才何可记,为《红》不碍笔殊途 第十一章 岁华晴影 1.春愁依约宫墙柳,锦绣京华事事新 2.为芹脂誓把奇冤雪,不期然,过了这许多时节 试读章节 周汝昌的父亲周幼章本是个老书生,群众看他清廉、正直,绝不通匪、反对劣绅,便公推他出任商会会长。正是以此为始,周幼章担上了沉重的担子,再难推脱卸肩了。 周汝昌读小学起,就给父亲抄写呈文(即与天津县官府打交道的公文)。呈子是纸店印制的“白摺”,无行无格,而必须用小楷一笔一画认真写来。周汝昌印象中,呈子的内容总离不开两大类:一是危局难支,托病辞职;一是驳拒官方对地方所加的各种摊派和苛索。 官府对父亲辞呈的回批,总是“环顾该乡,别无人选,尚望勉为其难,毋庸引退”等语。 后来呈子的主题内容有了重要变化:一请兵,二具结。原来,本地有地方武装团练,武器装备也不错,配有29军抗日式的大刀,非常威武,几次对抗来犯土匪不曾吃亏。但团员都各有生计,不可能天天防范土匪。于是商民合议,请29军给予援助。 军方终于派来了一排士兵,后来又派来一个连,还配备了一架机枪!谁料想,还是被土匪击破。原来咸水沽狭长数里,防线需拉得很长,因为每个道口都可能成为突破口。夜夜激战,对方攻势极猛,幸亏有架机枪,能把土匪的猛攻压下去。可是机动作战,这架机枪就得不停地流动,哪个道口叫急了,机关枪就得抬到那里。这一连人,夜夜疲于奔命。指挥这个连的黄营长叫苦不迭,上司不明情由,责问他为何这么短时间就消耗了这么多机枪、步枪子弹!周幼章又感又愧,于是集合众商号负责人,大家听了,纷纷自愿出具担保,陈述事情的真相,说明驻军的功劳与困难。 待到华北形势紧张,29军撤走,那位黄营长后来在抗日战争中背负受伤的张自忠将军脱险,光荣殉国。 驻军一走,沽中人只有修筑土城防御土匪。在这期间,沽中许多人家逃难,周汝昌随母亲逃到数十里外的亲戚家。周幼章则留在沽中,苦撑危局。有人劝周幼章暂时避难,他不为所动,说:“我一走,全局就变了,前功尽弃,我于心何忍?”他每夜借宿于熟人家。 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中,天津郊区真正肆害人的除了日军、汉奸、翻译、高丽浪人外,还有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的莫名其妙的杂牌军。他们不知从何而来,也不知因何而来,其制服或黑或黄,破破旧旧,浑身邪气。他们流窜到哪里,那里的百姓就得遭殃。咸水沽人民无可奈何之下,只得出钱招待这些不良军人。每逢杂牌军来了,全体商号先给他们找着住所,一日三餐,由地方供给,各商号要烙白面大饼,成筐成筐地抬送到军营。吃人的嘴短,这些人得到好处,便不好意思乱来了。 这个办法还真管用,大约都能把杂牌军客客气气地送走。不料后来却出了岔子,从山东窜来一批穿黄制服的杂牌军,他们照样受大饼的招待。这些杂牌军临走前,额外要一笔盘缠。由于咸水沽经手人办事不力,久久没给对方回复。这批人心疑有变,以为周幼章存心害他们,放出风声要报复周幼章。周幼章听说后,不敢回沽,暂往天津市。 周汝昌一家听说父亲离开险境,都很高兴,商议着到市里探望,谁知就在路上出了事。周汝昌正在船上观赏风景,祸从天降。一声枪响,乘客们纷纷挤向小舱口,下舱躲避。不一会儿,从东岸上来了几个持枪人,将所有男乘客赶往岸上,妇女都留在舱内。 这一船人被绑匪押着,也不知跑了多远,来到一个荒僻的所在,被驱入一间黑屋里。匪人们开始调查被绑众人的情况。那些毫无油水可榨的小商民就地放行还家。周汝昌举手自报身份,说明自己是咸水沽商会会长之子,有他在,可放其他同伴回去。 绑匪心中暗喜,他们挑选了几个“有价值”的肉票后,马上上路了。回到山寨,总头目听说抓到会长之子,大喜,就命人单把周汝昌送进大本营。起初,绑匪对周汝昌很客气。可是好景不长,他们的人不知在什么地方和军警官方遇上,硬说与周幼章有关,匪首的弟弟用木棒打周汝昌的腿,气出够了,责成看守严加看管! 天无绝人之路,后来不知何故,土匪对周汝昌进行单独关押。离开熟悉的乡人,他颇感凄惶。所幸新派来的看守人很厚诚,他敬佩周幼章,所以格外照顾周汝昌。 某夜,周汝昌睡得迷迷糊糊,这位看守将他唤醒,只说一句:“起来,有人接你来了,可回去了。”周汝昌从梦中醒来,随他来到水边。仍然是那小船,有人已在船上。直到此时,周汝昌才明白看守私自放他回家。周汝昌向他致谢,那位看守说:“你出去了,给我买一个金表就行。”周汝昌问:“那怎么捎给你?”他说:“你提第××号就是了。” 周汝昌心里很明白,家里根本买不起一个金表,他也从没见过金表长什么样儿,为脱险,只得满口应承。与他依依作别,周汝昌登上了小船。接他的是小站人氏,为周幼章信任之人。周汝昌记得,那夜的星空,格外迷人,满天星斗,灿烂生辉。 回家后,家人都来看望,看他腿上棒打的青伤犹在,都叹息了一回。 P21-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